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中药甘遂根中二萜类化学成分的电喷雾质谱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悦 刘志强 +2 位作者 李慧琳 宋凤瑞 刘淑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27-1735,共9页
应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技术对传统中药甘遂根中的弱极性部分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根据串联质谱数据,共鉴定出39个化合物.其中包括9个新化合物:分别为3-O-(2,3-二甲基丁酰基)-13,20-O-双十二烷酰基巨大戟萜醇(1)、3-O-(2,3-二甲基丁... 应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技术对传统中药甘遂根中的弱极性部分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根据串联质谱数据,共鉴定出39个化合物.其中包括9个新化合物:分别为3-O-(2,3-二甲基丁酰基)-13,20-O-双十二烷酰基巨大戟萜醇(1)、3-O-(2,3-二甲基丁酰基)-13-O-癸酰基-20-O-十六烷酰基巨大戟萜醇(2)、3-O-(2,3-二甲基丁酰基)-13-O-十二烷酰基-20-O-[(9Z,12Z)-十八烷-9,12-二烯酰基]巨大戟萜醇(3)、3-O-(2,3-二甲基丁酰基)-13-O-十二烷酰基-20-O-(十八烷-9Z-烯酰基)巨大戟萜醇(4)、甘遂素I(5)、甘遂素J(6)、甘遂素K(7)、甘遂素L(8)和甘遂素M(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遂 二萜类化合物 电喷雾质谱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 结构鉴定
下载PDF
复方板蓝根颗粒化学成分的质谱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舒 闫峻 +4 位作者 李惠琳 宋凤瑞 刘忠英 刘志强 刘淑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37-1142,共6页
利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ESI-MSn)和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技术,对复方板蓝根颗粒经溶剂萃取后的95%(体积分数)醇提和水提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鉴定出多种氨基酸成分、糖及其衍生物、有机酸、氨基酸和单糖的... 利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ESI-MSn)和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技术,对复方板蓝根颗粒经溶剂萃取后的95%(体积分数)醇提和水提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鉴定出多种氨基酸成分、糖及其衍生物、有机酸、氨基酸和单糖的梅拉德反应初级产物以及含硫化合物表告依春.该方法灵敏快速,适宜于中药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板蓝根 化学成分 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
下载PDF
敞开式离子化质谱技术在中草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黄鑫 刘文龙 +1 位作者 张勇 刘淑莹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0,共10页
敞开式离子化质谱(ambient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AIMS)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无需(或稍许)样品前处理步骤,在敞开的大气环境下实现离子化的质谱分析技术。近年来,各种AIMS技术的研制与应用成为质谱领域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本工... 敞开式离子化质谱(ambient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AIMS)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无需(或稍许)样品前处理步骤,在敞开的大气环境下实现离子化的质谱分析技术。近年来,各种AIMS技术的研制与应用成为质谱领域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本工作综述了AIMS技术在中草药研究中的应用,对典型的分析策略进行了讨论,阐述了AIMS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分类,并展望了该技术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可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敞开式离子化 质谱 中草药 综述
下载PDF
现代质谱及其联用技术在中药五味子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黄鑫 宋凤瑞 +1 位作者 刘志强 刘淑莹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年第1期115-119,共5页
本文对质谱及其联用技术(气相色谱-质谱,液相色谱-质谱,毛细管电泳-质谱等)在北五味子及南五味子中木脂素、挥发油、有机酸及三萜类等化学成分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其发展潜力。为中药化学成分的快速筛选、药材品种鉴定及质量... 本文对质谱及其联用技术(气相色谱-质谱,液相色谱-质谱,毛细管电泳-质谱等)在北五味子及南五味子中木脂素、挥发油、有机酸及三萜类等化学成分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其发展潜力。为中药化学成分的快速筛选、药材品种鉴定及质量控制方法等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 联用技术 五味子 综述
下载PDF
微透析-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庞博 刘舒 +2 位作者 刘志强 刘淑莹 宋凤瑞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3-562,I0001,共11页
微透析-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活体、实时、连续地微创取样,还具有高灵敏度、分析速度快、检测范围宽等特点,是中药研究的利器,已广泛应用于中药体内过程及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本文对微透析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结合相关... 微透析-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活体、实时、连续地微创取样,还具有高灵敏度、分析速度快、检测范围宽等特点,是中药研究的利器,已广泛应用于中药体内过程及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本文对微透析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结合相关研究实例,着重介绍了微透析-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体内外代谢、药代动力学、代谢组学等研究中的策略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透析-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活性筛选 药物代谢 药代动力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非变性离子淌度质谱在蛋白质结构及构象疾病研究方面的应用
6
作者 庄小禹 边新宇 +2 位作者 刘舒 刘志强 宋凤瑞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30-739,I0004,共11页
离子淌度质谱技术可以分离空间尺寸或构象不同的离子,能够在近似生理条件下表征蛋白质及其复合物的构象,可提供蛋白质及其复合物的构象稳定性及异质性、化学计量比等多重信息,已成为蛋白质构象及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研究的重要手段。非... 离子淌度质谱技术可以分离空间尺寸或构象不同的离子,能够在近似生理条件下表征蛋白质及其复合物的构象,可提供蛋白质及其复合物的构象稳定性及异质性、化学计量比等多重信息,已成为蛋白质构象及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研究的重要手段。非变性离子淌度质谱还具有灵敏捕获蛋白质构象动态转变的特点,适用于低浓度、高异质性的蛋白混合物分析。本文综述了离子淌度质谱的基本原理、获取数据及信息形式、以及在蛋白质构象及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重点关注其在蛋白质错误折叠、聚集动力学及与配体相互作用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淌度质谱(IM-MS) 蛋白质结构及构象 蛋白质错误折叠 构象病 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
下载PDF
人参与藜芦配伍化学成分变化的HPLC-ESI-MS与ESI-MS研究 被引量:35
7
作者 张旭 宋凤瑞 +2 位作者 王隶书 刘志强 刘淑莹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29-833,共5页
采用电喷雾质谱(ESI-MS)和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HPLC-ESI-MS),对人参与藜芦配伍过程中人参皂苷和藜芦生物碱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在人参与藜芦配伍的共煎液中鉴定出八种人参皂苷,其中有六种人参皂苷含量有所降低,Rf和... 采用电喷雾质谱(ESI-MS)和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HPLC-ESI-MS),对人参与藜芦配伍过程中人参皂苷和藜芦生物碱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在人参与藜芦配伍的共煎液中鉴定出八种人参皂苷,其中有六种人参皂苷含量有所降低,Rf和Rb2的含量基本不变;此外还鉴定出八种藜芦生物碱,其中有六种生物碱的含量随人参加入而明显增高.人参与藜芦配伍,煎煮液中人参皂苷的含量下降,藜芦总碱的含量上升.人参的加入有利于藜芦生物碱的溶出.因藜芦总碱的毒性较强,所以人参“反”藜芦具有一定道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人参皂苷 藜芦 生物碱 配伍 质谱 液质联用
下载PDF
五味子中木脂素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黄鑫 宋凤瑞 +1 位作者 刘志强 刘淑莹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59-1066,共8页
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HPLC-ESI-MSn)技术,对北五味子与南五味子中木脂素类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HPLC-ESI-MS技术,获得了相应化合物的保留时间、紫外光谱和分子量等信息,利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技术(ESI-MSn),获得了相应化合... 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HPLC-ESI-MSn)技术,对北五味子与南五味子中木脂素类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HPLC-ESI-MS技术,获得了相应化合物的保留时间、紫外光谱和分子量等信息,利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技术(ESI-MSn),获得了相应化合物的结构信息.研究结果表明,北五味子与南五味子的主要木脂素成分除5个共有成分外其它成分差异较大,并且其共有成分含量差别较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简便、快速的北五味子与南五味子药材分析鉴定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五味子 南五味子 木脂素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
下载PDF
附子与不同药味药材配伍后乌头碱类生物碱的电喷雾质谱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皮子凤 越皓 +2 位作者 宋凤瑞 刘志强 刘淑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74-1477,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药味药材与附子的配伍机制,揭示酸、甘、辛、苦味中药对附子化学成分的影响规律。方法利用电喷雾质谱和内标法,分别对生附子,生附子加五味子、黄芪、独活、黄连共煎液和药渣中乌头碱类生物碱进行考察。结果附子与五味...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药味药材与附子的配伍机制,揭示酸、甘、辛、苦味中药对附子化学成分的影响规律。方法利用电喷雾质谱和内标法,分别对生附子,生附子加五味子、黄芪、独活、黄连共煎液和药渣中乌头碱类生物碱进行考察。结果附子与五味子合用,双酯型和脂型生物碱的量增加,附子与黄芪、独活配伍双酯型生物碱的量下降,附子与黄连配伍脂型生物碱和生物碱的总量均降低,但双酯型生物碱变化无规律。结论附子与五味子合用毒性增加,附子与黄芪、独活毒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配伍 五味子 黄芪 独活 黄连 生物碱 电喷雾质谱
下载PDF
利用软电离质谱技术研究乌头碱在肠内细菌中的生物转化 被引量:32
10
作者 赵宇峰 宋凤瑞 +1 位作者 国新华 刘淑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5-59,共5页
采用人肠内细菌和乌头碱温孵的方法及电喷雾质谱技术,探讨了乌头碱在人肠内的生物转化规律.根据在正离子电喷雾电离条件下乌头类生物碱质子化分子[M+H]+提供的分子量信息,并结合精确质量测定提供的元素组成及串联质谱提供的结构信息,可... 采用人肠内细菌和乌头碱温孵的方法及电喷雾质谱技术,探讨了乌头碱在人肠内的生物转化规律.根据在正离子电喷雾电离条件下乌头类生物碱质子化分子[M+H]+提供的分子量信息,并结合精确质量测定提供的元素组成及串联质谱提供的结构信息,可以对乌头碱的转化产物直接进行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乌头碱在人肠内细菌环境中可通过脱乙酰基、脱甲基、脱羟基以及酯化反应产生新型的单酯型、双酯型和脂类生物碱等20余种转化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碱 人肠内细菌 生物转化 电喷雾质谱
下载PDF
生附片化学成分的HPLC/ESI-MS^n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越皓 皮子凤 +2 位作者 宋凤瑞 刘志强 刘淑莹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1-215,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对生附片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辅以提取离子色谱方法.发现微量的化学成分.通过保留时间,质荷比及多级串联质谱数据,共鉴定了48个成分,其中双酯型生物碱8个,单酯型生物碱7个,脂型生物碱2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对生附片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辅以提取离子色谱方法.发现微量的化学成分.通过保留时间,质荷比及多级串联质谱数据,共鉴定了48个成分,其中双酯型生物碱8个,单酯型生物碱7个,脂型生物碱29个.其中双酯型生物碱是生附片中的主要成分,而单酯型和脂型生物碱的含量和种类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生物碱 液质联用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及液相色谱法研究黄连黄芩配伍过程化学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伟 宋凤瑞 +1 位作者 刘志强 刘淑莹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1-194,共4页
对黄连与黄芩的不同比例配伍进行定量研究。黄连与黄芩按6∶1、6∶4、6∶7、6∶10、6∶13比例配伍,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了黄连单煎液、黄连黄芩共煎液中生物碱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黄芩单煎液、黄连黄芩共煎液中黄酮的... 对黄连与黄芩的不同比例配伍进行定量研究。黄连与黄芩按6∶1、6∶4、6∶7、6∶10、6∶13比例配伍,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了黄连单煎液、黄连黄芩共煎液中生物碱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黄芩单煎液、黄连黄芩共煎液中黄酮的含量。结果显示,黄连黄芩共煎产生沉淀,使有效成分的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黄芩 配伍 高效毛细管电泳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马钱苷的电喷雾串联质谱及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周莉莉 刘志强 +3 位作者 闫存玉 宋凤瑞 刘淑莹 祝建华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332-336,共5页
利用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n)技术研究马钱苷的质谱碎裂机理,探讨其碎裂方式,并利用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及SORI-CID高分辨率、高质量准确度对其碎裂机理进行验证研究。采用H/D交换和串联质谱的方法,发现马钱苷羟基上... 利用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n)技术研究马钱苷的质谱碎裂机理,探讨其碎裂方式,并利用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及SORI-CID高分辨率、高质量准确度对其碎裂机理进行验证研究。采用H/D交换和串联质谱的方法,发现马钱苷羟基上的活泼氢在质谱中性碎片丢失过程中较易被转移,表现出较大的化学活性。通过加入特定的Na+和Li+等碱金属离子,极大地提高了马钱苷化合物质谱分析的灵敏度,获得了更多的结构信息,建立了马钱苷化合物质谱鉴定和分析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苷 电喷雾质谱 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 HID交换 碎裂机理
下载PDF
芍药苷的电喷雾串联质谱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董红娟 刘志强 +3 位作者 宋凤瑞 于湛 李惠琳 刘淑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66-2069,共4页
采用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n)技术,结合H/D交换方法,在正、负离子检测模式下对白芍药材中主要成分芍药苷的质谱裂解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均得到较好的质谱信息,且在正离子模式下,电喷雾质谱分析... 采用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n)技术,结合H/D交换方法,在正、负离子检测模式下对白芍药材中主要成分芍药苷的质谱裂解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均得到较好的质谱信息,且在正离子模式下,电喷雾质谱分析的灵敏度更高.同时获得了其质谱裂解规律,为白芍中其它化合物的分析鉴定提供了有效的质谱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n) H/D交换 裂解机理
下载PDF
类肝素化合物的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电喷雾质谱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闫存玉 俞飚 +3 位作者 刘淑莹 崔勐 宋凤瑞 刘志强 《分析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10-914,共5页
采用负离子模式的电喷雾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ESI-FTICR-MS)对3个合成的肝素类化合物DHα、THα和THβ进行了全扫描一级谱和持续非共振辐照碰撞诱导解离(SORI-CID)串联质谱分析。样品浓度10μmol/L,流动泵注射直接进样。化合物... 采用负离子模式的电喷雾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ESI-FTICR-MS)对3个合成的肝素类化合物DHα、THα和THβ进行了全扫描一级谱和持续非共振辐照碰撞诱导解离(SORI-CID)串联质谱分析。样品浓度10μmol/L,流动泵注射直接进样。化合物中的磺酸胺和磺酸酯结构容易在一般电喷雾条件下发生分解,失去一个或者多个SO3,一级全扫描谱图中得到的谱峰均是带有单电荷或者双电荷的准分子离子峰。在串联质谱中,部分双电荷离子发生解离时,其二级谱图中子离子由单电荷子离子和双电荷子离子共同组成。通过对谱峰的局部放大,利用同位素峰的峰间距,能直接给出子离子的带电荷情况。同时,结合FTICRMS提供的高质量精度质谱数据,能够对所选取母离子的碎裂途径进行确认。离子质荷比测量的平均误差小于3.0×10-6。为结构复杂的类肝素化合物的质谱分析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 肝素 电喷雾 串联质谱 持续非共振辐照碰撞诱导解离
下载PDF
基于快速高分辨液相色谱-质谱的中波紫外线辐射诱导大鼠急性光损伤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恩鹏 孙岩 +4 位作者 越皓 陈焕文 王洋 陈长宝 刘淑莹 《分析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10-1418,共9页
利用快速高分辨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RRLC-Q-TOF-MS)联用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考察在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B,UVB)辐射前后,大鼠尿液中内源性代谢物谱的变化,研究UVB辐射导致急性光损伤的生理机制。急性光损伤大鼠... 利用快速高分辨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RRLC-Q-TOF-MS)联用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考察在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B,UVB)辐射前后,大鼠尿液中内源性代谢物谱的变化,研究UVB辐射导致急性光损伤的生理机制。急性光损伤大鼠模型由窄谱中波紫外线光源(TL-01,峰值312 nm)照射,采用离心沉降后四倍稀释法处理尿液样本,Supelco Ascentis Express C18色谱柱,水(含0.1%甲酸)与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法、聚类分析(CA)法等对辐射前后的大鼠尿液样本进行代谢轮廓分析,寻找对分组贡献大的差异代谢物及通路,并阐明其作用机制;运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法建立预测模型,考察此模型在UVB致光损伤模型诊断上的预测能力。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与UVB模型组能够获得很好地区分,通过将差异代谢物与数据库、串联质谱数据及标准品比对,发现并鉴定出11种潜在生物标记物,表明UVB辐射可影响正常大鼠的鞘脂类代谢、核酸代谢、亚油酸代谢、氨基酸代谢等通路,这些差异代谢物对UVB辐射致光损伤类疾病的诊断具有较好的预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中波紫外线 辐射 快速高分辨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下载PDF
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及电喷雾质谱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丽 刘春明 +2 位作者 刘志强 吕磊 刘淑莹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32-236,共5页
采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技术,对肉苁蓉药材粗提物中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的特征质谱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一些特征的中性碎片丢失,提出了该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通过得到的分子量和碎片信息并与标准化合物以及文献中的已知化合物比... 采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技术,对肉苁蓉药材粗提物中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的特征质谱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一些特征的中性碎片丢失,提出了该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通过得到的分子量和碎片信息并与标准化合物以及文献中的已知化合物比较,建立了这一类化合物快速鉴定的质谱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苯乙醇苷类化合物 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大鼠海马和大脑皮层中生物胺类及氨基酸类神经化学物质 被引量:16
18
作者 黄鑫 李帅坪 +1 位作者 张勇 刘淑莹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52-1658,共7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检测大鼠海马和大脑皮层中生物胺类及氨基酸类神经化学物质含量的方法。选用Hypercarb(100 mm×2.1 mm,5μm)色谱柱,以0.1%甲酸-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离子模式下,选...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检测大鼠海马和大脑皮层中生物胺类及氨基酸类神经化学物质含量的方法。选用Hypercarb(100 mm×2.1 mm,5μm)色谱柱,以0.1%甲酸-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离子模式下,选择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扫描,对检测的6种生物胺类和11种氨基酸类神经化学物质分别选择一个定性离子对和一个定量离子对。测定Wistar大鼠海马和大脑皮层中6种生物胺类和11种氨基酸类神经化学物质的含量,对比两种不同脑组织样品前处理方法对神经化学物质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17种神经化学物质在10 min内即可完成同时测定,检测方法线性关系良好,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加标回收率和重复性满足分析要求。本方法准确、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复性好,适用于脑组织中生物胺类及氨基酸类神经化学物质的含量测定,可为生物胺类及氨基酸类神经化学物质提供有效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生物胺类神经化学物质 氨基酸类神经化学物质 脑组织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药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8
19
作者 陈丽娜 宋凤瑞 刘志强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10年第6期342-353,共12页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技术在农药残留分析领域的研究已经显示出极大的发展潜力。本文阐述LC-MS/MS法在农残分析中的研究进展,特别强调了该技术在中药农残分析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由于样品前处理是农残分析中耗时最多、最易...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技术在农药残留分析领域的研究已经显示出极大的发展潜力。本文阐述LC-MS/MS法在农残分析中的研究进展,特别强调了该技术在中药农残分析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由于样品前处理是农残分析中耗时最多、最易引起误差的关键环节,本文也讨论了最近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前处理技术,分析了不同方法的特点,从而为我国中药行业在农药残留方面的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农药残留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 前处理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多探针底物法研究人参皂苷Rb1的体外代谢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一博 肖丹 +3 位作者 李晓宇 戴雨霖 越皓 刘淑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94-1899,共6页
以奥美拉唑、苯妥英、卡马西平和非那西丁为检测肝药酶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亚型的专属探针药物,通过原型药物减少量测定法考察药物体外代谢的变化,评价人参皂苷Rb1对CYP450不同亚型酶的作用.结果表明,P2C9,P2C19和P3A4实验组与对照... 以奥美拉唑、苯妥英、卡马西平和非那西丁为检测肝药酶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亚型的专属探针药物,通过原型药物减少量测定法考察药物体外代谢的变化,评价人参皂苷Rb1对CYP450不同亚型酶的作用.结果表明,P2C9,P2C19和P3A4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1A2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表明人参皂苷Rb1能诱导P1A2亚型酶的活性,促进底物与酶反应,加快底物的代谢,而对P2C9,P2C19和P3A4三个亚型酶有弱的诱导或无诱导作用.根据快速分离液相色谱-质谱联用(RRLC-MS/MS)检测结果推断,人参皂苷Rb1在CYP450酶中的代谢产物可转化为人参皂苷Rb1氧化产物(Rb1+O)及人参皂苷Rd和F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B1 细胞色素P450酶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体外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