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9篇文章
< 1 2 1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继往开来、创新跨越、再铸辉煌——在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主题发言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海州 《盐湖研究》 CSCD 2005年第3期1-4,共4页
关键词 盐湖资源开发 中国科学院 研究所 青海 跨越 创新 主题 领导班子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情报室文献资源调查报告
2
作者 孙时敏 《青海图书馆》 1997年第2期28-31,34,共5页
关键词 科技图书馆 文献资源 情报室 青海盐湖研究所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盐湖研究所情报室文献资源开发利用调查报告
3
作者 孙时敏 常永贺 《青海图书馆》 1998年第1期25-28,共4页
关键词 情报工作 情报检索 情报网 盐湖所情报室
下载PDF
中国铷铯资源类型、分布、矿床成因、富集规律及分离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峥岩 侯殿保 +8 位作者 常宏 贺茂勇 程原原 饶辉辉 刘志康 罗家馨 郭钧桦 周江迪 张晓琳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5-283,共19页
随着科技革命的进行,各国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逐渐加大。铷和铯作为关键战略金属资源,在新兴技术领域的优势也逐渐显露,被称为稀有金属中的“绝代双骄”。中国铷铯资源类型多、禀赋好,是推动新兴技术产业转型极为重要的后备资... 随着科技革命的进行,各国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逐渐加大。铷和铯作为关键战略金属资源,在新兴技术领域的优势也逐渐显露,被称为稀有金属中的“绝代双骄”。中国铷铯资源类型多、禀赋好,是推动新兴技术产业转型极为重要的后备资源。本文聚焦于中国铷铯资源整体格局,通过对铷铯资源的赋存形态、地理位置、矿床成因、富集规律及分离提取技术进行分析,总结其资源类型、分布、物源、成矿模式,以及铷铯元素的分离提取、分析测试和铷同位素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铷铯矿床分布较为广泛,主要集中在各大断裂带及次级断裂带周围,形成了沿地质构造呈条带状分布的铷铯矿床成矿区。同时,通过分析不同位置铷铯矿床的成矿过程,明确铷铯矿床成矿元素的来源均与岩浆的高度分异和热液活动密切相关。目前铷铯元素的分离提取与分析测试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并且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不断创新,而铷同位素对岩浆热液及流体活动的高敏感性使其在未来的科技发展格局中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铷铯资源 稀有金属 成矿规律 成矿模式 分离提取 地球化学 铷同位素
下载PDF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盐湖K、Li、B等盐类资源研究进展
5
作者 饶辉辉 潘彤 +3 位作者 贺茂勇 侯殿保 陈建洲 周江迪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6-396,共21页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西部最大的高原型内陆盆地,拥有着丰富的盐湖矿产资源,其中K、Li、B等资源储量和品质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地位。文章详细探讨了这些资源的富集成因,并将其归纳为地质构造、气候变化、化学风化与沉积、水体补给四个方面。...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西部最大的高原型内陆盆地,拥有着丰富的盐湖矿产资源,其中K、Li、B等资源储量和品质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地位。文章详细探讨了这些资源的富集成因,并将其归纳为地质构造、气候变化、化学风化与沉积、水体补给四个方面。其中地质构造运动塑造了柴达木盆地独特的“高山深盆”环境,为盐类物质的沉积提供了初始条件;气候变化特别是干旱气候的出现,促进了盐分的蒸发浓缩;化学风化作用则为盐湖提供了矿物质来源,而沉积过程决定了这些物质在盆地何处富集;水体补给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热泉和深层油田水的补给,这些都显著影响了盐湖中K、Li、B等盐类资源的富集。同位素地球化学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揭示盐湖卤水的物源、补给源及其成矿过程,为全面系统地揭示盐湖地球化学系统提供了新的视角。然而,在柴达木古湖的演化、Ca-Cl型卤水混合作用下的钾盐成矿等方面仍存在未解决的科学问题,解决这些科学问题对我国盐湖盐类战略性资源富集及其成矿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盐湖 盐类资源 富集成因 物源 成矿机制 同位素
下载PDF
从源汇视角探讨察尔汗盐湖北缘东陵湖钾盐沉积的水文补给研究
6
作者 石海岩 樊启顺 +5 位作者 刘万平 李庆宽 赵为永 陈天源 杨浩田 商雯君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7-1083,共17页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主要的钾盐储备地,其中察尔汗盐湖是最大的钾镁盐沉积和钾肥生产基地。东陵湖是察尔汗北缘沉积的小盐湖,其浅部石盐层中伴有光卤石沉积,氯化钾(KCl)品位为4.55%~10.26%,显示东陵湖边缘浅层沉积有低品位固体钾矿。盐湖...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主要的钾盐储备地,其中察尔汗盐湖是最大的钾镁盐沉积和钾肥生产基地。东陵湖是察尔汗北缘沉积的小盐湖,其浅部石盐层中伴有光卤石沉积,氯化钾(KCl)品位为4.55%~10.26%,显示东陵湖边缘浅层沉积有低品位固体钾矿。盐湖卤水和蒸发盐的沉积必须有持续水文补给,才能保持强烈蒸发条件下盐湖卤水的水文平衡和化学蒸发盐的沉积,而盐湖“源-汇”水文补给过程是制约东陵湖钾盐沉积的重要科学问题。因此,本文以东陵湖湖表卤水、钻孔晶间卤水、承压卤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卤水水化学和H-O-Li-Sr同位素,结合盆地主要河流和尾闾盐湖水化学数据,从源-汇视角探讨了东陵湖水文补给来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东陵湖卤水矿化度变化较大,介于80.6~547.1g/L之间,水化学类型为Ca-Cl型;湖表卤水和湖区晶间卤水钾含量(0.81g/L)较低,而湖区外凹地晶间卤水(3.13g/L)和承压卤水(1.10g/L)钾含量较高,这与东陵湖边缘浅层沉积有低品位固体钾矿有关;B-Li含量呈现相似的空间分布和正相关性,湖表卤水含量最高,其次为晶间卤水和承压卤水,总体呈现高B低Li特征;(2)东陵湖卤水与盆地Ca-Cl水具有相似的氧同位素正偏移现象和高δ^(7)Li(+28.74‰~+36.2‰)-δ11 B(+20.33‰~+29.17‰)同位素值特征,解释了东陵湖卤水及光卤石沉积与断裂带Ca-Cl水的补给控制密切相关;(3)东陵湖湖表卤水具有高Sr含量(375.38~525.82mg/L)及较高的^(87)Sr/^(86)Sr同位素比值(0.711735~0.711766)特征,位于柴北缘高B含量和高Sr同位素背景区。结合盆地南北两侧水文补给与地形地势条件(察尔汗北缘东陵湖地势高而察尔汗其他区域地势低),提出东陵湖与柴北缘水文补给有关,柴北缘地下水沿山前断裂下渗、经历深部循环沿红梁山等背斜构造断裂上涌补给至东陵湖南缘,该水文循环过程溶滤了古近纪-新近纪地层中可溶盐组份为东陵湖提供了含盐溶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盐 水文补给 水化学特征 H-O-Li-Sr同位素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2010年至2019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国盐湖研究项目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佳 葛飞 +3 位作者 李玉婷 钟永恒 王辉 孙源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19,共6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学科发展具有扶持、引导作用,其资助情况能反映出学科发展态势、研究前沿和热点。以2010—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盐湖研究的资助项目数据为分析对象,利用EXCEL、R Studio、VOSviewer等软件对资助年度、资助金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学科发展具有扶持、引导作用,其资助情况能反映出学科发展态势、研究前沿和热点。以2010—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盐湖研究的资助项目数据为分析对象,利用EXCEL、R Studio、VOSviewer等软件对资助年度、资助金额、依托单位、资助类别、项目名称、关键词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盐湖基础研究的资助力度、趋势、研究团队分布,发现当前盐湖热点研究方向包括盐湖相化学与溶液化学、盐湖资源分离与利用技术、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盐湖成盐规律与机制、盐湖锂资源利用技术、盐湖化学性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发展趋势 热点主题 科学计量学
下载PDF
察尔汗盐湖东采区储卤层降落漏斗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
8
作者 马洪奎 韩积斌 王建萍 《盐湖研究》 2025年第2期29-34,共6页
察尔汗盐湖东采区储卤层降落漏斗自1984年形成以来,长期呈现增长趋势,但在2011—2019年呈现出减小趋势。本研究通过分析2003—2019年降落漏斗及其相关因素的变化趋势结合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2003—2009年降落漏斗面积增大的主要... 察尔汗盐湖东采区储卤层降落漏斗自1984年形成以来,长期呈现增长趋势,但在2011—2019年呈现出减小趋势。本研究通过分析2003—2019年降落漏斗及其相关因素的变化趋势结合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2003—2009年降落漏斗面积增大的主要驱动因素为卤水开采活动(r=0.847,p=0.016)和蒸发作用(r=0.962,p<0.001);2011—2019年降落漏斗面积减小的主要驱动因素为驱动补水溶矿工程(r=0.908,p<0.001),因此建议补采比取0.8,这样既能保证卤水开采量又能恢复东采区卤水水位。该研究对察尔汗盐湖补水溶矿和水资源配置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落漏斗面积 蒸发量 卤水开采量 驱动补水溶矿工程 驱动因素
下载PDF
近44年我国盐湖面积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9
作者 韩进军 陈亮 +3 位作者 王建萍 赵春涛 陈元军 孙洪波 《盐湖研究》 2025年第2期35-46,共12页
盐湖面积变化可以直观地评估盐湖资源分布状态与生态功能变化。文章通过矢量化1977—2020年间6期的遥感影像,综合分析了我国盐湖面积的变化特征、变化类型和空间分异性,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青海、西藏和新疆盐湖区... 盐湖面积变化可以直观地评估盐湖资源分布状态与生态功能变化。文章通过矢量化1977—2020年间6期的遥感影像,综合分析了我国盐湖面积的变化特征、变化类型和空间分异性,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青海、西藏和新疆盐湖区以扩张型盐湖为主,占51.41%,平均扩张率达10.66 km^(2)/10 a,这与高原的湿暖化引起冰川积雪消融加剧,上游的冰雪融水和降水致使湖区补给量增大有关。而萎缩型盐湖占15.82%,平均萎缩率达13.05 km^(2)/10 a,这与盐湖资源开发利用或补给量的减少有关。稳定型盐湖与湖区补给量和蒸散发之间能保持动态平衡有关。(2)内蒙古盐湖区以稳定型为主,占54.83%,萎缩型占22.39%,平均萎缩率仅为0.97 km^(2)/10 a,这是该盐湖区冰川分布稀少,以降水量为主要补给源决定的。降水补给与蒸散发间保持动态平衡则为稳定型,小于则为萎缩型。其余扩张型也以小幅扩张为主,平均扩张率仅1.85 km^(2)/10 a。(3)典型盐湖中,西台吉乃尔盐湖、扎布耶茶卡和吉兰泰盐湖均因资源的开发利用在近44年大幅度萎缩;巴里坤湖则受资源开发的影响较小,其萎缩主要与蒸散量大于补给量有关;艾比湖由于上游补给量的增加而扩张,其受资源开发的影响也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面积 影响因素 中国 气候变化 人为因素
下载PDF
察尔汗盐湖采卤井结盐特征及防结盐技术研究
10
作者 辛国山 朱登贤 +8 位作者 王明祥 陈祥 刘青青 王召邦 杨青山 李开梅 金青明 白宝云 侯振文 《盐湖研究》 2025年第2期79-86,共8页
文章通过研究区21口采卤井盐垢成分、层位和结盐原因的研究,并开展除盐试验,获取防结盐有效技术的关键参数。结果表明:(1)盐垢样品XRD分析表明,研究区盐垢主要成分为石盐,采卤井结盐最严重层位为采卤泵进水口下2~3 m及其上8~10 m;(2)过... 文章通过研究区21口采卤井盐垢成分、层位和结盐原因的研究,并开展除盐试验,获取防结盐有效技术的关键参数。结果表明:(1)盐垢样品XRD分析表明,研究区盐垢主要成分为石盐,采卤井结盐最严重层位为采卤泵进水口下2~3 m及其上8~10 m;(2)过饱和度是盐析晶体晶核形成最直接的相变驱动力,是结垢的首要条件,当溶液中成垢离子浓度高于平衡浓度时,阴阳离子相互作用形成离子对,大量离子对彼此聚集,形成晶核并继续生长最终在管壁上形成结垢;研究区卤水析盐窗口:矿化度300~330 g/L,这一析盐窗口NaCl析出量占析盐总量的80%,卤水结盐与否最重要的判断条件就是矿化度是否在结盐范围内;此外卤水扰动条件也是结盐的重要因素之一;(3)除盐试验表明适合别勒滩区段的压水除盐关键技术参数:淡水加压泵最优压力为10 kg,最佳淡水注入量为出卤量的1%,加压方式为变频恒压;除盐时间为6~8 h,流量恢复至正常水平,且为了井壁安全,除盐后及时关闭淡水注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卤井结盐 防结盐技术 察尔汗盐湖
下载PDF
青海盐湖初级碳酸锂产品制备高纯金属锂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周园 韩金铎 +2 位作者 贾永忠 马培华 景燕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43-345,共3页
在分析工艺原理的基础上 ,直接利用青海察尔汗别勒滩地区盐湖晶间卤水提取制备的粗品碳酸锂为原料 ,选用复合助剂 ,采用真空热还原 蒸馏技术 ,以CaO和Al2 O3的混合物为助剂 ,在 10 0 0℃ ,0 .13~ 1.3 3Pa真空下反应 5h ,制备了纯度≥ ... 在分析工艺原理的基础上 ,直接利用青海察尔汗别勒滩地区盐湖晶间卤水提取制备的粗品碳酸锂为原料 ,选用复合助剂 ,采用真空热还原 蒸馏技术 ,以CaO和Al2 O3的混合物为助剂 ,在 10 0 0℃ ,0 .13~ 1.3 3Pa真空下反应 5h ,制备了纯度≥ 99.95 %的高纯金属锂 ,其纯度可满足一般锂电池和锂合金对金属锂的纯度要求 ,而且生产过程能耗低、无污染、产品纯度高、收率高、工艺流程短、设备简单 ,具有明显的成本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冶金 高纯金属锂 热还原-真空蒸馏法 碳酸锂 盐湖
下载PDF
青海可可西里东部盐湖水化学及沉积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勇平 周敬 +4 位作者 韩凤清 吕亚萍 庞小朋 罗重光 董迈青 《盐湖研究》 CSCD 2009年第3期10-16,共7页
2008 a夏对可可西里地区东部4个新发现的盐湖,进行了卤水水化学组分、矿物组成及其石盐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水体卤水矿化度高,湖表卤水富硼锂等组分。通过对化学组分及水化学特征系数的研究,卤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硫酸镁亚型... 2008 a夏对可可西里地区东部4个新发现的盐湖,进行了卤水水化学组分、矿物组成及其石盐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水体卤水矿化度高,湖表卤水富硼锂等组分。通过对化学组分及水化学特征系数的研究,卤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硫酸镁亚型和硫酸钠亚型。卤水pH值随着矿化度的增加而降低。Na+、Cl-含量与总矿化度呈正相关,SO42-"与矿化度呈负相关。Li与Mg物源、迁移规律近似。本区盐类沉积物以石盐为主,石盐中Si、Al、Fe、Sr含量低,其间相关性好,物质来源可能为周围岩石风化。布查盐湖盐类沉积存在少量硬石膏、半水石膏和铁白云石,表明布查盐湖的盐类物质来源很可能与地下热水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西里 盐湖 水化学 沉积特征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盐湖研究进展及前沿态势分析
13
作者 李雷明 葛飞 +2 位作者 王建萍 陈文娟 王毓菁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4年第2期80-89,共10页
基于web of science和知网数据源,利用Derwent Data Analyzer,VOSvievwer和Incites对1960—2022年盐湖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以深入了解国际和国内盐湖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分析得出近60多年盐湖研究发文量整体上呈先稳定后增加的趋势;... 基于web of science和知网数据源,利用Derwent Data Analyzer,VOSvievwer和Incites对1960—2022年盐湖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以深入了解国际和国内盐湖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分析得出近60多年盐湖研究发文量整体上呈先稳定后增加的趋势;盐湖相关研究国际发文数量最高的期刊是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国内发文量最高的期刊是《盐湖研究》。美国和中国是盐湖研究的核心力量,两者的总发文量、总引频次和高被引论文数均居前2位。盐湖研究领域发文量最高的机构是中国科学院,其隶属单位青海盐湖研究所发文量占比最高。国际文献作者前15位中8位来自中国。国际和国内研究热点演进分析得出今后盐湖资源的分离和提取将得到持续关注,高被引文章分析说明近年来盐湖研究关注最多的为盐湖资源的分离提取,尤其是锂资源。整体而言,有关盐湖研究还在不断拓展和延伸,未来我国应在文章质量、研究方向布局和影响力上继续提升,发挥国内盐湖研究的对外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 文献计量 Derwent Data Analyzer VOSvievwer Incites 研究趋势
下载PDF
青海柴达木盆地盐湖硼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肖应凯 P.V.Shirodkar +2 位作者 刘卫国 王蕴慧 金琳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1999年第7期616-618,共3页
采用石墨涂样技术和Cs_2BO_2^+离子的热电离质谱法研究了青海柴达木盆地盐湖的硼同位素组成。盐湖卤水的平均δ^(11)B值为9.6‰,它与卤水的pH值、硼浓度、B/Cl比值及硼的来源等许多因素有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δ^(11)B值的... 采用石墨涂样技术和Cs_2BO_2^+离子的热电离质谱法研究了青海柴达木盆地盐湖的硼同位素组成。盐湖卤水的平均δ^(11)B值为9.6‰,它与卤水的pH值、硼浓度、B/Cl比值及硼的来源等许多因素有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δ^(11)B值的高低,柴达木盆地盐湖可分为3个地带,3个地带的δ^(11)B值存在明显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同位素组成 盐湖 柴达木盆地 地球化学 青海
下载PDF
柴达木盐湖化工科学研究联合基金与盐湖产业耦合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积升 《盐湖研究》 CSCD 2020年第3期115-118,共4页
NSFC-盐湖化工联合基金面向柴达木盐湖环境特点及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需求和关键基础科学问题,通过对联合基金实施期间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系统分析,从系统耦合角度,分析联合基金基础研究取得成效与盐湖产业耦合性的基... NSFC-盐湖化工联合基金面向柴达木盐湖环境特点及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需求和关键基础科学问题,通过对联合基金实施期间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系统分析,从系统耦合角度,分析联合基金基础研究取得成效与盐湖产业耦合性的基本内涵;运用资源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法、盐湖资源供需关系变化、盐湖资源开发技术,兼顾盐湖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等因素,构建NSFC-盐湖化工联合基金项目研究与盐湖产业关联性,重点总结盐湖化工企业基础研究对关键技术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盐湖 联合基金 耦合性 效果分析
下载PDF
藏北温泉-河流-盐湖耦合成矿系统锂的地球化学行为与迁移过程
16
作者 薛飞 谭红兵 +4 位作者 张西营 陈国辉 葛璐 李超 苗卫良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8-982,共15页
青藏高原是我国最重要的锂(Li)资源基地,广泛分布着特色盐湖卤水锂矿和富锂地热泉,两者存在密切的物源联系,共同构成了温泉-河流-盐湖外生锂耦合成矿系统。然而,对于锂在该系统内部运移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仍缺乏详细刻画。本研究系统... 青藏高原是我国最重要的锂(Li)资源基地,广泛分布着特色盐湖卤水锂矿和富锂地热泉,两者存在密切的物源联系,共同构成了温泉-河流-盐湖外生锂耦合成矿系统。然而,对于锂在该系统内部运移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仍缺乏详细刻画。本研究系统采集了夏康坚温泉、索美藏布河和拉果错的水样,分析了样品的水化学组成、微量元素组成及Li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索美藏布上游河水中的溶解态锂主要源自硅酸盐的风化,表现出低锂(7.84μg/L)和高δ^(7)Li值(+8.21‰)的特征。在经过富锂(8071.73μg/L)且低δ^(7)Li值(+0.19‰)的夏康坚温泉排泄补给后,索美藏布河水发生了锂的显著富集和锂同位素的负漂移,锂元素富集了200多倍,达到1777.02μg/L,δ^(7)Li值降低了8.07‰,降至+0.14‰。经过温泉区后,河水中的锂浓度在流动过程中大体保持稳定(1105.49~1452.33μg/L),δ^(7)Li值仅提高0.6‰(+0.12~+0.72‰),这表明硅酸盐风化和次生矿物吸附对富锂河水地球化学成分影响有限,充足的锂能够通过河流稳定地补给到盐湖中,表现出与低锂背景河流不同的演化特征。夏康坚温泉-索美藏布-拉果错盐湖共同组成了一个从地史时期持续到现在的耦合成矿系统。富锂温泉作为主要的内生物源,河流作为矿质表生输送路径,尾闾湖泊作为容矿场所,高寒干旱气候条件导致的蒸发浓缩作为成矿驱动力,持续形成盐湖卤水锂矿。锂元素完成了从源到汇、从深部到浅部的运移富集,实现了从内生成矿到外生成矿的形式转换,成为锂循环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同位素 水化学 成矿系统 温泉-河流-盐湖 青藏高原
下载PDF
青海盐湖大规模盐业生产中的重大科学问题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世扬 《盐湖研究》 CSCD 1996年第3期62-68,共7页
本文针对盐湖沉积的周期性、物理化学成盐作用和过程、盐湖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地球化学工艺学以及盐湖企业在盐业生产活动中的灾害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回顾,提出了青海盐湖大规模开发、生产中应予以重视的重大科学问题。
关键词 盐湖 沉积 资源开发 盐矿床
下载PDF
中国大陆盐湖盆地成盐环境演化的分形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东生 《自然杂志》 1996年第4期211-215,共5页
分形理论在地球科学的应用范围,目前涉及到地震走时、水系展布、海岸形态、盆地地质界面、矿物结构及元素迁移等领域,一般仅从系统过程的一个特征信息开始演绎其分形的量度,很少对系统过程的完整演化进行讨论,在盐湖科学领域,分形理论... 分形理论在地球科学的应用范围,目前涉及到地震走时、水系展布、海岸形态、盆地地质界面、矿物结构及元素迁移等领域,一般仅从系统过程的一个特征信息开始演绎其分形的量度,很少对系统过程的完整演化进行讨论,在盐湖科学领域,分形理论的研究尚处于空白地位,盐湖资源与环境的分形理论研究是盐湖地学的前沿方向,值得进行积极探索。本文运用分形及分维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中国大陆盆地盐湖卤水演化的反应过程、终止形式、酸碱度状态和组分演化的多标度、多方向以及地域性等因素,演绎出了我国各大盐湖区的成盐矿物组合特征和成矿远景环境,并指明了区域找矿方向,为盐湖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盐环境演化 中国大陆盆地 盐湖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那棱格勒河及其尾闾盐湖铷、铯物源和富集过程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春涛 陈亮 +4 位作者 李庆宽 王建萍 余冬梅 刘泽 霍世璐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0-18,共9页
铷、铯作为关键金属矿产,在诸多高新科技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需求量逐年增加。柴达木盆地那棱格勒河及其尾闾盐湖中铷、铯含量较高,查明其物质来源和迁移富集过程,对柴达木盆地铷、铯关键金属成矿作用研究和资源增储具有重要意义... 铷、铯作为关键金属矿产,在诸多高新科技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需求量逐年增加。柴达木盆地那棱格勒河及其尾闾盐湖中铷、铯含量较高,查明其物质来源和迁移富集过程,对柴达木盆地铷、铯关键金属成矿作用研究和资源增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那棱格勒河流域的河水、地下水、沉积物、盐湖卤水和岩浆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铷、铯元素含量分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了那棱格勒河及其尾闾盐湖的铷、铯成矿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湖区铷、铯元素含量表现为晶间卤水明显高于湖表卤水,且晶间卤水中铷、铯含量按照东台、西台、一里坪、涩聂湖的顺序逐渐降低。尾闾盐湖中高度富集的铷、铯与布喀达坂区域深部岩浆流体和高温水-岩反应有关,其以热泉的形式将铷、铯由深部携带至地表并通过洪水河-那河体系对湖区进行补给。补给过程中河水铷、铯的浓度受地下水输入、蒸发作用和沉积物吸附作用的共同影响,而湖区强烈的蒸发浓缩作用是盐湖卤水铷、铯发生富集的关键,沉积物对盐湖卤水长时间的吸附作用致使该区域具有形成沉积型铷、铯矿床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铷、铯关键金属 迁移-富集 成矿物源 尾闾盐湖 那棱格勒河
下载PDF
全新世以来察尔汗盐湖沉积物的OSL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震鑫 卢晓航 +4 位作者 杨建文 苏维刚 马云麒 马喆 韩凤清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4年第4期40-45,共6页
察尔汗盐湖沉积物记录了柴达木盆地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化信息,但全新世以来沉积剖面的研究比较稀少且相关年代数据也比较缺乏。在察尔汗盐湖别勒滩区段东部,别勒滩区段西部和达布逊区段东部的沉积剖面中各发现2层细碎屑夹层,采集了相... 察尔汗盐湖沉积物记录了柴达木盆地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化信息,但全新世以来沉积剖面的研究比较稀少且相关年代数据也比较缺乏。在察尔汗盐湖别勒滩区段东部,别勒滩区段西部和达布逊区段东部的沉积剖面中各发现2层细碎屑夹层,采集了相应的光释光样品,以研究察尔汗盐湖全新世时期的沉积年代。结果表明,察尔汗盐湖达布逊区段东部剖面(DBX)的2个碎屑层分别形成于6.2 ka(8.90 m)和2.8 ka(1.96 m),别勒滩区段东部剖面的2个碎屑层分别形成于2.9 ka(3.20 m)和0.9 ka(1.40 m),别勒滩区段西部剖面的2个碎屑层分别形成于2.4 ka(3.10 m)和0.7 ka(1.50 m)。由于晚第四纪盐湖沉积松散且易溶造成样品的成分及来源复杂等影响,造成了剖面OSL数据远小于14C、U-Th测年数据(8~9 ka)。3个剖面沉积速率计算表明,察尔汗盐湖达布逊区段沉积速率大于别勒滩区段,而别勒滩区段东部的沉积速率高于西部,察尔汗盐湖与东台吉乃尔盐湖的沉积速率整体上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察尔汗盐湖 光释光测年 全新世 沉积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