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省察尔汗盐湖区卤水中十二烷基吗啉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
1
作者 王金思 程怀德 +5 位作者 马海州 路淼 马亮 韩文华 马学海 吕翰羿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0-895,共6页
青海省察尔汗盐湖区钾肥生产目前主要使用的反浮选药剂是十二烷基吗啉(DMP),但目前对于察尔汗盐湖区卤水中DMP的浓度及分布特征尚不清楚。采集了察尔汗盐湖区33个采样点的卤水样(其中部分为淡水样),采用甲基橙分光光度法对水样中DMP浓... 青海省察尔汗盐湖区钾肥生产目前主要使用的反浮选药剂是十二烷基吗啉(DMP),但目前对于察尔汗盐湖区卤水中DMP的浓度及分布特征尚不清楚。采集了察尔汗盐湖区33个采样点的卤水样(其中部分为淡水样),采用甲基橙分光光度法对水样中DMP浓度进行定量检测,分析湖区DMP浓度及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察尔汗盐湖区DMP浓度的空间分布呈现整体较低、部分地区出现高值的特征。(2)在湖区所采的不同类型水样中,DMP浓度呈现生产线卤水>盐田卤水>盐湖卤水>淡水≈采卤渠卤水的分布特征,质量浓度介于0.06~18.90 mg/L,平均值为2.16 mg/L。(3)卤水中DMP浓度受pH、电导率、Na^(+)、K^(+)、Mg^(2+)变化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察尔汗盐湖 浮选药剂 十二烷基吗啉 分布特征 变化规律
下载PDF
藏北温泉-河流-盐湖耦合成矿系统锂的地球化学行为与迁移过程
2
作者 薛飞 谭红兵 +4 位作者 张西营 陈国辉 葛璐 李超 苗卫良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8-982,共15页
青藏高原是我国最重要的锂(Li)资源基地,广泛分布着特色盐湖卤水锂矿和富锂地热泉,两者存在密切的物源联系,共同构成了温泉-河流-盐湖外生锂耦合成矿系统。然而,对于锂在该系统内部运移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仍缺乏详细刻画。本研究系统... 青藏高原是我国最重要的锂(Li)资源基地,广泛分布着特色盐湖卤水锂矿和富锂地热泉,两者存在密切的物源联系,共同构成了温泉-河流-盐湖外生锂耦合成矿系统。然而,对于锂在该系统内部运移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仍缺乏详细刻画。本研究系统采集了夏康坚温泉、索美藏布河和拉果错的水样,分析了样品的水化学组成、微量元素组成及Li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索美藏布上游河水中的溶解态锂主要源自硅酸盐的风化,表现出低锂(7.84μg/L)和高δ^(7)Li值(+8.21‰)的特征。在经过富锂(8071.73μg/L)且低δ^(7)Li值(+0.19‰)的夏康坚温泉排泄补给后,索美藏布河水发生了锂的显著富集和锂同位素的负漂移,锂元素富集了200多倍,达到1777.02μg/L,δ^(7)Li值降低了8.07‰,降至+0.14‰。经过温泉区后,河水中的锂浓度在流动过程中大体保持稳定(1105.49~1452.33μg/L),δ^(7)Li值仅提高0.6‰(+0.12~+0.72‰),这表明硅酸盐风化和次生矿物吸附对富锂河水地球化学成分影响有限,充足的锂能够通过河流稳定地补给到盐湖中,表现出与低锂背景河流不同的演化特征。夏康坚温泉-索美藏布-拉果错盐湖共同组成了一个从地史时期持续到现在的耦合成矿系统。富锂温泉作为主要的内生物源,河流作为矿质表生输送路径,尾闾湖泊作为容矿场所,高寒干旱气候条件导致的蒸发浓缩作为成矿驱动力,持续形成盐湖卤水锂矿。锂元素完成了从源到汇、从深部到浅部的运移富集,实现了从内生成矿到外生成矿的形式转换,成为锂循环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同位素 水化学 成矿系统 温泉-河流-盐湖 青藏高原
下载PDF
青海囊谦高浓度盐泉硼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韩凤清 陈彦交 +4 位作者 韩继龙 韩文霞 马云麒 年秀清 杨修猛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23-732,共10页
本研究基于青海囊谦盆地8个盐泉的元素组成和稳定同位素分析,研究了盆地中高浓度盐泉盐类物质的来源与形成条件。结果表明,青海囊谦盐泉的平均矿化度为254.6 g/L,在空间上矿化度从西到东逐渐升高,水化学类型为硫酸盐型,pH为中性,盐泉元... 本研究基于青海囊谦盆地8个盐泉的元素组成和稳定同位素分析,研究了盆地中高浓度盐泉盐类物质的来源与形成条件。结果表明,青海囊谦盐泉的平均矿化度为254.6 g/L,在空间上矿化度从西到东逐渐升高,水化学类型为硫酸盐型,pH为中性,盐泉元素可分为三类—Na^+-Cl-^-K^+-Br^-,B^(3+)-Li^+-SO_4^(2-)-HCO_3^-,Ca^(2+)-Mg^(2+)。盆地中高浓度盐泉的大面积出现,及盐泉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均表明囊谦盆地地下有丰富的含盐地层。盐泉的成因类型为溶滤盐泉,溶滤的主要矿物为石盐,其次还有少量灰岩和石膏岩。盐泉的硼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盐泉水δ^(11)B值在+3.55‰^+35.49‰之间变化,分布范围较大,从北西向南东逐渐降低,结合盐泉的Br含量,指示该含盐地层应属陆相成因。此外,盐泉水硼含量与硼同位素呈反比关系,呈现出高B低δ11B值端元和低B高δ^(11B)值端元,盐泉的p H值与硼同位素组成也呈一定的反比关系。通过对盐泉和区域地质的综合研究,我们认为多伦多盐泉地区出露的大量火山物质可能是盐泉硼的一个重要来源。综合对比研究认为囊谦盐泉的形成条件为:(1)盆地内的含盐地层为盐类物源;(2)稳定的降水为盐泉提供了持续的水源;(3)广布的断裂构造为盐泉的发育提供了通道;(4)地形高差大为其提供了水力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盐泉 硼同位素 囊谦盆地 水化学 地质意义
下载PDF
氮磷输入对咸盐湖泊沉积物中陆地草源有机质降解的影响
4
作者 吴增辉 韩明贤 +5 位作者 韩积斌 张西营 祖丽皮亚木·木沙尔 刘永红 杨渐 蒋宏忱 《盐湖研究》 2025年第2期19-28,共10页
氮磷输入对咸盐湖泊中陆源有机质降解的影响目前仍不清晰。文章采用微宇宙培养和地质微生物学分析方法,探究无机氮和/或磷输入对不同盐度湖泊(即柴窝堡湖:2.15 g/L,巴里坤湖:74.56 g/L,幻彩湖:103.41 g/L)沉积物中陆源有机质(羊茅草)矿... 氮磷输入对咸盐湖泊中陆源有机质降解的影响目前仍不清晰。文章采用微宇宙培养和地质微生物学分析方法,探究无机氮和/或磷输入对不同盐度湖泊(即柴窝堡湖:2.15 g/L,巴里坤湖:74.56 g/L,幻彩湖:103.41 g/L)沉积物中陆源有机质(羊茅草)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草源有机质实验组的CO_(2)产生速率(1.01~127.52μg C g^(-1)d^(-1))显著(P<0.05)高于不添加任何有机质和氮磷的对照组(0.58~5.05μg C g^(-1)d^(-1))。添加10倍氮和/或磷实验组的CO_(2)产生速率显著低于添加1倍氮和/或磷的实验组。实验样品中CO_(2)产生速率与Bacteroidia、Desulfobulbia及Desulf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而与Alpha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及盐度呈显著负相关。综上,该研究结果为评估陆源有机质和氮磷输入增加对咸盐湖泊碳循环的影响提供了数据基础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盐湖泊 沉积物 氮磷输入 有机质矿化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中国盐湖资源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建萍 凌智永 +2 位作者 陈亮 卢宝良 韩进军 《青海科技》 2019年第1期17-24,共8页
科学数据不仅是科研活动的产出物,更是开展科研创新的必备基础。针对以往中国盐湖科学数据分散、多元异构、数据共享性差,不利于引导重大科学产出的问题,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历时5年,设计并构建了中国盐湖资源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平... 科学数据不仅是科研活动的产出物,更是开展科研创新的必备基础。针对以往中国盐湖科学数据分散、多元异构、数据共享性差,不利于引导重大科学产出的问题,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历时5年,设计并构建了中国盐湖资源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平台,旨在通过盐湖资源环境领域科学数据资源的聚集、挖掘和融合,用数据和信息的杠杆作用引导盐湖科学研究向符合信息时代特征的方向发展。本文从分析盐湖科学研究的数据特点、数据现状和数据用户需求入手,对在该系统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多源数据整合、数据质量控制、软件协同、各主题数据库结构和逻辑关系、数据挖掘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思路,并对科学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进行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资源 地理信息系统 多源数据集成 数据挖掘 数据更新
下载PDF
锂的圈层循环与资源富集过程:从高原盐湖到造山带伟晶岩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晨 闫庆贺 +6 位作者 章荣清 李庆宽 姜禾禾 刘海洋 秦占杰 张西营 孙卫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1-604,共14页
盐湖卤水型锂矿与富锂伟晶岩是目前最为主要的可利用锂资源,前者是经地表风化/高温水岩淋滤形成的水体通过蒸发作用浓缩而成的卤水,而后者被认为是陆表风化沉积物熔融产物经高演化形成的富锂硬岩。大陆地壳是此类表生物质循环最根本的物... 盐湖卤水型锂矿与富锂伟晶岩是目前最为主要的可利用锂资源,前者是经地表风化/高温水岩淋滤形成的水体通过蒸发作用浓缩而成的卤水,而后者被认为是陆表风化沉积物熔融产物经高演化形成的富锂硬岩。大陆地壳是此类表生物质循环最根本的物源,因而探究富锂地壳的形成及其表生风化剥蚀对于理解盐湖与伟晶岩锂成矿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元素循环视角切入,结合内生高温-外生低温过程中锂的元素地球化学行为,梳理锂在俯冲带各圈层的循环过程,探讨富锂地壳的形成机制及其对高原盐湖与造山带伟晶岩锂资源发育的影响。研究发现:(1)俯冲板片对弧岩浆锂的物质贡献有限;(2)厚地壳环境下的弧岩浆具有更高的锂含量;(3)造山带富锂弧岩石的循环应是盐湖与伟晶岩锂成矿的重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循环 盐湖 LCT伟晶岩 造山 地壳加厚 大陆风化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昆特依盐湖杂卤石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西营 《青海科技》 2019年第1期25-27,共3页
杂卤石是一种重要的含钾矿物,杂卤石矿是我国钾盐工业发展的重要接替钾资源。柴达木盆地西北部昆特依盐湖中赋存大量杂卤石矿,但较低的研究水平已经制约了对该矿物的进一步利用。课题组依托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 杂卤石是一种重要的含钾矿物,杂卤石矿是我国钾盐工业发展的重要接替钾资源。柴达木盆地西北部昆特依盐湖中赋存大量杂卤石矿,但较低的研究水平已经制约了对该矿物的进一步利用。课题组依托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该盐湖杂卤石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不同赋存形式下杂卤石的形成环境和成因机制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分析则揭示了原生沉积杂卤石应该是深层富Ca油田水与盆内浓缩卤水经过掺杂作用而形成的。综合分析还揭示了该地区杂卤石的形成及富集成矿是脉冲式构造活动—气候变化耦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昆特依盐湖 杂卤石
下载PDF
青海省木里江仓煤矿区高寒湿地腐殖质层的形成过程 被引量:12
8
作者 安福元 高志香 +1 位作者 李希来 王懿萱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共9页
[目的]对青海省木里江仓煤矿区高寒湿地腐殖质层形成过程进行分析,为当地矿区与渣山的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沉积学、光释光(OSL)年代学以及土壤营养学对江仓和木里地区高寒湿地表层土壤剖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结果]①... [目的]对青海省木里江仓煤矿区高寒湿地腐殖质层形成过程进行分析,为当地矿区与渣山的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沉积学、光释光(OSL)年代学以及土壤营养学对江仓和木里地区高寒湿地表层土壤剖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结果]①江仓剖面由冲积扇砾石层、黄土层、泥炭层和腐殖质层组成,腐殖质层形成年代为1.7±0.1 ka,木里高寒湿地剖面由基岩风化层和腐殖质层组成,腐殖质层形成年代为2.0±0.2 ka。②江仓和木里两剖面的腐殖质层中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全磷等含量较高。[结论]该地区高寒湿地腐殖质层的形成时间至少是2 000 a,形成过程十分缓慢,草原植被生长依赖于含量较高的土壤有机质。后续的渣山植被恢复工作需要因地制宜,通过提高土壤厚度、肥力等方法来缩短土壤形成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湿地 光释光年代 土壤营养学 矿山 植被恢复
下载PDF
怀—涿地区深部孕震环境研究与涿鹿地震发震机制的讨论 被引量:7
9
作者 刘文玉 李桐林 +4 位作者 韩江涛 刘国兴 陈闫 韩凤清 韩松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693-2706,共14页
怀—涿地区是我国首都圈重要地震活动区之一,为探析北京地区深部孕震环境及发震机制,布设并完成了NWW向横跨怀—涿盆地的大地电磁测深数据采集、处理与反演工作,并对已有的区域重磁数据进行了三维聚焦反演.基于以上二维电性结构剖面和... 怀—涿地区是我国首都圈重要地震活动区之一,为探析北京地区深部孕震环境及发震机制,布设并完成了NWW向横跨怀—涿盆地的大地电磁测深数据采集、处理与反演工作,并对已有的区域重磁数据进行了三维聚焦反演.基于以上二维电性结构剖面和重磁三维结构,结合区域地质、地震探测和水化学资料,取得以下认识:(1)怀—涿盆地中下地壳存在低密度、低磁性和高导性的同源物质异常体,该异常平面上呈NEE向椭圆形分布,在温泉屯一带埋藏最浅,约12 km.而盆地边缘岩体地球物理特征表现为高密度、中高磁性和高电阻率.震中多发生在盆岭交汇处,而震源位置则处在物性结构梯度带上,表明中下地壳不同物质的电性、密度、磁性及温度的差异是怀一涿地区深部重要的孕震环境.(2)怀—涿地区中下地壳高导异常体可能为上涌的地幔物质与沿断裂带进入地壳内部的地表水共同的反映.(3)在怀—涿盆地西北缘和东南缘形成的两大震区与盆地内部高温流体的运移有着密切关系,即两大震区为同一高温流体在中下地壳与围岩相互作用的结果.(4)本次涿鹿地震发生可能的机制为:在NEE向构造应力作用下,地下高温流体向NNW方向缓慢迁移,当遇到大海陀岩体阻挡后,转而从岩石结构稳定性较差的老君山亚口向东部延—矾盆地迁移,在高温流体迁移的过程中促使杏园村—万窑村一带的老君山体发生高倾角右旋走滑型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高温流体 深部孕震环境
下载PDF
青海湖西岸镭同位素的解吸和扩散特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孔凡翠 沙占江 +7 位作者 杜金洲 苏维刚 胡菊芳 王求贵 马玉军 翟玉乐 王转 马海英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03-1114,共12页
对青海湖布哈河河口悬浮颗粒物、底部沉积物和青海湖湖底沉积物中的镭(Ra)同位素进行不同盐度和pH值的解吸实验以及扩散实验,得到不同盐度湖水(2.8‰、5.8‰、8.8‰、11.8‰和14.8‰)对悬浮颗粒物中镭的解吸活度,和不同时间段沉积物中... 对青海湖布哈河河口悬浮颗粒物、底部沉积物和青海湖湖底沉积物中的镭(Ra)同位素进行不同盐度和pH值的解吸实验以及扩散实验,得到不同盐度湖水(2.8‰、5.8‰、8.8‰、11.8‰和14.8‰)对悬浮颗粒物中镭的解吸活度,和不同时间段沉积物中镭同位素的扩散速率,探讨盐度、pH值与颗粒物中镭同位素解吸的关系.结果表明,224Ra的解吸活度均高于^(226)Ra和^(228)Ra的解吸活度;在盐度为12‰附近时布哈河河口悬浮颗粒物中223Ra、^(226)Ra和^(228)Ra的解吸程度达到最大值,当盐度<9‰时,^(226)Ra解吸活度大于^(228)Ra,当盐度>9‰时,^(228)Ra的解吸活度大于^(226)Ra,这可能与当地岩石中富铀矿有关.河流沉积物^(226)Ra和^(228)Ra的扩散速率分别是0.039和0.290 dpm/(m^2·h);湖底沉积物^(226)Ra和^(228)Ra的扩散速率分别为0.018和0.092 dpm/(m^2·h),湖底沉积物扩散速率小于河流沉积物扩散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镭同位素 解吸 扩散 布哈河口 青海湖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尕斯库勒盐湖区成盐物质的来源与水力迁移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韩积斌 许建新 +1 位作者 王国强 何天丽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51-1560,共10页
水动力条件是盐湖成盐成矿的必要条件之一.利用研究区各类水体的理化参数(pH、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和总溶解性固体)、水化学特征、元素比值等参数识别尕斯库勒盐湖成盐元素的来源及水力迁移作用.结果表明:尕斯库勒盐湖成盐元素主要来... 水动力条件是盐湖成盐成矿的必要条件之一.利用研究区各类水体的理化参数(pH、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和总溶解性固体)、水化学特征、元素比值等参数识别尕斯库勒盐湖成盐元素的来源及水力迁移作用.结果表明:尕斯库勒盐湖成盐元素主要来源于蚀源区岩石风化,其中冰川融水、硅酸盐风化、碳酸盐风化和蒸发盐风化分别占0.04%、0.15%、63.89%和35.92%,在祁漫塔格山前一带,受到深部补给作用.高山区到平原区,水动力条件总体上逐渐降低;而在垂向上随着深度的增大含水层Ⅰ~Ⅱ之间水动力条件逐渐减弱,含水层Ⅲ~Ⅴ之间水动力条件变充足.河流与溢出带水体之间存在局部水流系统,与平原区含水层之间存在区域水流系统.水动力条件和水力联系对元素的迁移和富集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二者控制着元素的迁移速度以及元素在空间上的富集规律并影响着水化学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来源 水动力条件 水力联系 尕斯库勒盐湖
下载PDF
寒旱环境盐生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祁兆鑫 余冬梅 +4 位作者 刘亚斌 付江涛 胡夏嵩 李淑霞 赵丹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38-1448,共11页
为探讨寒旱环境盐生植物根系对增强土体抗剪强度的贡献,本项研究以柴达木盆地尕斯库勒盐湖区及其周边地区作为试验区,选取区内海韭菜(Triglochin maritimum Linn.)、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Trin.)、无脉苔草(Carex enervis C.A.Mey.... 为探讨寒旱环境盐生植物根系对增强土体抗剪强度的贡献,本项研究以柴达木盆地尕斯库勒盐湖区及其周边地区作为试验区,选取区内海韭菜(Triglochin maritimum Linn.)、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Trin.)、无脉苔草(Carex enervis C.A.Mey.)、赖草(Leymus secalinus Tzvel.)、洽草(Koeleria cristata(L.)Pers.)5种优势盐生草本植物作为供试种,通过野外采集根-土复合体原状和不含根系的素土试样,且由表层向下层分层制取直剪原状试样方法,分别进行复合体和素土试样的室内直剪试验,分析不同取样位置深度处的含水量、垂直压力、根系分布形态、含根量以及根面积比5种因素对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取样深度位置处土体含水量增加,复合体黏聚力c值呈逐渐降低变化规律;5种植物根-土复合体和素土试样垂直压力和抗剪强度之间符合莫尔-库仑准则,5种植物根系起到浅层加筋作用且抗剪强度增幅为3.26%~57.18%。随着海韭菜和芦苇根-土复合体试样的根面积比(RAR)及无脉苔草、赖草和洽草根-土复合体试样含根量的减小,复合体试样黏聚力c值呈降低趋势;根面积比对海韭菜和芦苇根-土复合体黏聚力c值的影响程度,以及含根量对无脉苔草、赖草和洽草根-土复合体黏聚力c值的影响程度均相对大于含水量。5种植物根-土复合体在不同深度处黏聚力c值均显著高于素土黏聚力c值,其增强幅度为9.61%~182.56%,相比较而言,内摩擦角φ值变化相对较小。区内海韭菜根系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增强作用相对较为显著,其次为芦苇、无脉苔草、赖草、洽草。该项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评价盐生植物根系增强土体强度作用,以及与试验区地质条件相类似的地区采用盐生植物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浅层滑坡等地质灾害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旱环境 盐生植物 根-土复合体 黏聚力 内摩擦角 抗剪强度
下载PDF
应用核磁共振技术分析干盐湖地区地下卤水空间分布特征--以昆特依干盐湖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修猛 刘文玉 +5 位作者 韩凤清 韩继龙 Hussain Syed Asim 年秀清 毛庆飞 严维德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0-233,共14页
昆特依干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部,为特大型综合盐类矿床.大盐滩是昆特依干盐湖内最大的盐滩,地下赋存有一定量的卤水矿床,但该矿床的水文地质条件差,主要卤水矿层含水性弱,开采难度大.核磁共振找水方法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直接找水... 昆特依干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部,为特大型综合盐类矿床.大盐滩是昆特依干盐湖内最大的盐滩,地下赋存有一定量的卤水矿床,但该矿床的水文地质条件差,主要卤水矿层含水性弱,开采难度大.核磁共振找水方法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直接找水地球物理新方法,具有高分辨力、高效率、信息量丰富和解的唯一性等优点,本文运用该方法对昆特依干盐滩地区地下卤水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对核磁共振数据进行处理与反演,结合已有的地质与钻井资料,对测点进行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解释,获得以下认识:1)大盐滩0~130 m深度范围内,共存在3个卤水含水层,主要呈扁平状或漏斗状、近似层状展布,W1为晶间潜卤水层,渗透系数较大,颗粒较粗,单位体积含水量为0.4%~2.7%,W2和W3为晶间承压卤水层,渗透系数较小,颗粒较粗,单位体积含水量分别为0.2%~1.1%和0.1%~0.8%;2)大盐滩地区存在两个卤水富集区,分别为研究区西南部沉积盆地中心的Ⅰ号富卤区和盆地东北部的Ⅱ号富卤区;3)根据区域内卤水富集分布以及构造情况,划定大盐滩向斜沉积中心、大盐滩北侧F1~F8及遥F6断裂发育区和冷湖构造带为区域内主要的找矿找水远景区;4)GMR核磁共振系统在干盐滩地区理论探测深度为130 m,该系统不仅可以有效地探测自由水,而且可以依据束缚水的分布解译地下各类含水盐类矿物和含水黏土矿物的存在与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技术 干盐湖 地下卤水 柴达木盆地 盐湖资源 昆特依干盐湖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红崖中国“火星村”选址区与火星的类比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包刚 曲帅屹 +10 位作者 傅泽华 张西营 李斌凯 唐启亮 余冬梅 李雯霞 李永寿 王建萍 马海州 李雄耀 赵宇鴳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8-360,共13页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境内首个火星类比区。其中,大柴旦红崖地区被选为中国“火星村”的建设地点。本研究从红崖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气候环境、地形地貌、矿物岩石类型等方面开展了与火星的类比研究。研究表明,红崖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其...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境内首个火星类比区。其中,大柴旦红崖地区被选为中国“火星村”的建设地点。本研究从红崖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气候环境、地形地貌、矿物岩石类型等方面开展了与火星的类比研究。研究表明,红崖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其气候环境与干燥寒冷的现代火星类似。红崖核心区及周边具有多种类火星地貌,包括沙丘、河谷、树枝状结构、黑影区域、多边形结构和雅丹地貌等。红崖地区的岩石和土壤中存在多类火星矿物,包括石英、碳酸盐、石膏、石盐、斜长石、碱性长石和绿泥石等。红崖地区可为未来火星探测器和载荷的地面验证试验及相关的科普科教活动等提供天然实验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红崖 火星村 火星类比区 火星
原文传递
黄土区灌木柠条锦鸡儿根-土间摩擦力学机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刘亚斌 余冬梅 +4 位作者 付江涛 胡夏嵩 祁兆鑫 朱海丽 李淑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8-205,共8页
为系统研究灌木植物根系的拉拔摩擦力学机制,该项研究在西宁盆地黄土区的自建试验区内选取生长期为2 a的柠条锦鸡儿作为供试种进行根系拉拔摩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柠条锦鸡儿主根的作用主要为提供根-土间静摩擦力,侧根的作用则主要表... 为系统研究灌木植物根系的拉拔摩擦力学机制,该项研究在西宁盆地黄土区的自建试验区内选取生长期为2 a的柠条锦鸡儿作为供试种进行根系拉拔摩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柠条锦鸡儿主根的作用主要为提供根-土间静摩擦力,侧根的作用则主要表现为增大根-土间最大静摩擦力、根-土间最大摩擦力及根-土间最大摩擦力对应的根系位移;柠条锦鸡儿根-土间最大摩擦力随着根系总表面积、根系总体积、根系总长、根系总干质量、侧根数5个根系形态学指标的增加而增大,根-土间最大摩擦力与5个根系形态学指标之间可建立幂函数关系,且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根系总表面积是与柠条锦鸡儿根-土间最大摩擦力相关程度相对较为显著的根系形态学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土体质量含水率15.1%,密度1.65g/cm3)由单根(不含侧根的主根)拉拔摩擦试验所得到的柠条锦鸡儿主根与土体间静摩擦系数为0.738 9±0.04,该值显著大于区内不含根系土体内摩擦系数0.504 0±0.03,表明柠条锦鸡儿根-土界面间的摩擦力值及抵抗变形的能力大于不含根系土体。该项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探讨研究区灌木根系的拉拔摩擦力学机制,以及科学有效地防治坡面水土流失、浅层滑坡等地质灾害具有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 形态学 力学特性 黄土区 柠条锦鸡儿 拉拔摩擦试验 根-土间摩擦力 根系形态学指标 静摩擦系数
下载PDF
盐生植物根系增强土体抗剪强度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丹 余冬梅 +4 位作者 胡夏嵩 付江涛 刘亚斌 祁兆鑫 朱海丽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59-265,273,共8页
以大柴旦盐湖区及其周边地区作为试验区,选取海韭菜、芦苇2种优势盐生植物作为供试种,通过对2种盐生植物根—土复合体试样和素土试样进行剪切试验,探讨了盐生植物根系对土体抗剪强度增强作用以及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种... 以大柴旦盐湖区及其周边地区作为试验区,选取海韭菜、芦苇2种优势盐生植物作为供试种,通过对2种盐生植物根—土复合体试样和素土试样进行剪切试验,探讨了盐生植物根系对土体抗剪强度增强作用以及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种植物根—土复合体试样粘聚力值为13.48~21.87kPa,不含根系素土试样粘聚力值为8.45kPa,与不含根系素土相比,根—土复合体的粘聚力值增长量为5.03~13.42kPa,其增长幅度为59.53%~158.82%;海韭菜根—土复合体试样粘聚力值大于芦苇,2种盐生植物根—土复合体试样粘聚力值与2种盐生植物在一定范围内的根系含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同时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试验区2种植物根系增强土体强剪强度的机制表现为,在一定范围内根—土复合体中根系密度和数量愈高则其对土体抗剪强度增强程度相对愈显著,且海韭菜对土体粘聚力的增强作用显著大于芦苇。该研究成果对研究区以及与该区地质条件相类似的其他地区利用盐生植物增强土体抗剪强度,以实现有效地防治地表水土流失、浅层滑坡等地质灾害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柴旦盐湖区 盐生植物根系 根-土复合体 增强土体抗剪强度
下载PDF
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生态补偿量化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克龙 王锋 +1 位作者 芦宝良 马智超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64-67,共4页
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依托条件,生态补偿量化是构建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本文以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为研究对象,在"3S"技术的支持下,提出以社区为基本空间单位,以生态健康划分补偿等级,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依托条件,生态补偿量化是构建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本文以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为研究对象,在"3S"技术的支持下,提出以社区为基本空间单位,以生态健康划分补偿等级,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和区域景观价值的基础上,构建适合三江源国家综合试验区实际状况的上下限动态补偿标准,将为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补偿的量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健康 生态补偿量化 青海三江源 国家综合试验区
下载PDF
锂同位素高精度测定进展、应用与发展趋势
18
作者 周晴 贺茂勇 +3 位作者 孔凡翠 张西营 程原原 饶辉辉 《盐湖研究》 2025年第1期1-17,共17页
锂(Li)有两个稳定同位素,6Li和7Li。二者之间相对质量差较大,在自然界存在显著的同位素分馏,其同位素组成变化可为认识地球大气、海洋和上层地壳之间的地质过程和相互作用以及行星组成等提供重要证据,因此锂同位素作为灵敏的地球化学示... 锂(Li)有两个稳定同位素,6Li和7Li。二者之间相对质量差较大,在自然界存在显著的同位素分馏,其同位素组成变化可为认识地球大气、海洋和上层地壳之间的地质过程和相互作用以及行星组成等提供重要证据,因此锂同位素作为灵敏的地球化学示踪剂广泛应用于化学、地质、海洋、生物和医学等研究领域。其同位素组成的高精度测定是一切研究的基础,近年来,由于锂同位素测定技术突破性进展和创新,大大提高了同位素测定的精度,推动和扩展了锂同位素的应用领域。文章对锂同位素组成测定主流方法、主要应用领域和未来挑战进行综述。测试方法主要包括:热电离质谱法(TI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MC-ICP-MS)、二次离子质谱法(SIMS)、激光剥蚀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MC-ICP-MS)和离子探针(SIMS)。这些测试方法分别面临不同的挑战:TIMS在分析过程中因热电离引起的同位素分馏,MC-ICP-MS难以降低质量歧视效应,而SIMS和LA-MC-ICP-MS分析过程中缺少标准样品、低含量样品精度有限及高含量样品重现性差等问题。同时对锂同位素在大陆风化、水环境、矿床学、碳酸盐pH计和行星科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简单介绍,最后对锂同位素测定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综述,指出固体样品原位和单矿物分析将是未来锂同位素测试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同位素 进展 高精度
下载PDF
老挝万象海夏峰钾盐矿床水不溶矿物及其对沉积环境的约束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雪 陈忠 +3 位作者 石国成 唐启亮 李雯霞 张西营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0-180,共11页
【研究目的】老挝钾盐矿床是世界上重要的钾盐矿床之一,开展该矿床钾盐析出阶段沉积环境研究对于深入理解钾盐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钾盐矿层中的水不溶矿物比可溶盐类矿物保存了更多的原始信息,是研究成矿卤水演化的重要... 【研究目的】老挝钾盐矿床是世界上重要的钾盐矿床之一,开展该矿床钾盐析出阶段沉积环境研究对于深入理解钾盐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钾盐矿层中的水不溶矿物比可溶盐类矿物保存了更多的原始信息,是研究成矿卤水演化的重要载体。本文以老挝万象盆地海夏峰矿区ZK16钻孔为研究对象,利用镜下鉴定、XRD及SEM等方法对该钻孔钾盐矿层的水不溶矿物开展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水不溶物中的主要矿物为硬石膏、方硼石、水氯硼钙石、石英、白云石、菱镁矿、方解石、白云母等,其中以硬石膏、方硼石是主要的水不溶矿物。自生石英及碎屑白云母的存在及其分布特征指示了钾盐在沉积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受到陆相水体的影响。【结论】综合研究揭示,研究区钾盐沉积可以分为波动沉积、浅水沉积、稳定沉积和改造作用等4个不同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盐 水不溶矿物 沉积环境 卤水演化 钾盐矿床勘查工程 海夏峰矿区 老挝
下载PDF
晚第四纪青海湖高湖面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向军 赖忠平 +4 位作者 David B. Madsen 李国强 于禄鹏 黄昶 陈发虎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66-1178,共13页
中国西北地区众多封闭湖泊湖岸堤的光释光(OSL)测年结果表明,"大湖"存在于深海氧同位素第5阶段(MIS 5)或者更早,而不是MIS 3阶段。由于高湖面测年结果的变化,我们对中国西北以及青藏高原地区湖泊对晚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气... 中国西北地区众多封闭湖泊湖岸堤的光释光(OSL)测年结果表明,"大湖"存在于深海氧同位素第5阶段(MIS 5)或者更早,而不是MIS 3阶段。由于高湖面测年结果的变化,我们对中国西北以及青藏高原地区湖泊对晚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气候变化响应的认识也随之改变。本研究对青海湖周边的湖岸堤、湖相沉积物、冲积和风成沉积物进行光释光测年,重建了青海湖末次间冰期以来的高湖面演化历史,得到以下结论:1)最高湖面(拔湖26~66 m)出现在MIS 5时期;2) MIS 3c时期湖面高出现在约13~17 m,但是在MIS 3a阶段湖面下降至接近于中全新世湖面高度;3)全新世最高湖面出现在距今约5.1 ka,湖面至少高出现在9.1 m,之后在约2 ka前再一次出现高湖面,高出现在湖面约8 m。青海湖高湖面的拔湖高度从MIS 5a到MIS 3时期,再到全新世是依次降低的,使得早期的湖岸堤没有被后期高湖面破坏而较好的保存了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青海湖 高湖面 OSL测年 东亚夏季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