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检测GPC/SEC技术在高分子表征中的应用Ⅶ.聚己内酯(PCL)的溶液性质 被引量:4
1
作者 黄怿 张德震 +4 位作者 余海霞 苏诚伟 徐种德 黄毅萍 马德柱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87-190,共4页
采用体积排斥色谱法 /示差折光指数 /直角激光光散射 /示差粘度三检测联用技术表征了聚己内酯 ;探讨了聚己内酯的溶液行为 ;订定了在 2 5℃聚己内酯 /THF体系的MHS方程 ;计算并比较了无扰均方末端距 <r2 >0 和无扰旋转半径 <R2... 采用体积排斥色谱法 /示差折光指数 /直角激光光散射 /示差粘度三检测联用技术表征了聚己内酯 ;探讨了聚己内酯的溶液行为 ;订定了在 2 5℃聚己内酯 /THF体系的MHS方程 ;计算并比较了无扰均方末端距 <r2 >0 和无扰旋转半径 <R2g>0 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酯 GPC/SEC技术 溶液性质 分子量
下载PDF
多检测GPC/SEC技术在高分子表征中的应用Ⅷ.超支化高分子的溶液性质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怿 张德震 +4 位作者 余海霞 苏诚伟 徐种德 洪春雁 潘才元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91-194,共4页
采用体积排斥色谱法 /示差折光指数 /直角激光光散射 /示差粘度三检测联用技术在 2 5℃的THF中表征了超支化高分子的溶液性质 ;结果表明超支化高分子符合普适标定规律 ,体积排斥色谱法 /示差折光指数 /直角激光光散射 /示差粘度三检测... 采用体积排斥色谱法 /示差折光指数 /直角激光光散射 /示差粘度三检测联用技术在 2 5℃的THF中表征了超支化高分子的溶液性质 ;结果表明超支化高分子符合普适标定规律 ,体积排斥色谱法 /示差折光指数 /直角激光光散射 /示差粘度三检测联用技术能解释传统SEC/RI技术不能解释的溶液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高分子 溶液性质 GPC/SEC技术 分子量
下载PDF
聚己内酯与不同纤维素衍生物形成的共混体系的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广美 黄毅萍 马德柱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15-518,共4页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聚己内酯与硝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和纤维素氨基甲酸酯所形成的共混体系中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对羟基基团、羰基基团以及聚己内酯结晶相相关的吸收谱带分析表明 :随着纤维素结构单元上羟基被取代程度的增加 ,...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聚己内酯与硝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和纤维素氨基甲酸酯所形成的共混体系中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对羟基基团、羰基基团以及聚己内酯结晶相相关的吸收谱带分析表明 :随着纤维素结构单元上羟基被取代程度的增加 ,纤维素衍生物的自身氢键相互作用明显减弱 ,而与聚己内酯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到加强。这种相互作用的加强 ,显著改变了聚己内酯的结晶行为 ,使其结晶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酯 纤维素衍生物 共混体系 相互作用 红外光谱
下载PDF
侧链型偶氮聚合物液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光致取向 被引量:20
4
作者 刘剑 张其锦 +2 位作者 高建刚 王沛 明海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56-260,共5页
在高于和低于玻璃化转变温度 (Tg)的温度范围内 ,研究了聚甲基丙烯酸 ( 6 [4 ( 4 氰基偶氮苯 )苯氧基 ]己酯 ) (Poly( 6 [4 ( 4 cyanophenylazo)phenoxy]hexylmethacrylate) (PM6ABCN) )聚合物膜的光致取向行为 .实验结果表明 ,... 在高于和低于玻璃化转变温度 (Tg)的温度范围内 ,研究了聚甲基丙烯酸 ( 6 [4 ( 4 氰基偶氮苯 )苯氧基 ]己酯 ) (Poly( 6 [4 ( 4 cyanophenylazo)phenoxy]hexylmethacrylate) (PM6ABCN) )聚合物膜的光致取向行为 .实验结果表明 ,在温度低于Tg 时 ,实验温度对取向速率没有影响 ;高于Tg 温度时 ,取向的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取向过程的表观活化能为 3 2 76kJ mol.通过对Tg 温度以下的光致取向进行分析 ,对光致取向过程提出了一个新的微相模型 ,微相内的温度能够达到Tg 以上 ,而实验中控制的样品宏观温度不变 ;高于Tg 温度时的光致取向过程受到宏观温度的控制 ,其表观活化能远远小于热致的各向同性相I(Isotropicphase,I)到向列相N(Nematicphase,N)相转变表观活化能 ( 3 40 2kJ mo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链型偶氮聚合物 液晶 玻璃化转变温度 光致取向 聚甲基丙烯酸(6-[4-(4-氰基偶氮苯)苯氧基]己酯)
下载PDF
共聚交联改性有机玻璃的研制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袁金颖 左光汉 +1 位作者 左晓兵 黄飞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54-156,159,共4页
以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由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模型浇铸共聚,制备了一种交联型透明材料。系统研究了材料的组成对表面硬度、透光率、冲击强度、热变形温度、密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比适当时可制得性能优良的新... 以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由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模型浇铸共聚,制备了一种交联型透明材料。系统研究了材料的组成对表面硬度、透光率、冲击强度、热变形温度、密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比适当时可制得性能优良的新型改性有机玻璃,既提高了表面硬度、冲击强度、热变形温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又保持了良好的透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交联 共聚 性能 有机玻璃 改性
下载PDF
滑石粉/聚丙烯复合材料结晶度与相间形态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丁运生 耿宏伟 王僧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0-93,共4页
用偶联剂改性的滑石粉(T a lc)与聚丙烯(PP)共混制备T a lc/PP复合材料,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用广角X射线衍射仪对聚丙烯的结晶状况进行了表征,计算了复合材料中聚丙烯的结晶度;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样条的断口形貌,讨论了滑石粉填充... 用偶联剂改性的滑石粉(T a lc)与聚丙烯(PP)共混制备T a lc/PP复合材料,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用广角X射线衍射仪对聚丙烯的结晶状况进行了表征,计算了复合材料中聚丙烯的结晶度;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样条的断口形貌,讨论了滑石粉填充量对材料结晶性能与相态结构的影响,以及PP相结晶度和体系的微相结构对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及冲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滑石粉的加入对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相态结构和力学性能有影响。在15%的滑石粉填充量时,聚丙烯相的结晶度达到最大值,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也基本上达到最大值,而冲击强度却降到最低。扫描电镜照片显示,PP基体的结晶形态与复合材料的相态结构随滑石粉含量的改变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滑石粉 结晶度 相态结构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紫外光固化掺铕(Eu^(3+))聚氨酯膜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6
7
作者 罗云婷 赵爱华 吴承佩*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2,共4页
:本文制备了掺铕的紫外光固化聚醚型聚氨酯膜 ,研究了光固化时间和铕浓度对膜的荧光性能影响 ,用扫描电镜及热重分析仪测定其均匀性和热稳定性。发现开始时膜的荧光强度随固化时间增加而增强 ,其后随固化时间的延长而减弱 。
关键词 紫外光固化 铕离子 掺杂 聚氨酯薄膜 制备 荧光性能
下载PDF
在线性或交联的聚氨酯粒子内原位还原制备纳米银粒子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武生 潘才元 +2 位作者 曾俊 阮德礼 钟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00-702,共3页
Linear or cross linked aqueous polyurethane dispersions with carboxyl Ag salt were prepared. TEM photos show that Ag + was homogeneously distributed in the microspheres. The Ag + was reduced in situ by photochemical m... Linear or cross linked aqueous polyurethane dispersions with carboxyl Ag salt were prepared. TEM photos show that Ag + was homogeneously distributed in the microspheres. The Ag + was reduced in situ by photochemical method. For linear polyurethane particles, as the extent of the reduction reaction of silver ions increased, the silver particles grew larger, but the number of the silver particles kept almost constant. In crosslinked polymer system, the number of silver particles increased, but the size of silver particles remained almost the same. We concluded that nucleation and growth of the silver particle are the result of the silver atom movement in the polymer matrix. In the linear polymer system, the movement of silver atom and aggregation of silver particles result in the formation and growth of several silver particles; in the cross linked polymer system, the polymer chain prevents the movement of silver particles, resulting in a number increase of silver parti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粒子 聚氨酯微球 原位还原 银离子还原 银粒子聚集
下载PDF
微胶囊化红磷增效氢氧化镁阻燃聚乙烯的燃烧特性 被引量:54
9
作者 王正洲 瞿保钧 +3 位作者 范维澄 胡源 沈效峰 邵宗龙 《火灾科学》 CSCD 2001年第2期72-75,共4页
探讨了微胶囊化红磷 (MRP)在氢氧化镁(MH)阻燃低密度聚乙烯 (LDPE)中的阻燃增效作用 ,用氧指数和锥型量热计研究了MRP/MH的不同配比对其氧指数、热释放速率、发烟量等燃烧性能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LDPE/MH体系中添加适量的MRP可... 探讨了微胶囊化红磷 (MRP)在氢氧化镁(MH)阻燃低密度聚乙烯 (LDPE)中的阻燃增效作用 ,用氧指数和锥型量热计研究了MRP/MH的不同配比对其氧指数、热释放速率、发烟量等燃烧性能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LDPE/MH体系中添加适量的MRP可以有效地提高材料的氧指数 ,进一步降低材料的热释放速率 ,延长材料的着火时间 ,但是材料的发烟量有所增加。从热失重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在LDPE/MH体系中添加MRP不仅大大提高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红磷 氢氧化镁 无卤阻燃聚乙烯 燃烧特性 阻燃增效剂
下载PDF
LB膜法制备Y_2O_3掺杂的CeO_2超薄陶瓷膜的X光电子能谱(XPS)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吕卫星 方堃 +1 位作者 郭卫华 何平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19,共4页
利用LB膜技术发展了一种制备组分可控的超薄陶瓷膜的方法。以Ce,Y的 β 二酮络合物作为表面离子 ,替代传统的亚相离子 ,制得混合LB膜。并将它作为前驱物成功制得了Y2 O3 掺杂的CeO2 (YDC)超薄膜。XPS谱表明 。
关键词 LB膜 制备 Y2O3 掺杂 CeO2 超薄陶瓷膜 XPS 氧化钇 二氧化铈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固体电解质材料
下载PDF
钯催化炔烃羰基化反应新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金恒 江焕峰 +2 位作者 b陈鸣才 李国平 陈伟强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76-481,共6页
综述了过渡金属钯催化的炔烃羰基化反应最新研究进展 ,深入讨论了影响钯催化的炔烃羰基化反应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的两大因素
关键词 炔烃 羰基化反应 催化剂 区域选择性 立体选择性
下载PDF
侧链型偶氮聚合物液晶在不同波长激发条件下的光致取向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杰 李增昌 张其锦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3-37,共5页
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 (6 [4 (4 氰基偶氮苯 )苯氧基 ]己酯 ) (Poly(6 [4 (4 cyanophenylazo)phenoxy]hexylmethacrylate) (PM6ABCN) ) ,采用溶液挥发法在玻璃载片上成膜 ,研究了薄膜样品在Tg 温度以下的光致取向 .用波长分别为 36 6... 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 (6 [4 (4 氰基偶氮苯 )苯氧基 ]己酯 ) (Poly(6 [4 (4 cyanophenylazo)phenoxy]hexylmethacrylate) (PM6ABCN) ) ,采用溶液挥发法在玻璃载片上成膜 ,研究了薄膜样品在Tg 温度以下的光致取向 .用波长分别为 36 6、40 0和 436nm的偏振光照射 ,发现PM6ABCN薄膜的光致取向过程不仅依赖于光的强度 ,还依赖所使用的偏振光的波长 .在低于Tg 的温度下 ,用波长为 40 0nm ,功率为 2 0mW cm2 的光照射 10 0s可以使样品的取向达到饱和 ,而用 36 6nm的光导致的取向程度要小于 40 0nm和 436nm的光 ,因为 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取向 偶氮液晶聚合物 激发光波长 聚甲基丙烯酸(6-[4-(4-氰基偶氮苯)苯氧基]己酯)
下载PDF
聚合物材料阻燃性能试验方法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正洲 范维澄 瞿保钧 《合成橡胶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8-181,共4页
介绍了聚合物材料阻燃性能常用的评价方法,如氧指数法、 UL 94法、锥型量热计法等,概述了每一种测试方法的优缺点 ,以及这些试验方法之间或与其他燃烧性能试验方法之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 聚合物材料 阻燃性能 测试方法 相关性 综述
下载PDF
溶聚丁苯链化学结构的NMR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毅萍 陈广美 +2 位作者 王嵩 李宏武 马德柱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1-434,共4页
用核磁共振(NMR)技术研究了国产的和拜耳公司生产的2种溶聚丁苯的组成及其链化学结构。结果表明,这2种溶聚丁苯具有十分相近的共聚物组成(其中苯乙烯单元的摩尔分数均约为14. 0% )。国产溶聚丁苯中反式1, 4-丁二烯含量较高(trans 1, 4... 用核磁共振(NMR)技术研究了国产的和拜耳公司生产的2种溶聚丁苯的组成及其链化学结构。结果表明,这2种溶聚丁苯具有十分相近的共聚物组成(其中苯乙烯单元的摩尔分数均约为14. 0% )。国产溶聚丁苯中反式1, 4-丁二烯含量较高(trans 1, 4摩尔分数为49. 7% ),而拜耳公司的溶聚丁苯具有很高的顺式1, 4结构含量(摩尔分数为49. 4% ),形成了顺式1, 4-丁二烯嵌段,并且乙烯基含量也明显少于国产丁苯胶。这种结构导致拜耳丁苯胶具有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并与天然橡胶有很好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聚丁苯 链化学结构 相容性
下载PDF
乙丙橡胶增韧氢氧化镁阻燃聚乙烯的制备(英文)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正洲 范维澄 瞿保钧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19-319,共1页
氢氧化镁阻燃改性聚乙烯的难点是阻燃效率低、添加量大 ,同时导致材料力学性能严重劣化。在氢氧化镁阻燃改性聚乙烯时添加乙丙橡胶 ,不仅能够大大改善聚乙烯的力学性能 。
关键词 氢氧化镁 聚乙烯 阻燃 乙丙橡胶 增韧 制备
下载PDF
丙烯酸稀土盐亚微米粒子制备及其荧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度 吴威 吴承佩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4,共4页
用反相悬浮聚合方法 ,在超声分散的条件下 ,以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Span体系为乳化剂制备丙烯酸铕以及丙烯酸铕 (镧 )悬浮液。对体系的稳定性及稀土盐的荧光性能等进行了研究 ,讨论了镧离子和铕离子之间的荧光增强作用 。
关键词 丙烯酸稀土盐 亚微米粒子 制备 荧光性能 反相悬浮聚合 丙烯酸铕 共聚 丙烯酸镧
下载PDF
动态光交联法制备PP/EPDM热塑性弹性体的力学及热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唐龙祥 瞿保钧 刘春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4-87,91,共5页
采用动态光交联法制备了PP/EPDM热塑性弹性体。动态力学热分析(DM T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动态光交联能明显提高PP与EPDM间的相容性,从而显著提高PP/EPDM热塑性弹性体的拉伸性能和缺口冲击强度。并结合DM TA、差... 采用动态光交联法制备了PP/EPDM热塑性弹性体。动态力学热分析(DM T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动态光交联能明显提高PP与EPDM间的相容性,从而显著提高PP/EPDM热塑性弹性体的拉伸性能和缺口冲击强度。并结合DM TA、差热扫描量热仪(DSC)等手段,证实了动态光交联过程中产生了少量的接枝共聚物PP-g-EP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乙丙三元橡胶 动态光交联 力学性能 热行为 接枝共聚物
下载PDF
活性聚合法合成结构精确的含氟嵌段共聚物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光 白如科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7期1-7,共7页
结构精确的含氟嵌段共聚物具有优异而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受到广泛的关注。含氟嵌段共聚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侧基含氟嵌段共聚物,另一类是主链含氟嵌段共聚物。活性聚合为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方法... 结构精确的含氟嵌段共聚物具有优异而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受到广泛的关注。含氟嵌段共聚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侧基含氟嵌段共聚物,另一类是主链含氟嵌段共聚物。活性聚合为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方法,利用它可以合成结构精确、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窄的嵌段共聚物。根据单体的反应特性选择不同的聚合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含氟嵌段共聚物。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几年利用各种活性聚合方法合成结构精确的含氟嵌段共聚物方面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单体 活性聚合 嵌段共聚物 氟共聚物
下载PDF
基于HIT的可UV固化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许飞 张兴元 +2 位作者 戴家兵 李维虎 杨劲松 《中国涂料》 CAS 2009年第5期37-41,共5页
通过简单的氨酯化反应合成一种含双键的二元醇(HEA-IPDI-TMP,以下简称HIT)作为扩链剂,将其引入聚氨酯主链中,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可UV固化水性聚氨酯。通过FTIR红外光谱证实该二元醇合成成功并引入聚氨酯主链中。测试证明UV固化后涂膜具有... 通过简单的氨酯化反应合成一种含双键的二元醇(HEA-IPDI-TMP,以下简称HIT)作为扩链剂,将其引入聚氨酯主链中,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可UV固化水性聚氨酯。通过FTIR红外光谱证实该二元醇合成成功并引入聚氨酯主链中。测试证明UV固化后涂膜具有良好的耐水耐溶剂性,较好的机械性能及耐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固化 耐水耐溶剂性 耐热性 机械性能
下载PDF
纳米结构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华道本 白如科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503-508,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在纳米结构高分子材料如纳米球、孔、管、线等方面的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关键词 纳米结构 聚合物材料 制备 应用 自组装 模板法 微乳液聚合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