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线通信工程的建设管理特点及策略分析
1
作者 马萌萌 《数字通信世界》 2023年第7期175-178,共4页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通信工程的建设管理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无线通信工程的建设管理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掌握好技术创新、用户导向、项目管理、风险管理和资金管理等策略,建设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技术能...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通信工程的建设管理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无线通信工程的建设管理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掌握好技术创新、用户导向、项目管理、风险管理和资金管理等策略,建设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技术能力、创新能力、项目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同时需要注意了解市场需求、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提高沟通能力、加强安全意识和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等方面,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用户的满意。本文旨在分析无线通信工程的建设管理特点及策略,并探讨如何提高工程的效率和质量,以及如何满足通信市场对通信工程的建设要求和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工程 管理特点 管理策略 管理要求
下载PDF
基于IPA和机器视觉的网络巡线全流程管控系统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新 陈江晖 李世明 《中国新通信》 2024年第14期7-9,共3页
基于现行高度智慧的自动化技术背景,网络巡线流程管理在整合现有资源方面应以可视化、自动化等原则为基础,并积极融入更加现代的现场管理技术,以降低人工成本支出的同时提升现场网络巡线质量。为实现这一目标,建议以移动网络巡线全流程... 基于现行高度智慧的自动化技术背景,网络巡线流程管理在整合现有资源方面应以可视化、自动化等原则为基础,并积极融入更加现代的现场管理技术,以降低人工成本支出的同时提升现场网络巡线质量。为实现这一目标,建议以移动网络巡线全流程管理系统为出发点,重点利用IPA和机器视觉技术来提高巡线流程的效率和质量。基于此,本文以“IPA和机器视觉概念——IPA和机器视觉在网络巡线全流程管控应用意义——网络巡线全流程管控应用措施”为探究脉络,进行了相关探讨,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A 机器视觉 移动网络巡线 全流程管控 系统
下载PDF
基于APP感知速率拐点的4G/5G协同优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嫚嫚 郝隽 +1 位作者 黄翔 郭林 《江苏通信》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随着5G网络用户的快速增长,5G用户感知备受关注。5G网络涉及较多的4G/5G网络互操作流程,如何保障用户更优的上网体验以及合理的4G/5G间互操作策略设置是现阶段的难点之一。为更精准、高效开展4G/5G网间互操作策略部署,重点研究了主流AP... 随着5G网络用户的快速增长,5G用户感知备受关注。5G网络涉及较多的4G/5G网络互操作流程,如何保障用户更优的上网体验以及合理的4G/5G间互操作策略设置是现阶段的难点之一。为更精准、高效开展4G/5G网间互操作策略部署,重点研究了主流APP应用感知速率拐点,作为4G/5G互操作方案部署的依据。同时,结合实测数据中覆盖路损、干扰对用户感知的影响建立模型,精细化设置互操作门限,为后续4G/5G协同优化提供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速率 4G/5G互操作 路损 干扰
下载PDF
5G波束动态调度应对用户分布潮汐效应
4
作者 黄嫚嫚 黄翔 +1 位作者 周雪明 郭林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3-608,共6页
现网中存在较多潮汐特性的场景,用户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规律性迁移和聚集,但现有5G基站以固定的波束配置覆盖,无法随业务和人员的聚集而变化,在该场景下最优波束覆盖范围与用户位置存在不匹配的情况,也无法发挥5G有源天线单元(Active An... 现网中存在较多潮汐特性的场景,用户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规律性迁移和聚集,但现有5G基站以固定的波束配置覆盖,无法随业务和人员的聚集而变化,在该场景下最优波束覆盖范围与用户位置存在不匹配的情况,也无法发挥5G有源天线单元(Active Antenna Unit,AAU)能够波束赋形的优势。此类场景的网络优化存在人工无法计算最优波束权值、突发情况网络覆盖应对慢以及人工上塔调整天线成本高等痛点。针对这些痛点,提出波束动态调度方案,通过大数据计算和蚁群算法的应用,实现自动波束寻优,智能识别潮汐场景,自适应调整AAU的广播权值,使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PBCH Block,SSB)广播权值始终指向用户集中的区域,从而达到最优的覆盖效果和天线增益。同时,方案在基站突发故障、人员突发聚集等场景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实现5G网络应用发展和用户感知提升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网络 潮汐效应 权值优化 智能波束寻优 自适应调整
下载PDF
基于5G技术的智慧园区构建政企应用场景与效益探究
5
作者 孙露 《中国宽带》 2024年第11期144-146,共3页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快速发展与普及,智慧园区的构建已成为提升城市管理效率、推动产业转型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5G技术凭借其超高带宽、低延迟和大规模连接等特点,为智慧园区提供了技术支撑,促进了政企应用场景的创新性发...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快速发展与普及,智慧园区的构建已成为提升城市管理效率、推动产业转型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5G技术凭借其超高带宽、低延迟和大规模连接等特点,为智慧园区提供了技术支撑,促进了政企应用场景的创新性发展。本文结合5G应用方面的成功案例,探讨了基于5G技术的智慧园区构建的主要应用场景,并分析了其在政企领域的具体效益。通过对5G+智慧园区解决方案、智慧水务及MEC技术应用等案例的分析,本文进一步揭示了5G技术在提升园区运营效率、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技术 智慧园区 政企应用场景 效益分析
下载PDF
高铁环境下LTE-R快速切换算法 被引量:6
6
作者 凌启东 张雷 +1 位作者 王鸿磊 王博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333-3339,共7页
为提高高铁LTE网络的切换成功率,改善用户感知,分析高铁信号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移动方向的铁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long term evolution for railway,LTE-R)快速切换算法。优化切换判决参数,给出UE移动方... 为提高高铁LTE网络的切换成功率,改善用户感知,分析高铁信号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移动方向的铁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long term evolution for railway,LTE-R)快速切换算法。优化切换判决参数,给出UE移动方向的定位方法,通过双向邻区快表快速确定目的小区,预切换提前完成资源的分配。设计LTE-R快速切换算法的实现信令,理论分析表明,该算法可有效缩短切换时延。仿真结果表明,在高速环境下,具有高切换成功率和低无线掉线率,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铁路长期演进 切换算法 移动方向 A3事件
下载PDF
基于视觉测量的电厂输煤胶带堆煤检测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健生 郭鹏 +1 位作者 郝震 郭璐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3-47,共5页
针对现有输煤胶带系统采用堆煤传感器检测胶带堆煤状态,存在误报和摩擦生电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视觉测量的非接触式胶带堆煤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视觉检测中的单目视觉技术构建小孔成像测距模型,实现了胶带堆煤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 针对现有输煤胶带系统采用堆煤传感器检测胶带堆煤状态,存在误报和摩擦生电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视觉测量的非接触式胶带堆煤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视觉检测中的单目视觉技术构建小孔成像测距模型,实现了胶带堆煤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实时性高、检测效果好等优点,堆煤检测准确性在95%左右,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厂 输煤胶带 堆煤检测 视觉测量 单目视觉
下载PDF
Web缓存系统组网方式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孙育 程凯 《现代电信科技》 2013年第4期66-69,共4页
本文介绍Web缓存系统工作原理与流程,根据流量导入方式将其组网方式分为流量劫持与策略路由,并对两种组网方式工作流程、特点及其优缺点进行对比,流量劫持组网方式与策略路由组网方式各具优势,可根据具体组网需求进行选择。
关键词 WEB 缓存系统 组网方式
下载PDF
RADIUS代理在宽带接入认证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孙育 《现代电信科技》 2012年第9期63-66,共4页
RADIUS代理是设置在BRAS和RADIUS服务器之间的代理设备,完成RADIUS消息转发。RADIUS代理通过"不转发,自己应答"和"修改RADIUS会话的报文属性"等方面来实现对用户及业务的灵活控制,从而避免对RADIUS服务器的大规模... RADIUS代理是设置在BRAS和RADIUS服务器之间的代理设备,完成RADIUS消息转发。RADIUS代理通过"不转发,自己应答"和"修改RADIUS会话的报文属性"等方面来实现对用户及业务的灵活控制,从而避免对RADIUS服务器的大规模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US 代理 认证 授权 客户端
下载PDF
蜂窝网络数据业务模型的建立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刚 渠伟 +1 位作者 杜文波 张华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8年第6期79-83,共5页
马尔科夫随机过程是电路域业务模型的建立基础。本文首先阐述马尔科夫随机过程理论建立电路域模型业务模型的原理和方法,指出该方法并不适用于基于信道共享的移动数据业务场景。然后阐述了移动蜂窝网络的数据业务特征,并重新提出了一种... 马尔科夫随机过程是电路域业务模型的建立基础。本文首先阐述马尔科夫随机过程理论建立电路域模型业务模型的原理和方法,指出该方法并不适用于基于信道共享的移动数据业务场景。然后阐述了移动蜂窝网络的数据业务特征,并重新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业务模型,该模型结合了通信网络的实际性能和用户量,可以获得网络最佳在线用户数和最佳吞吐量,从而为移动数据业务的规划和优化奠定可靠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路业务模型 数据业务模型 马尔卡夫过程
下载PDF
基于MR采样用户定位的高负荷扇区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嫚嫚 黄翔 +1 位作者 刘庆雅 张海廷 《移动通信》 2022年第7期72-76,共5页
当前流量快速增长,网络容量面临巨大压力,扩容需求攀升,但网络建设选址困难,缺少定位用户聚集区的有效方法。针对以上问题,利用MR采样数据进行小区级用户热点区域定位,根据MR采样数据,区分出高负荷扇区内的室内和室外用户,再利用基于AGP... 当前流量快速增长,网络容量面临巨大压力,扩容需求攀升,但网络建设选址困难,缺少定位用户聚集区的有效方法。针对以上问题,利用MR采样数据进行小区级用户热点区域定位,根据MR采样数据,区分出高负荷扇区内的室内和室外用户,再利用基于AGPS的MR采样数据精确定位用户分布范围,初步给出需要扩容的地理范围,然后结合现场勘查,最终完成基站的选址和建设,实现用户侧流量分流。该方法可以高效、精准定位小区级用户聚集的热点区域,保障了扩容资源投放的精确性,在降本增效的前提下有效避免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采样 高负荷 热点定位 扩容
下载PDF
公专网协同突破高铁保护带容量瓶颈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嫚嫚 冯永胜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20年第10期7-11,共5页
为保障用户速率感知,高铁专网与公网使用不同频点独立组网,同时在高铁沿线配置保护带,用以避免高铁专网与公网间的干扰与信息交互。随着网络容量的爆发式增长,保护带内频率资源有限,负荷形势严峻。针对该问题,本文采用公专网协同技术,... 为保障用户速率感知,高铁专网与公网使用不同频点独立组网,同时在高铁沿线配置保护带,用以避免高铁专网与公网间的干扰与信息交互。随着网络容量的爆发式增长,保护带内频率资源有限,负荷形势严峻。针对该问题,本文采用公专网协同技术,根据瞬时大量切换请求判断高铁出入车,并通过X2接口进行通信,专网和公网小区动态调用相应的资源块,实现实时带宽调整和频谱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保护带 负荷 公专网协同 频谱共享
下载PDF
基于5G网络承载能力的负荷均衡功能研究
13
作者 郭猛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3年第18期134-136,共3页
随着5G网络业务量快速增长,5G网络负荷越来越大,尤其是重点场录、热点区域过热的话务量导改用户感知体验下降,如手机APP网页打开缓慢、高清视频缓冲慢、游戏时延高等,因此研究5G网络负荷均衡功能势在必行。而现阶段的移动5G网络属于700 ... 随着5G网络业务量快速增长,5G网络负荷越来越大,尤其是重点场录、热点区域过热的话务量导改用户感知体验下降,如手机APP网页打开缓慢、高清视频缓冲慢、游戏时延高等,因此研究5G网络负荷均衡功能势在必行。而现阶段的移动5G网络属于700 MHz与2.6 GHz双层组网,两网带宽不同,承载能力存在差异,常规负荷均衡参数无法有效依据2.6 GHz与700 MHz网络承义能力进行双网间的负荷均衡,放通过研究2.6 GHz与700 MHz网络用户感知、负荷的关系,制定合理的负荷均衡门限,使2.6 GHz与700 MHz网络达到相对均衡,进而提升用户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网络 负荷均街 承载能力 感知速率
下载PDF
WEB缓存系统循环转发故障排除案例
14
作者 孙育 《通信技术》 2013年第4期54-56,共3页
介绍WEB缓存系统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并对一例WEB缓存系统循环转发的故障进行深入分析,其原因是由于用户访问本地IDC服务器的CDN资源,其访问请求被转发给WEB缓存系统,WEB缓存系统将请求转发给本地IDC服务器,导致访问请求在WEB缓存系统... 介绍WEB缓存系统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并对一例WEB缓存系统循环转发的故障进行深入分析,其原因是由于用户访问本地IDC服务器的CDN资源,其访问请求被转发给WEB缓存系统,WEB缓存系统将请求转发给本地IDC服务器,导致访问请求在WEB缓存系统与本地IDC服务器之间循环转发,陷入死循环,从而致使WEB缓存系统崩溃。为解决此问题,将IDC服务器发出的HTTP请求直接发往本地互联网出口,不再转发给WEB缓存系统,避免循环转发问题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 缓存系统 循环转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