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8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信息化建设探索与思考
1
作者 王文莉 《航天器工程》 2006年第1期62-67,共6页
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探索出发,分析和总结了目前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信息化建设一些成果及问题,论述了技术与管理两方面配合的解决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 信息化 项目管理 航天飞行器集成化设计与制造系统(AVIDM).
下载PDF
航天器空间碎片被动防护技术研究的总体构思 被引量:1
2
作者 曲广吉 韩增尧 《载人航天》 CSCD 2004年第3期31-35,共5页
空间碎片防护是一项大型系统工程技术,国际上已研究几十年,并成功用于近地轨道大型航天器尤其是载人航天器的防护设计。本文根据国际发展和国内需求,对我国开展空间碎片被动防护技术专题研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综合评述。专题研究内容主... 空间碎片防护是一项大型系统工程技术,国际上已研究几十年,并成功用于近地轨道大型航天器尤其是载人航天器的防护设计。本文根据国际发展和国内需求,对我国开展空间碎片被动防护技术专题研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综合评述。专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内涵、目的和目标;国内外发展状况;指导原则和发展总目标;核心技术和主要内容;技术途径和实施建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超高速撞击 风险评估 防护结构 撞击试验 撞击仿真 流体代码 防护设计软件包
下载PDF
航天器空间碎片被动防护技术研究的总体构思
3
作者 曲广吉 韩增尧 《航天器工程》 2005年第2期1-7,共7页
空间碎片防护问题是一项大型系统工程技术,国际上已研究几十年,并成功用于近地轨道大型航天器尤其是载人航天器的防护设计。本文根据国际发展和国内需求,对我国开展空间碎片被动防护技术研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综合评述。专题研究的总体... 空间碎片防护问题是一项大型系统工程技术,国际上已研究几十年,并成功用于近地轨道大型航天器尤其是载人航天器的防护设计。本文根据国际发展和国内需求,对我国开展空间碎片被动防护技术研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综合评述。专题研究的总体构思主要包括:内涵、目的和目标;国内外发展状况和技术关键;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核心技术和主要内容;技术途径和实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防护 撞击风险评估 防护结构设计 撞击试验与仿真
下载PDF
空间站机械臂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66
4
作者 李大明 饶炜 +3 位作者 胡成威 王耀兵 唐自新 王友渔 《载人航天》 CSCD 2014年第3期238-242,共5页
我国空间站机械臂承担舱段转位、辅助对接、舱外设备安装及维修等关键任务,具有大负载、高精度、高可靠等特点,涉及机、电、热、光、控等多学科技术交叉耦合,高度集成且研制难度巨大。在分析、比较国内外机械臂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空间... 我国空间站机械臂承担舱段转位、辅助对接、舱外设备安装及维修等关键任务,具有大负载、高精度、高可靠等特点,涉及机、电、热、光、控等多学科技术交叉耦合,高度集成且研制难度巨大。在分析、比较国内外机械臂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空间站七自由度冗余、分布式控制、位置可移动的机械臂技术方案,并阐述了高精度伺服控制、多约束路径规划等八类关键技术研究成果。空间站机械臂已具备了工程化实施条件,为我国空间站工程建设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 空间站 机械臂 关键技术
下载PDF
空间碎片被动防护技术研究的最新动向 被引量:4
5
作者 韩增尧 曲广吉 《航天器工程》 2005年第2期8-14,共7页
简要介绍第22届IADC会议概况;重点总结评述空间碎片被动防护技术研究的最新动向,主要包括:撞击风险评估与防护设计优化、超高速撞击地面模拟实验、超高速撞击数值仿真、防护结构设计与新型防护材料、撞击响应分析与安全检测、应用卫星... 简要介绍第22届IADC会议概况;重点总结评述空间碎片被动防护技术研究的最新动向,主要包括:撞击风险评估与防护设计优化、超高速撞击地面模拟实验、超高速撞击数值仿真、防护结构设计与新型防护材料、撞击响应分析与安全检测、应用卫星防护设计等;最后对空间碎片防护研究进行了简要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防护 撞击风险评估 防护结构设计 撞击实验与仿真 防护设计优化
下载PDF
空间碎片超高速撞击数值仿真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闫军 郑世贵 曲广吉 《航天器工程》 2005年第2期99-107,共9页
密切结合国内正在开展的"空间碎片防护设计软件包"设计开发及其相关技术调研分析和初步研究,对超高速撞击数值仿真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包括数值算法和材料模型等。同时,采用国外大型通用商用软件,对航天器防护结构超高速撞击... 密切结合国内正在开展的"空间碎片防护设计软件包"设计开发及其相关技术调研分析和初步研究,对超高速撞击数值仿真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包括数值算法和材料模型等。同时,采用国外大型通用商用软件,对航天器防护结构超高速撞击损伤进行了数值仿真,并与航天器防护结构弹道极限方程进行了定性对比。本文的目的主要在于为航天器超高速撞击损伤预示提供一种仿真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超高速撞击 材料模型 SPH算法 数值仿真
下载PDF
中国空间站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任务可靠性评估
7
作者 廖捷 李英斌 +2 位作者 刘向阳 王伟荣 夏侨丽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24年第6期346-351,共6页
空间站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是确保航天员在轨健康生活与高效工作的关键系统。在中国空间站发射前和在轨稳定运行3年后对该系统开展任务可靠性评估。首先建立系统功能框图,在对配套产品可靠性贡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可靠性建模... 空间站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是确保航天员在轨健康生活与高效工作的关键系统。在中国空间站发射前和在轨稳定运行3年后对该系统开展任务可靠性评估。首先建立系统功能框图,在对配套产品可靠性贡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可靠性建模。然后综合使用多种试验数据来源,在采用贝叶斯方法和威布尔分布模型对产品进行可靠性评估的基础上,使用CMSR法进行系统级别可靠性评估。评估结果说明随着中国空间站在轨任务规划和工作模式的明确,以及在轨飞行数据积累与评估样本量增加,运行3年后评估可进一步准确掌握中国空间站环控生保系统的可靠性水平。系统中不可在轨更换维修的产品具有较长的寿命与较高的固有可靠性。对于在轨可更换维修产品,根据评估结果将其延寿工作与可靠性要求相结合,明确了空间站环控生保系统寿命与可靠性薄弱环节及系统可靠性变化趋势,可为后续制定中国空间站环控生保系统在轨维护方案、在轨备件计划、上行物资清单等工作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依据。中国空间站环控生保系统未来随着在轨维修更换和单机可靠性增长工作的进行,可进一步保障系统任务可靠性。本文提出的可靠性建模方法与相似产品数据使用方法,可构建较为合理的可靠性模型并极大地扩充评估数据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空间站 环控生保分系统 任务可靠性 可靠性评估
原文传递
空间碎片防护结构构型设计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袁俊刚 曲广吉 《载人航天》 CSCD 2006年第2期54-59,共6页
防护结构构型的研究开发是航天器空间碎片防护结构设计的基础,也是空间碎片防护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介绍国外学者多年研究开发的防护构型及其特点,并根据各类构型的特点探讨防护构型选择的基本原则,进而提出几种提高防护构型防护... 防护结构构型的研究开发是航天器空间碎片防护结构设计的基础,也是空间碎片防护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介绍国外学者多年研究开发的防护构型及其特点,并根据各类构型的特点探讨防护构型选择的基本原则,进而提出几种提高防护构型防护性能的措施,为我国空间碎片防护构型的系统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防护构型 弹道极限方程 超高速撞击
下载PDF
空间碎片防护结构设计优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袁俊刚 曲广吉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05年第6期330-334,共5页
空间碎片防护结构设计优化技术是航天器防护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在空间碎片超高速撞击风险评估软件研制基础上,国际上已开始了空间碎片防护优化软件的研究开发,而且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丈章首先对防护结构构型方案及其防护材料选... 空间碎片防护结构设计优化技术是航天器防护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在空间碎片超高速撞击风险评估软件研制基础上,国际上已开始了空间碎片防护优化软件的研究开发,而且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丈章首先对防护结构构型方案及其防护材料选择评估技术作了简要介绍;然后重点对防护结构设计优化技术的研究进展从优化模型、优化算法、敏度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综述;最后简要给出了防护结构设计优化流程和研究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防护结构 优化设计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对流通风换热技术在空间实验室标准机柜热控设计中的应用方案研究
10
作者 菅鲁京 张加迅 《载人航天》 CSCD 2005年第2期22-26,共5页
介绍空间实验室标准机柜热控设计的原理及机柜热控系统的组成;根据空间实验室机柜热控设计的特点,提出了多种标准机柜通风系统的方案,并对各种方案进行技术分析;采用多种评价指标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并给出定量评价,为空间实验室热控分... 介绍空间实验室标准机柜热控设计的原理及机柜热控系统的组成;根据空间实验室机柜热控设计的特点,提出了多种标准机柜通风系统的方案,并对各种方案进行技术分析;采用多种评价指标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并给出定量评价,为空间实验室热控分系统方案论证提供了设计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实验室 热控制 对流换热
下载PDF
卫星系统总体方案树合成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霞 罗文彩 +1 位作者 赵勇 陈小前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06年第8期36-39,共4页
针对卫星数字化设计系统中分系统之间的耦合问题,分析了两种不同的分系统建模方式,研究了相应的系统总体方案合成技术,提出了针对并行和串行结构的建模方式对应的系统方案合成和校验算法,进行了合成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将总体方案树中出... 针对卫星数字化设计系统中分系统之间的耦合问题,分析了两种不同的分系统建模方式,研究了相应的系统总体方案合成技术,提出了针对并行和串行结构的建模方式对应的系统方案合成和校验算法,进行了合成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将总体方案树中出现的大量可能方案减少到少量的可行方案。研究表明,采用并行与串行结合的分系统建模、分系统版本验证可以降低数字化建模的难度,大量淘汰非可行总体方案,从而极大地减少了系统总体方案分析的工作量,提高卫星总体多学科设计优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方案树合成 可行性分析 多学科设计优化
下载PDF
航天器空间碎片防护结构设计技术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侯健 韩增尧 曲广吉 《航天器工程》 2005年第2期75-82,共8页
空间碎片防护结构设计是航天器防护设计的重要研究内容。根据我国空间碎片研究发展战略和规划以及国际空间碎片防护结构设计技术的发展状况,主要讨论了国际上防护结构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介绍了国际上防护结构设计的主要措施并给出... 空间碎片防护结构设计是航天器防护设计的重要研究内容。根据我国空间碎片研究发展战略和规划以及国际空间碎片防护结构设计技术的发展状况,主要讨论了国际上防护结构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介绍了国际上防护结构设计的主要措施并给出了防护结构设计的工程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防护结构 防护材料 航天器设计
下载PDF
中国通信卫星技术的发展战略研究
13
作者 张中亚 李亚秋 《国际太空》 2006年第8期19-27,共9页
关键词 通信卫星平台 卫星技术 发展战略 用户需求 市场竞争 中国 卫星市场 通信卫星系统 卫星应用 交换技术
下载PDF
空间光学遥感器光-机-热集成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陈恩涛 贾宏 +1 位作者 李劲东 潘增富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6-70,共5页
首先对论文的工程背景空间太阳望远镜进行了介绍;然后介绍了空间光学遥感器光 机 热集成分析的技术路径和技术实现,技术实现主要探讨如何将透镜的折射率温度系数效应和反射镜面的热变形效应数据变成光学分析软件可以接受的数据;最后以光... 首先对论文的工程背景空间太阳望远镜进行了介绍;然后介绍了空间光学遥感器光 机 热集成分析的技术路径和技术实现,技术实现主要探讨如何将透镜的折射率温度系数效应和反射镜面的热变形效应数据变成光学分析软件可以接受的数据;最后以光 机 热集成分析为基础,对空间太阳望远镜主镜的热设计方案进行了论证。全文说明了光 机 热集成分析的可实现性以及其对热设计的指导、评价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遥感器 空间太阳望远镜 光-机-热集成分析 热设计 热光学
下载PDF
谐波减速器空间润滑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周晖 孙京 +3 位作者 温庆平 翟少雄 金俨 谭立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8-381,394,共5页
谐波减速器采用的润滑技术是影响其在轨运动性能和服役寿命的主要因素。以XB40-200型谐波减速器为研究对象,刚轮-柔轮传动副采用油脂润滑,柔性轴承采用固体润滑,在优于1×10-3Pa真空环境中进行了减速器传动效率和工作负载、工作温... 谐波减速器采用的润滑技术是影响其在轨运动性能和服役寿命的主要因素。以XB40-200型谐波减速器为研究对象,刚轮-柔轮传动副采用油脂润滑,柔性轴承采用固体润滑,在优于1×10-3Pa真空环境中进行了减速器传动效率和工作负载、工作温度关系研究,并开展了1000h真空寿命试验。结果表明:谐波减速器传动效率随工作负载的升高总体呈增大趋势,在真空寿命试验的前500h谐波减速器传动效率随工作温度升高而升高,后500h中其传动效率基本保持一致,1000h真空寿命试验结束时谐波减速器传动效率平均值约50%。试验后对减速器进行分解得到,柔轮内壁与波发生器接触部位磨损明显,是下一步润滑工艺改进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减速器 空间润滑 性能 寿命试验
下载PDF
航天器全频域力学环境预示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6
作者 邹元杰 韩增尧 张瑾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5-454,共10页
航天器力学环境预示对于总体设计、结构与机构分系统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于首发型号,往往缺乏相似型号的遥测数据参考,使得有效的预示成为地面试验方案和试验条件确定的主要依据.航天器在发射段需要承受覆盖全频域的动态载荷,不... 航天器力学环境预示对于总体设计、结构与机构分系统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于首发型号,往往缺乏相似型号的遥测数据参考,使得有效的预示成为地面试验方案和试验条件确定的主要依据.航天器在发射段需要承受覆盖全频域的动态载荷,不同频段的载荷和结构振动响应特性差异很大,很难用单一的分析方法进行准确预示.本文分别针对航天器发射力学环境的低频、高频、中频3个频段,介绍了国内外航天器全频域力学环境预示的主要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我国在该领域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频域 力学环境 边界元 统计能量分析 中频 FE-SEA
下载PDF
空间太阳电池阵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2
17
作者 于辉 张伟 +1 位作者 崔新宇 吴跃民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52-1557,共6页
在对空间太阳电池阵发展及应用情况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总结了刚性、半刚性、柔性太阳电池阵的技术特点及工程应用情况。传统刚性、半刚性太阳电池阵质量比功率及体积比功率较低,无法满足未来航天任务对太阳电池阵轻质量、小收纳体积的需... 在对空间太阳电池阵发展及应用情况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总结了刚性、半刚性、柔性太阳电池阵的技术特点及工程应用情况。传统刚性、半刚性太阳电池阵质量比功率及体积比功率较低,无法满足未来航天任务对太阳电池阵轻质量、小收纳体积的需求。采用柔性电池、柔性基板及柔性伸展机构的全柔性太阳电池阵,质量比功率预计可达200 W/kg以上,体积比功率可达40 kW/m^3以上,较传统太阳电池阵有大幅提升,是未来空间用太阳电池阵的重要发展方向。基于未来应用需求及国内外技术现状,对全柔性太阳电池阵亟待解决的柔性电连接、柔性组件封装、高性能伸展机构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行的技术攻关方案,为后续全柔性太阳电池阵的研制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太阳电池阵 全柔性太阳电池阵 柔性电连接 柔性组件封装 高性能伸展机构
下载PDF
空间延迟/中断容忍网络拥塞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燕洪成 张庆君 孙勇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2-150,共9页
针对空间延迟/中断容忍网络(DTN,delay/disruption tolerant network)的拥塞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提前卸载的拥塞控制策略(EOCC,early offloading-based congestion control)。由于空间DTN网络大时延和不能保证时刻存在端到端路径的特... 针对空间延迟/中断容忍网络(DTN,delay/disruption tolerant network)的拥塞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提前卸载的拥塞控制策略(EOCC,early offloading-based congestion control)。由于空间DTN网络大时延和不能保证时刻存在端到端路径的特点,EOCC主要利用网络节点的本地信息在拥塞发生前就采取措施。具体地,EOCC会时刻监测节点缓存变化速率,在即将发生拥塞时,将消息通过早于最优路径的非最优路径传输,从而缓解节点存储压力。仿真结果表明,采用EOCC的接触图路由获得了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延迟/中断容忍网络 拥塞控制 提前卸载 接触图路由
下载PDF
空间碎片防护结构设计优化理论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袁俊刚 曲广吉 +1 位作者 孙治国 韩增尧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3-248,共6页
航天器空间碎片防护结构设计优化在国际上属前沿课题,防护结构设计优化理论方法是其关键技术之一。在防护优化理论模型及其优化算法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建立了综合各类典型防护结构构型的统一的防护优化数学模型,提出了解决防护... 航天器空间碎片防护结构设计优化在国际上属前沿课题,防护结构设计优化理论方法是其关键技术之一。在防护优化理论模型及其优化算法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建立了综合各类典型防护结构构型的统一的防护优化数学模型,提出了解决防护优化问题的几种算法:混合遗传算法,改进的差异演化算法和混合差异演化算法。最后采用航天器防护优化算例对防护优化理论方法进行了测试考核,优化结果表明了本文工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防护 防护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优化 差异演化算法 混合遗传算法
下载PDF
导航星座自主导航技术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帅平 曲广吉 陈忠贵 《中国工程科学》 2006年第3期22-30,共9页
导航星座自主导航日益成为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研究方向。在系统地论述导航星座自主导航的信息处理流程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导航星座自主导航的关键技术,包括卫星星历与时钟参数的长期预报技术、星间测距与通信链路的建立和维持技... 导航星座自主导航日益成为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研究方向。在系统地论述导航星座自主导航的信息处理流程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导航星座自主导航的关键技术,包括卫星星历与时钟参数的长期预报技术、星间测距与通信链路的建立和维持技术、星座卫星自主时间同步技术、星座卫星自主星历更新技术、自主导航信息处理的鲁棒滤波技术、星座整体旋转建模技术,以及地球自转及极移参数的长期预报技术。详细分析了关键技术实施途径,论证了相关数学模型。最后,对星座卫星自主时间同步与星历更新算法进行了系统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星载滤波器处理星间双向测量数据,不断地修正卫星时钟和星历参数,能够高精度实现星座卫星时间同步和星历更新,初步展示星座自主导航信息处理流程及其关键技术算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星座 自主导航 信息处理流程 系统仿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