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报废汽车回收利用工作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张英虹 郑晓旭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18年第7期59-63,共5页
以未来中国报废汽车的数量及其回收利用性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国家对于M1类汽车的ELV公告要求,重点介绍了现阶段国内报废汽车的可再利用率和可回收利用率水平,以及报废汽车上的材料分类情况。同时围绕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结合... 以未来中国报废汽车的数量及其回收利用性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国家对于M1类汽车的ELV公告要求,重点介绍了现阶段国内报废汽车的可再利用率和可回收利用率水平,以及报废汽车上的材料分类情况。同时围绕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结合国内针对非金属材料的可再利用技术能力,并参考国外报废汽车的回收利用实际操作模式进行了归纳与阐述,推动我国报废汽车回收利用在实际可操作层面的落地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废汽车 回收利用 ELV 生产者责任 可再利用技术
下载PDF
红旗H7混动动力汽车用离合器耦合式电机总成研发 被引量:1
2
作者 贺红伟 赵慧超 +1 位作者 梁伟朋 高楚 《汽车文摘》 2019年第1期23-27,共5页
一汽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和法规要求,成功获批工信部新能源车开发项目,重点研发推广离合器耦合式电机总成(CCM)。离合器耦合式电机总成为"P2"构型,该构型技术门槛高、开发难度大,离合器耦合式电机总成集成双质量飞轮、分离... 一汽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和法规要求,成功获批工信部新能源车开发项目,重点研发推广离合器耦合式电机总成(CCM)。离合器耦合式电机总成为"P2"构型,该构型技术门槛高、开发难度大,离合器耦合式电机总成集成双质量飞轮、分离离合器和驱动电机,集成化程度高,结构紧凑,其中双质量飞轮和分离离合器为二次开发,驱动电机总成为自主开发。CCM已成功搭载红旗H7 PHEV车型,并于2016年投放市场,市场反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车 P2构型 离合器耦合式电机总成(CCM) PHEV
下载PDF
基于抗撞性的汽车B柱碳纤维加强板优化设计 被引量:23
3
作者 张君媛 姜哲 +1 位作者 李仲玉 赵紫剑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66-1171,1178,共7页
考虑到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特点,本文中将某乘用车B柱原钢材加强板用碳纤维材料替代,并进行优化。首先在整车侧面碰撞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进行B柱子结构模型的解耦,利用子结构动态模型进行了B柱加强板的材料替换和性能计算,确... 考虑到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特点,本文中将某乘用车B柱原钢材加强板用碳纤维材料替代,并进行优化。首先在整车侧面碰撞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进行B柱子结构模型的解耦,利用子结构动态模型进行了B柱加强板的材料替换和性能计算,确定了初始纤维板铺层和厚度;为充分发挥复合材料可设计性的优势,采用面向复合材料的结构优化方法进行了纤维复合材料的铺层厚度、角度和铺层顺序优化。对比原车结构,在抗撞性不变的前提下,碳纤维B柱加强板取得显著的轻量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侧面碰撞 B柱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
下载PDF
中国文化类英语教材中“文化自信”的语言表征研究——态度系统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仇云龙 王一然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3年第2期230-241,共12页
本研究聚焦中国文化类英语教材中“文化自信”的语言表征问题,借助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系统对《中国文化概况》(修订版)中的态度资源进行研究,分析教材中体现“文化自信”的态度资源类型、分布及使用特征。研究发现,态度系统中的各类子资... 本研究聚焦中国文化类英语教材中“文化自信”的语言表征问题,借助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系统对《中国文化概况》(修订版)中的态度资源进行研究,分析教材中体现“文化自信”的态度资源类型、分布及使用特征。研究发现,态度系统中的各类子资源均用于表征“文化自信”,其中“鉴赏”资源占比最高。用作各类资源的词汇多使用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形式,用作“鉴赏”资源、“情感”资源、“判断”资源的词汇亦具有典型性;此类词汇还常与表达区域范围或与他国比较之类的语言形式并用,协同表征“文化自信”。本研究有助于挖掘中国文化类英语教材中态度资源表征“文化自信”的方式,为教师的高效教学和学生的深度学习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英语教材 文化自信 语言表征 态度系统
下载PDF
动力传动参数辨识与整车加速车内噪声仿真
5
作者 宋雨 许京 史继霞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1-216,255,共7页
针对整车加速车内噪声仿真的传动参数难以获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实验数据的传动系参数辨识与整车噪声仿真方法。首先建立5自由度传动系Simulink模型,以通过整车实验获取的变速器输入轴转速波动与驱动轴扭矩波动为辨识目标,通过遗传算法... 针对整车加速车内噪声仿真的传动参数难以获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实验数据的传动系参数辨识与整车噪声仿真方法。首先建立5自由度传动系Simulink模型,以通过整车实验获取的变速器输入轴转速波动与驱动轴扭矩波动为辨识目标,通过遗传算法辨识传动系阻尼、刚度、惯量等关键参数,满足仿真同实验误差最小的条件。将完成参数辨识的传动系模型集成至整车有限元模型,计算发动机激励通过传动系、总成悬置等路径传递至车内所引起的整车噪声,最后对比噪声的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用于整车开发过程中对车内加速噪声直接进行风险预估与性能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传动系 轰鸣噪声 转速波动 扭矩波动 参数辨识
下载PDF
冷金属过渡焊接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6
作者 岳彩月 卜峰 +3 位作者 罗添元 郝瑞 王东阳 王雷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为研究铝合金材料焊接变形程度与焊接方式之间的关系,特进行此项研究,旨在探索不同焊接工艺对铝合金焊接变形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比CMT(冷金属过渡焊接技术)与熔化极MIG(惰性气体保护焊)技术的焊接性能,详细论述了CMT焊接工艺的... [目的]为研究铝合金材料焊接变形程度与焊接方式之间的关系,特进行此项研究,旨在探索不同焊接工艺对铝合金焊接变形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比CMT(冷金属过渡焊接技术)与熔化极MIG(惰性气体保护焊)技术的焊接性能,详细论述了CMT焊接工艺的特点及其应用。实验过程中,针对厚度为3 mm和8 mm的铝板,分别采用CMT和MIG两种焊接工艺进行焊接,并观察记录焊接变形情况。[结果及结论]对于厚度为3 mm的铝板,使用CMT焊接后铝板几乎没有变形,而使用MIG焊接后铝板出现了4 mm焊接变形;对于厚度为8 mm的铝板,虽然两种焊接工艺均会产生一定的变形,但CMT焊接后的变形量明显小于MIG焊接后的变形量。此外,使用CMT和MIG焊接工艺均能形成均匀美观的焊缝,且焊缝熔深均为0.5 mm,无显著差异。因此,CMT焊接工艺在控制铝合金焊接变形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适用于对焊接变形要求较高的铝合金零部件的焊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车辆 冷金属过渡焊接技术 惰性气体保护焊 焊接工艺 焊接变形
下载PDF
动态密封状态下汽车风噪性能不确定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潘作峰 邓玉伟 +2 位作者 郝耀东 苏丽俐 邓江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45-1652,1661,共9页
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动态密封状态下的车内风噪性能区间不确定性的分析和优化方法。首先,建立整车统计能量模型,将谱分解后的风噪载荷施加至模型上,完成车内风噪计算;接着,测试密封条在不同压缩状态下的传递损失,并根据车辆行驶过程中密封... 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动态密封状态下的车内风噪性能区间不确定性的分析和优化方法。首先,建立整车统计能量模型,将谱分解后的风噪载荷施加至模型上,完成车内风噪计算;接着,测试密封条在不同压缩状态下的传递损失,并根据车辆行驶过程中密封条压缩量变化计算密封条传递损失的上、下界,实现不确定变量的描述;最后,基于区间摄动理论分析车内风噪声压级的变化范围,并建立稳健优化模型,对风噪声压级的中心值和摄动半径进行优化。算例计算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方法可在保证相关零部件质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降低车内噪声水平及其波动幅度,明显提升系统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密封 风噪 区间模型 不确定性
下载PDF
电动汽车低速提示音系统的法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曹蕴涛 汤乐超 刘英杰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10-1116,1138,共8页
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家标准规定的电动汽车低速提示音调试方法和过程,并重点论述了低速提示音频谱能量分布对车外噪声最低限值和车内声音品质的影响,提出了一种低速提示音声品质评价方法。测试评价结果表明,通过改进低速提示音在车速变化... 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家标准规定的电动汽车低速提示音调试方法和过程,并重点论述了低速提示音频谱能量分布对车外噪声最低限值和车内声音品质的影响,提出了一种低速提示音声品质评价方法。测试评价结果表明,通过改进低速提示音在车速变化过程中频谱能量的分布,实现了法规最低限值和车内声品质的兼顾,能更全面地考察低速提示音对整车NVH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低速提示音系统 声品质评价 法规适应性
下载PDF
某汽车后门内板起皱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被引量:3
9
作者 代晓旭 邰伟彬 +2 位作者 张新龙 苏传义 董剑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0-54,共5页
应用Autoform仿真软件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还原某轿车后门内板B柱水切位置的起皱问题。通过分析后门内板成形过程及起皱位置的应力状态,发现该位置起皱的主要原因是产品结构导致走料不均匀、产生压应力。提出了增加吸料筋来控制压应力... 应用Autoform仿真软件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还原某轿车后门内板B柱水切位置的起皱问题。通过分析后门内板成形过程及起皱位置的应力状态,发现该位置起皱的主要原因是产品结构导致走料不均匀、产生压应力。提出了增加吸料筋来控制压应力的改善方案,运用Autoform仿真软件进行方案的模拟、分析及优化,最终得到最优的吸料筋形式。通过此方案对模具进行整改调试,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一致,成功解决了后门内板的起皱问题。此方案全程仅用时15天,节省了仅依靠实际调试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调试周期,并为类似起皱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门内板 起皱 开裂 有限元分析 吸料筋 Autoform软件
原文传递
考虑仪表板声腔的汽车防火墙总成声传递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杰宏 潘殿龙 +3 位作者 潘作峰 汤乐超 陈曦 李登山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4-160,172,共8页
根据前机舱噪声向车内传递的路径及降噪原理,分析前围挡板衬垫重层面密度、吸声层厚度和橡胶护套结构对防火墙总成隔声性能及仪表板声腔声压的影响,得出采用适当厚度纯吸声材料前围挡板衬垫代替传统“重层+吸声层”前围挡板衬垫能降低... 根据前机舱噪声向车内传递的路径及降噪原理,分析前围挡板衬垫重层面密度、吸声层厚度和橡胶护套结构对防火墙总成隔声性能及仪表板声腔声压的影响,得出采用适当厚度纯吸声材料前围挡板衬垫代替传统“重层+吸声层”前围挡板衬垫能降低仪表板声腔声压的结论。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在某电动车前围挡板衬垫优化过程中,提出较原方案降重72%的新方案,整车声传函测试和噪声测试结果表明轻量化样件NVH性能在低频段与原方案相当,在中高频段优于原方案。最后总结防火墙总成声传递特性设计的一些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仪表板声腔 防火墙总成 前围挡板衬垫 声传递特性
下载PDF
基于CFD/FEM的汽车车内气动噪声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英杰 鲁文波 +2 位作者 王幸 殷想 侯杭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25-730,共6页
数值模拟是研究汽车风噪声特性的重要手段,精确的流场数据是获得准确的风噪声计算结果的基础。文章为了能够准确地评估车辆概念设计阶段的风噪声性能,缩短车辆的开发周期,采用了一种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数值模拟是研究汽车风噪声特性的重要手段,精确的流场数据是获得准确的风噪声计算结果的基础。文章为了能够准确地评估车辆概念设计阶段的风噪声性能,缩短车辆的开发周期,采用了一种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来预测车辆内部风噪声的方法。得益于良好的流场结果,该方法计算的车内噪声结果有着较高的精度。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车内风噪声主要为集中在中低频段的宽频带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噪声 流场仿真 声类比 有限元
下载PDF
某小型电动汽车复合材料夹层地板结构抗弯性能分析与改进
12
作者 李扬 赵紫剑 +1 位作者 陈光 陈勇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18年第2期55-59,共5页
当前大多车身轻量化设计均围绕着白车身非结构件进行,为进一步达到轻量化的目的,提出一种碳纤维/环氧树脂与硬质PVC泡沫复合的新型夹层结构,并应用于某小型电动汽车地板。根据复合材料层合板理论建立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抗弯特性分析... 当前大多车身轻量化设计均围绕着白车身非结构件进行,为进一步达到轻量化的目的,提出一种碳纤维/环氧树脂与硬质PVC泡沫复合的新型夹层结构,并应用于某小型电动汽车地板。根据复合材料层合板理论建立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抗弯特性分析。在原方案基础上提出抗弯特性结构优化方案,提高了汽车地板抗弯性能,达到弯曲刚度目标设定。通过阶梯式结构设计进一步减轻地板质量,并分析了地板抗冲击性能,为复合材料在汽车结构件上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夹层结构 轻量化 汽车地板 电动车
下载PDF
浅谈3D打印零部件在汽车上的应用和展望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薇 于洪阳 +1 位作者 王昌斌 张斌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19年第7期7-10,共4页
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汽车终端产品,代替传统零部件,在车身、底盘、发动机以及内外饰上直接应用,可以实现产品创新、性能提升、个性化定制等目标。围绕3D打印零部件在汽车上的直接应用,介绍了国外成功的案例,并且指出了国内相比国外在应... 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汽车终端产品,代替传统零部件,在车身、底盘、发动机以及内外饰上直接应用,可以实现产品创新、性能提升、个性化定制等目标。围绕3D打印零部件在汽车上的直接应用,介绍了国外成功的案例,并且指出了国内相比国外在应用方面存在的差距,同时提出了推广3D打印零部件在汽车上应用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汽车零部件 应用
下载PDF
汽车螺纹紧固件几种失效案例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裕莉莉 李海东 +3 位作者 郭学敏 王吉洋 井琦 张薇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18年第11期21-24,31,共5页
高强度紧固件在连接结构中的失效经常出现,失效的模式和原因各种各样,有设计、材料、制造、热处理、装配等多方面原因,本文针对几种汽车用螺纹紧固件的失效案例,从头部R角、材料选用、延迟断裂、疲劳断裂等方面分析了失效的模式和原因,... 高强度紧固件在连接结构中的失效经常出现,失效的模式和原因各种各样,有设计、材料、制造、热处理、装配等多方面原因,本文针对几种汽车用螺纹紧固件的失效案例,从头部R角、材料选用、延迟断裂、疲劳断裂等方面分析了失效的模式和原因,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和方案,对紧固件的制造和装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纹紧固件 疲劳 延迟断裂 松动
下载PDF
汽车用PA66冷却软管开发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松峰 孙琦岳 +3 位作者 孟玲玲 朱熠 黄忆南 麻文涛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3年第2期16-19,24,共5页
开发了以聚酰胺(PA66)为主体材料的汽车用冷却水管,代替长链尼龙材料(PA12、PA612、PA11等),解决了长链尼龙水管价格昂贵、资源短缺、生产工艺复杂的问题。首先介绍了耐水解柔性PA66材料的开发,通过共混改性加入增韧剂和耐水解剂,有效... 开发了以聚酰胺(PA66)为主体材料的汽车用冷却水管,代替长链尼龙材料(PA12、PA612、PA11等),解决了长链尼龙水管价格昂贵、资源短缺、生产工艺复杂的问题。首先介绍了耐水解柔性PA66材料的开发,通过共混改性加入增韧剂和耐水解剂,有效地提高了PA66材料的韧性和耐水解性,开发的材料性能指标符合使用要求。然后通过常规软管挤出工艺对PA66改性材料进行了软管挤出试制,经过测试,PA66软管的爆破强度>2.6 MPa,长期耐冷却液后爆破强度仍>1.8 MPa,满足整车应用的基本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66 耐水解性 挤出成型 汽车冷却软管
下载PDF
汽车行驶跑偏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吉 刘志潘 +1 位作者 费二威 侯杰 《汽车实用技术》 2019年第4期92-94,共3页
通过对汽车行驶跑偏问题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售后市场汽车行驶跑偏问题的排查方法,重点阐述了轮胎锥度效应力对跑偏问题的影响,并根据轮胎不同锥度力大小和方向对车轮进行合理换位,以解决车辆行驶跑偏的问题。
关键词 行驶跑偏 轮胎锥度力 四轮定位 车轮换位
下载PDF
汽车减振器低温异响问题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祖斌 曹春雨 +1 位作者 刘振宏 张坤超 《汽车科技》 2020年第2期15-20,共6页
针对某车型右后减振器异响问题,分别从源和传递路径做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确定了减振器低温下异常振动和轮罩刚度弱是减振器异响根本原因。为了从工程设计和产品管控上彻底规避减振器异响问题,制定减振器单体台架试验方法和相... 针对某车型右后减振器异响问题,分别从源和传递路径做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确定了减振器低温下异常振动和轮罩刚度弱是减振器异响根本原因。为了从工程设计和产品管控上彻底规避减振器异响问题,制定减振器单体台架试验方法和相应的控制指标,同时对传递路径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了结构设计建议及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器异响 车身刚度 传递路径分析 控制指标
下载PDF
汽车发动机低摩擦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孔晓丽 董爽 陈捷 《汽车文摘》 2019年第7期17-21,共5页
为了满足未来汽车日益苛刻的燃油经济性和二氧化碳排放法规要求,低摩擦技术持续承担内燃机节能重要指标。本文针对国内外乘用车发动机低摩擦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总结,包括发动机机械摩擦损失分布、各系统摩擦影响因素与降摩擦潜力分... 为了满足未来汽车日益苛刻的燃油经济性和二氧化碳排放法规要求,低摩擦技术持续承担内燃机节能重要指标。本文针对国内外乘用车发动机低摩擦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总结,包括发动机机械摩擦损失分布、各系统摩擦影响因素与降摩擦潜力分析、关键零部件减摩优化措施与应用效果等,为汽车发动机低碳节能技术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低摩擦 平均摩擦有效压力 CO2排放 燃油经济性
下载PDF
汽车内饰用聚丙烯材料及制品散发性能改善措施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虹 朱熠 张宇璇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18年第11期49-52,共4页
本文阐述了汽车内饰用聚丙烯材料及制品气味及VOC的改善措施。通过试验研究和车内空气质量改善实践经验,总结了影响聚丙烯零件散发特性的因素,提出了聚丙烯材料在聚合过程中、改性过程中和注塑生产过程中减少产生挥发性物质,降低车内VO... 本文阐述了汽车内饰用聚丙烯材料及制品气味及VOC的改善措施。通过试验研究和车内空气质量改善实践经验,总结了影响聚丙烯零件散发特性的因素,提出了聚丙烯材料在聚合过程中、改性过程中和注塑生产过程中减少产生挥发性物质,降低车内VOC、气味和雾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选择环保原材料、采用环保工艺并用适当的方法进行零部件的后处理,聚丙烯零部件VOC和气味大幅下降,能够达到企业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乘员舱空气质量 VOC 气味 环保
下载PDF
用于电动化及智能化汽车的电动助力制动系统的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昂 陈捷 郝雨 《汽车文摘》 2019年第1期16-22,共7页
汽车制动系统正在从传统的真空助力向电动助力制动系统发展,经历了电控液压和非液压助力制动系统。在汽车智能化和低碳化发展的大趋势下,结合线控技术和制动能量回收的发展,电动助力制动系统的发展正在向集成化、智能化和低碳化发展。... 汽车制动系统正在从传统的真空助力向电动助力制动系统发展,经历了电控液压和非液压助力制动系统。在汽车智能化和低碳化发展的大趋势下,结合线控技术和制动能量回收的发展,电动助力制动系统的发展正在向集成化、智能化和低碳化发展。电动助力系统与底盘技术紧密结合,是汽车驾驶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电动助力系统的相关研究和技术应用现状,列举了国际大公司典型的电动助力形式,提出了电动助力系统发展面临的挑战,总结了未来电动助力技术发展的8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 电动助力制动 线控 电动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