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空技术在高品质钢制备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类承帅 陈国鑫 +3 位作者 陆星宇 周丽娜 黄菊 刘宏伟 《真空》 CAS 2023年第2期14-19,共6页
真空技术可显著降低钢中气体及夹杂物含量,在钢铁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已成为制备高品质纯净钢的主要手段。本文重点介绍了真空冶金净化的基本原理以及真空技术在高品质钢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与发展。真空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我国... 真空技术可显著降低钢中气体及夹杂物含量,在钢铁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已成为制备高品质纯净钢的主要手段。本文重点介绍了真空冶金净化的基本原理以及真空技术在高品质钢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与发展。真空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我国的钢铁冶金水平,目前高品质钢生产工艺已实现大型真空钢锭总氧含量(T.O)低于10 ppm、特殊钢连铸坯及自耗锭总氧含量不高于5 ppm的控制水平,满足了重点领域对高性能特殊钢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技术 高品质钢 大型真空钢锭 连铸坯 自耗锭
原文传递
异形外圈圆柱滚子轴承径向游隙测量装置设计
2
作者 潘鑫 王佳伟 +1 位作者 马雅丽 王连吉 《轴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8-102,共5页
针对异形外圈圆柱滚子轴承在高精度、定量载荷条件下的径向游隙测量问题,基于静、动态相结合的测量原理完成了异形外圈圆柱滚子轴承径向游隙测量装置设计。介绍了整机结构以及具体操作步骤,并根据异形外圈圆柱滚子轴承特殊的外圈结构以... 针对异形外圈圆柱滚子轴承在高精度、定量载荷条件下的径向游隙测量问题,基于静、动态相结合的测量原理完成了异形外圈圆柱滚子轴承径向游隙测量装置设计。介绍了整机结构以及具体操作步骤,并根据异形外圈圆柱滚子轴承特殊的外圈结构以及自重大引起摩擦力较大的问题采取了加载、测量位置可调整机构以及导轨替代滑动摩擦的设计;对形变误差、径向跳动误差和其他误差进行了分析,各部分误差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 凸缘轴承 径向游隙 误差分析 结构设计
下载PDF
深沟球轴承的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3
作者 高显 简小刚 周大威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1-365,共5页
以Romax软件为平台,针对型号为6212的深沟球轴承,采取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建立轴承的回归模型;利用回归方程和加权优化算法,对深沟球轴承的双目标参数优化设计,并将优化的结果进行了仿真验证,对比分析发现,寿命和径向刚度的仿... 以Romax软件为平台,针对型号为6212的深沟球轴承,采取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建立轴承的回归模型;利用回归方程和加权优化算法,对深沟球轴承的双目标参数优化设计,并将优化的结果进行了仿真验证,对比分析发现,寿命和径向刚度的仿真值和预测值比较接近;轴承的寿命和径向刚度随着内、外圈沟曲率系数的增大而降低;内、外圈沟曲率系数fi和fe的交互影响对轴承的径向刚度影响总体大于对寿命的影响,表明优化模型和计算方法正确有效,可用于深沟球轴承寿命和径向刚度的分析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max 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深沟球轴承 仿真分析 双目标优化设计
下载PDF
涡扇发动机主轴承试验器考核试验方法
4
作者 刘文龙 杨宇 +2 位作者 张大鹏 刘新宇 孔德龙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9-114,共6页
针对涡扇发动机主轴承试验器考核试验,从验证轴承的自身质量和轴承与发动机工况适应性的角度出发,以GJB7268-2011为指导,提出了一种基于发动机常规工况和极限工况的轴承试验器考核方法。该方法在传统试验基础上,对常规试验项目的试验程... 针对涡扇发动机主轴承试验器考核试验,从验证轴承的自身质量和轴承与发动机工况适应性的角度出发,以GJB7268-2011为指导,提出了一种基于发动机常规工况和极限工况的轴承试验器考核方法。该方法在传统试验基础上,对常规试验项目的试验程序进行了细化,增设了短时多频次滑油中断试验、超温试验、超转试验、陀螺力矩试验及不对中试验等项目,提供了各试验程序的编制要点和示例,并在涡扇发动机主轴承研制过程中对该方法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试验轴承通过了全部试验项目考核,且成功装配发动机通过了持久试车验证。该试验方法可以基本覆盖该型涡扇发动机的使用工况边界,达到了在发动机整机装配前考核主轴承工况适应性的目的,对涡扇发动机主轴承试验器考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扇发动机 主轴承 试验器试验 极限工况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中介轴承流场与润滑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公平 陈雪骑 +1 位作者 于庆杰 王双 《轴承》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21,共6页
以某4#中介轴承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有限元技术分析润滑油在轴承内部间隙的流动特性,输油孔直径对轴承总输油量的影响,当量输油量及引导间隙对保持架润滑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输油孔数量可线性增加总输油量,并且可使轴... 以某4#中介轴承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有限元技术分析润滑油在轴承内部间隙的流动特性,输油孔直径对轴承总输油量的影响,当量输油量及引导间隙对保持架润滑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输油孔数量可线性增加总输油量,并且可使轴承各零件的润滑更均匀;增加输油孔直径能够改善轴承内润滑油流场;引导间隙的大小对进入轴承内的润滑油流量几乎没有影响,但引导间隙过大无法保证对保持架的润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 航空发动机 保持架 润滑方式 流体动力学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基于流固耦合有限元的LNG泵用轴承模态影响研究
6
作者 崔健 安浩俊 杨子震 《机械》 2023年第11期15-20,45,共7页
对某型LNG泵用轴承进行模态分析,深入研究流固耦合预应力对LNG泵用轴承模态的影响。首先用ANSYS对轴承进行流固耦合仿真分析,构建流固耦合模型并进行流场计算,得到LNG对轴承施加的流固耦合预应力。在此基础上,研究轴承在无预应力作用和... 对某型LNG泵用轴承进行模态分析,深入研究流固耦合预应力对LNG泵用轴承模态的影响。首先用ANSYS对轴承进行流固耦合仿真分析,构建流固耦合模型并进行流场计算,得到LNG对轴承施加的流固耦合预应力。在此基础上,研究轴承在无预应力作用和受流固耦合预应力作用的振型与模态变化机制,对比分析两种情况下轴承振型及模态的显著差异,进而研究流固耦合预应力对轴承共振的影响。研究表明:流固耦合预应力的存在会导致LNG泵用轴承的形变量增大,模态频率下降,且更接近轴承自身的激振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泵 轴承 模态分析 流固耦合 预应力
下载PDF
氦气-空气混合环境中微型螺旋槽止推气浮轴承的承载特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传伟 葛泉江 +4 位作者 解志杰 王黎钦 孙涛 马欣新 古乐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3-219,共7页
针对氦气-空气混合气体环境,分析了不同氦气体积含量下混合气体的黏度和分子平均自由程,利用有限单元法求解雷诺方程二阶滑移修正模型,计算了微型螺旋槽气浮轴承的气压和气膜厚度,研究了氦气体积含量、螺旋槽深度和转速对气浮轴承承载... 针对氦气-空气混合气体环境,分析了不同氦气体积含量下混合气体的黏度和分子平均自由程,利用有限单元法求解雷诺方程二阶滑移修正模型,计算了微型螺旋槽气浮轴承的气压和气膜厚度,研究了氦气体积含量、螺旋槽深度和转速对气浮轴承承载能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螺旋槽深度由1μm增至10μm时,气浮轴承的气膜厚度先增加后减小,槽深为5μm时,气膜厚度最大,气浮轴承的承载能力最佳.此外,当槽深小于5μm时,混合气体的分子平均自由程对气膜厚度的影响较大;当槽深大于5μm时,混合气体黏度的影响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螺旋槽止推气浮轴承 氦气-空气混合气体 分子平均自由程 气体黏度 气膜厚度
原文传递
基于喷油位置的某航发主轴轴承温度试验研究
8
作者 庞晓旭 闫众 +1 位作者 朱运坛 何灵辉 《轴承》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6-29,共4页
建立高温环境下航发双半内圈三点角接触球轴承的寿命模型,根据轴承生热量和润滑油带走的热量,得到不同喷射位置时轴承温升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转速、径向载荷的增加,回油温度及进回油温差呈非线性增加;下喷回油... 建立高温环境下航发双半内圈三点角接触球轴承的寿命模型,根据轴承生热量和润滑油带走的热量,得到不同喷射位置时轴承温升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转速、径向载荷的增加,回油温度及进回油温差呈非线性增加;下喷回油温度略高于上喷回油温度,相对偏差为1.617%;轴承总生热量相同时,下喷时润滑油带走的热量更多,可以降低轴承温升,提高轴承运行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点角接触球轴承 双半内圈 喷射位置 回油温度 进回油温差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主轴圆柱滚子轴承故障分析及改进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海涛 石东丹 +2 位作者 王萌 艾青牧 刘雨健 《轴承》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15,共4页
航空发动机主轴圆柱滚子轴承在高速、轻载工况下,因滚道对滚子的拖动力不足易发生打滑,产生滑蹭损伤,导致轴承失效。分析了轴承打滑机理,提出改进轴承游隙的措施,并通过分析轴承初始径向游隙对轴承寿命、发热量、拖动力的影响,确定合理... 航空发动机主轴圆柱滚子轴承在高速、轻载工况下,因滚道对滚子的拖动力不足易发生打滑,产生滑蹭损伤,导致轴承失效。分析了轴承打滑机理,提出改进轴承游隙的措施,并通过分析轴承初始径向游隙对轴承寿命、发热量、拖动力的影响,确定合理的初始径向游隙。将游隙改进后的轴承进行试验验证,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航空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 滑动 故障 游隙 寿命 发热量
下载PDF
航空轴承技术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21
10
作者 马芳 刘璐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5-90,共6页
航空轴承的技术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到航空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因此研制高可靠性的航空轴承对于保障航空装备性能和飞行员安全都尤为重要。简述国内外航空轴承技术的发展现状,从材料、设计、制造、试验、检测5个方面分析了国内外技术差距,... 航空轴承的技术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到航空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因此研制高可靠性的航空轴承对于保障航空装备性能和飞行员安全都尤为重要。简述国内外航空轴承技术的发展现状,从材料、设计、制造、试验、检测5个方面分析了国内外技术差距,并基于航空发动机高温、高载荷、高转速、长寿命与高可靠性的未来发展需求,提出了新材料应用、表面处理、结构设计与仿真、智能制造与检测、试验技术与评价、智能轴承技术等有待于解决和发展的航空轴承技术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轴承 发展现状 技术差距 发展方向
下载PDF
某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断油试验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宇石 李颖 《哈尔滨轴承》 2017年第2期16-18,共3页
通过对国内轴承与国外轴承试验后的游隙检测、外观检查以及滑油光谱分析等对比,得到各项指标均正常,表明两套轴承均通过断油性能试验,验证了该型号国内轴承与国外轴承在断油性能上相差无几。
关键词 发动机 主轴轴承 断油试验 温度 振动
下载PDF
某发动机机匣轴承沟道剥落及铆钉断裂故障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志刚 于庆杰 +2 位作者 公平 姜铁寅 刁庆 《轴承》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6-47,52,共3页
针对发动机使用过程中附件机匣轴承沟道剥落及铆钉断裂故障,分析其失效原因为外圈沟道表面损伤产生表面疲劳剥落,继而引起铆钉断裂脱落,并对此提出预防改进措施。
关键词 机匣轴承 沟道 剥落 铆钉 断裂 预防措施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低压轴前支点轴承内圈剥落故障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冯小川 刘旭东 刘森 《失效分析与预防》 2017年第2期121-125,共5页
航空发动机低压轴前支点轴承试车故检时发现内圈剥落。通过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对故障轴承进行失效分析,找到剥落原因。首先检测原材料化学成分,然后针对加工过程中与产生剥落有关的锻造、热处理和磨加工工序,分别对剥落内圈内部缺陷,硬... 航空发动机低压轴前支点轴承试车故检时发现内圈剥落。通过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对故障轴承进行失效分析,找到剥落原因。首先检测原材料化学成分,然后针对加工过程中与产生剥落有关的锻造、热处理和磨加工工序,分别对剥落内圈内部缺陷,硬度和淬回火组织,滚道表面形貌与残余应力进行检测分析,最后得出轴承剥落原因为锻造缺陷引起的疲劳剥落。通过增加锻件水浸超声检测的过程控制,可防止缺陷产品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轴承 剥落 分析 锻造缺陷 措施
下载PDF
中介轴承套圈过盈量及径向游隙计算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北 公平 +1 位作者 于庆杰 薛林林 《轴承》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23,共3页
以某航空发动机中介轴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离心效应、温升、径向载荷、表面粗糙度对轴承配合过盈量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考虑实际配合关系、离心效应、温升、径向载荷等因素,精确计算轴承径向游隙,将理论分析与COBRA软件径向游隙计算结... 以某航空发动机中介轴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离心效应、温升、径向载荷、表面粗糙度对轴承配合过盈量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考虑实际配合关系、离心效应、温升、径向载荷等因素,精确计算轴承径向游隙,将理论分析与COBRA软件径向游隙计算结果对比,误差较小,说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 过盈配合 径向游隙 离心力 温升 载荷 表面粗糙度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内圈引导面磨损原因分析及改进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森 于庆杰 +1 位作者 范红伟 刘新宇 《轴承》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1-53,共3页
针对某型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内圈引导面与保持架内表面磨损故障进行材料磨损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导致轴承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为M50NiL材料的抗磨粒磨损能力差。在内圈引导表面采用沉积方式制备TiN硬质抗磨涂层,通过试验及发动机试车考核... 针对某型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内圈引导面与保持架内表面磨损故障进行材料磨损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导致轴承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为M50NiL材料的抗磨粒磨损能力差。在内圈引导表面采用沉积方式制备TiN硬质抗磨涂层,通过试验及发动机试车考核表明,该措施可有效避免M50NiL轴承内圈引导表面的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滚子轴承 引导面磨损 TIN涂层 试验
下载PDF
碳基薄膜在航空轴承乏油问题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东 王海新 +3 位作者 蒲吉斌 刘金玲 曹娜娜 郭武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18-224,共7页
目的研究乏油工况下GLC和DLC两种碳膜在航空轴承上的应用。方法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在单晶硅片P(100)、轴承钢样块和轴承套圈表面分别制备了GLC和DLC两种薄膜。利用扫描电镜(SEM)、拉曼光谱对薄膜的截面和磨痕形貌及结构进行了分析。利用... 目的研究乏油工况下GLC和DLC两种碳膜在航空轴承上的应用。方法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在单晶硅片P(100)、轴承钢样块和轴承套圈表面分别制备了GLC和DLC两种薄膜。利用扫描电镜(SEM)、拉曼光谱对薄膜的截面和磨痕形貌及结构进行了分析。利用纳米压痕仪、摩擦磨损试验机等对薄膜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轴承试验机对镀两种膜的轴承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GLC和DLC两种碳基薄膜均结构致密,GLC薄膜含有更多的sp^2,DLC薄膜含有更多的sp^3;两种薄膜硬度分别达到18.2GPa和22.2GPa,弹性模量分别达到230.2GPa和260.8GPa,干摩擦条件下,薄膜摩擦系数分别低至0.11和0.21。镀膜轴承在运转0~10h时,温升无明显差异;10~30h过程中,镀GLC薄膜轴承温升约为40~45℃,而镀DLC薄膜轴承温升约为50~55℃。运转后,轴承滚子上出现转移膜,镀GLC薄膜的轴承磨损比镀DLC薄膜的轴承严重。结论在乏油工况下,DLC薄膜具有更加优异的环境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C薄膜 DLC薄膜 磁控溅射 摩擦学 航空轴承 乏油工况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附件机匣轴承失效故障复现试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庆杰 张大鹏 +2 位作者 刘新宇 刁庆 闫国斌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20-123,共4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在飞行时附件机匣的深沟球轴承发生铆钉断裂、沟道剥落2种失效故障,为了定位故障原因,开展了2套轴承外圈沟道预损伤及4套轴承铆钉断裂的轴承失效故障复现试验。结果表明:轴承故障失效时序为外圈沟道由于表面损伤先产生表... 针对航空发动机在飞行时附件机匣的深沟球轴承发生铆钉断裂、沟道剥落2种失效故障,为了定位故障原因,开展了2套轴承外圈沟道预损伤及4套轴承铆钉断裂的轴承失效故障复现试验。结果表明:轴承故障失效时序为外圈沟道由于表面损伤先产生表面疲劳剥落,然后引发铆钉断裂;结合轴承的原材料、设计、工艺、质量及其在机匣上安装使用情况等的复查结果与轴承拆卸试验结果,确定轴承拆卸工艺不当是产生外沟道表面损伤的主要原因。采用轴承内圈拆卸工艺后可有效避免拆卸过程中的轴承沟道损伤,从而预防此类故障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件机匣 轴承失效 故障复现 沟道剥落 铆钉断裂 失效时序 拆卸工艺 航空发动机
下载PDF
旋转光饰技术在复杂结构轴承套圈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迎丽 杜杰 《轴承》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3-45,共3页
针对传统振动光饰加工的复杂结构轴承套圈表面加工纹路明显,沟、槽等部位存在较锐的棱边,倒角过渡不圆滑,套圈表面色泽一致性较差的问题,采用了旋转光饰技术。旋转光饰过程中,套圈高速自转,游离状态的磨块会形成强大的磨粒流,以一定的... 针对传统振动光饰加工的复杂结构轴承套圈表面加工纹路明显,沟、槽等部位存在较锐的棱边,倒角过渡不圆滑,套圈表面色泽一致性较差的问题,采用了旋转光饰技术。旋转光饰过程中,套圈高速自转,游离状态的磨块会形成强大的磨粒流,以一定的作用力碰撞、滚压和滑擦套圈表面。实际加工结果表明,旋转光饰的套圈表面粗糙度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 表面形貌 光整加工 精度 粗糙度
下载PDF
变桨轴承套圈材料弯扭疲劳载荷谱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毛华萍 佐景涛 +1 位作者 陈观慈 邱洪顺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3年第6期65-70,共6页
变桨轴承套圈承受周期性弯扭交变载荷作用,为使用标准试件研究变桨轴承套圈材料的弯扭疲劳失效,需建立与实际工况等效的试验载荷谱。首先建立了风力发电机桨叶系统的整体力学模型,并研究了变桨轴承套圈承受的周期性外载荷;其次建立变桨... 变桨轴承套圈承受周期性弯扭交变载荷作用,为使用标准试件研究变桨轴承套圈材料的弯扭疲劳失效,需建立与实际工况等效的试验载荷谱。首先建立了风力发电机桨叶系统的整体力学模型,并研究了变桨轴承套圈承受的周期性外载荷;其次建立变桨轴承的整体有限元模型,研究变桨轴承套圈应力、套圈截面弯矩和扭矩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最后通过应力和弯扭载荷特性等效,研究了标准试件试验变桨轴承套圈材料疲劳性能的等效载荷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桨轴承 疲劳试验 弯扭交变载荷 标准试件 载荷谱
下载PDF
某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范红伟 艾青牧 +2 位作者 李家新 曾昭阳 刘森 《机械》 2020年第11期17-23,共7页
随着轴承寿命研究的深入,有必要对轴承性能影响因素进行划分,使之更加具体化、公式化。为提高轴承的高可靠性并优化轴承设计参数,应用响应曲面(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利用Cobra软件模拟仿真分析了内沟曲率系数、外沟曲率系数和径向... 随着轴承寿命研究的深入,有必要对轴承性能影响因素进行划分,使之更加具体化、公式化。为提高轴承的高可靠性并优化轴承设计参数,应用响应曲面(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利用Cobra软件模拟仿真分析了内沟曲率系数、外沟曲率系数和径向游隙对轴承性能的影响。选取内沟曲率系数、外沟曲率系数和径向游隙为自变量,以功效系数法确定统一函数y为响应值,获得了自变量与响应值间的数学回归模型,能较准确地优化出统一函数的确定值。结果表明:内沟曲率系数和外沟曲率系数对轴承性能影响最显著,径向游隙影响不显著。最优参数组合为内沟曲率系数0.515、外沟曲率系数0.515、径向游隙0.14 mm时,统一函数y值为0.645、轴承寿命为1.04×10^6h、外圈应力为965.683 MPa、内圈应力为964.527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优化 沟曲率系数 高可靠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