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集成学习的飞机气动力快速预测方法研究
1
作者 刘哲 郭承鹏 +1 位作者 李鸿岩 崔榕峰 《航空科学技术》 2024年第11期13-18,共6页
现代飞机设计对气动外形优化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气动力获取方法(如风洞试验或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仿真方法)成本高、效率低,探索高效的气动力获取方法对减少风洞试验或数值仿真成本、提高飞机迭代设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 现代飞机设计对气动外形优化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气动力获取方法(如风洞试验或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仿真方法)成本高、效率低,探索高效的气动力获取方法对减少风洞试验或数值仿真成本、提高飞机迭代设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飞机气动力快速预测方法,将线性回归模型、多层感知机模型、梯度提升模型堆叠,对不同机翼展长、根弦比、尖弦长的飞翼布局无人机在不同迎角下的气动力系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建立的集成学习模型能够快速准确预测飞机气动力系数,测试集升阻力系数均方误差分别为0.208×10^(-4)和0.424×10^(-5),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27×10^(-2)和0.1379×10^(-2),拟合度分别为0.9994976和0.9691,预测时间为0.8s,仅为面元法计算时间的1/4500,有效地提高了飞机气动外形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力 集成学习 快速预测 梯度提升模型 堆叠法
下载PDF
湍流度对低雷诺数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帝辰 魏闯 +1 位作者 张铁军 杨威 《航空科学技术》 2022年第2期12-21,共10页
为研究湍流度对低雷诺数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采用经过风洞试验验证的基于γ--R--e-θt转捩模型的RANS数值模拟方法,针对典型低雷诺数翼型E387,选取不同雷诺数/湍流度状态开展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湍流度对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十分... 为研究湍流度对低雷诺数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采用经过风洞试验验证的基于γ--R--e-θt转捩模型的RANS数值模拟方法,针对典型低雷诺数翼型E387,选取不同雷诺数/湍流度状态开展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湍流度对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十分显著且规律较为复杂。高湍流度可以在一定状态下使升阻比大幅提升,显著改善低雷诺数翼型的气动性能。失速前小迎角时通常受低雷诺数流动特有的层流分离泡结构影响,大迎角失速后主要受后缘分离影响,气动规律的复杂性与这两种主导因素受湍流度影响后的演化与转换密切相关。低雷诺数/高湍流度和高雷诺数/低湍流度的升阻特性与流场结构具有相似性,利用有效雷诺数方法可以对该相似性作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雷诺数 湍流度 翼型绕流 转捩模型 有效雷诺数
下载PDF
武器舱气动噪声主动流动控制技术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宋文成 李玉军 冯强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3-39,共7页
针对飞机弹舱高强度气动噪声、内埋武器分离安全性等问题,以高速风洞动静态压力测量技术为研究手段,开展了基于脉冲射流激励器(Powered Resonance Tubes,PRTB)的武器舱气动噪声抑制技术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模型具有典型的开式... 针对飞机弹舱高强度气动噪声、内埋武器分离安全性等问题,以高速风洞动静态压力测量技术为研究手段,开展了基于脉冲射流激励器(Powered Resonance Tubes,PRTB)的武器舱气动噪声抑制技术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模型具有典型的开式空腔流动特点,武器舱内部非定常流动引起的声载荷可达到150dB。PIV试验结果研究表明空腔前缘布置主动脉冲射流激励器对剪切层施加激励,会改变武器舱上部剪切层的流动特性,对这种高强度的声载荷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器舱 气动噪声 主动流动控制
下载PDF
三维高升力机翼水滴撞击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么虹 王强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5,共5页
基于分区多块结构网格体系,采用欧拉方法建立过冷水滴控制方程,通过有限体积方法对方程进行求解,发展了适合三维复杂外形飞机的水滴撞击特性计算方法和计算程序.通过二维单段翼型、多段翼型等算例对该方法的验证计算表明,在常规尺寸水... 基于分区多块结构网格体系,采用欧拉方法建立过冷水滴控制方程,通过有限体积方法对方程进行求解,发展了适合三维复杂外形飞机的水滴撞击特性计算方法和计算程序.通过二维单段翼型、多段翼型等算例对该方法的验证计算表明,在常规尺寸水滴算例中,水滴撞击特性计算结果与国外标准模型试验数据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三维高升力机翼水滴撞击特性数值模拟研究,分析表明计算结果可用于飞机防/除冰系统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拉方法 水滴撞击特性 高升力机翼 飞机结冰
下载PDF
基于分层策略的翼型多参量气动优化设计研究
5
作者 李鸿岩 董军 《航空计算技术》 2012年第3期58-62,共5页
与基于梯度的优化方法相比,遗传算法因其极强的鲁棒性、随机搜索及优化结果全局性等特点在工程优化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提高优化设计的效率,改进了传统的遗传算法,采用并行分层策略基因遗传算法开展了翼型多参量气动优化设计研究... 与基于梯度的优化方法相比,遗传算法因其极强的鲁棒性、随机搜索及优化结果全局性等特点在工程优化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提高优化设计的效率,改进了传统的遗传算法,采用并行分层策略基因遗传算法开展了翼型多参量气动优化设计研究,包括翼型和多段翼型的基因编码、外形参数化,以及动网格技术。结果表明,并行分层策略在得到较优气动优化结果的同时,极大地缩短了优化时间,提高了计算效率,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型 多段翼型 遗传算法 分层策略 气动优化设计 动网格
下载PDF
高速风洞摆动叶片式阵风发生器非定常流场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
6
作者 张颖 刘南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3-89,共7页
为降低2.4 m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阵风发生器的研发风险,以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0.6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为依托,设计加工了一套摆动叶片式阵风发生器模型。以此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研ENSMB流场计算软件进行了非定常流场数值模拟并进... 为降低2.4 m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阵风发生器的研发风险,以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0.6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为依托,设计加工了一套摆动叶片式阵风发生器模型。以此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研ENSMB流场计算软件进行了非定常流场数值模拟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分析了摆动叶片式阵风发生器下游阵风速度场形成机理及分布特性,重点开展了叶片摆动频率和最大摆动幅值等参数对叶片下游阵风速度幅值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叶片下游的阵风速度场是由叶片尾涡引起的,且随时间呈周期性正弦规律变化,阵风速度幅值沿叶片展向分布不均,存在较大波动;阵风速度幅值先随叶片最大摆动幅值的增大而增大,在叶片最大摆动幅值为10°时达到最大,之后无明显变化,这可能是由于摆动幅度增大后叶片失速所致;叶片摆动频率的变化仅影响叶片下游阵风速度频率,对阵风速度幅值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动叶片式阵风发生器 阵风速度场 摆动频率 最大摆动幅值 非定常
下载PDF
聚酰亚胺激光碳化制备石墨烯薄膜及其压阻性能研究
7
作者 于晓梅 刘志春 +4 位作者 李强 高亮杰 赵鑫 王碧玲 梁军生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11,共5页
柔性石墨烯压阻传感器在健康监测及电子皮肤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应用优势,制备具有良好性能的石墨烯薄膜是研制柔性石墨烯压阻传感器的关键技术之一。基于聚酰亚胺激光碳化的石墨烯制备工艺,对不同激光参数下的柔性石墨烯薄膜进行表征,探... 柔性石墨烯压阻传感器在健康监测及电子皮肤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应用优势,制备具有良好性能的石墨烯薄膜是研制柔性石墨烯压阻传感器的关键技术之一。基于聚酰亚胺激光碳化的石墨烯制备工艺,对不同激光参数下的柔性石墨烯薄膜进行表征,探究不同激光辐射能量和激光轨迹间距对石墨烯薄膜压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激光轨迹间距为0.05 mm、激光辐射能量为33.3 J/cm^(2)时,压力为0~50 kPa区间石墨烯薄膜压阻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激光碳化 石墨烯薄膜 压阻性能 表征分析
下载PDF
无人机变形机翼气动优化设计
8
作者 姜心淮 李春鹏 刘宁 《航空科学技术》 2024年第5期74-81,共8页
多目标优化设计对飞机性能的折中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设计出性能更全面的飞机是未来飞机设计的必然发展趋势。针对某无人机机翼气动优化问题,本文开展了机翼表面形状、翼型以及后缘变弯的综合设计研究。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C... 多目标优化设计对飞机性能的折中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设计出性能更全面的飞机是未来飞机设计的必然发展趋势。针对某无人机机翼气动优化问题,本文开展了机翼表面形状、翼型以及后缘变弯的综合设计研究。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CST)对翼型参数化,结合指关节变弯结构特点确定了后缘变形方式,并采用Catia二次开发方法对根梢比、机翼面积以及后缘变弯进行参数化,基于ARI_XunZhu优化平台的代理优化算法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最终得到两组变弯机翼构型。结果表明,将变弯设计融入整个机翼设计流程中能获得性能较好的机翼构型,得到的两组机翼在不同CL下的升阻比性能均优于初始模型;两组机翼的性能存在交叉,分别适用于高、低升力工况;机翼后缘变弯存在一定的规律,随着升力系数的增大,下弯角度和下弯区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变弯机翼 气动优化 代理优化 参数化
下载PDF
高亚声速低雷诺数翼型气动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帝辰 杨龙 +1 位作者 魏闯 张铁军 《飞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21,共8页
针对临近空间和火星飞行器的螺旋桨通常面临的高亚声速、低雷诺数的特殊气动问题,首先,结合经过验证的基于■转捩模型的RANS数值模拟方法,并基于代理模型建立了高亚声速、低雷诺数气动优化设计框架。然后,针对临近空间螺旋桨翼型,在设... 针对临近空间和火星飞行器的螺旋桨通常面临的高亚声速、低雷诺数的特殊气动问题,首先,结合经过验证的基于■转捩模型的RANS数值模拟方法,并基于代理模型建立了高亚声速、低雷诺数气动优化设计框架。然后,针对临近空间螺旋桨翼型,在设计工况点(Ma=0.77,Re=1×10^(5))开展了以改善升阻比为目标的气动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翼型较原始低速翼型升阻比在设计点附近大幅提升,气动性能得到显著提高。研究结果可为临近空间和火星飞行器的气动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雷诺数 跨声速流动 代理模型优化 临近空间
原文传递
飞行器气动弹性风洞试验技术综述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杨希明 刘南 +6 位作者 郭承鹏 张颖 孙健 张戈 于贤鹏 于金革 侯良学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95-1008,共14页
研究气动弹性问题的主要手段有数值计算、风洞试验和飞行试验三种,气动弹性风洞试验具有可靠性高(相比数值计算)和代价低(相比飞行试验)等优势,已成为航空航天飞行器气动弹性性能评估和校核的重要手段。以亚声速和跨声速气动弹性风洞试... 研究气动弹性问题的主要手段有数值计算、风洞试验和飞行试验三种,气动弹性风洞试验具有可靠性高(相比数值计算)和代价低(相比飞行试验)等优势,已成为航空航天飞行器气动弹性性能评估和校核的重要手段。以亚声速和跨声速气动弹性风洞试验技术为主,分别从静气动弹性、颤振和阵风试验三个角度,阐述了国内外在模型设计、数据采集处理、模型支撑、阵风发生装置、阵风载荷减缓等方面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总结了气动弹性风洞试验在飞行器研制中的重要意义,并对我国未来气动弹性试验能力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弹性 风洞试验 飞行器 静气动弹性 颤振 阵风
下载PDF
小展弦比飞翼标模FL-2风洞跨声速开孔壁干扰特性修正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鸿岩 王祥云 +1 位作者 杨希明 王世红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1-137,共7页
为了满足现代风洞试验精细化要求,提高风洞试验数据精准度,开展跨声速开孔壁洞壁干扰修正方法研究。本文利用实测壁压信息构造开孔壁边界条件,通过求解N-S方程,模拟试验模型在风洞中的绕流场,建立基于壁压信息的跨声速洞壁干扰非线性修... 为了满足现代风洞试验精细化要求,提高风洞试验数据精准度,开展跨声速开孔壁洞壁干扰修正方法研究。本文利用实测壁压信息构造开孔壁边界条件,通过求解N-S方程,模拟试验模型在风洞中的绕流场,建立基于壁压信息的跨声速洞壁干扰非线性修正方法。不同于线性修正方法,本方法可用于各种复杂外形飞行器的亚、跨声速开孔壁洞壁干扰修正,结合小展弦比飞翼标模风洞试验数据,对其在FL-2风洞试验数据开展洞壁干扰特性研究。洞壁干扰修正结果表明,洞壁干扰量随马赫数变化呈增长趋势,Ma=1.0左右达最大,经过修正的FL-2风洞的跨声速试验结果,与FL-26风洞近似无干扰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压 洞壁干扰 飞翼标模 非线性
下载PDF
旋翼流场计算嵌套网格并行装配方法改进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靓 张颖 +1 位作者 杨硕 董军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5-595,共11页
针对嵌套网格系统下进行旋翼流场计算时的网格装配问题,给出了一种改进的并行化网格装配模型。在该模型中,使用压缩存储的辅助结构网格进行并行"洞切割",生成插值边界;应用基于插值点坐标范围的局部可自适应辅助结构网格定位... 针对嵌套网格系统下进行旋翼流场计算时的网格装配问题,给出了一种改进的并行化网格装配模型。在该模型中,使用压缩存储的辅助结构网格进行并行"洞切割",生成插值边界;应用基于插值点坐标范围的局部可自适应辅助结构网格定位,缩小了处理器之间进行并行贡献单元搜索时的交互数据范围及生成辅助结构网格的内存消耗,结合局部范围的Neighbor to Neighbor(N2N)搜索重启和穷举方法,消除了网格分区、物面、外场等边界面对贡献单元搜索过程的影响,且方法对网格的拓扑没有限制,适合于结构、非结构、直角网格等网格块的装配过程。在流场计算方面,采用并行化的隐式双时间格式数值求解Navier-Stokes方程,用于旋翼数值模拟问题。理论分析和计算测试表明,在使用粗化的辅助网格时,改进的计算方法能够达到传统方法贡献单元搜索速度近似10倍,在低内存开销情况下降低网格装配过程对流场计算时间占比。在内迭代大于7次时,网格装配时间小于流场计算的1%。该方法是对旋翼多周期计算时反复网格装配过程的很好的效率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翼 嵌套网格 网格装配 并行计算 计算效率
下载PDF
基于边界层燃烧方法的宽速域飞行器内流道减阻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璐 钱战森 高亮杰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7-146,共10页
为了降低宽速域飞行器的内流阻力,基于边界层燃烧方法,分析了系列进口马赫数条件下二维扩散段总阻力中摩阻和压阻的特性,研究了不同进口马赫数下摩阻和压阻分量对总减阻的贡献、燃烧影响区域和壁面热流密度,探讨了喷射参数对减阻效果的... 为了降低宽速域飞行器的内流阻力,基于边界层燃烧方法,分析了系列进口马赫数条件下二维扩散段总阻力中摩阻和压阻的特性,研究了不同进口马赫数下摩阻和压阻分量对总减阻的贡献、燃烧影响区域和壁面热流密度,探讨了喷射参数对减阻效果的影响,探索了边界层燃烧方法在典型混压式进气道中的减阻应用。结果表明,随着进口马赫数的增加,总阻力中摩阻分量随之增加;边界层燃烧对摩阻和压阻减阻的机理有所不同,壁面附近流场特性变化使得摩擦系数减小,燃烧局部增压对壁面产生的增推效果使得压力系数减小;从总内阻减阻百分比看,在相同燃料/空气当量比下,低马赫数工况下边界层燃烧减阻效果不如高马赫数工况,且在低马赫数工况下,喷嘴附近壁面热流密度会显著增加;在本文所研究的参数范围内,摩阻和压阻对当量油气比更为敏感,而对喷射方向和喷射速度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速域飞行器 内流 减阻 低燃点燃料 边界层燃烧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带舵面垂尾跨声速颤振计算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董军 卢晓杨 侯良学 《航空计算技术》 2014年第5期42-45,共4页
基于自研软件平台UNSMB,采用CFD/CSD耦合的颤振时域分析方法,对某带舵面垂尾的风洞模型进行了跨声速颤振特性分析。研究了洞壁对颤振边界的影响,通过改变网格大小,设置不同的边界条件,对洞壁的模拟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最终获得了与试验... 基于自研软件平台UNSMB,采用CFD/CSD耦合的颤振时域分析方法,对某带舵面垂尾的风洞模型进行了跨声速颤振特性分析。研究了洞壁对颤振边界的影响,通过改变网格大小,设置不同的边界条件,对洞壁的模拟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最终获得了与试验数据吻合很好的结果,表明洞壁对模型的颤振边界存在较大影响,同时表明UNSMB平台的跨声速颤振计算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SMB平台 颤振计算 洞壁干扰
下载PDF
基于代理模型的自适应后缘翼型气动优化设计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春鹏 张铁军 钱战森 《航空科学技术》 2019年第11期41-47,共7页
针对具有自适应后缘的跨声速翼型,基于代理模型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优化方法,开展考虑自适应后缘结构约束的翼型气动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低升力系数下翼面流场没有明显的能量损失,不同设计升力系数得到的自适应后缘翼型阻力相差不大... 针对具有自适应后缘的跨声速翼型,基于代理模型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优化方法,开展考虑自适应后缘结构约束的翼型气动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低升力系数下翼面流场没有明显的能量损失,不同设计升力系数得到的自适应后缘翼型阻力相差不大;高升力系数下翼面附近存在激波,翼型阻力主要由激波强度决定。对于以低升力系数为设计点的基本翼型,通过后缘自适应变弯来调整载荷分布,可以降低翼面激波强度,减小翼型阻力;对于以高升力系数为设计点的基本翼型,可以直接通过气动优化来消除翼面激波,使得翼型阻力达到最小。因此对于带有自适应后缘的翼型,为了实现宽升力系数范围内的阻力最小,应首先以高升力系数为设计点完成基本翼型的气动优化设计,然后以低升力系数为设计点完成自适应后缘外形的气动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型 自适应后缘 气动优化 结构约束 代理模型
下载PDF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压力损失计算研究
16
作者 李庆利 孟凡民 +2 位作者 李兴龙 张刃 崔晓春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78,共8页
为满足未来先进航空航天型号的发展需求,我国逐步展开了大型跨声速风洞建设工作;由于过去从未开展过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建设,建设经验较为有限。连续式风洞压力损失估算及各部段气动参数计算是风洞结构、测控系统和动力系统设计的输... 为满足未来先进航空航天型号的发展需求,我国逐步展开了大型跨声速风洞建设工作;由于过去从未开展过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建设,建设经验较为有限。连续式风洞压力损失估算及各部段气动参数计算是风洞结构、测控系统和动力系统设计的输入条件;压力损失估算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了风洞动力系统设计的难度。本文结合经典的压力损失计算方法,针对损失的关键部位,结合CFD数值模拟及缩比部段试验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给出了特殊部段尤其是试验段的损失系数,并通过多次迭代计算的方式,给出了各部段气动性能。最后,将风洞压力损失估算值与某0.6 m量级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估算偏差在7.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风洞 跨声速 压力损失 试验验证
下载PDF
移动式冰风洞试验方法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斯 于雷 +1 位作者 金沙 裴如男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5-859,共5页
为了探索掌握移动式冰风洞校测、结冰和防/除冰试验的一般方法,使其可用于飞机进气系统地面防冰试验,开展了对移动式冰风洞模拟云雾参数的校测。通过金属圆柱管结冰对比确定水滴过冷距离,采用格栅测量云雾均匀性,利用机载雾滴组合探测... 为了探索掌握移动式冰风洞校测、结冰和防/除冰试验的一般方法,使其可用于飞机进气系统地面防冰试验,开展了对移动式冰风洞模拟云雾参数的校测。通过金属圆柱管结冰对比确定水滴过冷距离,采用格栅测量云雾均匀性,利用机载雾滴组合探测器测量水滴直径与液态水含量,并对发动机短舱唇口模型、NACA23012翼型模型进行了结冰和防/除冰研究试验。研究表明虽然户外模拟结冰条件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但移动式冰风洞喷雾性能良好,试验能够反映在各因素影响下的一般结冰规律,可以满足飞机进气系统防/除冰试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式冰风洞 进气系统 校测 结冰 除冰
下载PDF
后缘连续偏转机翼振荡射流控制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影 李春鹏 +1 位作者 张铁军 钱战森 《航空科学技术》 2020年第5期36-43,共8页
针对民用飞机连续偏转后缘机翼在起降大偏度状态由于后缘流动分离导致升力损失的问题,选取振荡射流发生器开展流动控制机理和应用研究。首先基于二维流场通过给定不同入口参数分析了控制器内外流场结构的变化规律,然后选取典型民机机翼... 针对民用飞机连续偏转后缘机翼在起降大偏度状态由于后缘流动分离导致升力损失的问题,选取振荡射流发生器开展流动控制机理和应用研究。首先基于二维流场通过给定不同入口参数分析了控制器内外流场结构的变化规律,然后选取典型民机机翼二维翼段,通过对常规开缝后缘襟翼和有/无控制器的连续偏转后缘开展升力特性和流场结构的对比,分析了振荡射流发生器在三维流场的流动控制能力。结果表明,振荡射流发生器能够通过输出周期性摆动的高速射流有效消除后缘翼面分离,使连续偏转后缘的升力达到与开缝襟翼相当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射流发生器 后缘分离 流动控制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超参数优化的Gradient Boosting方法的导弹气动特性预测 被引量:4
19
作者 崔榕峰 马海 +2 位作者 郭承鹏 李鸿岩 刘哲 《航空科学技术》 2023年第7期22-28,共7页
在导弹设计与研发的初期阶段,需要寻求高效且低成本的导弹气动力特性的分析方法。然而,气动性能分析过程中往往存在试验成本高、周期长、局限性大等问题。因此,本文采用基于提升(Boosting)的机器学习集成算法进行导弹气动特性预测,通过... 在导弹设计与研发的初期阶段,需要寻求高效且低成本的导弹气动力特性的分析方法。然而,气动性能分析过程中往往存在试验成本高、周期长、局限性大等问题。因此,本文采用基于提升(Boosting)的机器学习集成算法进行导弹气动特性预测,通过输入导弹的气动外形参数、马赫数和迎角,对于导弹气动力系数实现快速预测。结果表明,Boosting能够对导弹气动力系数进行精准高效预测。为进一步提升预测精度,与传统的机器学习参数调整方法相比,采用贝叶斯优化方法对梯度提升(Gradient Boosting)算法超参数进行优化,调优后的Gradient Boosting方法预测的导弹气动力系数与实际值吻合度得到提升,并将贝叶斯优化的Gradient Boosting方法与XGBoost、LightGBM、Adaboost方法进行了对比,贝叶斯优化的Gradient Boosting方法预测精度优于其他Boosting方法,证明了优化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 气动特性 BOOSTING Gradient Boosting 贝叶斯优化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二维翼型流场重构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曹晓峰 李鸿岩 +2 位作者 郭承鹏 王强 马海 《航空科学技术》 2022年第7期106-112,共7页
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二维翼型流场重构能够克服传统风洞试验和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的缺点,在提高计算速度的同时保证计算精度。提出的深度学习方法通过模拟RANS方程对速度、压力和密度分布进行预测,最优模型可以达到平均压力、速度、密度误... 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二维翼型流场重构能够克服传统风洞试验和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的缺点,在提高计算速度的同时保证计算精度。提出的深度学习方法通过模拟RANS方程对速度、压力和密度分布进行预测,最优模型可以达到平均压力、速度、密度误差为5%。该方法的单个算例计算时间约为1s,计算耗时约为常规求解器的0.66%。同时也验证了数据集大小对解的准确性的影响,随着数据集样本数目增大,解的准确性也逐步提高。为深度学习方法在计算流体力学中提供一个现实的二维流场预测应用场景,探讨了深度神经网络方法与气动领域相关问题的匹配度,后续将进一步通过精细化的几何外形表达与无损失的标签提取方法提高深度神经网络方法计算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流场重构 翼型 RANS U-Ne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