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气机转子叶片叶尖流场的低速模化设计 被引量:8
1
作者 李艳开 黄天豪 +3 位作者 孟德君 苗雨露 余文胜 滕金芳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7-247,共11页
针对带进口导叶的高速压气机第1级转子叶片的叶尖流场进行了低速模化设计,为后续的低速压气机叶尖流场损失和失速测试试验做了准备.利用叶片造型和数值模拟方法,以保证高、低速压气机转子叶片表面压力系数及叶片排进、出口主要气动参数... 针对带进口导叶的高速压气机第1级转子叶片的叶尖流场进行了低速模化设计,为后续的低速压气机叶尖流场损失和失速测试试验做了准备.利用叶片造型和数值模拟方法,以保证高、低速压气机转子叶片表面压力系数及叶片排进、出口主要气动参数分布相似为目标,对高速原型压气机进行低速模化设计,包括调整流道形状,对叶型进行反复迭代,并在进口导叶和1级转子叶片的造型设计上突破了几何相似的限制.最后,对高低速压气机的几何、气动参数和流场结构进行了全面的计算对比分析,证明采用所提出的低速模化设计方法是成功的,实现了在流量系数相同的情况下,加工量因子和转子扩压因子分别为98.16%,94.95%的相似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 叶尖流场 低速模化设计 相似准则 叶片造型
原文传递
基于离散单元法的二维颗粒阻尼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唐伟 王延荣 +1 位作者 王相平 杨剑秋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59-1165,共7页
针对自由端带空腔的L型悬臂梁建立了二维颗粒阻尼物理模型,发展并利用离散单元法(DEM)对二维颗粒阻尼进行了数值仿真,重点考查了二维空腔尺寸对颗粒阻尼的影响规律:①高度非线性的颗粒阻尼能够显著地抑制结构振动,阻尼值至少比金属材料... 针对自由端带空腔的L型悬臂梁建立了二维颗粒阻尼物理模型,发展并利用离散单元法(DEM)对二维颗粒阻尼进行了数值仿真,重点考查了二维空腔尺寸对颗粒阻尼的影响规律:①高度非线性的颗粒阻尼能够显著地抑制结构振动,阻尼值至少比金属材料阻尼大一个数量级;②当无量纲加速度Γ<1时,颗粒阻尼很小;当Γ>1时,随Γ增加,颗粒阻尼先增大后减小,即存在临界无量纲加速度使得阻尼最大;③颗粒阻尼的峰值随水平无量纲碰撞间隙的增加而增大,并向Γ减小方向略微偏移;而随垂直无量纲碰撞间隙增加,该峰值也增大,但却向Γ增大方向偏移.所发展方法的计算值与实验结果吻合很好,可用于颗粒阻尼器的设计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阻尼 离散单元法(DEM) 振动抑制 空腔尺寸 非线性阻尼
原文传递
套筒长度对火焰筒流场和雾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于锦峰 郭志辉 +1 位作者 张君锋 尚守堂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506-2513,共8页
利用激光粒子动态分析仪实验研究了套筒长度对火焰筒头部的流场和喷雾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套筒长度控制流场的发展,影响顺流区壁面再附点的位置,随着套筒长度的增加,再附点向下游移动.套筒的长度存在一个临界值,使中心回流区的尺寸最大.... 利用激光粒子动态分析仪实验研究了套筒长度对火焰筒头部的流场和喷雾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套筒长度控制流场的发展,影响顺流区壁面再附点的位置,随着套筒长度的增加,再附点向下游移动.套筒的长度存在一个临界值,使中心回流区的尺寸最大.套筒对雾化的影响较大,在回流区内,套筒长度最小时雾化效果较好.在顺流区内,液雾的索太尔平均直径随着套筒长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套筒加长时喷雾锥角有所减小.套筒的最佳长度选择需要综合考虑燃烧室的具体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杯 套筒 流场 雾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