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A2/5083异种合金电弧熔钎焊接头组织和性能研究
1
作者 廖志谦 雷小伟 +7 位作者 胡伟民 马照伟 余巍 路全彬 常云峰 方乃文 于华 林三宝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4-242,共9页
目的研究钛铝异种合金电弧熔钎焊接头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分布特征,分析电弧熔钎焊在钛铝异种合金连接中的可行性与优势。方法采用5183焊丝和交流TIG电弧优化焊接工艺,以较低的热输入实现钛铝异种合金的熔钎焊连接,利用光学显微镜与扫... 目的研究钛铝异种合金电弧熔钎焊接头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分布特征,分析电弧熔钎焊在钛铝异种合金连接中的可行性与优势。方法采用5183焊丝和交流TIG电弧优化焊接工艺,以较低的热输入实现钛铝异种合金的熔钎焊连接,利用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焊接接头的微观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并对焊接接头进行显微硬度测试与拉伸性能测试。结果采用TIG熔钎焊可以获得满足NB/T 47013Ⅱ级要求的焊接接头。熔钎焊接头的Ti/Al界面处形成了锯齿状金属间化合物层,厚度为1.6~3.4μm,成分主要为TiAl3和AlTi3;接头平均拉伸强度为127 MPa,断裂位置位于铝合金熔合线附近。结论金属间化合物层并未对接头强度造成不良影响,焊缝的平均硬度高于铝合金母材及其热影响区硬度,采用电弧熔钎焊技术进行钛铝异种合金焊接,能够获得组织性能较好的焊接接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铝异种合金 电弧焊 熔钎焊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感应钎焊蜂窝板工艺研究
2
作者 宋昕怡 朱宏涛 +4 位作者 秦建 路全彬 常云峰 方乃文 廖志谦 《电焊机》 2024年第10期86-92,共7页
为设计合理的感应线圈结构,并探究不同输入电流、加热时间对焊缝温度最大值的影响,选取适合的工艺参数,从而实现蜂窝板感应钎焊的高效率制备。本文建立了感应钎焊蜂窝板的有限元模型,设计了3种形状的线圈:螺旋形线圈、双回形线圈、M形线... 为设计合理的感应线圈结构,并探究不同输入电流、加热时间对焊缝温度最大值的影响,选取适合的工艺参数,从而实现蜂窝板感应钎焊的高效率制备。本文建立了感应钎焊蜂窝板的有限元模型,设计了3种形状的线圈:螺旋形线圈、双回形线圈、M形线圈,并计算得到3种线圈感应钎焊蜂窝板的温度场分布,同时探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温度最大值的影响规律。在模拟的基础上,对Ti_(2)AlNb合金和高温合金组成的蜂窝夹层结构进行钎焊试验,验证了感应钎焊Ti_(2)AlNb/GH4099蜂窝夹层结构具有良好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螺旋形线圈在焊缝处的磁场更加集中,产生的电磁热更多,钎焊效率更高。螺旋形线圈更利于感应钎涂过程中产生大量电磁热,并且当电流为1000 A,加热时间为15 s时钎焊效率最高,且实验得到的Ti_(2)AlNb/GH4099蜂窝夹层结构力学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_(2)AlNb GH4099 感应钎焊 有限元分析 温度场
下载PDF
钛合金激光窄间隙填丝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研究
3
作者 马照伟 符成学 +5 位作者 廖志谦 余巍 闫晨昊 张文豪 杜志博 王伟超 《焊管》 2025年第3期18-22,共5页
为满足钛合金厚板激光窄间隙填丝焊焊接接头的性能要求,采用摆动激光窄间隙填丝焊接技术开展了80 mm厚TC4钛合金的焊接试验,分析了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显示,当激光功率为6 kW、离焦量为+10 mm、焊接速度为0.6 m/min、送丝... 为满足钛合金厚板激光窄间隙填丝焊焊接接头的性能要求,采用摆动激光窄间隙填丝焊接技术开展了80 mm厚TC4钛合金的焊接试验,分析了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显示,当激光功率为6 kW、离焦量为+10 mm、焊接速度为0.6 m/min、送丝速度3 m/min时,焊缝成形良好;母材和焊丝的熔合良好,未发现层间及侧壁未熔合缺陷;焊缝区组织主要为粗大β柱状晶、片层状α'和晶间β相;热影响区组织呈现明显的过渡形貌。焊缝区的硬度高于热影响区和母材区,热影响区硬度逐渐降低;焊缝区根部至表面的硬度变化不大,焊缝硬度均匀性良好。拉伸测试结果显示,接头的平均抗拉强度为956 MPa,力学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厚板 窄间隙激光焊 焊接接头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自缓蚀环氧结构控制及海洋环境防腐性能研究
4
作者 郝剑 黄从树 +5 位作者 梁宇 李治 邓玉 慕松伟 曹艳辉 王晶晶 《涂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4,共7页
环氧涂层在固化过程中容易出现微裂纹、缩孔、缝隙等缺陷,给腐蚀介质的渗透提供了路径,为了防止腐蚀介质渗透,从环氧树脂的分子结构设计出发,以9,9-双(4-羟苯基)芴、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为单体,通过调节9,9-双(4-羟苯基)芴的含量,制备了... 环氧涂层在固化过程中容易出现微裂纹、缩孔、缝隙等缺陷,给腐蚀介质的渗透提供了路径,为了防止腐蚀介质渗透,从环氧树脂的分子结构设计出发,以9,9-双(4-羟苯基)芴、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为单体,通过调节9,9-双(4-羟苯基)芴的含量,制备了一系列含有二氮芴结构的自缓蚀环氧树脂。然后通过红外、核磁、元素分析等,确定制备的树脂结构与设计结构的一致性。最后通过附着力、耐盐雾测试和EIS分析,探究其在海洋环境下的防腐性能。结果表明:二氮芴结构中的氮非配位电子和苯环的π电子能够吸附于金属表面,同时与腐蚀初期的铁离子发生缓蚀配位,有效提升了环氧树脂与基材的附着力,在3.5%NaCl溶液中浸泡60 d后阻抗值达10^(6)Ω·cm^(2),且划痕盐雾测试中锈蚀产物下降明显,具有良好的综合防腐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9 9-双(4-羟苯基)芴 吡啶 缓蚀 二氮芴结构
下载PDF
微合金化焊丝强化1561铝合金焊缝机理研究
5
作者 刘海彬 王腾达 +4 位作者 王鹏云 谢述锋 王壮壮 姜锋 宋朝晖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5,共5页
以1561铝合金成分为基础,通过联合添加Sc和Zr元素制备微合金化焊丝,采用手工TIG焊接3 mm厚1561铝合金板材。使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表征焊缝的显微组织,采用材料试验机评价接头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1561板材... 以1561铝合金成分为基础,通过联合添加Sc和Zr元素制备微合金化焊丝,采用手工TIG焊接3 mm厚1561铝合金板材。使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表征焊缝的显微组织,采用材料试验机评价接头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1561板材TIG焊缝中形成了等轴晶组织,平均晶粒尺寸为26.2μm;Mg原子全部固溶于焊缝,固溶度为7.00at%;焊缝中观察到平均尺寸为10.8 nm的Al_(3)(Sc,Zr)析出相,主要分布于晶界附近。通过模型计算揭示强化机理,发现析出强化对屈服强度的贡献达到17.7%。与1561焊丝相比,使用微合金化焊丝焊接的1561板材TIG接头屈服强度提高了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合金 微合金化 焊丝 焊缝 强化机制
原文传递
大尺寸、薄壁TA15钛合金卷筒焊接工艺及精度控制方法研究
6
作者 田永武 郑申清 +3 位作者 李渤渤 王非 李伟东 马明亮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2,79,共4页
针对尺寸大、精度要求极高的钛合金薄板焊接变形难以控制的问题,通过对厚度为1.8 mm的TA15钛合金薄板焊接工艺的研究,获得了TA15钛合金焊接工艺参数及焊缝收缩量。采用得到的焊接工艺参数进行了直径φ320mm、1.8 mm厚的TA15钛合金卷筒... 针对尺寸大、精度要求极高的钛合金薄板焊接变形难以控制的问题,通过对厚度为1.8 mm的TA15钛合金薄板焊接工艺的研究,获得了TA15钛合金焊接工艺参数及焊缝收缩量。采用得到的焊接工艺参数进行了直径φ320mm、1.8 mm厚的TA15钛合金卷筒的焊接,采用设计的新型控变形工装和退火工艺进行了变形量控制。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脉冲TIG焊工艺参数进行焊接,然后在防变形工装控制下进行合适的退火处理,能够使得φ320 mm的TA15钛合金卷筒直径公差控制在±0.3 mm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15钛合金 大尺寸 薄壁 变形控制
原文传递
爆炸焊接钛合金-双相不锈钢的微观组织特征与力学性能研究
7
作者 刘金涛 朱桂春 +3 位作者 黄佳雯 陈令杰 韩刚 陈翔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1,150,共10页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钛/双相不锈钢复合板凭借其卓越的耐腐蚀性能,展现了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爆炸焊接制备了TP270C钛合金/SUS821L1高强度双相不锈钢的双金属复合板,并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钛/双相不锈钢复合板凭借其卓越的耐腐蚀性能,展现了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爆炸焊接制备了TP270C钛合金/SUS821L1高强度双相不锈钢的双金属复合板,并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技术,对复合板的界面微观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此外,还结合力学性能测试对焊接质量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界面沉积能量较低时,焊接界面介于平直界面和波状界面之间;而当界面沉积能量较高时,焊接界面呈波状。两者界面附近均出现了元素扩散和晶粒细化现象。在焊接界面、熔化区域以及绝热剪切带内以完全再结晶为主;靠近焊接界面的位置,钛以部分再结晶为主,双相不锈钢以部分再结晶和变形晶为主。局部热积累促进了熔化层内晶粒的长大,然而,被熔化层“包裹”的钛颗粒出现了晶粒细化。在力学性能测试中,界面沉积能量较高的样品抗剪强度和抗弯强度相对于界面沉积能量较低的样品分别提升了40.33%和4.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焊接 钛/钢复合板 界面形貌 力学性能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下载PDF
爆炸焊接制备C276/Q345R复合板及其热处理研究
8
作者 陈斌 李亚 +5 位作者 张绍伦 孟猛 王自波 李文甫 陈凤秋 程飞 《铁合金》 2025年第1期29-35,共7页
开发了爆炸焊接工艺制备C276/Q345R复合板,研究了爆炸焊接和热处理工艺对复合板力学、工艺性能与组织的影响,测试了煤气炉中退火时表面涂层防止C276硫脆的效果。结果表明:装药厚度32 mm时用2号岩石制备的低爆速炸药可以制备结合良好的C2... 开发了爆炸焊接工艺制备C276/Q345R复合板,研究了爆炸焊接和热处理工艺对复合板力学、工艺性能与组织的影响,测试了煤气炉中退火时表面涂层防止C276硫脆的效果。结果表明:装药厚度32 mm时用2号岩石制备的低爆速炸药可以制备结合良好的C276/Q345R复合板,使用0.4 mm退火铜片支撑能够避免C276鼓包现象;热处理能有效改善C276/Q345R复合板性能和组织,热处理制度采用550~650℃退火后空冷或920~1070℃退火后喷雾加速冷却的方式,C276/Q345R复合板可以获得良好的力学与工艺性能,无晶间腐蚀现象,在复层C276表面涂刷镍基合金抗氧化涂料在煤气炉中退火能有效避免硫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焊接 C276/Q345R复合板 热处理 喷雾冷却 硫脆
下载PDF
一种新型铸造高温钛合金的开发和性能研究
9
作者 刘喜波 王非 +3 位作者 孙宏喆 徐群 高福洋 李维廷 《铸造技术》 2025年第3期271-276,共6页
为了满足航天领域高速飞行器650℃以上短时高温需求,开发了新型耐高温Ti700SR铸造钛合金,对比分析了两种成分的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结果表明,铸造Ti700SR合金具有良好的室温和高温性能,可在650~750℃高温使用。成分... 为了满足航天领域高速飞行器650℃以上短时高温需求,开发了新型耐高温Ti700SR铸造钛合金,对比分析了两种成分的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结果表明,铸造Ti700SR合金具有良好的室温和高温性能,可在650~750℃高温使用。成分含量低的2#合金室温强度和塑性匹配更好,工艺性能良好。2#合金的铸造流动性相当于TC4合金的83%,TIG拘束焊和补焊试板成型良好,在刚性拘束条件下的焊接裂纹倾向不明显,试板对接焊后双面成型良好,焊接系数超过0.9,制备的圆筒型铸件抗裂纹性较好。此外,Ti700SR合金和TA15钛板利用电子束对焊可实现异种钛材结合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 高温钛合金 工艺性能 组织形貌 焊接
原文传递
低刚度减振扣件对梯形轨枕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段勇奇 王彦飞 +2 位作者 秦俊飞 张文科 牛澎波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5年第3期65-70,共6页
某地铁线路梯形轨枕区段不断接到振动噪声扰民的投诉,需要进一步提升梯形轨枕的减振效果。文章以该需求为切入点,以实际运行车辆及轨道的参数,建立理论分析模型,采用动力学仿真计算软件和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从轨道的安全性、系统固有... 某地铁线路梯形轨枕区段不断接到振动噪声扰民的投诉,需要进一步提升梯形轨枕的减振效果。文章以该需求为切入点,以实际运行车辆及轨道的参数,建立理论分析模型,采用动力学仿真计算软件和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从轨道的安全性、系统固有频率变化和减振效果3个方面研究降低梯形轨枕的系统刚度可行性。经计算可知:将梯形轨枕系统的扣件刚度降低,钢轨的动态位移和安全系数仍能满足设计规范的安全指标要求,梯形轨枕系统的固有频率出现降低。固有频率的降低拓宽系统的减振频率范围,增强系统的减振效果。由此可见,在梯形轨枕系统上采用低刚度减振扣件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梯形轨枕 减振扣件 动力学性能 固有频率
下载PDF
EH47钢静态和动态CCT曲线研究及组织演变
11
作者 曾志伟 张宝伟 +4 位作者 陈雪龙 王宪 周晓锋 张延超 张浩 《焊管》 2025年第2期46-51,共6页
为了研究EH47钢静态和动态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CCT)过程,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CCT试验,根据不同冷却速度下的温度-膨胀量曲线、显微组织和维氏硬度,绘制出EH47钢的动态和静态CCT曲线。结果表明,在1~200℃/s的冷却速度范围内,随着冷却... 为了研究EH47钢静态和动态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CCT)过程,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CCT试验,根据不同冷却速度下的温度-膨胀量曲线、显微组织和维氏硬度,绘制出EH47钢的动态和静态CCT曲线。结果表明,在1~200℃/s的冷却速度范围内,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静态CCT试样的组织由铁素体转变为贝氏体,而动态CCT试样的组织为铁素体转变为贝氏体,再转变为马氏体;相比较于静态CCT曲线,动态CCT曲线向左下方移动,铁素体转变区域减少,贝氏体转变区域增加,出现了新的马氏体转变区域;在1~200℃/s的冷却速度范围内,静态CCT试样和动态CCT试样的维氏硬度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H47钢 CCT曲线 组织 相变点
下载PDF
双酚E氰酸酯性能及其真空灌注工艺研究
12
作者 赵玉 王雅婷 +3 位作者 张兴刚 郭万涛 杨子祥 尹绪超 《黑龙江科学》 2025年第6期1-4,11,共5页
制作了双酚E氰酸酯浇铸体和真空灌注(VARI)复合材料,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万能电子试验机等设备对其理化性能进行测试,与市售灌注型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外推法确定了双酚E氰酸酯在加入400 ppm二月桂酸二丁基... 制作了双酚E氰酸酯浇铸体和真空灌注(VARI)复合材料,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万能电子试验机等设备对其理化性能进行测试,与市售灌注型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外推法确定了双酚E氰酸酯在加入400 ppm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固化条件为140℃×2 h+200℃×2 h+240℃×3 h;双酚E氰酸酯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613 MPa、弯曲强度为585 MPa、简支梁冲击韧性(平行)为449 KJ·m^(-2),均高于市售灌注型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因此通过VARI工艺能够以较低成本成型出对力学、耐热和透波要求较高的氰酸酯复合材料制品,对高温下的VARI工艺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E氰酸酯 真空灌注成型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钛合金结构焊接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
13
作者 陈斌 孙晓栋 《中国水运》 2025年第6期51-53,共3页
文中以钛合金焊接结构为研究对象,以钛合金焊接结构在船舶工业应用领域为研究背景进行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总结,并研究钛合金焊接结构数值模拟方式,且对未来钛合金结构研究发展进行展望,借此为钛合金焊接结构在船舶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 文中以钛合金焊接结构为研究对象,以钛合金焊接结构在船舶工业应用领域为研究背景进行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总结,并研究钛合金焊接结构数值模拟方式,且对未来钛合金结构研究发展进行展望,借此为钛合金焊接结构在船舶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及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焊接 船舶工业 焊接结构数值模拟
下载PDF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往复挤压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14
作者 宛琼 李付国 李艳锋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35-140,共6页
采用Deform软件对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往复挤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将熵值法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相结合对正交模拟方案进行评价。将优选出的工艺参数用于往复挤压试验。结果表明:核壳结构的钛铝金属间化合物增强颗粒在往复挤压的过程中... 采用Deform软件对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往复挤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将熵值法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相结合对正交模拟方案进行评价。将优选出的工艺参数用于往复挤压试验。结果表明:核壳结构的钛铝金属间化合物增强颗粒在往复挤压的过程中未发生整体破碎和与基体脱离的现象,而且热压烧结时Ti Al_(3)壳体内部形成的粗大Ti晶在往复挤压后得到了有效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往复挤压 数值模拟 参数优选
原文传递
超高速激光熔覆技术及其耐磨蚀涂层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齐泓钧 坚永鑫 +3 位作者 陈子晗 黄国胜 皇志富 邢建东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8,共8页
超高速激光熔覆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表面涂层制备技术,可用于制备具有冶金结合的致密金属防护涂层。与传统熔覆工艺相比,超高速激光熔覆的加工效率高、涂层稀释率低,且涂层内部晶粒组织明显细化,可表现出更加优异的防护性能,在工业生产中... 超高速激光熔覆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表面涂层制备技术,可用于制备具有冶金结合的致密金属防护涂层。与传统熔覆工艺相比,超高速激光熔覆的加工效率高、涂层稀释率低,且涂层内部晶粒组织明显细化,可表现出更加优异的防护性能,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超高速激光熔覆技术的原理与加工特点,分析了国内外超高速激光熔覆设备的发展现状,综述了超高速激光熔覆涂层材料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当前超高速激光熔覆涂层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超高速激光熔覆技术及其涂层材料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工程 超高速激光熔覆 涂层材料 耐磨性 耐蚀性
原文传递
Ti6321合金TIG焊接接头组织与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16
作者 宋雨宸 张宇轩 +4 位作者 王琳 吴江 赵登辉 范丽静 卢晓阳 《钛工业进展》 CAS 2024年第2期17-23,共7页
采用钨极氩弧焊(TIG)焊接双态组织的Ti6321合金,对未焊接母材、近热影响区母材、热影响区和焊缝区进行显微硬度及静动态力学性能测试,并对焊接接头动态压缩前后的组织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Ti6321合金经TIG焊接后,热影响区组织为等轴... 采用钨极氩弧焊(TIG)焊接双态组织的Ti6321合金,对未焊接母材、近热影响区母材、热影响区和焊缝区进行显微硬度及静动态力学性能测试,并对焊接接头动态压缩前后的组织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Ti6321合金经TIG焊接后,热影响区组织为等轴初生α相与β相+针状马氏体α'相构成的近双态组织;焊缝区为大块α相与针状马氏体α'相构成的网篮组织,且晶粒较为粗大。在显微硬度与静动态抗压强度方面,焊接接头热影响区最高,母材与近热影响区母材次之,焊缝区最低。母材、近热影响区母材和热影响区冲击吸收功相近,焊缝区低于前三者。热影响区因形成致密细小的针状马氏体α'相,其硬度与动态抗压强度较高,变形协调能力弱,塑性较低。焊缝区粗大的晶粒使动态塑性与动态强度都较低。在2100~2900 s^(-1)动态压缩应变率范围内,母材、热影响区与焊缝区随着应变率增大,发生了明显的塑性变形。母材与热影响区中的等轴α相由压缩前分布均匀的椭球状转变为方向不一的长条状,转变程度随着应变率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321合金 焊接接头 显微硬度 动态强度 微观组织
下载PDF
TC4钛合金T型接头双面双弧MIG焊接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福洋 崔永杰 +3 位作者 张浩 鄂楠 边传新 余巍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6-30,36,共6页
对30 mm厚TC4面板和15 mm厚TC4腹板构成的T型角焊缝采用双面双弧MIG方法进行焊接,采用高速摄影对熔滴过渡形态进行了观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了单侧焊接和双面双弧焊接的温度分布,并对双面双弧焊接的焊缝成形进行了观测,对焊接接头组... 对30 mm厚TC4面板和15 mm厚TC4腹板构成的T型角焊缝采用双面双弧MIG方法进行焊接,采用高速摄影对熔滴过渡形态进行了观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了单侧焊接和双面双弧焊接的温度分布,并对双面双弧焊接的焊缝成形进行了观测,对焊接接头组织进行了分析,并对接头显微硬度和拉伸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双面双弧MIG焊接可以获得成形良好内部无缺陷的焊接接头。焊接熔滴过渡形式为连续的滴状过渡,过渡过程稳定均匀。双侧焊接时,两侧温度场对称分布。接头冶金结合良好,焊缝组织为粗大的柱状晶,晶粒内部为长针状α'、层片状α和块状α相。面板侧热影响区为残余初生α、层片状α和残余β相。腹板侧热影响区为针状α、层片状α和残余β相。腹板和面板侧热影响区的显微硬度均高于母材。焊接接头抗拉强度达到969 MPa以上,断裂位置位于母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T型接头 双面双弧MIG焊接 焊缝成形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聚氨酯合成轨枕国内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席雷 吕锐 +3 位作者 张金龙 黄承 曾飞 张用兵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83,共7页
聚氨酯泡沫合成轨枕最早配合直线电机牵引系统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因其良好的综合性能,在国内获得广泛研究和应用。对比分析国内合成轨枕的技术发展历程和国外、国际相关合成轨枕技术标准,并调研合成轨枕在国内的应用进展及使用过程中... 聚氨酯泡沫合成轨枕最早配合直线电机牵引系统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因其良好的综合性能,在国内获得广泛研究和应用。对比分析国内合成轨枕的技术发展历程和国外、国际相关合成轨枕技术标准,并调研合成轨枕在国内的应用进展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主要表现在:横向阻力偏低,部分道钉孔失效或涂层破损;这些问题可通过产品结构改进及安装维护方案优化进行解决。结合国内轨道交通领域的发展需要,及聚氨酯合成轨枕产品性能特点和市场现状,提出聚氨酯合成轨枕产品在我国未来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聚氨酯泡沫合成轨枕 城市轨道交通 标准 应用进展
下载PDF
青岛海洋环境碳纤维复合材料与低合金钢电偶腐蚀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丁康康 白雪寒 +4 位作者 彭文山 李显超 范林 任海滔 侯健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2期97-103,共7页
目的 探究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舰船应用时与金属材料的电偶腐蚀问题。方法 针对一种典型舰船用碳纤维增强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在青岛海洋大气环境下开展0.5、1、1.5、2 a期的自然曝晒试验,进而采用电化学分析手段考察其与低合金钢的电偶腐... 目的 探究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舰船应用时与金属材料的电偶腐蚀问题。方法 针对一种典型舰船用碳纤维增强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在青岛海洋大气环境下开展0.5、1、1.5、2 a期的自然曝晒试验,进而采用电化学分析手段考察其与低合金钢的电偶腐蚀效应,结合老化机制探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老化行为对其与钢电偶腐蚀的影响。结果及结论 在青岛大气环境曝晒不同周期的复合材料试样,开路电位与低合金钢相差较大,存在较高的电偶腐蚀倾向。随曝晒时间的延长,复合材料表面微裂纹不断产生、扩展,导致电化学反应活性点增多,两者电偶电流密度随之增大。在青岛海洋大气环境下暴露2 a后,碳纤维增强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与低合金钢的电偶电流为0.356 9μA/cm^(2),两者的电偶腐蚀敏感性达到B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 海洋大气 碳纤维复合材料 低合金钢 腐蚀老化 电偶电流 腐蚀敏感性
下载PDF
温度与应力耦合作用下高强钢海水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佳钰 彭文山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4期116-125,共10页
目的保证船舶设备安全,明确船用Ni-Cr-Mo-V高强钢在不同海水温度中的服役状态变化。方法在实验室模拟环境中,通过四点弯曲装置向Ni-Cr-Mo-V高强钢施加不同应力,并结合电化学测试、腐蚀形貌和产物分析,研究温度与应力耦合对Ni-Cr-Mo-V高... 目的保证船舶设备安全,明确船用Ni-Cr-Mo-V高强钢在不同海水温度中的服役状态变化。方法在实验室模拟环境中,通过四点弯曲装置向Ni-Cr-Mo-V高强钢施加不同应力,并结合电化学测试、腐蚀形貌和产物分析,研究温度与应力耦合对Ni-Cr-Mo-V高强钢在不同温度海水环境中腐蚀行为的影响及规律。结果温度升高会加快Ni-Cr-Mo-V高强钢腐蚀产物的生成,但是在较高温度海水中,会使高强钢由点蚀转变为均匀腐蚀,因此较高温度海水中对高强钢施加外加应力未发现点蚀坑加深。较高温度海水相对于低温海水条件下,高强钢腐蚀产物层中的Cr、Ni含量增加,低温海水中施加应力致使腐蚀产物层中的Cr、Ni含量降低,而较高温度海水中施加应力对腐蚀产物成分的影响不大。温度对Ni-Cr-Mo-V高强钢的腐蚀作用明显强于外加应力对其的腐蚀作用。结论在不同温度海水中,较高的温度使得Ni-Cr-Mo-V高强钢的耐蚀性能降低,但是相对于低温海水中,较高温度海水条件下施加应力对Ni-Cr-Mo-V高强钢腐蚀的影响较小,因此对于高强钢在海水中的腐蚀,温度对高强钢的影响明显大于应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海洋环境 温度 高强钢 应力 腐蚀形貌 点蚀深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