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防治糖尿病肾病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朱栎娟 杨杰 +1 位作者 闻晓东 周珂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4-652,共9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发生的重要因素。DKD主要临床表现为白蛋白尿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带来巨大的经济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发生的重要因素。DKD主要临床表现为白蛋白尿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从中药成分、药对、中药复方3个方面对近年来中药治疗DKD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广大研究者实验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中药活性成分 中药药对 中药复方
下载PDF
中草药调控肠道微生态组成与代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鑫楠 王维维 +1 位作者 辛贵忠 刘丽芳 《中医药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117-124,共8页
肠道菌群作为对宿主健康至关重要的微生态系统,由大量不同的细菌组成,一旦出现生态失调,将会诱发多种疾病。与此同时,肠道菌群所产生的代谢物在构建微生物群体响应与代谢信号网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许多中草药对于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具... 肠道菌群作为对宿主健康至关重要的微生态系统,由大量不同的细菌组成,一旦出现生态失调,将会诱发多种疾病。与此同时,肠道菌群所产生的代谢物在构建微生物群体响应与代谢信号网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许多中草药对于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具有调节作用,集中表现在调控菌群的组成以及代谢产物。随着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的快速发展,肠道菌群物种组成与代谢物的表征取得了巨大进展,已成为全球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来中药调控肠道菌群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技术进行了归纳整理,以期为进一步研究中药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肠道菌群 微生物组成与代谢 基因测序 代谢组学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技术鉴定雷公藤多苷片中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5
3
作者 章欣怡 辛贵忠 +1 位作者 刘建群 刘丽芳 《中医药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12-20,共9页
目的: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对雷公藤多苷片中所含的化学成分进行表征。方法:采用电喷雾(ESI)正离子模式对雷公藤多苷片化学成分进行扫描,基于所获得的各化合物高分辨质谱信息,结合文献报道对雷... 目的: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对雷公藤多苷片中所含的化学成分进行表征。方法:采用电喷雾(ESI)正离子模式对雷公藤多苷片化学成分进行扫描,基于所获得的各化合物高分辨质谱信息,结合文献报道对雷公藤多苷片的化学成分结构及其裂解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在雷公藤多苷片中共鉴定出36个化合物,包括14种生物碱,10种二萜类及其内酯,11种三萜类及其内酯,1种烃类。结论:采用高分辨质谱法可以快速全面地对雷公藤多苷片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研究结果为该制剂的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深入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片 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 化学成分 质谱裂解规律
下载PDF
天然多糖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孙亚哲 王鑫楠 +1 位作者 辛贵忠 刘丽芳 《中医药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92-100,共9页
天然多糖是高等植物、动物细胞膜及微生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且毒副作用较低而日益受到医药行业的重视。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变部位累及结直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致病因素常涉及遗传易感性... 天然多糖是高等植物、动物细胞膜及微生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且毒副作用较低而日益受到医药行业的重视。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变部位累及结直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致病因素常涉及遗传易感性、肠道内环境及其他外部介质的相互干扰,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有根治措施。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天然多糖通过多种机制治疗UC,有效缓解UC的肠部损伤和炎症反应。本文对近年来多糖干预UC的相关作用机制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包括多糖修复肠道黏膜屏障、改善肠道免疫功能、调节肠道微生物平衡等,以期为UC的临床治疗及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有益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溃疡性结肠炎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中苯乙醇苷类组分分析及其体内外代谢转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文令 朱毛毛 +5 位作者 杨艳君 朱向珺 刘俊 赵菁 封亮 贾晓斌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5775-5788,共14页
为阐明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中苯乙醇苷类组分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转化机制,该研究对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中的苯乙醇苷类组分进行提取分离,基于UPLC-Q-TOF-MS/MS技术,借助UNIFI软件对保留时间、一级、二级质谱信息等进行分析,初步鉴定了小儿豉翘... 为阐明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中苯乙醇苷类组分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转化机制,该研究对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中的苯乙醇苷类组分进行提取分离,基于UPLC-Q-TOF-MS/MS技术,借助UNIFI软件对保留时间、一级、二级质谱信息等进行分析,初步鉴定了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中的11个苯乙醇苷类组分,并以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给药后幼龄大鼠血浆中的化学成分作为研究对象,从血浆样本中鉴定出69个苯乙醇苷相关代谢产物。此外,该研究模拟儿童体内肠道菌群转化体系,探讨肠道菌群对苯乙醇苷类组分中代表性成分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E、红景天苷的代谢影响,建立了小儿食积胃肠积热模型,以研究苯乙醇苷类组分的差异性代谢产物。通过对代表性成分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E、红景天苷入血成分及肠菌转化产物之间的对比分析,发现主要代谢途径为脱氢、氧化、乙酰化、硫酸化和葡萄糖醛酸化反应。研究结果揭示了苯乙醇苷类组分在胃肠道的转化规律,通过初步探讨药理作用机制,为进一步阐明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药效物质基础提供新的认识,对儿科中药复方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苯乙醇苷 代谢 肠道菌群 UPLC-Q-TOF-MS
原文传递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黄酮组分在模拟婴儿胃肠道环境中的消化特性
6
作者 周滨滨 杨艳君 +7 位作者 朱毛毛 杨冰 马维坤 朱向珺 刘俊 赵菁 封亮 贾晓斌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5735-5745,共11页
为阐明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黄酮组分在婴儿胃肠道环境中的消化特性,该研究通过建立体外模拟婴儿胃、肠环境模型,采用UPLC对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黄酮组分消化过程的含量变化进行分析,并经质量权重系数法整合黄酮组分整体含量,借助UPLC-Q-TOF-M... 为阐明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黄酮组分在婴儿胃肠道环境中的消化特性,该研究通过建立体外模拟婴儿胃、肠环境模型,采用UPLC对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黄酮组分消化过程的含量变化进行分析,并经质量权重系数法整合黄酮组分整体含量,借助UPLC-Q-TOF-MS技术,探究黄酮组分胃肠液消化产物并推测其代谢途径。结果表明,在胃肠液消化过程中,黄酮组分发生氧化、还原、脱糖基、甲基化等Ⅰ相代谢反应,产生共11种消化产物。由黄酮组分含量与成分变化结果可知,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黄酮组分在胃液中较稳定,在肠液中其含量呈先上升后保持稳定的趋势,主要原因为在胃肠消化时黄酮组分从蛋白质、多糖等大分子物质中释放,使其含量有所上升,同时发生了Ⅰ相代谢反应,但代谢速率相对较小,致使其含量趋于稳定。该研究初步探究了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黄酮组分在婴儿胃肠道环境中的消化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药效组分在婴儿体内吸收、转运、代谢等过程奠定基础,同时为儿科中药的生物药剂学性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黄酮组分 UPLC-Q-TOF-MS技术 婴儿 消化特性
原文传递
滇重楼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陶俊杰 杨杰 闻晓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4-460,共7页
利用硅胶柱色谱、MCI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滇重楼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从滇重楼地上部分9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6个甾体皂苷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为26-O-β-D-glucopyranosyl-k... 利用硅胶柱色谱、MCI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滇重楼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从滇重楼地上部分9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6个甾体皂苷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为26-O-β-D-glucopyranosyl-kryptogenin-3-O-α-L-rhamn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1→4)-[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1),dioseptemloside G(2),polyphylloside Ⅲ(3),chonglouoside SL-19(4),protodioscin(5),chonglouoside SL-5(6)。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为首次从重楼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对以上化合物进行促血小板聚集活性以及细胞毒性评价,结果发现:6个化合物均未表现出明显的促血小板聚集作用;化合物2和4对于人结肠癌细胞HT29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重楼 甾体皂苷 分离鉴定 血小板聚集 细胞毒性
下载PDF
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心肌细胞焦亡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葛子硕 徐志猛 李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5210-5217,共8页
细胞焦亡作为一种促炎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其在心脏炎症反应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当下的研究热点。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是诱发由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介导的细胞焦亡的重要... 细胞焦亡作为一种促炎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其在心脏炎症反应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当下的研究热点。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是诱发由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介导的细胞焦亡的重要机制。现有研究发现心肌细胞焦亡参与了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疾病进程,其中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心肌细胞焦亡研究最为广泛。同时,干预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与心肌细胞焦亡可作为减轻心肌损伤的有效手段,也是许多中药发挥心脏保护作用的重要环节。因此,该文综述了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心肌细胞焦亡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中药干预该激活过程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3炎症小体 心肌细胞焦亡 中药
原文传递
抗宫炎方化学成分的UPLC-QTOF MS全面表征 被引量:1
9
作者 程贤 王鑫楠 +1 位作者 辛贵忠 刘丽芳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99-1110,共12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 MS)技术对抗宫炎方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精确分子量定性分析,对不同类型对照品质谱裂解规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电喷雾(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正、负离子电离模式对抗宫炎...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 MS)技术对抗宫炎方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精确分子量定性分析,对不同类型对照品质谱裂解规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电喷雾(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正、负离子电离模式对抗宫炎方化学成分进行扫描,基于高分辨数据和二级质谱信息对抗宫炎方化学成分进行全面表征。结果在抗宫炎方中鉴定出70个化合物,包括20种皂苷类化合物,21种黄酮苷元及黄酮苷,15种生物碱,14种萜类及其内酯。结论该方法可以对抗宫炎方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全面的定性分析,为抗宫炎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宫炎方 液相色谱-质谱 质谱裂解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创新儿童中药制剂的造粒掩味关键技术研究概况 被引量:10
10
作者 吴陈晖 杨艳君 +5 位作者 朱毛毛 杨冰 刘俊 赵菁 贾晓斌 封亮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5708-5716,共9页
我国儿童用药剂型多样,总体分为口服固体剂型和液体剂型,固体剂型中微片、微丸、分散片、细颗粒剂等成为当下儿科用药的发展趋势。液体剂型主要包括糖浆剂、混悬液、口服液、滴剂。中药不良口感的形成、药物在不同年龄段儿童体内的处置... 我国儿童用药剂型多样,总体分为口服固体剂型和液体剂型,固体剂型中微片、微丸、分散片、细颗粒剂等成为当下儿科用药的发展趋势。液体剂型主要包括糖浆剂、混悬液、口服液、滴剂。中药不良口感的形成、药物在不同年龄段儿童体内的处置过程是影响儿科用药有效性、安全性及顺应性的关键因素。为了降低血药浓度波动引起的风险性以及提高儿科用药的口服顺应性,发展改善不良味感固体制剂的造粒掩味新技术是当务之急。而对于具有不良口感液体制剂,则需应用矫味技术。该文对造粒掩味制药新技术进行总结,发现缓控释颗粒剂、细颗粒剂、咀嚼固体迷你片剂成为儿童口服固体剂型的主流,这些剂型普遍涉及到多微粒制剂、包衣、微囊化等造粒技术。造粒与掩味密不可分,属于协同关系。掩味技术从4种不同的角度掩盖中药苦味,包括混淆大脑味觉掩盖苦味、改变化合物本身消除苦味、减少苦味分子与口腔苦味受体接触、麻痹味觉细胞提高苦味感受阈值。目前市面上的儿童药物主要以抑制苦味药物口腔释放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中药 造粒 掩味 苦味机制 安全有效 顺应性
原文传递
四妙丸提取物乙醇提取部位对肝脏脂质蓄积的作用
11
作者 马晶杰 陈伊梦 +2 位作者 姜琪欣 杨杰 闻晓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25-734,共10页
研究四妙丸提取物的60%乙醇洗脱部位(ESMW)对肝脏脂质蓄积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采用甘油三酯(TG)试剂盒、BODIPY荧光染色、QPCR、Westernblot、油红O染色、AMPKα敲减等方法检测四妙丸提取物ESMW对游离脂肪酸诱导的肝细胞脂质蓄积的改... 研究四妙丸提取物的60%乙醇洗脱部位(ESMW)对肝脏脂质蓄积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采用甘油三酯(TG)试剂盒、BODIPY荧光染色、QPCR、Westernblot、油红O染色、AMPKα敲减等方法检测四妙丸提取物ESMW对游离脂肪酸诱导的肝细胞脂质蓄积的改善作用;并在高脂饲喂小鼠中,通过检测ESMW对高脂饮食小鼠的口服糖耐量、血脂、肝脏脂质水平、肝组织脂代谢相关mRNA及蛋白表达等生化指标,验证ESMW对肝脏脂质蓄积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表明,ESMW通过调节AMPK信号通路抑制游离脂肪酸诱导的肝原代细胞脂质堆积;显著改善了高脂饮食小鼠肝脏的脂质堆积,且该药效的发挥与AM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妙丸 乙醇提取物 糖脂代谢 AMPK 脂质蓄积 脂质合成
下载PDF
毛萼香茶菜中1个新的对映-贝壳杉烷二萜类化合物
12
作者 蔡灵巧 严冬 +5 位作者 郭敏 芦达 王庆 饶正云 张健 殷志琦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5496-5498,共3页
目的对毛萼香茶菜Isodoneriocalyx茎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毛萼香茶菜茎叶中分离得到1个二萜类化合物,鉴定为15β-乙酰氧基-1α-羟基-7α,20-环... 目的对毛萼香茶菜Isodoneriocalyx茎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毛萼香茶菜茎叶中分离得到1个二萜类化合物,鉴定为15β-乙酰氧基-1α-羟基-7α,20-环氧-对映-贝壳杉-16-烯-6-酮。结论该化合物为新的对映-贝壳杉烷二萜类化合物,命名为毛萼辛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萼香茶菜 香茶菜属 对映-贝壳杉烷二萜 代谢产物 毛萼辛素
原文传递
基于儿童用药多维需求的中药给药装置研究进展与再创新 被引量:3
13
作者 冷羽珊 杨艳君 +3 位作者 朱毛毛 杨冰 封亮 贾晓斌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5689-5699,共11页
我国儿科用药呈现出儿童专属药物缺乏、种类、规格、剂型和给药装置较少的特点,近年来吸入制剂、直肠给药和经皮给药系统等依从性更好的新剂型在儿科用药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儿童用药群体具有脏腑娇嫩、吞咽能力差异等生理特点... 我国儿科用药呈现出儿童专属药物缺乏、种类、规格、剂型和给药装置较少的特点,近年来吸入制剂、直肠给药和经皮给药系统等依从性更好的新剂型在儿科用药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儿童用药群体具有脏腑娇嫩、吞咽能力差异等生理特点和恐惧疼痛、厌恶苦味等心理特点,所以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选择适合的给药途径及给药装置显得尤为重要。传统中药与创新中药借助特殊给药装置可以实现相应药物按照预期设计的途径进行给药,并且可以确保剂量精准与提升顺应性,达到有效、安全给药的目的,并实现传统中药再创新。该文对常见给药途径和新型给药途径所用的给药装置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同时结合儿童的特殊需求提出儿童用给药装置的创新设计思路,指出目前发展中存在的给药装置相容性等问题,对智能化信息技术和增材制造技术在给药装置创新中的应用提出展望,为研发适宜儿童多维度用药需要的创新药物与给药装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用药 特殊需求 给药装置
原文传递
基于蛋白质组学无修饰天然产物靶点鉴定技术
14
作者 董睿方 夏元铮 孔令义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00-2015,共16页
天然产物靶点鉴定是化学生物学领域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也是研究人员将化学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于生物医学的重要工作。鉴定天然产物的靶点对于理解其作用机制、开发天然产物作为分子探针和潜在的治疗药物至关重要。传统的基于亲和... 天然产物靶点鉴定是化学生物学领域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也是研究人员将化学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于生物医学的重要工作。鉴定天然产物的靶点对于理解其作用机制、开发天然产物作为分子探针和潜在的治疗药物至关重要。传统的基于亲和的小分子靶点识别方法,如点击化学探针、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或光致敏感小分子探针,已被证明是成功的。然而,这些技术需要纯化的候选靶蛋白,以及使用相关探针对正在研究的小分子进行修饰,如添加琼脂糖珠、生物素标签或进行荧光标记、光亲和标签等,并需要进行大量的构效关系研究以确保添加的小分子标签不会损害到药物原本的生物活性。遗憾的是,所有这些修饰很可能改变其生物活性或结合特异性。为了克服这一“靶点识别”瓶颈,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系列无修饰的药物靶点鉴定新技术。本文对无修饰天然产物靶点鉴定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天然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修饰 天然产物 靶点鉴定 质谱 蛋白质组学
原文传递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路官正 杨艳君 +5 位作者 朱毛毛 刘俊 赵菁 贾晓斌 朱向珺 封亮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5717-5734,共18页
该文采用UPLC-MS、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细胞生物学等手段对小儿豉翘清热颗粒(Xiaoer Chiqiao Qingre Granules, XECQ)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了预测,并探讨其发挥药效的主要作用机制,为其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研... 该文采用UPLC-MS、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细胞生物学等手段对小儿豉翘清热颗粒(Xiaoer Chiqiao Qingre Granules, XECQ)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了预测,并探讨其发挥药效的主要作用机制,为其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采用UPLC-Q-TOF-MS结合UNIFI全自动分析平台对XECQ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化合物的一级、二级质谱信息,并结合对照品和参考文献进行比对鉴定。在此基础上,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XECQ的化学成分进行靶点分析、功能富集,筛选XECQ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药效物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同时结合分子对接技术对核心靶点与主要活性成分的结合度进行验证。结果从XECQ中共鉴定出202个成分,其中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包括obovatol、dihydroartemisinin、longikaurin A等在内的22个化合物。关键靶标通路富集分析显示XECQ主要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发挥其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功效。采用Western blot进行实验验证,发现XECQ可以显著抑制PI3K、Akt的表达,这与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一致。综上,XECQ的潜在药效物质基础是obovatol、dihydroartemisinin、longikaurin A等22个活性成分,通过调控PI3K/Akt等通路发挥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UPLC-Q-TOF-MS 网络药理学 药效物质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小分子配体-靶蛋白相互作用及高通量配体筛选技术
16
作者 董睿方 夏元铮 孔令义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242-3253,共12页
药物-靶蛋白相互作用研究是新药研发的重要环节,药物通过结合靶蛋白的特定氨基酸位点,从而影响靶蛋白的药理作用,这是药物发挥治疗效果的前提。目前,有多种技术应用于检测药物配体与靶蛋白相互作用。如基于热力学的细胞热转移分析(cellu... 药物-靶蛋白相互作用研究是新药研发的重要环节,药物通过结合靶蛋白的特定氨基酸位点,从而影响靶蛋白的药理作用,这是药物发挥治疗效果的前提。目前,有多种技术应用于检测药物配体与靶蛋白相互作用。如基于热力学的细胞热转移分析(cellular thermal shift assay,CETSA)、差示扫描荧光(differential scanning fluorimetry,DSF)及质谱、核磁共振技术等。此外,高通量配体筛选技术为寻找靶蛋白特异性配体提供了技术便利,是高效鉴定药物配体与靶蛋白相互作用的利器。本文对药物小分子与靶点蛋白相互作用及亲和力技术进行了总结,并探讨了高通量配体筛选技术在药物研究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蛋白 配体 亲和力 相互作用 高通量
原文传递
大萼金丝桃素B抑制mTORC1信号通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艳秋 何蒙蒙 +2 位作者 李学炎 徐文军 张浩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391-2401,共11页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全球发病率持续攀升,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上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前期研究成果显示,RNA解旋酶DDX蛋白5(DEAD box protein 5,DDX5)可显著缓解小鼠NASH进程,本研究对课题组天然产物库...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全球发病率持续攀升,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上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前期研究成果显示,RNA解旋酶DDX蛋白5(DEAD box protein 5,DDX5)可显著缓解小鼠NASH进程,本研究对课题组天然产物库进行筛选,发现中药黄花香(Hypericum beanii N.Robson)活性成分大萼金丝桃素B(hypercalin B,HB)可剂量依赖性上调DDX5蛋白表达量。本实验通过构建棕榈酸(palmitic acid,PA)刺激的NASH体外模型以及胆碱−蛋氨酸缺乏饮食(methionine-and choline-deficient diet,MCD)诱导的NASH动物模型,采用不同浓度的HB处理,考察HB缓解NASH进程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本文中所有动物实验都获得中国药科大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21-02-003)。体外模型结果显示,HB可显著减少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诱导的细胞内脂质沉积。动物实验结果显示,HB可显著减少NASH小鼠肝脏中脂质沉积;降低血清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和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水平,改善肝损伤;减少肝脏促炎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mRNA表达量,抑制肝脏炎症激活。进一步研究表明,HB可减少雷帕霉素靶蛋白(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mTOR)磷酸化水平,降低脂肪酸合成关键蛋白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 1,SREBP1)和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表达量,从而改善脂代谢,缓解NASH进程,且HB该作用依赖于DDX5。综上,HB通过上调DDX5蛋白抑制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 complex 1,mTORC1)信号通路激活,改善脂代谢紊乱、抑制炎症,在体内外表现出良好的抗NASH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大萼金丝桃素B 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 脂代谢 炎症
原文传递
复方马其通方抗血栓的作用研究
18
作者 魏宇婷 黄元 +1 位作者 王秘 闻晓东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40-847,共8页
目的:探究复方马其通方(MQT)的抗血栓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FeCl3诱导小鼠动脉血栓模型,评价MQT对血栓形成的影响。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血小板在固化胶原和纤维蛋白原上的粘附或扩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QT对二磷酸腺苷(ADP)... 目的:探究复方马其通方(MQT)的抗血栓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FeCl3诱导小鼠动脉血栓模型,评价MQT对血栓形成的影响。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血小板在固化胶原和纤维蛋白原上的粘附或扩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QT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颗粒释放和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使用血小板聚集仪评价MQT对ADP、凝血酶、胶原、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采用免疫印迹及酶联免疫法考察MQT对Akt及cAMP信号的影响;结果:MQT可显著延长血栓形成时间,减少管腔内血栓质量;同时,MQT可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延长凝血酶时间;此外,MQT对纤溶功能及血小板相关指标的表达具有显著影响。MQT可显著抑制血小板在固化胶原上的粘附和影响“由外向内”信号的传递;MQT显著抑制ADP及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颗粒释放和Ca2+的表达;MQT可抑制Akt磷酸化。结论:MQT具有显著的抗血栓作用,可能与调节血小板Akt信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马其通胶囊 血栓 血小板 AKT
原文传递
银杏内酯生物合成与代谢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杜金法 李萍 陆续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3288-3297,共10页
银杏内酯是银杏中特有的萜类天然化合物,具有显著的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效果。应用代谢调控和合成生物学策略提高银杏内酯的生物合成效率是获得优质银杏内酯的重要途径。该文主要围绕近年来银杏内酯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 银杏内酯是银杏中特有的萜类天然化合物,具有显著的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效果。应用代谢调控和合成生物学策略提高银杏内酯的生物合成效率是获得优质银杏内酯的重要途径。该文主要围绕近年来银杏内酯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组学研究、遗传转化以及代谢调控研究展开综述,并对其研究方向和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挖掘银杏内酯生物合成途径关键基因和银杏内酯的生物合成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 生物合成途径 代谢调控 代谢工程 合成生物学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的四妙丸类方临床应用配伍规律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梁欣仪 梅志刚 闻晓东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07-518,共12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明四妙丸类方临床应用配伍规律。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为检索数据库,分别以"四妙丸""四妙汤""四妙方"为主题、篇关摘和关键词进行检索四妙丸类方的临床应用相关文献,运用Exc...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明四妙丸类方临床应用配伍规律。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为检索数据库,分别以"四妙丸""四妙汤""四妙方"为主题、篇关摘和关键词进行检索四妙丸类方的临床应用相关文献,运用Excel2019、IBM SPSS Modeler 18.0和IBM SPSS 25.0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借助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加味中药中最高频药物的成分-交集靶点-通路图。结果共筛选到220篇文献,包含44种病名、72种主治症状和30种配伍比例;245首方剂涉及240味加味中药,共1783频次,以土茯苓为首的高频药物33味,加味中药按功效分类可分为18种,药味共373频次,药性共239频次,归经共590频次;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4组关联规则,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得到7个聚类方。共收集四妙丸活性成分42个,土茯苓活性成分15个,筛选四妙丸-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交集靶点31个,通路29条,四妙丸-土茯苓-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交集靶点26个,通路38条。结论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有助于对四妙丸类方的临床应用配伍规律进行总结,为指导四妙丸类方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并为研发相关创新药物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妙丸 数据挖掘 配伍规律 成分-靶点-通路 土茯苓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