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细胞通讯与中药药理作用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徐先祥
戴岳
刘青云
-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药理教研室
安徽中医学院中药药理教研室
-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1期97-102,34,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00821):益气活血中药有效部位配伍对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间通讯的影响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050431004):芪芍双苷对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粘附活化的干预作用研究
-
文摘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单位,无论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细胞需要与细胞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发生复杂精细的信息关系,生命活动包含了形式多样的细胞通讯,因此,细胞通讯关系对于认识疾病发生和药物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认为,许多不同的人类疾病是从一个共同的机制起病的,即细胞通讯系统出了毛病,药物无论是单一成分还是多种成分,大都是通过作用于细胞发挥药效,充当了胞间信号分子的角色。中医药强调人体整体平衡和辨证联系,中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整体纠正疾病造成的机体失衡。中药药理学研究的任务是要应用现代生物学知识赋予中药现代科学内涵。细胞通讯网络途径中的多个环节涉及多种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及糖类物质的多方面复杂作用,大多中药含有较多的苷类、糖类、蛋白质等活性成分,这些成分(或者在体内转化为小分子的糖、多肽)具有作为调节受体功能的配基的条件,但在作用方式上要显得更加复杂。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特点的中药能够调节免疫、调节细胞粘附、调节人体微生态平衡,可以多环节的恢复细胞间良性通讯。本文从细胞通讯的角度探讨了中药的"扶正祛邪"、"双向调节"、"活血化瘀"以及"归经"等作用。细胞通讯为中药药理作用模式提供了现代科学注释,从细胞通讯多个靶点来研究中药多种成分的多种方式的调节作用,有望可以真正揭示中药作用的实质。应用细胞通讯等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加强对传统中医药深化研究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
关键词
细胞通讯
中药
药理作用
-
Keywords
cell communic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ology
-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24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中药款冬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9
- 2
-
-
作者
吴笛
张朝凤
张勉
张建伟
王峥涛
-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生药学研究室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药理教研室
-
出处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0-263,共4页
-
文摘
目的研究中药款冬花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常数确定其结构。结果从款冬花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鉴定为:克氏千里光碱(senkirkine,1)、款冬酮(tussilagone,2)、款冬巴耳二醇(bauer-7-ene-3β,16α-diol,3)、sitoindosideΙ(4)、pedatisectineE(5)、β-carboline(6)、苯甲酰胺(benzamide,7)、腺嘌呤核苷(adenosine,8)、正二十七酸(heptacosanoic acid,9)、β-谷甾醇(β-sitoterol,10)和胡萝卜苷(daucosterol,11)。结论化合物1,4,5,6,7,9,10为首次从款冬中分离得到,其中4,5,6为首次从菊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2对组胺和乙酰胆碱诱导的豚鼠离体气管条痉挛有抑制作用。
-
关键词
菊科
款冬花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
Keywords
Compositae
Tussilago farfara
chemical constituents
bioactivity
-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四逆散及其各组成中药对实验性肝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3
- 3
-
-
作者
蒋洁云
徐强
-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药理教研室
-
出处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5-49,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 :3 9970 887)~~
-
文摘
目的 :对四逆散进行初步拆方研究 ,探讨组成四逆散的各单味中药在全方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运用CCl4体外致肝细胞损伤及 2 ,4 ,6 三硝基氯苯 (PCl)致迟发型变态反应 (PCl DTH)诱导肝损伤模型 ,ConA致淋转试验 ,LPS诱导巨噬细胞释放NO试验及活化脾细胞释放IV胶原酶能力试验 ,考察四逆散全方及各单味中药对肝细胞及免疫细胞的影响。结果 :四逆散复方作用明显优于各单味中药 ;而各单味药分别作用于肝损伤过程的不同环节 ,柴胡主要通过保护肝细胞膜及促进肝保护因子NO的产生而影响肝损伤过程的主要环节 ,白芍则主要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化及过度活化的免疫细胞的功能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甘草具有保肝、促进NO产生及免疫调节作用。结论 :四逆散全方作用优于各单味中药 ,系各单味中药对疾病过程中不同靶点综合效应的结果。
-
关键词
四逆散
中药
实验性肝损伤
药理
-
Keywords
Si Ni San
Experimental liver injury
Hepatocyte
Immuno modulation
-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数种中药对迟发型变态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 4
-
-
作者
徐强
赵红
王蓉
-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药理教研室
新疆中药厂
-
出处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0-33,共4页
-
文摘
本研究观察了苦参、地肤子、赤芍和鸡血藤对迟发型变态反应(DTH)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抗原致敏后至攻击前(DTH的诱导相)期间给药,对2、4-二硝基氯苯(DNCB)或 2,4,6-三硝基氯苯(CP)所致的接触性皮炎、SRBC所 致足跖反应的诱导相及在抗原攻击后(DTH的效应相)给药,鸡血藤有较明显或显著的抑制作用;其它三味中药仅在抗原攻击后给药对PC所致的DTH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表明这三味中药主要是抑制致敏T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及其以后的炎症过程。
-
关键词
苦参
地肤子
赤芍
鸡血藤
DTH
接触性皮炎
-
分类号
R28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中药皂苷抗病毒作用研究概况
被引量:4
- 5
-
-
作者
徐先祥
戴岳
-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药理教研室
-
出处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0-112,共3页
-
-
关键词
抗病毒作用
中药皂苷
有效成分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感染
抗病毒中药
SARS
防治药物
-
分类号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中药有效成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7
- 6
-
-
作者
朱文龙
戴岳
-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药理教研室
-
出处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第2期52-54,共3页
-
文摘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通常以包括直肠的结肠炎症为特征。溃疡性结肠炎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但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寻找新的治疗药物十分必要。近年来,文献报道了数种天然产物具有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对中药有效成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有效成分
作用机制
-
Keywords
Ulcerative Colitis
Active Ingredi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Mechanisms of Action
-
分类号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中药有效成分治疗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 7
-
-
作者
周海强
戴岳
-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药理教研室
-
出处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第12期31-33,共3页
-
基金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
文摘
急性肺损伤是炎症反应综合症在肺部的表现,是临床上常见的致死率较高的危重症,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急性肺损伤的病理机制复杂,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多种中药对其具有改善作用。本文综述中药有效成分治疗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中药有效成分
作用机制
-
Keywords
acute lung injury
active constitu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eines
mechanisms of action
-
分类号
R287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中药治疗肺纤维化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4
- 8
-
-
作者
徐礼文
吴斐华
刘保林
蒋洁云
-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药理教研室
-
出处
《中南药学》
CAS
2006年第2期132-135,共4页
-
-
关键词
肺纤维化
中药
研究进展
综述
-
分类号
R965
[医药卫生—药理学]
-
-
题名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宿主肠道菌对中药代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 9
-
-
作者
何男男
戴岳
夏玉凤
-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分析教研室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药理教研室
-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53-1556,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73631
81374038)
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资助项目(苏教师[2014]23号)
-
文摘
肠道微生物是机体中"被忽视的器官",但与机体健康密切相关,近年来正成为研究的热点。大部分中药通过肠道菌的代谢而发挥作用,而肠道菌群也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从肠道菌代谢的应用角度综述生理和病理状态下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和对中药的代谢研究,并对当前已取得的成果及尚存在的问题作出总结,为中药多方向研究提供思路。
-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炎性肠道疾病
糖尿病
中药
代谢
-
分类号
R969.1
[医药卫生—药理学]
-
-
题名中药有效成分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6
- 10
-
-
作者
侯立飞
赵伯涛
戴岳
-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药理教研室
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
-
出处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5年第5期8-11,共4页
-
文摘
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有几千年的临床应用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国内外针对中药复方和单味药的抗RA作用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很多中药的活性成分(组分)和作用机制得到初步阐明,开发出青藤碱注射液、雷公藤多苷片和白芍总苷片等新型RA治疗药物。本文对中药有效成分在治疗RA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关键词
中药
有效成分
类风湿关节炎
中药治疗
有效成分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应用
中药复方
活性成分
治疗药物
RA
-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TQ460.72
[医药卫生—药物分析学]
-
-
题名胰岛β细胞功能紊乱与2型糖尿病以及中药的干预
被引量:3
- 11
-
-
作者
王克柱
刘保林
-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药理教研室
-
出处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2年第4期330-334,共5页
-
文摘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紊乱是2型糖尿病的两个重要病理特征,其中胰岛功能紊乱一直伴随着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糖毒性、脂毒性以及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在2型糖尿病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从胰岛β细胞功能代偿期,胰岛β细胞功能轻度失代偿期、胰岛β细胞功能重度失代偿期,演变到胰岛β细胞功能完全失代偿期需要较长的时间。前三期通过中西药物干预可以保护及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从而延缓糖尿病的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关键词
胰岛β细胞功能紊乱
2型糖尿病
糖毒性
脂毒性
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
-
Keywords
Pancreatic β-cell dysfunction
Type 2 diabetes
Glucotoxicity
Lipotoxicity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
-
分类号
R977.15
[医药卫生—药品]
R587.1
[医药卫生—内分泌]
-
-
题名基于药动学研究中药多成分相互作用概述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李庆
戴岳
-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药理教研室
-
出处
《海峡药学》
2017年第2期4-7,共4页
-
文摘
中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模式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中药多成分间相互作用也会导致中药有效单体成分的药动学和药效学改变,使治疗失败甚至产生不良反应。因此,本文集中介绍了药动学方面的中药多成分相互作用,并对其潜在机制进行了概述。
-
关键词
药动学
多成分相互作用
代谢酶
转运体
-
Keywords
Pharmacokinetics
Multi-component interaction
Drug transporters
Drug metabolizing enzymes
-
分类号
R93
[医药卫生—生药学]
-
-
题名中药有效成分治疗瘢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宋捷
徐欢
戴岳
-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药理教研室
-
出处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第15期12-14,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973915)
-
文摘
病理性瘢痕以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和胶原大量沉积为特征,是人类真皮区特有的纤维代谢性疾病,目前尚没有令人完全满意的治疗方法。本文对中药有效成分治疗病理性瘢痕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关键词
瘢痕疙瘩
增生性瘢痕
胶原
中药有效成分
-
分类号
R619.6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中药有效成分抗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张昦昉
戴岳
-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药理教研室
-
出处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第12期39-40,共2页
-
基金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
文摘
肺纤维化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肺组织紊乱,以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为特征。肺纤维化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极大,但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寻找新的治疗药物十分必要。近年来文献报道了许多天然产物具有抗肺纤维化的作用,本文对中药有效成分治疗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关键词
肺纤维化
中药有效成分
作用机制
-
Keywords
pulmonary fibrosis
active ingredi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mechanism
-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肤子中地肤子皂苷Ic的含量
被引量:9
- 15
-
-
作者
夏玉凤
王强
徐德然
汪豪
叶文才
戴岳
-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分析教研室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药理教研室
-
出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6-218,共3页
-
基金
国家新药基金资助项目 (96 90 1 0 5 2 10 )
-
文摘
目的 建立地肤子中地肤子皂苷Ic(MomordinIc)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ELSD)测定了地肤子中MomordinIc的含量 ,色谱柱 :ShimpackCLC ODS(15 0mm× 6mm) ;流动相 :甲醇 水 冰醋酸 (85∶15∶0 .2 ) ;流速 :1.0ml/min ;ELSD参数 :漂移管温度 70℃ ;氮气压力 :0 .2 1MPa。结果 回归方程为logY =1.34logX +5 .0 2 ,r=0 .9995 ,分析了 4批商品药材地肤子中MomordinIc的含量为 0 .83% 2 .2 1% ;平均回收率为 98.30 % ;RSD为 3.1%。结论 方法快速简便 ,重现性良好 。
-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地肤子
地肤子皂苷Ic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
Keywords
Kochia Scoparia\ Momordin Ic
HPLC
ELSD
-
分类号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葛根汤的药理和临床研究概况
被引量:50
- 16
-
-
作者
阴继爱
戴岳
安树庞
-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药理教研室
香港百洋医药集团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6期1275-1278,共4页
-
文摘
综述葛根汤的药理活性、临床用途及其不良反应。该方具有抗炎、镇痛、抗流感、抗血栓和抗过敏等作用,用于治疗感冒、颈椎病、更年期综合征、荨麻诊等多种疾病,偶见不良反应。
-
关键词
葛根汤
药理作用
临床用途
不良反应
-
Keywords
Gegentang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clinical uses
adverse effects
-
分类号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染料木素的药理作用
被引量:39
- 17
-
-
作者
余立华
刘康
刘保林
-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药理教研室
-
出处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0年第3期299-302,共4页
-
文摘
染料木素是一种大豆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本文综述其雌激素样作用、抗肿瘤、抗糖尿病、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多种药理学效应。
-
关键词
染料木素
雌激素样作用
抗肿瘤
抗糖尿病
-
Keywords
Genistein
Estrogenic effects
Antitumor
Antidiabetic
-
分类号
R961
[医药卫生—药理学]
-
-
题名NO在炎症及免疫应答中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9
- 18
-
-
作者
范精华
刘康
刘保林
-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药理教研室
-
出处
《中外医疗》
2009年第25期163-163,166,共2页
-
文摘
NO在炎症和免疫应答中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NO能够影响炎症反应的进程,如影响cGMP,NF-κB依赖的信号转导通路,调节核转录因子抑制剂IκB的活性,影响多种炎症因子的表达等。本综述讨论了NO在炎症与免疫调节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并探讨了中药在NO相关的疾病中的应用前景。
-
关键词
NO
炎症
免疫应答
-
分类号
R392
[医药卫生—免疫学]
-
-
题名猪牙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 19
-
-
作者
高峥贞
夏玉凤
王强
戴岳
-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分析教研室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药理教研室
-
出处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
基金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
"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资助项目(BG2006601)
-
文摘
猪牙皂主要含有多种三萜皂苷,具有抗炎、抗过敏、抗肿瘤、抗病毒、改善心肌缺血等药理活性。就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为猪牙皂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关键词
猪牙皂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
Keywords
Fructus Gleditsiae Abnormalis
chemical constituents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
分类号
S567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
-
题名疏毛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7
- 20
-
-
作者
夏玉凤
戴岳
张艳立
-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分析教研室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药理教研室
-
出处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6年第1期53-55,共3页
-
文摘
目的:测定不同采收期疏毛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为合理采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RP-HPLC法,色谱柱:Kromasil C18(250 mm×4.6 mm);流动相:乙腈∶水(体积比49∶51);流速:1 mL/min;柱温:常温;检测波长:225 nm。结果:疏毛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在8月底即果实呈黄绿色未开裂前最高。结论:疏毛吴茱萸的最佳采收期为果实呈黄绿色未开裂前。
-
关键词
吴茱萸碱
昊茱萸次碱
采收期
RP—HPLC
-
Keywords
evodiamine
rutaecarpine
collecting periods
RP - HPLC
-
分类号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