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基因植物技术及其在生物制品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沈琪 沈子龙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7-122,共6页
利用植物生产多肽 ,疫苗是一项很有潜力的工作 ,它成本低 ,产量高 ,一些自然界较难得到的生化产品可通过转基因植物大量生产。文章综述了近年通过转基因植物技术及生产出的生物制品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转基因植物 疫苗 多肽蛋白 抗体 生物安全性
下载PDF
近年来生物技术医药产品发展动态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梧桐 吴文俊 王友同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69-75,共7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生物技术医药产品的研究情况及产业化的突破性进步,阐明了生物技术在现代制药工业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关键词 基因工程 酶工程 生物制品
下载PDF
在肿瘤研究中转基因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林红英 殷润婷 +1 位作者 奚涛 徐寒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8,共5页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转基因小鼠模型对研究肿瘤基因特征、肿瘤抑制基因的表达和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肿瘤血管生成理论成为肿瘤研究的新热点。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的调控基因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文对转基因小鼠模...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转基因小鼠模型对研究肿瘤基因特征、肿瘤抑制基因的表达和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肿瘤血管生成理论成为肿瘤研究的新热点。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的调控基因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文对转基因小鼠模型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作了综述,并着重介绍了关于肿瘤血管生成调控基因转基因小鼠模型的研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小鼠模型 肿瘤 血管生成
下载PDF
大黄的生化学研究ⅩL.大黄蒽醌衍生物对淋病双球菌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陈知本 陈琼华 +1 位作者 黃玉初 蔡亚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73-374,共2页
大黄是我国传统重要药材之一,其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受到国际上的重视。在30年代,福建民间秘方曾以大黄治疗性病,包括急性淋病、早期梅毒和软性下疳,疗效确切。
关键词 大黄 蒽醌衍生物 双球菌
下载PDF
多糖铁在犬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玉燕 吴国球 +2 位作者 王凤平 沈子龙 廖建民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以进口补铁药力蜚能为参比,比较自制多糖铁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8只毕格犬,采用单剂量(3.0mg·kg^-1)、随机、自身交叉对照试验设计,空腹灌胃给予自制多糖铁与力蜚能,采集24h内动态血浆标本。用原子... 目的:以进口补铁药力蜚能为参比,比较自制多糖铁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8只毕格犬,采用单剂量(3.0mg·kg^-1)、随机、自身交叉对照试验设计,空腹灌胃给予自制多糖铁与力蜚能,采集24h内动态血浆标本。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铁质量浓度并计算ρmax、tmax、AUC0-t、AUC0-∞相对生物利用度等相关参数。结果:多糖铁胶囊和力蜚能胶囊的ρmax分别为(2.63±0.94)、(2.29±0、76)mg·L-^1,tmax均为(4.00±0、00)h,AUC0-t分别为(34.25±11、26)、(34.36±13.65)mg·h·L^-1,t1/2分别为(20.40±8.36)、(24.81±11、74)h,AUC0-∞分别为(64、39±33、99)、(72.86±39、08)mg·h·L^-1。结论:多糖铁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7.6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铁 力蜚能 相对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酶工程技术的研究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吴梧桐 《药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29-134,共6页
本文简要叙述固定化酶、固定化多酶系统、固定化细胞及基因工程菌固定化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底物 发酵 固定化酶 微生物转化
下载PDF
蛙皮活性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姚文兵 刘煜 +2 位作者 余江河 王旻 吴梧桐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14-317,共4页
从美国沼泽绿蛙的皮中分离、提取得到蛙皮活性提取物,体外抗菌试验表明,该活性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另外,小鼠分别po0.22g/kg和0.45g/kg活性提取物,能明显降低致炎剂导致的小鼠耳肿胀率,分别比... 从美国沼泽绿蛙的皮中分离、提取得到蛙皮活性提取物,体外抗菌试验表明,该活性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另外,小鼠分别po0.22g/kg和0.45g/kg活性提取物,能明显降低致炎剂导致的小鼠耳肿胀率,分别比空白组降低18.3%和31.6%;能明显抑制小鼠血管通透性,A590nm吸收值分别比空白组降低23.4%和2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泽绿蛙 蛙皮 活性提取物 抗菌 抗炎
下载PDF
抗癌止痛膏透皮吸收示踪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沈子龙 易七贤 周斌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0-32,共3页
抗癌止痛膏是一种中药复方外用硬膏,临床应用证明具有良好的抗癌止痛效果。为了弄清它的透皮吸收规律,本实验用膏剂中的一个已知结构的有效成分——蟾立苏的氘标记物作示踪剂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大鼠贴用药膏后2~72 h,血液中蟾... 抗癌止痛膏是一种中药复方外用硬膏,临床应用证明具有良好的抗癌止痛效果。为了弄清它的透皮吸收规律,本实验用膏剂中的一个已知结构的有效成分——蟾立苏的氘标记物作示踪剂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大鼠贴用药膏后2~72 h,血液中蟾酥浓度维持在0.98~2.0μg/ml,2 h达到1.05 μg/ml;小鼠贴用药膏后48 h,脏器中均有蓄积,其浓度(μg/g湿组织)如下:8.56(脾脏)、8.10(肝脏),7.54(肾脏),6.11(肌肉),4.44(心脏)和3.96(血液);离体试验表明,不同动物皮肤蟾酥的渗透速率(μg/cm^2·h)大小顺序为:小鼠(10.4)>家兔(7.8)>大鼠(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 蟾立苏 透皮吸收 抗癌药
下载PDF
猪肾和牛肾氨基酰化酶拆分DL-Ala及制备D-Ala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姚文兵 吴梧桐 +1 位作者 金建勤 曾峰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58-361,共4页
本文研究了各种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对从猪、牛肾中分离得到的氨基酰化酶拆分DL-Ala制备D-Ala的影响,结果表明,酶促反应的最适条件为:N-乙酰-DL-Ala的浓度为0.2mol/L,酶用量700u/mmol底物... 本文研究了各种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对从猪、牛肾中分离得到的氨基酰化酶拆分DL-Ala制备D-Ala的影响,结果表明,酶促反应的最适条件为:N-乙酰-DL-Ala的浓度为0.2mol/L,酶用量700u/mmol底物,反应温度37℃,pH7.0,反应时间5h。牛肾氨基酰化酶和猪肾氨基酰化酶的拆分率和D-Ala得率最高分别为90%和84%;89.7%和66.1%,表明牛肾氨基酰化酶的拆分率和得率均优于猪肾氨基酰化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酰化酶 DL-Ala 牛肾 猪肾 拆分 制备
下载PDF
四氢异喹啉衍生的硫脲和异硫脲化合物的合成及NOS抑制活性研究Ⅰ.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大永 徐云根 +1 位作者 华维一 奚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00-404,共5页
目的 :设计和合成出新的由 1,2 ,3,4 四氢异喹啉衍生的硫脲和异硫脲类化合物并研究其对NOS的抑制活性。方法 :将 1,2 ,3,4 四氢异喹啉 2 基引入到硫脲和异硫脲结构中 ,测试合成的目标化合物的NOS抑制活性。结果和结论 :合成了 2 0... 目的 :设计和合成出新的由 1,2 ,3,4 四氢异喹啉衍生的硫脲和异硫脲类化合物并研究其对NOS的抑制活性。方法 :将 1,2 ,3,4 四氢异喹啉 2 基引入到硫脲和异硫脲结构中 ,测试合成的目标化合物的NOS抑制活性。结果和结论 :合成了 2 0个新的 2 (烃胺基硫羰基 ) 1,2 ,3,4 四氢异喹啉和 (烃亚胺基 ) [2 (1,2 ,3,4 四氢异喹啉基 ) ]甲基烃基硫醚化合物 ,其结构经IR、1HNMR、MS及元素分析确证。初步药理筛选结果显示 ,大部分目标化合物有一定的NOS抑制活性 ,其中Ⅰ 6、Ⅱ 1、Ⅱ 3和Ⅱ 7活性接近阳性对照药氨基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 3 4-四氢异喹啉 硫脲 异硫脲 NOS抑制剂 合成
下载PDF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及其伴生菌软化芽孢杆菌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盛勤 冯瑞山 +2 位作者 陈建华 王颜玉 吴梧桐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618-618,共1页
经紫外线单亲灭活的软化芽孢杆菌Bacillus macerans 30-6原生质体和氧化葡萄糖酸杆菌Glucunobacter oxydans 10-3原生质体在PEG(MW6000)诱导下进行融合。在含利福平的YE再生培养基上筛选融合子,融合频率为2.8×10^(-7)。
关键词 维生素C 氧化葡萄糖酸 杆菌 原生质体融合
下载PDF
瑞替普酶(reteplase)在海带中表达的鉴定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雄华 廖建民 +3 位作者 孙石静 张新元 徐寒梅 沈子龙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65-270,共6页
为验证本实验室构建的瑞替普酶(reteplase,r-PA)基因是否成功转入海带,本文通过FAPA、PCR、Southern blotting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分别从体外纤溶活性、DNA的整合以及目的蛋白的表达等三个方面进行鉴定,并运用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 为验证本实验室构建的瑞替普酶(reteplase,r-PA)基因是否成功转入海带,本文通过FAPA、PCR、Southern blotting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分别从体外纤溶活性、DNA的整合以及目的蛋白的表达等三个方面进行鉴定,并运用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层析对表达的蛋白进行了初步分离纯化。FAPA结果表明转基因海带蛋白具有溶栓活性,PCR和Southern Blotting显示在1 100 bp处有特异性条带,Western blotting在39 ku处有蛋白条带,证明r-PA基因已成功转入海带而且获得稳定表达,海带中表达的r-PA不需复性就具有溶栓活性,同时说明在r-PA N端设计的(His)6有助于我们利用亲和层析分离纯化目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瑞替普酶 鉴定
下载PDF
大鼠促黄体素基因β亚基的克隆和在COS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3
作者 沈琪 汪兴生 +1 位作者 沈子龙 吴国球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9,共3页
从摘除卵巢的雌性大鼠脑垂体中提取总RBA,利用RT-PCR技术扩增了促黄体素(LH)的亚基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序列与国外报道的促黄体素(LH)的亚基基因序列完全相同。将该基因片段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构建表达质粒pcDNA3.1(... 从摘除卵巢的雌性大鼠脑垂体中提取总RBA,利用RT-PCR技术扩增了促黄体素(LH)的亚基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序列与国外报道的促黄体素(LH)的亚基基因序列完全相同。将该基因片段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构建表达质粒pcDNA3.1(-)/LH,利用脂质体包裹技术转染COS细胞,放免检测结果显示LH的表达量达6.2 mi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黄体素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1,6-二磷酸果糖的生化、药理、临床及其制备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杜振宁 吴梧桐 《药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45-148,共4页
1,6-二磷酸果糖在心血管领域的应用从基础到临床已全面展开。本文叙述了1,6-二磷酸果糖对缺血心肌细胞作用的生化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并介绍了制备技术的新发展。
关键词 二磷酸果糖 心肌细胞 药理
下载PDF
用PCR法从大肠杆菌K12菌株中克隆tyrB基因 被引量:3
15
作者 史燕东 吴梧桐 +1 位作者 王旻 张玉彬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61-363,共3页
用PCR法从大肠杆菌K12菌株中调出一个长约1.2 kb的DNA片段,该片段插入pKK233-2表达载体后转化tyrB^-菌JP4282,得到3株tyrB^+菌,从3株tyrB^+菌中提取的质粒可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出一个1.2 kb长的插入片段,证明该片段具有tyrB基因活性。
关键词 PCR法 克隆 大肠杆菌
下载PDF
蛇毒纤溶酶的体内过程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沈子龙 汪笑菲 +2 位作者 廖志勇 王红 李晓祥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7-110,共4页
以125I-蛇毒纤溶酶作示踪剂对蛇毒纤溶酶的体内过程及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静脉注射后,大鼠体内血药浓度时程曲线为二房室模型,T1/2β分别为6.1h(低剂量),6.3h(中剂量)和5.6h(高剂量)。... 以125I-蛇毒纤溶酶作示踪剂对蛇毒纤溶酶的体内过程及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静脉注射后,大鼠体内血药浓度时程曲线为二房室模型,T1/2β分别为6.1h(低剂量),6.3h(中剂量)和5.6h(高剂量)。小鼠尾静脉注射后3h,各脏器中放射性活性达到峰值,其值(%)大小顺序如下:肾(1.34)>肺((1.09)>肝(0.90)=脾(0.90)>心(0.51)>肌肉(0.45)>脑(0.29)。125I-蛇毒纤溶酶主要从尿排泄,静脉注射后,72h内尿排泄率达85.6%,而粪排泄仅为5.4%,胆汁排泄率为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纤溶酶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下载PDF
表达芳香族氨基酸转氨酶基因工程菌的细胞固定化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史燕东 吴梧桐 +2 位作者 张玉彬 周艳 黄晓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16-318,共3页
表达芳香族氨基酸转氨酶基因工程菌的细胞固定化初步研究史燕东,吴梧桐,张玉彬,周艳,黄晓风(中国药科大学生物技术中心,南京210009)关键词卡拉胶;聚丙烯酰胺凝胶;明胶-戊二醛;固定化细胞;芳香族氨基酸转氨酶;CTB... 表达芳香族氨基酸转氨酶基因工程菌的细胞固定化初步研究史燕东,吴梧桐,张玉彬,周艳,黄晓风(中国药科大学生物技术中心,南京210009)关键词卡拉胶;聚丙烯酰胺凝胶;明胶-戊二醛;固定化细胞;芳香族氨基酸转氨酶;CTB2pKB7重组质粒由大肠杆菌ty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胶 固定化细胞 氨基酸转氨酶 苯丙氨酸
下载PDF
^3H—氮酮透皮吸收示踪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子龙 林松 《同位素》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3-116,共4页
氮酮(Azone)是目前应用最好的药物皮肤渗透促渗剂之一。用 ̄3H-Azone作示踪剂,研究了透皮吸收后,Azone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离体皮肤的渗透速率和透皮吸收后Azone在大鼠血液中的浓度和时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 氮酮(Azone)是目前应用最好的药物皮肤渗透促渗剂之一。用 ̄3H-Azone作示踪剂,研究了透皮吸收后,Azone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离体皮肤的渗透速率和透皮吸收后Azone在大鼠血液中的浓度和时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Azone能迅速透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各脏器中。体外法(invitro)测定表明,它的平均渗透率为1.00μg/h·cm ̄2,在8h内总渗透率为0.70%。Azone透皮吸收后,在大鼠血液中的浓度先上升,在2h时达最大;然后下降,峰值浓度为2.70μg/ml,到24h时仍高达1.6μg/ml。由此证明Azone在皮肤上既能迅速被吸收又有持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酮 透皮吸收 同位素示踪
下载PDF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衍生物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 被引量:1
19
作者 奚涛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21-224,共4页
采用放射性测量法检测了小鼠血浆和组织中人肿瘤坏死因子 α衍生物 (rhTNF B)的浓度。以Iodogen法制备12 5I rhTNF B ,将其静注小鼠后呈二房室模型处置特征 ,分布半衰期平均为 2 .81± 0 .6 2min ,消除半衰期平均为 2 5 .3± 5... 采用放射性测量法检测了小鼠血浆和组织中人肿瘤坏死因子 α衍生物 (rhTNF B)的浓度。以Iodogen法制备12 5I rhTNF B ,将其静注小鼠后呈二房室模型处置特征 ,分布半衰期平均为 2 .81± 0 .6 2min ,消除半衰期平均为 2 5 .3± 5 .0min ,中央室分布容积为 17.8± 2 .3ml。静注后12 5I rhTNF B可很快向机体的各组织分布 ,大多数组织在 3min即达到较高浓度 ,其中以肝脏浓度最高 ,肺 ,肾 ,心 ,胃 ,脾 ,小肠 ,皮肤等组织也有较高的浓度 ;而肌注12 5I rhTNF B后大多数组织在给药 6 0min后达高峰。各组织脏器的 4h放射性累积量在iv组依次为肝 >肾 >肺 >小肠 >胃 >脾 >心 >皮肤 >肌肉 >脑 ,在im组依次为 :肾 >胃 >肝 >肺 >皮肤 >小肠 >心 >脾 >肌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药代动力学 组织分布 rhTNF-B
下载PDF
人肽脱甲酰基酶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
20
作者 何睿 黄恺飞 +2 位作者 罗学刚 邢莹莹 奚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5-579,共5页
目的:构建人肽脱甲酰基酶(HsPDF)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NIH3T3细胞,研究HsPDF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功能。方法:通过RT-PCR从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中扩增获得HsPDF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利用阳离子脂质体转染NIH3T3细... 目的:构建人肽脱甲酰基酶(HsPDF)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NIH3T3细胞,研究HsPDF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功能。方法:通过RT-PCR从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中扩增获得HsPDF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利用阳离子脂质体转染NIH3T3细胞,G418筛选建立稳定表达细胞系;RT-PCR检测转染后HsPDF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MTT法测定转染后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HsPDF对NIH3T3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cDNA3.1(-)-HsPDF。该载体被转染入NIH3T3细胞后,外源HsPDF基因获得了有效的转录与稳定表达。HsPDF显著促进NIH3T3细胞的增殖,并使细胞呈现出一定的恶变特征。结论:HsPDF基因在NIH3T3细胞中获得了稳定表达并表现出明显的生物学功能,为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肽脱甲酰基酶 载体 构建 NIH3T3细胞 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