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专家清秀就中国证券市场建设和股份制的发展提出重要建议
1
作者 黄运成 宋丽萍 李佩霞 《经济研究参考》 1992年第Z5期646-657,共12页
清秀先生曾是日本日兴研究中心专务董事,1992年5月访华。我们就中国股份制的发展和证券市场的建设与清秀先生交换了意见。现在将清秀先生对有关问题的看法整理如下。
关键词 证券市场发展 证券交易所 股份制公司 证券公司 证券市场建设 上市公司 上市企业 中国证券市场 有关问题 大藏省
下载PDF
我们对中国A股长期看好——访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市场部主席李晶
2
作者 周程 李晶 《国际融资》 2006年第6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摩根大通 海外上市公司 股票市场 中国 融资方式 股权分置改革
下载PDF
1991—1992年:中国证券市场的回顾与展望
3
作者 黄运成 宋丽萍 +1 位作者 王励弘 林雯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95-102,共8页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结合部及国民经济发展的风向标,证券市场的成长与运作,举世瞩目,影响深远。因此,回顾1991年证券市场,展望1992年证券市场,必将有助于人们更深刻、更清晰地认识中国的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本文在1991年中国证券市场发...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结合部及国民经济发展的风向标,证券市场的成长与运作,举世瞩目,影响深远。因此,回顾1991年证券市场,展望1992年证券市场,必将有助于人们更深刻、更清晰地认识中国的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本文在1991年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概况的基础之上,对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中的特点、困难及问题做出全面、具体的分析,并进而针对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中的问题与缺陷,提出继续扩大股票发行,缓解供求矛盾等5点完善中国证券市场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市场 中国
下载PDF
期货市场创新的模型和决策 被引量:4
4
作者 黄小原 田澎 张忠 《信息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2-58,共7页
本文研究了期货市场创新(Innovation)的最优设计问题,分析了保值者和投资者市场结构和交易均衡条件,建立了具有保值性、流动性、价格引导和交易费用的模型,设计了期货市场交易所单个创新、并发创新(Simultane... 本文研究了期货市场创新(Innovation)的最优设计问题,分析了保值者和投资者市场结构和交易均衡条件,建立了具有保值性、流动性、价格引导和交易费用的模型,设计了期货市场交易所单个创新、并发创新(SimultaneousInnovation)和顺序创新(SequentialInnovation)的最优决策,运用模拟退火方法,进行了期货市场创新的仿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货市场 模型 决策 模拟退火 市场经济
下载PDF
中国与日本分行业TFP水平的国际比较:1995-2006 被引量:2
5
作者 郑海涛 任若恩 柏满迎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7-92,共6页
本研究利用以价格表示的国家间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水平差距的测算模型,测算了1995-2006年中国与日本的TFP水平差距,研究结果表明:中日两国的TFP水平差距在1995年后逐步加大。
关键词 生产率分析 国际比较 TFP水平差距 国际竞争力 购买力平价
下载PDF
改进的R/S方法与中国火灾数据的分析预测 被引量:8
6
作者 付昱华 付安捷 《中国工程科学》 2004年第5期39-44,共6页
讨论工程和经济学领域中的R/S分析方法 (重标极差方法 )的若干改进及应用。对于全国火灾起数的分析 ,计算赫斯特指数H时应用 2种新的数据分组方法 ;引入赫斯特指数的差值ΔH以利于判断下一年的火灾起数是否会激增 ;对于已计算出的赫斯... 讨论工程和经济学领域中的R/S分析方法 (重标极差方法 )的若干改进及应用。对于全国火灾起数的分析 ,计算赫斯特指数H时应用 2种新的数据分组方法 ;引入赫斯特指数的差值ΔH以利于判断下一年的火灾起数是否会激增 ;对于已计算出的赫斯特指数H进行R/S分析 ,得到一组新的赫斯特指数H1,即赫斯特指数的赫斯特指数 ,以及相应的ΔH1,依此类推可以得到高阶赫斯特指数及其差值H2 ,ΔH2 ,H3 ,ΔH3 等 ;根据 195 0— 1999年全国火灾起数 ,用R/S方法预测 2 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分析 重标极差方法 高阶赫斯特指数 全国火灾起数 预测
下载PDF
利润率下降导致的消费市场疲软
7
作者 唐志宏 《战略与管理》 CSSCI 1999年第5期113-114,共2页
关键词 利润率下降 消费市场 边际储蓄倾向 经济增长率 降低利率 资源配置扭曲 市场疲软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经济发展
下载PDF
中国楼市不会崩盘
8
作者 李晶 《甘肃金融》 2010年第3期7-7,共1页
对于中国经济和资产市场,全球情绪已经从几个月前的欢欣雀跃,转变为严重担忧去年信贷显著增长的副作用。众多评论员都对信贷过度增长和投资过剩的泡沫提出了警告。
关键词 中国经济 房地产市场 商业地产 投资过剩 债务风险 副作用 资产市场 最坏情况 信贷 人民币
下载PDF
2009年中国经济展望
9
作者 李晶 《首席财务官》 2008年第12期30-33,共4页
2009年中国经济将面对考验。政府正推出经济刺激方案以舒缓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反映了成品出口业的外部需求减弱。同时国内楼市低迷已对钢材、水泥等行业造成连锁效应,并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展望 经济增速 经济刺激 外部需求 连锁效应 出口业 消费者
下载PDF
排除制约中国股市前行的三大障碍
10
作者 刘纪鹏 《决策探索》 2009年第6期9-11,共3页
中国股市要真正从当前的困境中走出来,必须把束缚当前股市发展的制约因素一个一个排除掉。由于不搞价格锁定而是时间锁定导致的"大小非"和"大小限"以及由于一股独大所造成的高抛低吸式的资本运作,已经或正在成为中... 中国股市要真正从当前的困境中走出来,必须把束缚当前股市发展的制约因素一个一个排除掉。由于不搞价格锁定而是时间锁定导致的"大小非"和"大小限"以及由于一股独大所造成的高抛低吸式的资本运作,已经或正在成为中国股市前行的三大障碍。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发现矛盾,排除险情,否则我们将失去3~5年的宝贵历史机遇。解决"大小非"和"大小限"关键是用价格锁定取代时间锁定,具体表述为"大非自锁,小非分割",披露"大的小非",放飞"小的小非"。避免一股独大背景下形成的大股东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高抛低吸的资本运作的第三大障碍的形成,要从治标和治本两个环节治理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股市 资本运作 一股独大 信息不对称 制约因素 股市发展 积极主动 锁定
下载PDF
四大运营商会师资本市场
11
作者 厉建超 《中国电信业》 2004年第11期24-26,共3页
近日,中国网通在海外的上市进程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按照最新的上市日程表,网通将于10月27日开始为其首次公开募股进行巡回推广,11月4日至9日公开招股,11月10日确定股价,11月16日和17日分别在美国和香港两地上市。网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 近日,中国网通在海外的上市进程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按照最新的上市日程表,网通将于10月27日开始为其首次公开募股进行巡回推广,11月4日至9日公开招股,11月10日确定股价,11月16日和17日分别在美国和香港两地上市。网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公开招股说明书中显示,网通将在美国以美国存托股份(ADRS)形式发行94140万股普通股,香港计划发行10460万股,共计发行104600万股。网通将在2004年至2006年间投入85.4亿美元进行网络建设。此次中国网通IPO的总股发售比例为16.2%,低于国家关于红筹股必须不低于25%的规定。预计募集总额在15亿美元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资本市场 运营商 中国电信 商会 网通 海外上市 海外市场 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焦点
下载PDF
逆风飞扬——点评2001年中国电信股
12
作者 厉建超 《中国电信业》 2002年第6期46-49,共4页
2001年电信股年报综述 近日,2001年年报披露结束.由于2001年证券市场持续低迷,往年支撑业绩的委托理财风险被充分暴露,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问题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2001年电信股的年报从整体来看仍然有所上升,实在是难能可贵.总的来说... 2001年电信股年报综述 近日,2001年年报披露结束.由于2001年证券市场持续低迷,往年支撑业绩的委托理财风险被充分暴露,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问题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2001年电信股的年报从整体来看仍然有所上升,实在是难能可贵.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2001年 电信股 资产重组 投资热点
下载PDF
上市:中国电信带来新气象
13
作者 厉建超 《中国电信业》 2002年第11期22-25,共4页
近日,中国电信的上市已经进入了最后的阶段: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已经在香港和日本东京进行了路演,并将在香港和纽约两地上市。这是今年以来亚洲最大、全球第三大新股发行项目。尽管全球资本市场形势不好,但中国电信通过许诺提高派息比率等... 近日,中国电信的上市已经进入了最后的阶段: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已经在香港和日本东京进行了路演,并将在香港和纽约两地上市。这是今年以来亚洲最大、全球第三大新股发行项目。尽管全球资本市场形势不好,但中国电信通过许诺提高派息比率等方式吸引了海内外的投资者,美国投资者对中国电信上市前在美国的推广活动反应较好,并将于11月7日挂牌。从中国电信上市的环境来看,中国电信此次上市可以说星逆风上市。那么,中国电信此次上市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上市后将对中国电信业带来哪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信公司 上市 原因 上市环境
下载PDF
基本面看好 走势却难乐观——2001年下半年电信板块市场趋势预测
14
作者 厉建超 《中国电信业》 2001年第7期29-33,共5页
2000年报披露已经结束,电信股业绩整体向好。且前,大唐电信、中兴通讯、长江通信等国内几家优秀电信设备企业都已在国内上市,其年报基本反映了国内电信业尤其是电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中兴通讯2000年中兴通讯的各项业务均... 2000年报披露已经结束,电信股业绩整体向好。且前,大唐电信、中兴通讯、长江通信等国内几家优秀电信设备企业都已在国内上市,其年报基本反映了国内电信业尤其是电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中兴通讯2000年中兴通讯的各项业务均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234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1%;全年实现净利润3541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7%。每股收益达到0.86元,比去年同期的每股0.61元增长41%,在深市排第7位,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8.78%,比去年同期的13.82%上升36%,在深市也名列前茅。主营业务利润率为38.9%,比1999年同期的49.2%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市场 电信业 市场预测 资本市场
下载PDF
业绩向好铁功绩减少——2000年中国电信股年报综述
15
作者 厉建超 吉国强 《中国电信业》 2001年第6期27-32,共6页
2000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情况近日发布.年报显示,绩优公司队伍有所扩大,实施现金分红的公司明显较以往增加.其中,电信股业绩有稳定增长,仍具有领先优势.
关键词 电信企业 股票市场 上市公司
下载PDF
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发展与完善
16
作者 力评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3-45,共3页
随着改革的深化,股票,债券等等也开始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人们开始有了金融意识,开始争购国库券。欲很好地认识、报道这种现象,就应当对这个学科的奥秘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本期刊载此文,意在帮助读者对证券业在中国的发展,有一个概貌认识。
关键词 证券市场 金融意识 股票市场 期货交易 发行市场 深圳股市 股份制企业 融资券 全国性金融 机构投资
原文传递
我国股份经济及证券市场发展简述
17
作者 张文中 庄穆 张斌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 CSSCI 1992年第12期72-74,21,共4页
我国股份制的发展可以大体上分为五个阶段: 荫发阶段(1980~1983年) 1978年12月,这一阶段,人们讨论的主要问题是“扩大企业自主权”,企业股份制尚未被人们所认识,但一些企业首尝禁果,例如: 1980年哈尔滨松江木器厂正式改名为股份有限公... 我国股份制的发展可以大体上分为五个阶段: 荫发阶段(1980~1983年) 1978年12月,这一阶段,人们讨论的主要问题是“扩大企业自主权”,企业股份制尚未被人们所认识,但一些企业首尝禁果,例如: 1980年哈尔滨松江木器厂正式改名为股份有限公司,并向社会集资数百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市场 股份经济 中国
原文传递
网络股价值评估:模型与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建良 《证券市场导报》 1999年第9期39-46,共8页
网络股的疯涨,使证券分析师们不得不采取某些办法来对传统的股票估值模型进行修正。各种模型各有长短,经济附加值模型(EVA)似乎在应用过程中显得更为合理,更有说服力。模型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找到了某种评估网络股价值的依据,从... 网络股的疯涨,使证券分析师们不得不采取某些办法来对传统的股票估值模型进行修正。各种模型各有长短,经济附加值模型(EVA)似乎在应用过程中显得更为合理,更有说服力。模型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找到了某种评估网络股价值的依据,从而减少了投资的盲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评估 网络股 亚马逊公司 市盈率 证券分析师 经济附加值模型 市场份额 传统零售 中国证券市场 膨胀的气球
下载PDF
平稳增长中孕育变局——2005年四大运营商年报综述和未来趋势预测 被引量:2
19
作者 厉建超 《中国电信业》 2006年第4期16-21,共6页
最近在香港上市的四大电信运营商先后公布了年报,整体来看,在电信运营业总体发展环境向好的情况下,四大电信运营商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增长,赢利水平也稳步提高,2005年度年报业绩比2004年更加亮丽,同时电信运营商内部之间的分化也日益突出。
关键词 电信运营商 未来趋势预测 年报 综述 孕育 平稳 电信运营业 总体发展 主营业务 上市
下载PDF
财政货币政策在美国“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0
作者 刘晓莲 刘颖 宗立鹏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0-52,共3页
财政与货币政策是稳定和刺激经济增长的两大工具,在美国“新经济”发展中,这两大政策工具发挥了促进经济增长、缓解经济衰退、启动经济复苏的积极作用。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分析研究美国“新经济”发展中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实践和经验... 财政与货币政策是稳定和刺激经济增长的两大工具,在美国“新经济”发展中,这两大政策工具发挥了促进经济增长、缓解经济衰退、启动经济复苏的积极作用。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分析研究美国“新经济”发展中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实践和经验,为我国应对入世挑战,抢抓发展机遇,在财政货币政策选择上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 作用 财政货币政策 美国 新经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