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轴向拉-拉疲劳叠加侧向振动疲劳试验方案设计
- 1
-
-
作者
李明
张光
文敏
翟亚浩
-
机构
中国试验飞行研究院
西北工业大学
-
出处
《现代机械》
2025年第2期29-33,共5页
-
文摘
航空发动机在服役期间承受低频疲劳大载荷与持续的气流造成的振动疲劳载荷的共同作用,导致其构件的疲劳寿命受到影响。结构振动疲劳特性的影响因素复杂,因此设计轴向拉-拉疲劳叠加侧向振动疲劳试验,研究材料表面疲劳损伤机理,进行疲劳寿命分析有重大意义。以航空发动机常用材料铝合金为例,设计试验方案,研究开展轴向拉-拉疲劳叠加侧向振动疲劳试验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试样在轴向载荷基础上叠加侧向振动载荷时会导致试样发生局部共振,从而对试样疲劳寿命产生影响,采用涡流激振器可实现试样侧向加载,并且该侧向载荷对疲劳试验机不会产生影响或造成损伤。这为设计并进行轴向拉-拉疲劳叠加侧向振动疲劳试验提供了理论基础,证明了试验的可行性。
-
关键词
轴向疲劳
振动疲劳
方案设计
可行性设计
-
Keywords
axial fatigue
vibration fatigue
scheme design
feasibility design
-
分类号
V214.3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
-
题名全向信标飞行校验地面调试研究
- 2
-
-
作者
李文凯
梁恩泽
-
机构
中国试验飞行研究院
-
出处
《中国航班》
2020年第17期74-74,共1页
-
文摘
全方位无线电信标(VOR)是被国际民航组织批准为国际标准的一种用于航空的无线电导航系统设备,是目前广泛使用的陆基进程测角系统。在全向信标导航设备的维护中,飞行校验是检测地面保障飞行的各种设备的信号。以意大利 THALES 产品为例,介绍 DVOR/DME 设备的校飞过程、步骤。具体从飞行校验的准备阶段、实施校验、测试调整几个方面详细展开说明,总结校飞经验与大家共享讨论。
-
关键词
全向信标
飞行校验
调试
-
分类号
V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
-
题名金属蠕变疲劳寿命预估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张力文
张小文
宋继萍
-
机构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中国试验飞行研究院
-
出处
《工业加热》
CAS
2021年第2期36-40,共5页
-
基金
2019年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校级一般科研项目(33/115040386)。
-
文摘
高温变载荷作用下的构件易发生蠕变疲劳损伤断裂,严重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下的寿命预测是材料结构完整性的重要要素。综述了影响金属蠕变疲劳寿命的因素,并基于线性累积损伤法、延性耗损法、Manson-coffin方程、频率修正法与频率分离法、平均应变速率寿命预测模型、延性耗竭模型、能量守恒蠕变疲劳交互寿命模型、延性耗竭与损伤力学蠕变疲劳寿命预估模型等方面探讨了国内外金属材料在疲劳-蠕变寿命交互作用下的寿命预测模型。最后,基于目前蠕变疲劳寿命预估模型存在的问题,对蠕变疲劳寿命预估模型进行了展望。
-
关键词
蠕变-疲劳
交互
寿命预测
-
Keywords
creep-fatigue
interaction
life forecast
-
分类号
TG111.8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
-
题名某飞行台任务系统直流供电系统改造
- 4
-
-
作者
段小维
刘国波
-
机构
中国试验飞行研究院
-
出处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第18期8-9,共2页
-
文摘
在分析某飞行台原有直流供电系统结构、用电需求及特点的基础上,对于空台任务系统27VDC直流供电系统进行全面的改造及重新设计,在保证飞行试验过程安全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被试系统各系统及设备用电需求,采用多冗余度备份设计,为飞行台任务系统提供优质的直流电源供给,为飞行台安全高效的完成飞行试验任务提供保障。
-
关键词
直流供电系统
整体电源
自动切换
多冗余度设计
-
分类号
TS952.83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仪表着陆系统远程监控信号中断故障分析研究
- 5
-
-
作者
赵悦
沙婉婷
-
机构
中国试验飞行研究院
-
出处
《中国航班》
2020年第17期75-75,共1页
-
文摘
仪表着陆系统是一种引导飞机进行精密进近着陆的设备,由地面台向空中的飞机提供沿跑道水平面和垂直平面着陆的信息,主要由航向台和下滑台组成。飞机到达目的地机场上空时,需借助地面航向台和下滑台发射的波束引导着陆。在仪表着陆系统远程监控信号发生中断故障后,经过检测分析,确认为控制板 CSB 故障,通过更换 CSB 板排除了该故障。
-
关键词
仪表着陆系统
远程监控
控制板CSB
中断故障排除
-
分类号
V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
-
题名空战三维视景仿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8
- 6
-
-
作者
罗秋鹏
高晓光
杨建国
-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中国试验飞行研究院
-
出处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3-36,73,共5页
-
基金
航空科学基金(05D53022)
-
文摘
针对空对空作战仿真过程直观化以及仿真结果更有利于分析的需求,建立了一个具有沉浸感和交互作用能力的空战三维视景仿真环境。首先,利用建模软件Creator进行了飞机、导弹的三维实体模型和作战场景建模。然后,在空战飞行仿真系统之上,基于Vega Prime平台构建仿真环境的三维视景子系统,实时动态再现空战飞行和打击的全过程,重点研究了实现空战视景仿真的几项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包括飞机舱内视点下的平显系统显示;基于MFC开发视景子系统的程序驱动过程;基于粒子系统的战场环境特效处理技术;以及从舱内以及舱外不同方位进行观察的视点变换。最后给出了空战视景仿真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该系统较好地满足了空战虚拟战场三维演示的需求。
-
关键词
空对空作战
视景仿真
平视显示器
特效
视点
-
Keywords
air-to-air combat
visual simulation
Head-Up Display(HUD)
special effects
viewpoint
-
分类号
V271.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TP391.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RoF在无线接入领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
- 7
-
-
作者
杨洋
-
机构
中国试验飞行研究院
-
出处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5-47,共3页
-
文摘
RoF技术是未来无线接入网的一大发展方向,简要介绍了RoF技术的构成、实现方式以及实用的关键技术,并详细分析了它的优势,展现了RoF技术的广阔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
-
关键词
无线接入
预失真补偿
光纤射频
光纤通信
-
Keywords
wireless access
predistortion circuit
RoF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
分类号
TN929.11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