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修复镭污染土壤的可行性初步分析
1
作者 原寒 乔新燕 +1 位作者 曹少飞 商照荣 《辐射防护通讯》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植物修复技术以其成本低廉和对环境的友好性,成为治理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污染的有效手段。在铀矿开采和冶炼过程中产生的^(226)Ra是一种具有长半衰期的α核素,一旦释放到环境中,便可能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因此,研究^(226... 植物修复技术以其成本低廉和对环境的友好性,成为治理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污染的有效手段。在铀矿开采和冶炼过程中产生的^(226)Ra是一种具有长半衰期的α核素,一旦释放到环境中,便可能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因此,研究^(226)Ra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吸收和转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开展^(226)Ra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工作至关重要。通过调研国内外关于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镭从土壤到植物的吸收转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了镭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策略及其可行性,提出了提升镭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效率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 土壤 可行性分析
下载PDF
我国南方镭污染区优势植物及根际微生物分析
2
作者 原寒 乔新燕 +3 位作者 曹少飞 吴仁杰 李建国 商照荣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6-1152,共7页
为探索我国南方中低水平镭污染土壤环境中优势植物对226Ra的富集规律及其根际微生物特征,对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区的南方典型铀矿区进行了野外实地样方调查,采集该地区优势植物和土壤,分析物种优势度、土壤镭污染水平、植物对22... 为探索我国南方中低水平镭污染土壤环境中优势植物对226Ra的富集规律及其根际微生物特征,对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区的南方典型铀矿区进行了野外实地样方调查,采集该地区优势植物和土壤,分析物种优势度、土壤镭污染水平、植物对226Ra的转移和富集特征、植物根际微生物特征。结果表明,现场共筛选出15种优势草本植物,以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的生物量最大,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分别为0.17、0.45;采样区226Ra的平均浓度为211 Bq·kg^(-1);土壤中存在大量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子囊菌门(Ascomycota)等微生物,且不同的植物根际有特定的微生物类群富集,在放射性环境治理和修复、形成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组合方面具有应用潜力。本研究结果为后期筛选原位治理土壤放射性污染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富集植物 转移参数 根际微生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