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M技术在生产性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以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高铁信号实验实训室为例
1
作者 任建新 于训全 +1 位作者 刘伍洲 颜彬 《甘肃科技》 2022年第9期17-20,共4页
为提升生产性实验实训基地社会服务能力低下、信息化技术在轨道交通行业建设应用不明确的问题,依托单位高铁信号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过程分析了BIM技术应用的主要内容,具体论述了基于BIM模型的可视化三维展示、基于BIM模型的优化性检测碰... 为提升生产性实验实训基地社会服务能力低下、信息化技术在轨道交通行业建设应用不明确的问题,依托单位高铁信号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过程分析了BIM技术应用的主要内容,具体论述了基于BIM模型的可视化三维展示、基于BIM模型的优化性检测碰撞、基于BIM模型的协调性图纸会审、基于BIM模型完成4D虚拟建造、基于BIM模型的大数据技术应用、基于BIM模型的实验实训项目管理6项关键应用研究,最后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为实验实训基地运营维护高水平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助于推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在轨道交通行业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高铁信号 实验实训室 大数据
下载PDF
高速铁路非金属声屏障病害及整治措施
2
作者 黄显泉 陈俊元 《铁道工务》 2024年第6期99-101,共3页
铁路声屏障在降低噪声污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长期运营使用过程中,声屏障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病害,其中非金属声屏障的病害较为严重,这些病害不仅影响声屏障的正常功能,也会对铁路运营安全和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本文详细分... 铁路声屏障在降低噪声污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长期运营使用过程中,声屏障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病害,其中非金属声屏障的病害较为严重,这些病害不仅影响声屏障的正常功能,也会对铁路运营安全和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本文详细分析了高速铁路非金属声屏障病害产生的原因,通过研究非金属声屏障病害及整治措施,为提高高速铁路的运行安全和环境质量提供参考,也为非金属声屏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非金属声屏障 病害 病害整治
下载PDF
山区高铁防洪分析及对策
3
作者 谢光志 《铁道工务》 2024年第4期87-89,93,共4页
高速铁路部分地段存在特殊地形地貌,异常天气多发,传统的铁路防洪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高铁对防洪的要求,深入研究新形势下高铁的防洪工作是铁路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2018—2023年某工务段防洪工作的相关数据,发现山区是高... 高速铁路部分地段存在特殊地形地貌,异常天气多发,传统的铁路防洪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高铁对防洪的要求,深入研究新形势下高铁的防洪工作是铁路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2018—2023年某工务段防洪工作的相关数据,发现山区是高铁防洪的关键,并总结了高铁山区防洪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主动防范、主动避险、主动响应的防洪对策,为进一步做好山区高铁防洪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防洪 高铁工务 对策方法
下载PDF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精调应注意的问题思考
4
作者 容睿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17年第12期00080-00080,共1页
无砟轨道精调关系到整个高速铁路的运行质量,而精调技术决定了无砟轨道的平顺性。笔者根据相关文献,主要从静态精调和动态精调两个方面来对现阶轨道精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提高无砟轨道精度。
关键词 高速铁路的 无砟轨道 精调技术
下载PDF
国际共享型轨道交通综合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任建新 刘剑飞 +2 位作者 于训全 钟志旺 颜彬 《甘肃科技》 2021年第24期19-22,共4页
轨道交通是一个“车-车、流-固、弓-网、轮-轨、机-电”等多耦合的具有冲击性负荷、动态移动、运行工况和运营环境十分恶劣的综合庞大系统。本研究针对轨道交通综合实训基地建设背景、建设内容等进行深度分析,旨在提出基于“契约式”理... 轨道交通是一个“车-车、流-固、弓-网、轮-轨、机-电”等多耦合的具有冲击性负荷、动态移动、运行工况和运营环境十分恶劣的综合庞大系统。本研究针对轨道交通综合实训基地建设背景、建设内容等进行深度分析,旨在提出基于“契约式”理念的建设理念和具体做法,以此化解旺盛的人才需求与铁路标准专用设备缺少的现实矛盾,均衡人才培养单位与合作企业之间的利益。研究表明,基于“契约式”理念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不仅能推动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共建实训基地进程,更能大幅提升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国际共享 综合实训
下载PDF
基于多维极限状态函数的桥梁地震易损性分析
6
作者 唐径遥 《北方交通》 2022年第5期9-14,共6页
为了精准评估桥梁地震易损性,以某一连续刚构桥为例,首先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其次考虑到桥梁易损构件支座和桥墩之间可能存在线性相关、非线性相关、完全相关和完全不相关等四种相关性,利用四种多维极限状态函数对桥梁系统... 为了精准评估桥梁地震易损性,以某一连续刚构桥为例,首先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其次考虑到桥梁易损构件支座和桥墩之间可能存在线性相关、非线性相关、完全相关和完全不相关等四种相关性,利用四种多维极限状态函数对桥梁系统的地震易损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传统方法中桥梁系统地震易损性曲线源于构件的易损性曲线,并且表达为区间的形式,无法准确地描述桥梁系统的破坏情况;基于多维极限状态函数的易损性分析方法可直接利用构件的响应获得桥梁系统的地震易损性曲线;考虑了桥梁关键构件之间存在不同的相关性后得到的桥梁系统地震易损性差异较大,故在后续的地震易损性分析中应充分考虑构件之间的相关性对系统地震易损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极限状态函数 相关性 界限估计法 地震易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