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轨道交通弓网燃弧研究进展与展望
1
作者 张昱航 魏志恒 +1 位作者 周于翔 马志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28,34,共5页
[目的]弓网燃弧现象会恶化列车受流质量,导致受电弓滑板和接触线遭受烧蚀,进而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鉴于目前弓网燃弧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高速铁路领域,而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城轨”)在供电方式及接触线悬挂形式上与高速铁... [目的]弓网燃弧现象会恶化列车受流质量,导致受电弓滑板和接触线遭受烧蚀,进而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鉴于目前弓网燃弧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高速铁路领域,而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城轨”)在供电方式及接触线悬挂形式上与高速铁路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开展城轨弓网燃弧的相关研究。[方法]综述了城轨弓网燃弧的研究现状。梳理了结合弓网运动及气体吹弧作用的黑盒模型或磁流体动力学模型的建模成果,并介绍了利用有限元软件对燃弧物理场进行仿真的研究进展。概述了弓网载流试验的最新进展,探讨了速度、接触力和电流对燃弧强度的影响。总结了弓网燃弧的检测方法,其中光电传感器已得到广泛应用,而图像识别检测与机器学习技术的深度融合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方向。[结果及结论]基于现有研究,考虑材料物态变化的燃弧模型能够有力推动燃弧烧蚀研究的深入。同时,纳入天气因素的考量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弓网燃弧的建模分析。针对燃弧数据的针对性补强措施有助于减少维护工作量,而多部门数据的融合则有助于推动城轨燃弧检测的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弓网燃弧 燃弧建模 载流试验 燃弧检测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振动噪声治理及管控模式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魏炳鑫 李玉路 +2 位作者 叶利宾 李明航 程朝伟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4年第8期135-141,共7页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环境问题愈发引起重视,特别是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振动噪声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议题。文章简要阐述目前城市轨道交通振动噪声治理现状,以北京地铁某线路振动噪声投诉为例,分析振动噪声问题的成因,并提...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环境问题愈发引起重视,特别是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振动噪声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议题。文章简要阐述目前城市轨道交通振动噪声治理现状,以北京地铁某线路振动噪声投诉为例,分析振动噪声问题的成因,并提出整改治理方案。针对当下振动噪声治理与管理模式存在的监测工作缺失、配套标准体系不完善、治理效果无法保证等问题,提出一种主动化、智能化声振管控模式,实现振动噪声问题管控由经验支撑向数据支撑转变,优化调整线路设备维修策略,为完善振动噪声监测体系和治理措施,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运维管理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振动噪声 治理措施 管控模式 智能运维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基础设施维保知识库构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正阳 汪楚翔 +2 位作者 张梓鸿 王文斌 魏志恒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4年第4期126-133,共8页
针对当前轨道交通运营维保领域技术标准多样、资料繁多、文件结构形式多样的挑战,以及现场病害种类繁多导致维保资料查询与检索困难的问题,首次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提出构建基础设施维保知识库的解决方案。通过运用光学字符识别(OCR)技... 针对当前轨道交通运营维保领域技术标准多样、资料繁多、文件结构形式多样的挑战,以及现场病害种类繁多导致维保资料查询与检索困难的问题,首次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提出构建基础设施维保知识库的解决方案。通过运用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和深度学习算法,成功实现对图片数据和视频数据的资料文本化转换。借助指导数据修复(GDR)模型,实现对数据的智能清洗和整理。通过分词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分布式存储技术,成功统一数据资料的管控方式。通过建立索引技术,大幅提升内容的查找速度。最后,通过在智能运维平台上搭建知识库,并以钢轨为例,展示出可能的病害问题以及原因分析,同时提供相应的维修方案。这一方案不仅解决维保人员查询资料困难的问题,还显著降低维修成本,有效提高维保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基础设施 维保知识库
下载PDF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轮轨力检测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胜龙 王文斌 +3 位作者 沈凯明 戴源廷 周亚鹏 王云龙 《科技和产业》 2023年第4期247-253,共7页
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轮轨力的检测技术进行了系统性的介绍。地面测试方法包括连续测试法和非连续测试法,连续测试法能够对车辆运行状态、车轮多边形等病害进行检测。车载测试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其中连续测力轮对法是目前最... 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轮轨力的检测技术进行了系统性的介绍。地面测试方法包括连续测试法和非连续测试法,连续测试法能够对车辆运行状态、车轮多边形等病害进行检测。车载测试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其中连续测力轮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测试方法。轮轨力采集系统具有快速、高效、稳定等优势,在地铁动态验收及运维过程中的轮轨力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力 地面测试法 直接测试法 测力轮对 轮轨力检测系统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轮轨力间接测量法仿真验证
5
作者 刘畅 张胜龙 +2 位作者 张昀青 王文斌 罗鹏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6-91,共6页
针对现有传统轮轨力直接测量法测力轮对安装复杂、前期贴片与标定操作难度较大且成本较高等问题,以现有的相关研究为基础,以城市轨道交通列车为研究对象,利用Simpack动力学软件对轮轨力间接测量法进行仿真验证。推导出轮轨力间测量法的... 针对现有传统轮轨力直接测量法测力轮对安装复杂、前期贴片与标定操作难度较大且成本较高等问题,以现有的相关研究为基础,以城市轨道交通列车为研究对象,利用Simpack动力学软件对轮轨力间接测量法进行仿真验证。推导出轮轨力间测量法的理论公式,利用Simpack软件,建立车辆-轨道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运算得出直线段轮轴横向力与轮轨垂向力两者在不同工况下误差的50%、75%、90%与最大值。结果表明,间接测量法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为城市轨道交通轮轨力测量提供可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间接测量法 轮轨垂向力 轮轴横向力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低碳技术研究及展望 被引量:19
6
作者 于鑫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2年第8期1-6,共6页
城市轨道交通是大容量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是引导及承载城市居民低碳出行的骨干交通方式。在碳达峰、碳中和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为响应国家的号召,文章面向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发展领域,在对绿色低碳技术按照其在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应... 城市轨道交通是大容量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是引导及承载城市居民低碳出行的骨干交通方式。在碳达峰、碳中和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为响应国家的号召,文章面向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发展领域,在对绿色低碳技术按照其在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应用进行分类阐述的基础上,从“绿色建设、绿色行车、绿色运营、绿色管养、绿色评价”五大场景出发,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低碳技术体系,并为实现该体系提出4点展望,以期为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双碳战略 绿色低碳 技术体系 研究 展望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运维数据治理方法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洋 赵正阳 +2 位作者 王文斌 徐栋 陈万里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2年第6期94-100,共7页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目前在基础设施运维数据治理方面的不足,结合数据治理理论方法,在明确数据治理目标和对象的基础上,提出包含数据标准制定、数据架构搭建、存量数据改造、运维数据管理的数据治理流程与方法,并在某地铁运营公司土建线路...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目前在基础设施运维数据治理方面的不足,结合数据治理理论方法,在明确数据治理目标和对象的基础上,提出包含数据标准制定、数据架构搭建、存量数据改造、运维数据管理的数据治理流程与方法,并在某地铁运营公司土建线路部开展实践应用,提高数据应用的便捷度与数据分析的准确度,提升现场数据管理水平,为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智能运维在数据治理与标准化方面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基础设施运维 大数据 数据资产 数据治理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限界检测系统的动态补偿方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威 戴源廷 +2 位作者 刘斐然 王雨泰 魏志恒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2年第5期24-29,共6页
采用以线激光传感器为基础的动态补偿方法可提高限界检测系统的测试精度。该方法主要使用2台线激光传感器扫描钢轨内侧得到钢轨的轮廓数据,对钢轨数据通过中值滤波进行曲线平滑后,通过钢轨特征提取轨头数据,根据带约束的最小二乘法找出... 采用以线激光传感器为基础的动态补偿方法可提高限界检测系统的测试精度。该方法主要使用2台线激光传感器扫描钢轨内侧得到钢轨的轮廓数据,对钢轨数据通过中值滤波进行曲线平滑后,通过钢轨特征提取轨头数据,根据带约束的最小二乘法找出钢轨轨头特征点,再进行坐标转换后,计算出实际限界数据在标准限界中的位置。通过与现场的实际比对,证明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限界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限界 振动补偿 钢轨特征点 精度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技术发展及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方法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王冰 李洋 +1 位作者 王文斌 赵正阳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0年第8期75-82,共8页
为助推城轨行业智能化发展,文章聚焦城轨智能运维技术,首先概述该技术的良好发展环境,简要阐述城轨智能运维技术内涵和涉及的相关技术,分析研究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地区城轨公司在智能运维技术方面的发展动态,指出... 为助推城轨行业智能化发展,文章聚焦城轨智能运维技术,首先概述该技术的良好发展环境,简要阐述城轨智能运维技术内涵和涉及的相关技术,分析研究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地区城轨公司在智能运维技术方面的发展动态,指出现阶段我国城轨行业在智能运维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分析《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中基础设施智能运维体系的建设目标与重点内容,并在智能基础设施方面提出平台搭建、技术接入、生产应用、数据积累与智能应用的五步发展路径,以促进我国城轨交通行业信息化健康发展和智慧城轨建设有序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智慧城轨 智能运维技术 智能基础设施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管理办法与技术规范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洋 王文斌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19年第8期27-31,共5页
为有力保障城市轨道交通新建线路的安全运行,把好新线投入运营的第一道安全关口,同时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意见》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于2019年... 为有力保障城市轨道交通新建线路的安全运行,把好新线投入运营的第一道安全关口,同时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意见》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于2019年初相继印发了《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及《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技术规范第1部分:地铁和轻轨》。针对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内容,从政策内容以及政策落实2个方面进行研究与解读,旨在助力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法令政策的推进与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初期运营 安全评估 政策研究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与动态检测服务模式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于鑫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19年第8期1-6,共6页
为了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质量、运营安全与品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以下简称“交通运输部”)于2019年初相继印发了关于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工作的管理办法与技术规范。以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业务的内容与特... 为了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质量、运营安全与品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以下简称“交通运输部”)于2019年初相继印发了关于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工作的管理办法与技术规范。以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业务的内容与特点为出发点,对比安全评估与试运行基本条件的异同,结合我国目前工程实际情况建立3种动态检测服务模式,并对各种服务模式的优劣势进行分析,为各建设/运营管理单位在迎接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初期运营前 安全评估 动态检测服务模式 轮轨关系 弓网关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弓网检测监测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占山 魏志恒 +3 位作者 杨起帆 宋天浩 周于翔 程朝伟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20期17-20,共4页
良好的弓网关系是保障列车安全运行的基础,为确保弓网系统长期服役的可靠性,有必要建立城轨交通弓网检测监测体系。在梳理城轨铁路检测的需求上,充分吸收高速铁路的经验,构建城轨弓网检测监测体系框架,该文从5个层面进行分析描述,论述... 良好的弓网关系是保障列车安全运行的基础,为确保弓网系统长期服役的可靠性,有必要建立城轨交通弓网检测监测体系。在梳理城轨铁路检测的需求上,充分吸收高速铁路的经验,构建城轨弓网检测监测体系框架,该文从5个层面进行分析描述,论述弓网检测监测的关键技术和主要方法,阐述体系在弓网生命周期管理和实践中的运用案例,为城轨弓网体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载综合检测系统 运营电客车 弓网关系 传输技术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轮轨关系与弓网关系检测管理平台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文斌 李洋 +1 位作者 赵正阳 王天柱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1年第11期74-80,共7页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轮轨及弓网关系检测管理能力及数据分析利用水平,文章在分析当前行业内轮轨及弓网关系检测业务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基于信息管理与数据自动化分析等技术,研发城市轨道交通轮轨关系与弓网关系检测管理平台,...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轮轨及弓网关系检测管理能力及数据分析利用水平,文章在分析当前行业内轮轨及弓网关系检测业务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基于信息管理与数据自动化分析等技术,研发城市轨道交通轮轨关系与弓网关系检测管理平台,开展平台整体架构及功能架构设计,并阐述平台实际应用效果。实践证明,该平台可实现基础信息管理标准化,项目进度管理流程化,数据分析自动化、多维化、可视化,数据报告生成便捷化,项目全过程管理电子化,从而有效提升现场检测工作效率,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度,有利于建设、运营、施工、检测等单位多方协作与信息共享,确保检测数据从建设期至运维期的顺畅流转及深度挖掘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轮轨关系 弓网关系 检测管理平台 信息化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钢轨波磨智能管理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宗臻 王文斌 王小锁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0年第8期83-88,共6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城轨")钢轨波磨问题,首先分析城轨钢轨波磨的特征及危害,然后对我国采用的钢轨波磨评价方法进行分析,指出分波长分级波磨评价的必要性;对钢轨波磨测量方式进行分类总结,指出针对钢轨波磨智能管理...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城轨")钢轨波磨问题,首先分析城轨钢轨波磨的特征及危害,然后对我国采用的钢轨波磨评价方法进行分析,指出分波长分级波磨评价的必要性;对钢轨波磨测量方式进行分类总结,指出针对钢轨波磨智能管理宜采用随车全线测量和重点区段人工连续测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城轨钢轨波磨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指出既有管理方式的不足,提出钢轨波磨智能管理的理念,并围绕钢轨波磨智能管理的要点分别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钢轨波磨 智能管理 评价方法 测量方式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综合检测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魏志恒 徐栋 +2 位作者 陈万里 戴源廷 王文斌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1年第11期81-84,共4页
全面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运行状态是保障其安全运营的关键。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及相关检测技术进步,包含小型检测系统、固定监测系统、车载检测系统在内的综合检测技术已成为系统、高效感知基础设施状态的有效手段。通过分... 全面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运行状态是保障其安全运营的关键。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及相关检测技术进步,包含小型检测系统、固定监测系统、车载检测系统在内的综合检测技术已成为系统、高效感知基础设施状态的有效手段。通过分析工程车搭载检测系统、运营电客车搭载检测系统、单独成列综合检测车的应用范围、技术特点、应用效果,以及基础设施综合检监测体系构建的发展趋势,总结丰富实践经验,为进一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运维水平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基础设施 综合检测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地上线路接地体的冲击接地电阻测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朝阳 马九洋 +1 位作者 魏志恒 王文斌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1年第8期45-49,共5页
城市轨道交通对安全要求较高,而地上线路区段的电气系统和场段线路金属导体结构很容易遭受雷击损害,因此要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及建筑设施具备良好的防雷接地性能。然而当前缺乏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冲击接地电阻的测试方法,已有的接地体接... 城市轨道交通对安全要求较高,而地上线路区段的电气系统和场段线路金属导体结构很容易遭受雷击损害,因此要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及建筑设施具备良好的防雷接地性能。然而当前缺乏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冲击接地电阻的测试方法,已有的接地体接地性能测试方法和根据工频接地电阻换算冲击接地电阻的方法都不能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接地系统。文章通过对现有标准和文献的分析,并结合线路实际测试,得出城市轨道交通地面线路冲击接地电阻测试方法的参数设置,为相关标准制定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线路 冲击接地电阻 工频接地电阻 防雷接地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矩形减振隧道参数仿真研究
17
作者 安亚超 张胜龙 +2 位作者 王文斌 张昀青 李林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7-100,共4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对于减振能力强且结构刚度大的减振措施的需求,建立了一种将减振垫置于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的矩形减振隧道模型并对其减振效果进行仿真分析。首先根据圆形隧道实测数据建立有限元模型,再将圆形断面改为矩形断面,加...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对于减振能力强且结构刚度大的减振措施的需求,建立了一种将减振垫置于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的矩形减振隧道模型并对其减振效果进行仿真分析。首先根据圆形隧道实测数据建立有限元模型,再将圆形断面改为矩形断面,加入减振垫建立矩形减振隧道模型。通过对减振垫取不同厚度、密度、弹性模量时列车动力学性能、行车安全性及减振效果的分析得出各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然后对多个参数组合的减振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减振垫厚度在10~50 mm时厚度越大减振效果越好,减振垫厚度大于40 mm后对减振效果的提升不明显,减振垫厚度不宜超过40 mm;减振垫密度对减振效果影响不大;减振垫弹性模量在0.1~2.0 MPa时弹性模量越大减振效果越差,减振垫弹性模量不宜超过2.0 MPa;当矩形断面尺寸为5.3 m(长)×4.6 m(宽),初期支护厚0.5 m、二次衬砌厚0.3 m,减振垫的厚度为40 mm、密度为1 000 kg/m^(3)和弹性模量为0.5 MPa时钢轨垂向位移和脱轨系数均小于规范限值,且有较大安全余量,Z振级插入损失为21.76 dB,减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减振效果 数值模拟 减振隧道 减振垫 参数设计 行车安全 Z振级插入损失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钢轨预打磨技术要求及验收标准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克飞 王进 +1 位作者 黑勇进 吴宗臻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7-150,共4页
钢轨预打磨是对铺设上道新钢轨的打磨作业,可以去除钢轨表面脱碳层,消除焊缝不平顺和运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初始缺陷,从而缩短轮轨磨合期,延长轮轨使用寿命。多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在开通前开展了钢轨预打磨作业,然而尚缺乏城市轨道交... 钢轨预打磨是对铺设上道新钢轨的打磨作业,可以去除钢轨表面脱碳层,消除焊缝不平顺和运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初始缺陷,从而缩短轮轨磨合期,延长轮轨使用寿命。多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在开通前开展了钢轨预打磨作业,然而尚缺乏城市轨道交通钢轨预打磨的技术要求及验收标准。为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钢轨预打磨质量,加强新建线路钢轨预打磨管理,本文对钢轨预打磨的技术要求、作业要求、质量验收要求及其发展方向进行探讨,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钢轨预打磨技术要求及验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钢轨 预打磨 技术要求 验收标准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电客车搭载式综合检测技术研究
19
作者 谢佳佳 段国辉 +2 位作者 魏志恒 赵勤坤 徐恒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9期84-87,共4页
随着城轨检测技术及运维理念的不断发展,车载综合检测已成为保障设施设备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运营电客车搭载式综合检测技术在建造成本、反映运营实际工况、检测时段等方面优势明显,已逐渐成为现阶段城轨最经济、科学、高效的检测方式... 随着城轨检测技术及运维理念的不断发展,车载综合检测已成为保障设施设备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运营电客车搭载式综合检测技术在建造成本、反映运营实际工况、检测时段等方面优势明显,已逐渐成为现阶段城轨最经济、科学、高效的检测方式之一。本文从城轨检测技术现状和实际需求出发,对运营电客车搭载式综合检测系统涉及的前端检测数据感知、车载综合系统、智能分析平台等技术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运营电客车搭载式检测系统的应用效果,为车载综合检测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载综合检测系统 运营电客车
下载PDF
高速运动状态下基于多台线阵相机的轨道检测设备研究
20
作者 谢佳佳 翟国锐 +2 位作者 尹文泽 杜伟 赵勤坤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5年第2期008-013,共6页
为提高轨道检测数据获取的效率,本文实现了一种基于5台线阵相机的轨道图像获取设备。首先,介绍了设备中5台线阵相机的安装分布和控制,解决了图像丢帧造成的图像错位问题,建立了线阵相机的几何成像模型,设计了基于线阵轨道图像在横向和... 为提高轨道检测数据获取的效率,本文实现了一种基于5台线阵相机的轨道图像获取设备。首先,介绍了设备中5台线阵相机的安装分布和控制,解决了图像丢帧造成的图像错位问题,建立了线阵相机的几何成像模型,设计了基于线阵轨道图像在横向和纵向的拼接方式和图像融合方法。设备野外实测数据表明:该设备可在120km/h获取较为清晰的观测图像,图像横向和纵向拼接后的质量较好,无错位和重影现象,可用于轨道病害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阵相机 图像融合 图像拼接 病害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