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5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5G的机车车辆远程试验检测技术研究
1
作者 韩乐 祖宏林 +3 位作者 张志超 张一喆 汪方文 杜瑞涛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109,共7页
在铁路机车车辆试验检测业务日益增多的背景下,通过分析机车车辆远程试验检测的需求,梳理了5G技术下机车车辆远程试验应用场景,构建了基于5G的机车车辆远程试验检测系统架构,研究了包括车地网络架构、电源远程控制、软件远程操作等远程... 在铁路机车车辆试验检测业务日益增多的背景下,通过分析机车车辆远程试验检测的需求,梳理了5G技术下机车车辆远程试验应用场景,构建了基于5G的机车车辆远程试验检测系统架构,研究了包括车地网络架构、电源远程控制、软件远程操作等远程操控技术,以及支持断点续传的车地数据传输技术和远程试验的安全保障措施。通过实车应用表明:基于5G移动互联网的远程试验检测技术的研究有助于提升科研试验工作的信息化及自动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试验管理能力,降低人员出差的工作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机车车辆 远程试验检测 远程电源控制 数据回传 网络安全
下载PDF
惯容器元件对轨道车辆横向低频振动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夏张辉 陈迪来 曾毅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227,255,共7页
惯容器是新型的隔振元件,探究其低频减振效果,可为轨道车辆横向低频晃动研究提供新思路和理论借鉴。建立包含惯容器元件的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车辆横向低频晃动的机理及惯容器元件对低频减振效果,借助欧式贴近度,定义整个车辆系统... 惯容器是新型的隔振元件,探究其低频减振效果,可为轨道车辆横向低频晃动研究提供新思路和理论借鉴。建立包含惯容器元件的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车辆横向低频晃动的机理及惯容器元件对低频减振效果,借助欧式贴近度,定义整个车辆系统所有模态之间的耦合度,该指标能有效表征转向架蛇行频率被车体固有频率俘获的程度。以降低车辆整体耦合度为目标,对惯容器参数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转向架蛇行频率被车体某些固有频率俘获,此时两者的固有频率非常接近,并且振型极为相似,引起车辆横向低频晃动。对于二系横向悬挂采用“惯容-弹簧-阻尼”减振结构,能有效降低车辆系统模态间的耦合程度,该减振结构具有良好的低频隔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惯容器 低频振动 频率俘获 模态耦合度 晃车
下载PDF
机车车辆限界与非黏着制动装置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可 丁福焰 +2 位作者 王立超 王立宁 高立群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2-166,共5页
机车车辆限界标准的制定一般基于各国铁路的运营及技术装备特点,由于我国非黏着制动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起步较晚,国内限界标准对相关问题的规定不明确,制约了机车车辆的升级换代和新设备的应用。近年来,非黏着制动技术的应用需求日益增长... 机车车辆限界标准的制定一般基于各国铁路的运营及技术装备特点,由于我国非黏着制动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起步较晚,国内限界标准对相关问题的规定不明确,制约了机车车辆的升级换代和新设备的应用。近年来,非黏着制动技术的应用需求日益增长,对国内外现行的机车车辆限界标准以及非黏着制动相关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对比分析,并对我国限界标准修订提出建议,为机车车辆和制动技术的发展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国内外机车车辆限界的计算方法及下部限界规定均有差异,其中,欧洲限界标准充分考虑了近轨道区域以及与轨面接触区域的部件空间,是非黏着制动装置设计的重要依据;现有非黏着制动装置外形尺寸可满足我国限界标准的横向空间要求,但对于近轨面区域需进一步明确相关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车辆限界 非黏着制动装置 限界标准 对比分析 计算方法
下载PDF
国内外机车车辆整车试验标准的发展历史研究及借鉴 被引量:1
4
作者 孟葳 陈波 黄金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2-92,共11页
在机车车辆完工后、投入运营前,通过试验对其进行验证和确认是机车车辆生命周期的重要环节之一,国内外为此均制定了相应标准,例如IEC 61133、欧洲EN 50215、日本JIS E 4041和中国GB/T 3318标准等。通过搜集整理国内外机车车辆整车试验... 在机车车辆完工后、投入运营前,通过试验对其进行验证和确认是机车车辆生命周期的重要环节之一,国内外为此均制定了相应标准,例如IEC 61133、欧洲EN 50215、日本JIS E 4041和中国GB/T 3318标准等。通过搜集整理国内外机车车辆整车试验标准和相关法规等资料,分析了整车试验标准间的演进关系和主要技术变化,介绍了各国机车车辆验收准入政策。由于国情不同,我国整车试验标准与欧洲和日本存在一定差异,既有整车试验标准按“机、客、货、动”专业分类设置。我国移动装备的设计研制一开始就在统一规划下进行,不存在欧洲那种“互操作性”问题,但随着未来技术创新与发展,尚需立足国内实际,借鉴欧洲和日本相关经验,充分考虑法规背景和运用环境,使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整车试验标准与技术发展相适应,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国内、国际标准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车辆 试验 标准 互操作性技术规范 国际电工委员会 日本工业标准
下载PDF
贵广铁路提速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科学研究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孙耿杰 刘磊 +5 位作者 白鑫 白夜 程爱君 高攀 王立乾 李元平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3-171,共9页
为综合评价贵广铁路提速隧道空气动力学影响,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开展贵广铁路提速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科学研究试验。阐述隧道气动效应试验、车内空气压力舒适度试验、车体及设备舱气动载荷试验、车内噪声试验等4项内容的设计... 为综合评价贵广铁路提速隧道空气动力学影响,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开展贵广铁路提速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科学研究试验。阐述隧道气动效应试验、车内空气压力舒适度试验、车体及设备舱气动载荷试验、车内噪声试验等4项内容的设计方案和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贵广铁路隧道内以不超过300 km/h速度运行时,CR400AF、CRH380A、CRH2A车内空气压力变化、车体及设备舱气动载荷、隧道内附属设施气动压力满足标准要求;CRH1A车内空气压力变化最大值超过标准;通过全线排查目前共发现6座隧道存在音爆。建议根据贵广铁路隧道分布情况及运营需求制定相关措施。通过本次试验,首次全面获取了动车组在92 m2断面隧道内以300 km/h运行条件下的空气动力学效应数据和规律,为贵广铁路提速300 km/h运营提供了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广铁路 提速 隧道气动效应 车内空气压力 气动载荷 车内噪声
下载PDF
机车车辆产品寿命类别与评判方法
6
作者 王华胜 朱庆龙 +3 位作者 李昊 宋英杰 佀方园 王靖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112,共5页
针对机车车辆产品寿命分散性、故障影响多样性和运用需求差异性等特点,从速度与里程、时间与环境、工作频次与负荷等方面分析了机车车辆产品寿命影响因素;结合经验法、计算法、试验法、统计法等分析了机车车辆产品寿命常用确定方法及其... 针对机车车辆产品寿命分散性、故障影响多样性和运用需求差异性等特点,从速度与里程、时间与环境、工作频次与负荷等方面分析了机车车辆产品寿命影响因素;结合经验法、计算法、试验法、统计法等分析了机车车辆产品寿命常用确定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基于可靠性技术和寿命周期费用方法,按照安全寿命、有效寿命、经济寿命、技术寿命、物理寿命等对机车车辆产品使用寿命进行分类定义和评判;示例给出动车组部分产品使用寿命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车辆 使用寿命 评判方法
下载PDF
70年来我国铁路机车车辆制动技术的发展历程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和平 严霄蕙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5-35,共11页
回顾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铁路机车车辆制动技术的发展变化,重点介绍了货运列车、提速旅客客车、重载货运列车、高速列车、复兴号动车组制动技术的自主研发情况及关键技术、性能参数,分析了制动技术在我国铁路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重... 回顾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铁路机车车辆制动技术的发展变化,重点介绍了货运列车、提速旅客客车、重载货运列车、高速列车、复兴号动车组制动技术的自主研发情况及关键技术、性能参数,分析了制动技术在我国铁路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最后介绍了我国铁路参与国际铁路机车车辆标准制订情况及对铁路走出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机车车辆 高速列车 制动 发展
下载PDF
70年来我国铁路机车车辆制动技术的发展历程(续)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和平 严霄蕙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31,共16页
回顾分析了新中国创立以来我国铁路机车车辆制动技术的发展变化,重点介绍了货运列车、提速旅客客车、重载货运列车、高速列车、复兴号动车组制动技术的自主研发情况及关键技术、性能参数,分析了制动技术在我国铁路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重... 回顾分析了新中国创立以来我国铁路机车车辆制动技术的发展变化,重点介绍了货运列车、提速旅客客车、重载货运列车、高速列车、复兴号动车组制动技术的自主研发情况及关键技术、性能参数,分析了制动技术在我国铁路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最后介绍了我国铁路参与国际铁路机车车辆标准制订情况及对铁路走出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机车车辆 高速列车 制动 发展
下载PDF
解析铁道行业标准《机车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转向架第1部分:转向架构架》 被引量:3
9
作者 储高峰 陈璨 李国顺 《铁道技术监督》 2021年第2期1-6,共6页
介绍TB/T 3549.1—2019《机车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转向架第1部分:转向架构架》的修订背景、修订原则及主要内容,重点阐述应变花测点疲劳强度评估方法、三轴转向架横向载荷的定义等关键内容的修订情况,并提出实施建议。
关键词 转向架 构架 强度设计 试验鉴定 行业标准 解析
下载PDF
牵引变流器直流环节有源功率解耦控制策略研究
10
作者 丁颢 曾一鸣 +3 位作者 李卓鑫 向超群 成庶 范子寅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356,共13页
为解决高速列车牵引变流器直流环节LC谐振回路体积大、质量重,造成整体功率密度降低,不利于轻量化等问题,引入有源功率解耦回路代替LC谐振抑制母线电压的二次纹波。为适应大功率低开关频率的轨道交通应用场景,选择Buck斩波有源功率解耦... 为解决高速列车牵引变流器直流环节LC谐振回路体积大、质量重,造成整体功率密度降低,不利于轻量化等问题,引入有源功率解耦回路代替LC谐振抑制母线电压的二次纹波。为适应大功率低开关频率的轨道交通应用场景,选择Buck斩波有源功率解耦拓扑作为LC谐振回路的替代方案。通过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设计基于CR400AF高速动车组的拓扑参数,使解耦电容容值,解耦电感感值和4次脉动幅值尽量接近群体最优值,据此建立多目标优化函数,得到最优参数。针对该解耦电路提出了基于重复控制的功率解耦策略,以解耦电容电压为控制目标,包括二阶广义积分器(second order generalized integrator,SOGI)二次脉动电流提取、直流分量跟踪、交流分量跟踪以及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4个部分。研究结果表明:Buck斩波有源功率解耦拓扑,相比LC谐振回路减少28.3%,相比增大支撑电容拓扑减少5%,符合直流环节轻量化目标,在直流电压纹波方面,相比LC谐振回路增大约90V,相比增大支撑电容减少35V,约为3.47%,符合少于5%的规定。同时,对比负载变化50%响应时间,Buck斩波有源功率解耦用时最少,比LC谐振回路减少34.8%,说明动态性能得到了提升。Buck斩波有源功率解耦不仅可以有效滤除二次脉动,稳定直流电压输出,使网侧电流波形更加接近于正弦波,并在低带宽条件下实现高精度的指令跟踪,提高动态性能。研究结果可为直流环节轻量化的解耦拓扑选型与控制策略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变流器 轻量化 有源功率解耦 重复控制 Buck斩波拓扑
下载PDF
线性涡流制动装置的结构强度研究
11
作者 王可 王立超 +2 位作者 王文静 王立宁 高立群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6,共7页
高速列车线性涡流制动装置载荷工况复杂,为了工程应用的安全性,应对产品结构强度进行全面分析。通过结构特点及载荷工况分析,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各种典型工况下的强度计算,研究振动、冲击试验及台架试验方法,并对强度仿真与试验结果进... 高速列车线性涡流制动装置载荷工况复杂,为了工程应用的安全性,应对产品结构强度进行全面分析。通过结构特点及载荷工况分析,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各种典型工况下的强度计算,研究振动、冲击试验及台架试验方法,并对强度仿真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试验设备无法满足涡流制动装置的3类振动冲击试验要求,可采用整机2类振动、冲击试验和主体框架强度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考核产品结构完整性;涡流制动装置强度计算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验证了产品结构强度计算与试验的有效性;各工况下涡流制动装置的静强度、疲劳强度计算结果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研制的产品通过了相关试验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线性涡流制动装置 有限元仿真 振动、冲击试验
下载PDF
重载机车102型钩缓装置动态模拟方法与动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志超 吕凯凯 +2 位作者 储高峰 齐红瑞 汪方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59,共11页
该研究结合试验数据提出了重载机车102型车钩缓冲装置受压动态响应的模拟方法,并研究了该机车及钩缓装置在双机重联牵引万吨列车编组下的动力学性能。基于102型钩缓装置结构特性与受压稳钩机理,采用加权离散方法将缓冲器简化为具有相同... 该研究结合试验数据提出了重载机车102型车钩缓冲装置受压动态响应的模拟方法,并研究了该机车及钩缓装置在双机重联牵引万吨列车编组下的动力学性能。基于102型钩缓装置结构特性与受压稳钩机理,采用加权离散方法将缓冲器简化为具有相同迟滞特性的多个阻抗力元,并引入剪切刚度来考虑其相互之间的剪切效应,提出了能够准确模拟钩肩止挡和缓冲器偏压特性的102型钩缓装置动力学建模方法;进而借助子结构方法搭建了“主控机车+重联机车+货车车辆+虚拟货列”的双机重联牵引万吨列车动力学模型,其中四节机车、货车车辆之间采用钩缓装置子结构连接;通过试验数据对比修正了钩缓装置模型中离散阻抗力元间的剪切刚度,并验证了所建列车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计算分析了线路条件、结构参数、机车电制力等对系统动力学响应和运行安全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重载机车在小半径曲线上施加大电制力容易引起异常增大的轮轴横向力,危及行车安全;随着车钩最大自由转角的增大,车钩偏转角和机车运行安全性指标均呈逐渐增大趋势;机车二系悬挂横向刚度增大有助于提高机车自身的受压稳定性和减小车钩偏转角,但过大横向刚度又会增大轮轨横向动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机车 102型钩缓装置 重载适应性 受压稳定性 机车电制力
下载PDF
动车组电磁阀寿命在线评估方法研究
13
作者 王鹏 温熙圆 +3 位作者 韩朝霞 章阳 程宏明 刘每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08,共6页
为及时获取电磁阀的剩余寿命,在发现其性能衰退或状态异常时作出处置,文中提出了一种动车组电磁阀寿命在线评估方法。建立了寿命评估相关概念的定义和层次化的评估架构,选择了评估指标并给出了指标值及其权重的计算方法,形成了电磁阀寿... 为及时获取电磁阀的剩余寿命,在发现其性能衰退或状态异常时作出处置,文中提出了一种动车组电磁阀寿命在线评估方法。建立了寿命评估相关概念的定义和层次化的评估架构,选择了评估指标并给出了指标值及其权重的计算方法,形成了电磁阀寿命量化描述;以某型号高速检测车的电空转换电磁阀为对象开展方法验证,在电子制动控制单元内建立评估模型,实现了电磁阀寿命量化计算;结果表明:在线方法提高了电磁阀寿命评估结果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评估结果与部件功能高度相关,可据此改进制动控制方法,提升压力控制精度。评估方法具备良好的普适性,还能够应用于其他关键气动部件的寿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制动系统 电磁阀 在线寿命评估 层次模型
下载PDF
电机械制动缸传动滞回特性优化研究
14
作者 牟倍瑶 樊贵新 +3 位作者 陈骞 李辉 马哲 焦标强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5,共9页
电机械制动夹钳作为制动系统中重要的制动力执行机构,其组成部分电机械制动缸的传动特性直接影响制动系统的性能和效率。通过优化电机械制动缸传动特性为目标,着重以行星滚柱丝杠的滞回特性为主要研究内容,揭示行星滚柱丝杠传动滞回特... 电机械制动夹钳作为制动系统中重要的制动力执行机构,其组成部分电机械制动缸的传动特性直接影响制动系统的性能和效率。通过优化电机械制动缸传动特性为目标,着重以行星滚柱丝杠的滞回特性为主要研究内容,揭示行星滚柱丝杠传动滞回特性的影响因素和机理。基于赫兹接触理论和等效球的方法,运用Solidworks建立行星滚柱丝杠模型,研究并仿真分析丝杠的接触角、螺纹牙总数、螺旋升角等主要参数对滞回特性的影响,为提升丝杠的传动特性提供重要的理论和设计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系统 电机械制动 机械传动 滞回特性 行星滚柱丝杠
下载PDF
动车组车轮轮缘磨耗特征研究
15
作者 田光荣 李建平 +2 位作者 梁彦军 李波 于卫东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3,共8页
轮缘磨耗问题是严重影响动车组车轮镟修策略及制约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基于全路不落轮车床镟修测量数据和典型车型的服役跟踪试验数据开展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因为交路差异导致的踏面凹磨等原因,使得轮缘磨耗可能出现变薄或变厚... 轮缘磨耗问题是严重影响动车组车轮镟修策略及制约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基于全路不落轮车床镟修测量数据和典型车型的服役跟踪试验数据开展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因为交路差异导致的踏面凹磨等原因,使得轮缘磨耗可能出现变薄或变厚的特征;运行交路相比于车型,在轮缘厚度磨耗因素中占据着更大的主导因素;以CR400AF和CR400BF这2种车型为例,未发现明显的左右偏磨现象,且随着轮缘厚的增大,磨耗速率降低,但后者在大轮缘厚度区间的占比相比前者更大,主要原因在于镟修时执行了不同轮缘厚的优化策略以及主要运行交路的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个别车型轮缘厚随运用里程增大而变厚,但其磨耗速率是不断降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缘磨耗 运行交路 镟修 磨耗速率 特征
下载PDF
基于时间敏感网络的列车网络一致性测试应用研究
16
作者 马可 穆瑞琦 张顺广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6,共8页
文中对可应用于列车车载网络的一种时间敏感网络一致性测试技术进行了研究,覆盖时间同步和流量调度功能。对通用的时间敏感网络一致性测试技术进行了调查,概括了测试包括的功能项点。对列车车载网络特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单环网网络拓扑... 文中对可应用于列车车载网络的一种时间敏感网络一致性测试技术进行了研究,覆盖时间同步和流量调度功能。对通用的时间敏感网络一致性测试技术进行了调查,概括了测试包括的功能项点。对列车车载网络特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单环网网络拓扑适合搭载时间敏感网络和具体的应用方式。对一致性测试规范进行了总结,包括设备级和组网级的测试。按照测试规范研究搭建了相应的测试环境,选用了支持高精度测试的网络测试仪表,分别进行了设备级和组网级的测试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一致性测试规范具备完备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敏感网络 列车车载网络 一致性测试 组网测试
下载PDF
网络计划图在动车组高级修中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吴国栋 张庆华 +3 位作者 张启航 宋东升 刘泽雪 佀小吾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当前动车组高级修修时较长,影响动车组上线运用效率,因此加强高级修计划管理,压缩检修时间势在必行。网络计划图是动车组高级修计划管理的理想工具之一,文中通过对既有工程网络计划图编制规范进行分析,结合动车组高级修特点,形成了一套... 当前动车组高级修修时较长,影响动车组上线运用效率,因此加强高级修计划管理,压缩检修时间势在必行。网络计划图是动车组高级修计划管理的理想工具之一,文中通过对既有工程网络计划图编制规范进行分析,结合动车组高级修特点,形成了一套现场适用的动车组高级修网络计划图编制规范,探讨了网络计划图分析编制、实施控制、优化改进等应用流程。通过检修单位实际应用,证实了优化网络计划图在动车组高级修修时压缩方面的重要作用。最后,针对动车组维修数字化发展趋势,提出了网络计划图的自动化编制和动态优化等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高级修修时 网络计划图 维修数字化 计划管理
下载PDF
高速铁路接触网受电弓动态包络线试验研究
18
作者 孔龙飞 宋诗扬 +3 位作者 郝迎杰 韩通新 杨卢强 刘寅秋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29,共8页
在高速铁路试验线路,实测典型高速动车组及受电弓在不同运行速度和曲线半径下受电弓动态抬升量和横向摆动量。通过实测数据分析得出:受电弓动态抬升量和横向摆动量随着速度增加而增加;动车组达到线路设计速度后,随着曲线半径增加,横向... 在高速铁路试验线路,实测典型高速动车组及受电弓在不同运行速度和曲线半径下受电弓动态抬升量和横向摆动量。通过实测数据分析得出:受电弓动态抬升量和横向摆动量随着速度增加而增加;动车组达到线路设计速度后,随着曲线半径增加,横向摆动量变大,曲线半径越大受电弓向外轨方向摆动趋势越加明显;最大动态抬升量更容易出现在直线区段,最大横向摆动量更容易出现在曲线区段,且最大抬升量和最大摆动量与速度有明显关系。通过分析实测数据及测量未考虑的偏差,高速铁路受电弓动态包络线标准限值能够满足安全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电弓动态包络线 受电弓动态抬升量 受电弓横向摆动量
下载PDF
轨道车辆制动产品橡胶件加速寿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瑞 金哲 +4 位作者 金宇智 韩海山 郑林祺 樊贵新 邵林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0,共6页
根据橡胶件在制动产品中的实际工作状态分析了橡胶件的失效机理,确定了影响使用寿命的特征参数,结合橡胶样件的阿累尼乌斯模型建立某种配方橡胶件的加速寿命模型,研究了一定应力下的高温加速寿命试验方法,并以空重阀橡胶件为例,进行了... 根据橡胶件在制动产品中的实际工作状态分析了橡胶件的失效机理,确定了影响使用寿命的特征参数,结合橡胶样件的阿累尼乌斯模型建立某种配方橡胶件的加速寿命模型,研究了一定应力下的高温加速寿命试验方法,并以空重阀橡胶件为例,进行了高温加速寿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加速因子的确定方法具有可操作性,能有效验证制动产品橡胶件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产品 橡胶件 加速寿命试验 高温加速因子
下载PDF
适用于快捷物流的高速动车组大开度侧门车体结构性能探索研究
20
作者 王彬 郑伟 +1 位作者 佘鹏 苗晓雨 《铁道车辆》 2025年第1期48-54,共7页
文章详细研究了改造即将服役期满的既有高速客运动车组车体结构性能。通过改变车体侧墙、客室侧门、客室侧窗结构将其改造为高速货运动车组列车,用于铁路快捷物流运输以最大限度发挥其剩余价值。高速货运动车组列车具有时效高、运能大... 文章详细研究了改造即将服役期满的既有高速客运动车组车体结构性能。通过改变车体侧墙、客室侧门、客室侧窗结构将其改造为高速货运动车组列车,用于铁路快捷物流运输以最大限度发挥其剩余价值。高速货运动车组列车具有时效高、运能大、全天候、环保绿色等优势,开行高速货运动车组列车,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高铁货运能力建设部署、适应运输市场需求的具体举措。文中结合既有某型高速动车组,对车体结构强度执行标准进行了分析,对改造前后车体结构对比进行详细描述,并结合车体结构强度仿真分析、车体静强度试验及整备车体模态试验结果进行比对。最终得出结论:适用于快捷物流的高速动车组大开度侧门车体结构满足标准要求,且车体侧墙取消客室侧窗后,车体整体刚度有所提升,车体结构性能较改造前有所提升。文中论述内容对于高速铁路客运及货运装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丰富高速快运产品、助力现代物流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快捷物流 车体结构 有限元仿真 静强度 模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