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9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路局集团公司运输调度安全管理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宋蔚峰 冯小芳 《铁道货运》 2024年第9期27-36,共10页
铁路运输调度指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是守好铁路运输安全的第一道大门,铁路调度指挥音视频安全检查和数据检索分析等调度安全管理的核心工作还主要依靠手动方式来完成,亟需利用新技术、新应用提升调度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水平。首先研究智能... 铁路运输调度指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是守好铁路运输安全的第一道大门,铁路调度指挥音视频安全检查和数据检索分析等调度安全管理的核心工作还主要依靠手动方式来完成,亟需利用新技术、新应用提升调度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水平。首先研究智能语音分析、智能视频分析和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等关键技术并设计其在调度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技术路线;其次分析构建铁路调度指挥安全管理应用需要实现的业务目标;最后按照业务目标要求,详细设计调度人员及安全风险管理、调度语音识别、调度用语考核、调度安全监测、“调度问询”小程序等主要功能。基于人工智能AI音视频分析和多模态大语言模型为铁路智能调度安全管理应用注入新活力,可有效提升调度安全考核、主动监测和智能搜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识别 视频分析 多模态大语言模型 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 风险管理
下载PDF
基于云架构的自主化铁路BIM建模关键技术研究
2
作者 王焕松 王万齐 +3 位作者 解亚龙 卢文龙 于胜利 乔立贤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7-165,215,共10页
针对市场主流BIM建模软件以PC端为主,存在专业之间协作困难、阶段属性数据缺失、铁路标准支持不够等现状,导致BIM在各阶段传递过程中存在信息流失、信息孤岛等数据不能互通的问题,提出以数据共享、云端协同为特征的新型铁路工程三维建... 针对市场主流BIM建模软件以PC端为主,存在专业之间协作困难、阶段属性数据缺失、铁路标准支持不够等现状,导致BIM在各阶段传递过程中存在信息流失、信息孤岛等数据不能互通的问题,提出以数据共享、云端协同为特征的新型铁路工程三维建模软件—自主化云架构的铁路BIM软件。自主化铁路BIM云服务以NGINX为主体,搭建应用域、服务与支撑域、数据域的整体建模架构,研发多进程建模内核管理机制、建模服务器分离机制、调度算法和几何建模微服务弹性调度机制等自主化底层造型关键技术,形成二维草图设计、实体设计、约束求解器、参数化机制、曲线曲面等基础造型几何功能;研发了平纵曲线要素耦合生成线路中心线、地形要素三角剖分生成地膜等专业设计基本要素创建的功能。结合铁路专业设计规范文件和铁路相关BIM标准,以线路中心线为骨架,搭建铁路构件设计、专业工点设计(桥梁、隧道、路基等)建模功能和铁路参数化标准构件库,具备标准属性、材质、协同工作、数据转换、工程出图、模型轻量化发布、二次开发API等一体化应用和发布的功能,并且模型所有几何和非几何数据均存储于云端数据库,实现自主化铁路云端BIM协同建模功能,解决主流PC端建模软件的弊端,达到“一模到底”及数据安全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BIM技术 云架构 自主化 构件设计 专业设计
下载PDF
基于运行图分区的高速铁路通过能力损失计算方法研究
3
作者 郭根材 王洪业 +1 位作者 潘跃 李祯怡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3-139,共7页
我国高速铁路成网运营后,速度等级与停站结构差异的多方向列车在部分区段交汇运行,区间通过能力不能按平行图模式利用,区间通过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损失。研究分析了高速铁路通过能力利用构成,给出高速铁路通过能力损失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我国高速铁路成网运营后,速度等级与停站结构差异的多方向列车在部分区段交汇运行,区间通过能力不能按平行图模式利用,区间通过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损失。研究分析了高速铁路通过能力利用构成,给出高速铁路通过能力损失的定义及影响因素,提出能力损失分为计划型和实际型2类;针对计划型能力损失,根据列车占用区间时空顺序及最小间隔时间,提出压缩后的列车运行图可以划分为占用、妨碍、损失3类状态区域,结合各类状态区域时空面积建立了一套基于运行图分区的高速铁路通过能力损失判别与定量计算方法;以某高速铁路为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给定列车开行结构条件下案例线路的通过能力损失率为0.287,提出的高速铁路通过能力损失计算方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列车运行图 通过能力 时空区域 能力损失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神经网络模型的站台门故障识别技术研究
4
作者 李帅 王志飞 +2 位作者 方晟浩 张胜阳 魏耀南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5年第1期22-26,共5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站台门系统面临的维护效率低下、运行数据缺失、严重依赖运营维护(简称:运维)人员技术水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神经网络模型的站台门故障识别方法。通过多维数据的采集和预处理,并采用Adam优化器对该模型进行训...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站台门系统面临的维护效率低下、运行数据缺失、严重依赖运营维护(简称:运维)人员技术水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神经网络模型的站台门故障识别方法。通过多维数据的采集和预处理,并采用Adam优化器对该模型进行训练和优化,在站台门运行状态实时监控的基础上,实现关键部件故障识别和智能运维。通过详细的测试与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在站台门故障模式识别方面具有优越的性能,可减少站台门系统平均维护时间,提升其可用性和可靠性,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神经网络 数据采集 站台门系统 故障识别 智能运维
下载PDF
面向雅万高铁的数据安全防护技术研究
5
作者 张德栋 冯凯亮 +2 位作者 杨枭 高紫君 虞志杰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5年第3期12-15,共4页
雅万(雅加达—万隆)高速铁路(简称:高铁)进入常态化运营后,其数据资产规模逐步扩大,存在数据安全防护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文章结合我国与印度尼西亚两国数据安全法律法规要求,分析了雅万高铁项目的数据安全防护需求,设计了针对雅万高... 雅万(雅加达—万隆)高速铁路(简称:高铁)进入常态化运营后,其数据资产规模逐步扩大,存在数据安全防护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文章结合我国与印度尼西亚两国数据安全法律法规要求,分析了雅万高铁项目的数据安全防护需求,设计了针对雅万高铁项目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研究了数据全生命周期防护与管理技术和流动数据的高效加解密技术,为雅万高铁实现数据流动状态可视、分类分级防护、全面监控审计等防护能力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万高铁 数据安全 数据加密 数据分级分类 数据合规
下载PDF
基于云计算的中国铁路国际联运数据交换方案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宁 唐晗 +2 位作者 霍星 陆垚 刘洋 《物流技术》 2019年第11期121-124,共4页
为解决中国铁路在国际联运中存在的数据更新不及时、数据共享性较差等问题,首先通过对中国铁路国际联运现状进行分析描述,并选取中欧班列为例,对班列通关现状进行定量分析,指出铁路国际联运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云计算的特点,对数据交换... 为解决中国铁路在国际联运中存在的数据更新不及时、数据共享性较差等问题,首先通过对中国铁路国际联运现状进行分析描述,并选取中欧班列为例,对班列通关现状进行定量分析,指出铁路国际联运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云计算的特点,对数据交换平台进行部署,设计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交换平台架构,在现有报文数据交换流程的基础上,对云环境下的数据交换流程进行设计和梳理,进而得出可行的数据交换方案,最后规范了数据交换平台的编码标准和报文标准。以案例验证了该平台可实现不同业务系统间数据有效互通,提高了铁路联运数据的共享性和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国际联运 数据交换 云计算 XML
下载PDF
基于BIM与GIS融合技术的铁路三维电子沙盘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钟庆华 刘德军 +1 位作者 伍思同 张彦云 《铁道技术标准(中英文)》 2024年第5期13-20,共8页
在铁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传统的二维设计模式难以满足庞大复杂的空间三维铁路建设设计要求,而代表数字化的BIM技术可以在技术上极大地弥补传统设计建设方式的不足。为更好地开展杭温铁路施工建造和运营维护,本文对杭温铁路三维电子... 在铁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传统的二维设计模式难以满足庞大复杂的空间三维铁路建设设计要求,而代表数字化的BIM技术可以在技术上极大地弥补传统设计建设方式的不足。为更好地开展杭温铁路施工建造和运营维护,本文对杭温铁路三维电子沙盘系统的总体结构进行了设计并对其功能进行了预期。该系统可充分发挥BIM技术的优势,结合GIS技术创建杭温铁路信息模型,开展杭温铁路三维电子沙盘应用,了解杭温铁路设计信息获取问题、掌握施工情况,并为杭温铁路特点与特色展示提供智能化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建设 BIM技术 GIS技术 电子沙盘
下载PDF
铁路隧道物化阶段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管理路径研究
8
作者 鲍学英 廖程涵 +1 位作者 李子龙 吕向茹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4-294,共11页
为实现对铁路隧道物化阶段碳排放的准确核算与有效管理,首先,在碳排放核算时以过程分析法为基础,对于碳排放系数不明确的材料采用投入产出法进行补充,进而形成隧道物化阶段碳排放核算混合方法;然后,将隧道划分为具有不同功能的单位模块... 为实现对铁路隧道物化阶段碳排放的准确核算与有效管理,首先,在碳排放核算时以过程分析法为基础,对于碳排放系数不明确的材料采用投入产出法进行补充,进而形成隧道物化阶段碳排放核算混合方法;然后,将隧道划分为具有不同功能的单位模块,并据此建立基于模块化理论的铁路隧道物化阶段碳排放核算模型;接着,结合数据质量指标(data quality index,DQI)与蒙特卡洛模拟(Monte Carlo method,MCS)对碳排放核算时的清单数据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最后,采用K-means算法将施工工序分为5类管理项,并进一步结合碳排放量与不确定度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碳排放管理路径。结果表明:1)隧道每延米的碳排放总量为11.625 t,清单数据变异系数为6.13%,验证了核算结果的可靠性;2)在所有工序中,二次衬砌、初期支护及超前支护的碳排放贡献占总量的78.54%,属于“人材机”3因素管理项,应作为碳排放管理的关键工序。通过对各类材料的碳排放量和不确定度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除水泥与钢材外,砂石、减水剂、矿渣粉等也应作为关键材料进行重点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生命周期评价 碳排放核算 不确定性分析 管理路径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客站安全态势推演技术研究
9
作者 王小书 史天运 +2 位作者 白伟 彭凯贝 吕晓军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9-56,共8页
为实现铁路客站实时掌握安全变化趋势,将数字孪生技术引入客站安全管理领域。通过设计客站安全态势推演框架,构建客站安全觉察、理解、预测的安全态势感知模型和安全结果的推演4层体系;设计基于数字孪生的客站安全态势推演框架;根据旅... 为实现铁路客站实时掌握安全变化趋势,将数字孪生技术引入客站安全管理领域。通过设计客站安全态势推演框架,构建客站安全觉察、理解、预测的安全态势感知模型和安全结果的推演4层体系;设计基于数字孪生的客站安全态势推演框架;根据旅客乘车流程为主线,抽取日常与突发事件时,客站人员-设备-列车-作业联动行为变化,形成客站数字孪生协作动行为模型,镜像反映客站安全态势推演过程;并以客站水灾事件为典型案例,细化态势推演协作动行为具体内容。研究结果表明:从外观保真性、数据采集准确性、过程模拟忠诚度3个孪生指标,验证清河站数字孪生技术在客站安全态势推演中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客站安全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站 态势感知 态势推演 数字孪生 客站安全
下载PDF
基于载波相位的视距内动态无线时间比对关键技术研究
10
作者 张颖博 刘音华 +2 位作者 刘娅 李孝辉 张吉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7-188,共12页
针对视距内动态时间比对用伪距观测量解算钟差噪声较大的问题,用载波相位观测量可以大幅度减小解算钟差的噪声,但载波相位存在求解整周模糊度和周跳等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双向伪距和载波相位测量原理以及配对解算钟差的方法,并提出了... 针对视距内动态时间比对用伪距观测量解算钟差噪声较大的问题,用载波相位观测量可以大幅度减小解算钟差的噪声,但载波相位存在求解整周模糊度和周跳等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双向伪距和载波相位测量原理以及配对解算钟差的方法,并提出了一种采样提取双向载波相位观测量的新方法,减小了双向载波相位因采样时刻不一致导致的链路非对称对钟差测量结果的影响。针对载波相位双向时间比对中整周模糊度的求解和周跳探测与修正2个技术难点,用改进的伪距法估算整周模糊度,并用卡尔曼滤波实时的探测修正周跳。最后搭建车载试验平台验证动态时间比对效果,载波相位相较于伪距双向时间比对的精度提升了71.3%,测量钟差的均方根误差达到了百皮秒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时间比对 伪距 载波相位 整周模糊度 卡尔曼滤波
原文传递
铁路站场空间开发增值收益形成机理及分配研究
11
作者 边头保 孙洁 +2 位作者 温修春 丁军 刘北胜 《铁道经济研究》 2025年第1期38-45,64,共9页
铁路站场空间开发是铁路企业实施土地综合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站场空间开发涉及地方政府、铁路建设单位和站场空间开发企业,3者之间的收益分配问题是一个现实难题。首先从土地发展权及影响土地价值要素的角度揭示了铁路站场空间开... 铁路站场空间开发是铁路企业实施土地综合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站场空间开发涉及地方政府、铁路建设单位和站场空间开发企业,3者之间的收益分配问题是一个现实难题。首先从土地发展权及影响土地价值要素的角度揭示了铁路站场空间开发收益的形成机理;其次通过选取适合的特征价格模型及特征影响因素建立了铁路站场空间开发收益量化测算模型,以某区域住宅建设项目为例,对模型的拟合度及解释能力进行了检验;最后根据区域因素和个别因素对地价的贡献给出了铁路站场空间开发增值收益分配结果,即地方政府占比62.54%,铁路建设单位和站场空间开发企业占比37.46%,为铁路站场空间综合开发收益分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站场 空间开发 土地发展权 生产要素 特征价格模型 增值收益 收益分配 实证验算
下载PDF
基于BIM+GIS的铁路三维信息实景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聪旭 徐晓磊 +2 位作者 王雪甜 刘唯佳 焦雯雯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109,117,共11页
BIM+GIS技术可用于铁路环境的模拟分析,目前在BIM模型信息的语义场景转化方面的扩展尚显不足,造成部分BIM模型转化后信息冗余或缺失的现象。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坐标转换方法,将铁路BIM模型相对坐标转化为GIS地理坐标,并设计了一种考虑... BIM+GIS技术可用于铁路环境的模拟分析,目前在BIM模型信息的语义场景转化方面的扩展尚显不足,造成部分BIM模型转化后信息冗余或缺失的现象。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坐标转换方法,将铁路BIM模型相对坐标转化为GIS地理坐标,并设计了一种考虑铁路场景复杂度的三维模型与GIS地形匹配方法,以实现铁路BIM模型在不同三维场景下的精确匹配,基于构建的对象重要性评价模型,实现了符号化三维铁路场景多尺度表达,该方法有效解决模型漂浮或模型淹没等问题,满足大比例尺下探析三维场景要素和目视精确定位的场景需求,同时兼顾铁路BIM模型轻量化按需加载的应用要求。研究成果解决了铁路BIM模型与三维GIS地理场景精确匹配与表达的技术难题,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GIS 坐标转换 铁路模型匹配 重要性评价 三维表达
下载PDF
基于违禁品检测和人脸表情识别的铁路客运站安检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彭凯贝 吕晓军 +1 位作者 李超 魏昊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5,共7页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和客流量日益增长,铁路客运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逐年升高,仅靠安检值机人员辨识风险已无法满足需求。为了更好地评估车站安全风险,降低车站安全评估对人力的依赖,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旅客及物品安检风险评...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和客流量日益增长,铁路客运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逐年升高,仅靠安检值机人员辨识风险已无法满足需求。为了更好地评估车站安全风险,降低车站安全评估对人力的依赖,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旅客及物品安检风险评估机制。首先采用训练好的YOLOv5s模型对安检X光照片中的违禁品进行检测;其次使用训练好的ResNet50模型对车站安检机出口的人脸表情进行识别;最后建立了违禁品检测和人脸表情识别相结合的旅客及其所携物品风险评估机制。仿真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方法可以较准确地检测和识别出违禁品以及人脸表情,所提出的风险评估机制降低了安检过程对人力的依赖,可以帮助车站工作人员预防安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风险评估 目标检测 违禁品 铁路运输 表情识别
下载PDF
铁路自然语言大模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展望 被引量:4
14
作者 史天运 李新琴 +3 位作者 代明睿 史维峰 李国华 杜文然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4,共8页
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大模型的涌现为行业深度赋能带来了新的曙光,研究铁路自然语言大模型关键技术及应用,对促进和统筹铁路人工智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铁路人工智能应用需求,提出铁路自然语言大模型应用场景;依托铁路人工智能平台,设... 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大模型的涌现为行业深度赋能带来了新的曙光,研究铁路自然语言大模型关键技术及应用,对促进和统筹铁路人工智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铁路人工智能应用需求,提出铁路自然语言大模型应用场景;依托铁路人工智能平台,设计铁路自然语言大模型的总体架构,研究自然语言大模型关键技术,构建面向智能问答的铁路行业大模型,并以实际数据进行模型验证;最后从铁路运输组织、铁路运营安全、旅客服务方面对铁路自然语言大模型的发展和应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高铁 人工智能 铁路自然语言大模型 应用场景 大模型架构 大模型微调 检索增强生成 铁路知识问答
下载PDF
企业档案数据赋能研究:能力框架与场景应用模型
15
作者 朱韦桥 杨扬 +2 位作者 郝伟俊 曾静怡 牛力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1,共2页
随着数据成为第四种生产要素,关于数据赋能的探讨热度居高不下。学界总体认为,数据赋能包含大数据赋能与数字化赋能,强调企业利用数据信息和数字技术实现企业绩效提升、商业模式创新、产业机构升级与价值共创等赋能价值。然而,档案数据... 随着数据成为第四种生产要素,关于数据赋能的探讨热度居高不下。学界总体认为,数据赋能包含大数据赋能与数字化赋能,强调企业利用数据信息和数字技术实现企业绩效提升、商业模式创新、产业机构升级与价值共创等赋能价值。然而,档案数据作为企业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数据赋能中关注较少,难以发挥作为原始记录的凭证与情报价值,尤其是数字时代独有的“数据要素价值”,亟待开展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模式创新 能力框架 档案数据 情报价值 赋能 企业数据 绩效提升 大数据
下载PDF
数字经济趋势下铁路司库体系建设措施研究
16
作者 于茜 沈忱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6-222,232,共8页
研究数字经济趋势下铁路司库体系建设,有助于提升铁路财务管理的数字化水平,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通过阐述司库定义与数字人民币概念,分析国外铁路运输企业司库体系建设及国内中央企业司库体系建设现状,总结司库建设经验,研究铁路司库... 研究数字经济趋势下铁路司库体系建设,有助于提升铁路财务管理的数字化水平,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通过阐述司库定义与数字人民币概念,分析国外铁路运输企业司库体系建设及国内中央企业司库体系建设现状,总结司库建设经验,研究铁路司库体系建设。结合国铁集团实际情况,基于司库建设需求与基本原则,提出做好建设前期工作、建立司库试点、开展阶段性司库建设的建设思路,并基于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角度,提出应用数字人民币提升铁路资金运转效率、彰显铁路财务管理优势、保障铁路资金安全。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司库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系统整合、历史数据质量、数字化转型、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关键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为铁路司库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司库 财务管理 信息化 数字人民币
下载PDF
铁路线路环境安全技防系统集成应用方案研究
17
作者 张万鹏 江珂 +3 位作者 马祯 王瑞 傅荟瑾 郭鹏跃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65,共7页
在铁路线路环境随机多变,并严重威胁铁路运营秩序和运输安全的背景下,我国已建设多类安全技防系统,但各系统相对独立,存在信息不共享、警报不协同、车地不联动、功能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因此针对线路安全环境管控平台、列车超视距应用系... 在铁路线路环境随机多变,并严重威胁铁路运营秩序和运输安全的背景下,我国已建设多类安全技防系统,但各系统相对独立,存在信息不共享、警报不协同、车地不联动、功能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因此针对线路安全环境管控平台、列车超视距应用系统以及周界入侵报警等技防系统,开展集成应用方案设计,研究提出集成应用的总体架构、逻辑架构、功能设计以及集成报警处理方法,实现报警信息跨系统流动共享、报警处置车地协同联动。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集成应用方案设计可行有效,可进一步提高铁路线路环境安全保障能力,推动铁路外部环境安全由被动响应向主动感知、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防范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线路环境 安全技防系统 集成应用 周界入侵 列车超视距
下载PDF
基于用户画像的铁路客运票价浮动平衡点研究
18
作者 刘彦麟 周姗琪 +1 位作者 颜颖 吕晓艳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0-214,224,共6页
为了提升高速铁路运营品质,满足旅客不同出行需求,研究铁路票价浮动前后收益的平衡点,建立基于旅客出行需求细分下的列车票价浮动前后的票款收益模型。通过深入剖析铁路用户的行为数据和交易数据,深入挖掘旅客群体特征,细分旅客出行需求... 为了提升高速铁路运营品质,满足旅客不同出行需求,研究铁路票价浮动前后收益的平衡点,建立基于旅客出行需求细分下的列车票价浮动前后的票款收益模型。通过深入剖析铁路用户的行为数据和交易数据,深入挖掘旅客群体特征,细分旅客出行需求,形成旅客精准用户画像数据。构建列车票价浮动前后的票款收益模型,研究票价浮动后的浮动平衡点,计算票价浮动平衡点对应的票价浮动折扣率,此折扣率为铁路盈利的最低线。以2023年12月1日北京—西安票价浮动列车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铁路客运票价浮动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为票价浮动策略的优化调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画像 票价浮动 平衡点 需求细分 旅客支出率
下载PDF
陆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交付标准研究
19
作者 王焕松 于胜利 +2 位作者 刘伟 卢文龙 娄燕芳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8,共7页
为规范铁路、公路工程等陆路交通基础设施工程设计交付的数字化成果,保证设计数据向施工阶段移交的完整性、正确性及通用性,提高设计数据利用率和数字化程度,结合国内外陆路交通基础设施设计数据数字化交付现状调研,在公铁工程二维设计... 为规范铁路、公路工程等陆路交通基础设施工程设计交付的数字化成果,保证设计数据向施工阶段移交的完整性、正确性及通用性,提高设计数据利用率和数字化程度,结合国内外陆路交通基础设施设计数据数字化交付现状调研,在公铁工程二维设计交付基础上,融合三维设计数据,研究制定陆路交通基础设施设计阶段(可研、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数字化交付标准和交付内容(说明、附件、附图、附模),并将交付内容离散为结构化数据、三维信息模型、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规定基于UML类图和元数据子集梳理各业务之间关联关系,采用XML SCHEMA数字化交付;三维信息模型规定采用IFC格式进行交付,并规定模型交付内容及深度要求、模型表达要求(基本模型+参考模型)、信息提交要求等;非结构化数据一般采用PDF格式或表格形式进行线上审批管理。标准规定三维信息模型、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等不同表达方式之间的具有属性关联映射及规范的数字化交付标准流程定义,实现公铁陆路交通设计数据的无损传递,解决设计交付数据计算机识别性差、再利用率低等问题,为全生命周期公铁陆路交通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路交通 交付标准 设计阶段 结构化数据 三维信息模型
下载PDF
盾构隧道施工数据标准化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
20
作者 陈伟庚 钱进 +3 位作者 周平 蔡理平 陈金蔚 周艳惠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8,共9页
为推动铁路盾构隧道(群)施工信息管理标准化建设,通过对盾构参数数据、传感监测信息、监控视频等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一套覆盖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质量、数据共享全流程的数据标准化管理方案。在此基础... 为推动铁路盾构隧道(群)施工信息管理标准化建设,通过对盾构参数数据、传感监测信息、监控视频等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一套覆盖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质量、数据共享全流程的数据标准化管理方案。在此基础上,依托深江铁路项目对数据标准接口设计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形成基于项目数据分类分级的盾构信息管理系统接口标准,构建面向建设方的多层级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盾构隧道施工信息化管理平台,解决深江铁路项目盾构施工多区间并行作业和管理的难题,促进建设方对深江铁路盾构隧道施工安全、质量方面的深度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施工 深江铁路 接口设计 信息管理系统 接口标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