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EC)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62
1
作者 卢水华 陆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8期761-768,共8页
中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发病例数与潜伏性结核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人数庞大,给我国结核病防控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有效识别结核病和LTBI对控制结核病疫情有重要意义。菌阴肺结核和LTBI的诊断依赖于... 中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发病例数与潜伏性结核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人数庞大,给我国结核病防控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有效识别结核病和LTBI对控制结核病疫情有重要意义。菌阴肺结核和LTBI的诊断依赖于结核感染的免疫学诊断方法;现行结核感染免疫学检测方法主要是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s,IGRA)和抗原抗体检测。在现行的三类方法基础上,研发出了敏感度高、特异度强、试验操作简单、可用于LTBI和结核病诊断的新产品和新技术——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EC)[该制品名称是国家药典委员会确定的药品中文通用名称,"EC"为重组融合蛋白"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性抗原靶6(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简称"EC")。目前,已完成EC的Ⅰ、Ⅱ和Ⅲ期临床试验。其中Ⅲ期临床试验中对1559名健康人群的筛查中发现,EC与IGRA的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特异度,且两者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88.77%);对791例临床诊断为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研究发现,EC、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检测均具有良好的敏感度,且三者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对479名未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人员的研究发现,EC与T-SPOT.TB的两次检测阴性一致率较高(88.20%和93.17%);在卡介苗接种对检测结果影响的研究中发现,EC和T-SPOT.TB基本不受卡介苗的影响;对394例临床诊断非结核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研究发现,EC与T-SPOT.TB阴性符合率较高,且一致性较好(87.21%)。基于EC在用于诊断结核感染安全且有效的基础上,EC通过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批而准予上市。经广泛征求有关结核病防控、临床和研究等领域的专家意见,在系统总结相关技术和方法的应用特点的基础上,结合EC的临床试验结果,形成了EC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本共识介绍了EC的临床应用建议,包括使用对象、使用方法、结果判读,以及临床意义和使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伏性结核病 分枝杆菌感染 诊断 鉴别 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EC) 卫生服务使用研究 总结性报告(主题)
下载PDF
2015年全球近2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结核病
2
作者 李涛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017年第12期693-693,共1页
一项研究显示,2015年有将近20万名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结核病,
关键词 儿童死亡率 结核病
原文传递
卡介苗不良反应临床处理指南 被引量:10
3
作者 卢水华 李亮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532-538,共7页
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是一种预防结核病的减毒活疫苗,是至今全球接种最广泛、最安全的疫苗之一。中国自1978年开始广泛接种BCG后,儿童粟粒性结核病及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降低。除了应用于预防结核病... 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是一种预防结核病的减毒活疫苗,是至今全球接种最广泛、最安全的疫苗之一。中国自1978年开始广泛接种BCG后,儿童粟粒性结核病及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降低。除了应用于预防结核病外,BCG也常用于膀胱原位癌灌注治疗,采用BCG灌注可以降低和延缓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复发和进展,是目前公认效果最佳的膀胱灌注药品。但是由于生产工艺、疫苗毒力强弱、疫苗使用方法及个体差异等因素,BCG接种及灌注后的不良反应也时有发生。目前,BCG不良反应的临床处理尚未统一和规范。为此,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联合中国防痨协会学校与儿童结核病防治专业分会,组织专家进行深入讨论,制定了《卡介苗不良反应临床处理指南》。本指南介绍了BCG种类、使用方法,以及BCG不良反应的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等,以期医护人员用于规范处理BCG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苗 药物毒性 治疗应用 指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