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迪斯科:一种青年流行文化的符号学解读 被引量:1
1
作者 卢德平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2003年第3期32-36,共5页
主流意识形态对于迪斯科文化施加的影响,有一些是属于观念性的,有一些则是属于实践性的。华夏版的意识形态影响也没有例外。一方面,立足于日常规则世界对迪斯科所做出的种种定义和判断,无疑是对迪斯科的一种曲解,是一种来自中国主流社... 主流意识形态对于迪斯科文化施加的影响,有一些是属于观念性的,有一些则是属于实践性的。华夏版的意识形态影响也没有例外。一方面,立足于日常规则世界对迪斯科所做出的种种定义和判断,无疑是对迪斯科的一种曲解,是一种来自中国主流社会的观念性影响。另一方面,按照规则社会的秩序和法则,对迪斯科所施加的各种处置手段,则无疑是一种实践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迪斯科世界 主流话语系统 迪斯科人 符号学解读
原文传递
理性追求与非理性心态——20年代中国非基督教运动平议 被引量:7
2
作者 吴小龙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3年第3期153-159,171,共8页
20年代的非基督教运动 ,是以知识界和学生为主体的一场针对基督教的理性批判运动 ,它以自觉的文化批判开始 ,起了宣传科学理性、反对迷信、激发民众的民族意识的作用 ;而运动后期的发展则与当时的民族主义思潮结合 ,从而推动了国民革命... 20年代的非基督教运动 ,是以知识界和学生为主体的一场针对基督教的理性批判运动 ,它以自觉的文化批判开始 ,起了宣传科学理性、反对迷信、激发民众的民族意识的作用 ;而运动后期的发展则与当时的民族主义思潮结合 ,从而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但是从思想史的角度审视 ,则应指出 ,在这场以宏扬科学、民主、自由、理性为自觉诉求的运动中 ,真正的科学精神、理性态度表现得并不多。由于传统的思维方式、由于时局的压力、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急切心态 ,这场运动中真正进行理性和自由的对话、论辩、深入思考和文化批判的时候是很少的。它成就了反帝和民族主义的一段辉煌 ,但在思想史上却留下了对今后不无影响的一页败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20年代 非基督教运动 理性 非理性心态 民族主义 科学主义
下载PDF
网络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被引量:5
3
作者 卞继伟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2003年第1期78-82,共5页
在信息化的今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工作方式,网络的普及为一种新型的交流方式提供了可能,高校作为信息化的中心地带,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抓住网络发展的机遇,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输渠道,优化信息环境氛围,... 在信息化的今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工作方式,网络的普及为一种新型的交流方式提供了可能,高校作为信息化的中心地带,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抓住网络发展的机遇,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输渠道,优化信息环境氛围,提高教育对象的信息识别能力,迎接数字化、网络化对意识形态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教育
原文传递
20世纪日本流行语中的青年形象 被引量:2
4
作者 卢德平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2003年第1期28-33,共6页
20世纪日本流行语所反映的日本青年群体的偏差行为,不仅是相对于整个日本社会的思想、行为规范的偏差,而且是相对于绝大多数年轻人正统思想、行为的一种偏差。流行的是一种新奇或变异,而不是一种普遍的规则现象。所以从这一角度上说,不... 20世纪日本流行语所反映的日本青年群体的偏差行为,不仅是相对于整个日本社会的思想、行为规范的偏差,而且是相对于绝大多数年轻人正统思想、行为的一种偏差。流行的是一种新奇或变异,而不是一种普遍的规则现象。所以从这一角度上说,不能把某一时期的流行语所反映的现象等同于特定时期整个日本青年的群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日本 流行语 青年形象 青年群体 偏差行为 价值观 生活态度
原文传递
论中国近代史上的爱国与改革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月清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7-41,共5页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一直是鼓舞和鼓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民族的生存和祖国的繁荣昌盛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竭诚奉献的伟大精神力量。进入近代以后,由于我国遭受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欺凌,爱国问题更为突出,爱国成为...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一直是鼓舞和鼓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民族的生存和祖国的繁荣昌盛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竭诚奉献的伟大精神力量。进入近代以后,由于我国遭受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欺凌,爱国问题更为突出,爱国成为时代的最强音。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开端的中国近代史,是一个外侵内腐的屈辱时代。无数的爱国志士,怀着对国家、民族命运的高度责任感,为了救亡图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 近代爱国主义 近代中国 中国人民 爱国者 中华民族 帝国主义列强 学习西方 救亡图存 相结合
原文传递
吴玉章与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成长道路
6
作者 王俊舫 邱远猷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27-31,共5页
吴玉章同志是我们党久经考验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一生追求真理,献身革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始终不渝,坚贞不屈,贡献了自己的全部精力。他是中国知识分子中的一个优秀典范。在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 吴玉章同志是我们党久经考验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一生追求真理,献身革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始终不渝,坚贞不屈,贡献了自己的全部精力。他是中国知识分子中的一个优秀典范。在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们通过吴玉章走上革命道路的历史历程的典型事例的剖析,探讨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成长道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道路 吴玉章 追求真理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 革命者 领导 辛亥革命 爱国主义者 共产主义 资产阶级
原文传递
论清代“不加赋”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郭成康 郑宝凤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0-107,共8页
本文概括了清代“不加赋”演变的历史过程,揭示了“不加赋”的实质内容,并着重分析了这一政策在乾隆朝以后面临的严峻挑战及其对当时社会经济的种种消极影响。试图从“不加赋”这个特殊角度,展示从传统向现代变革中的中国社会所处的困境... 本文概括了清代“不加赋”演变的历史过程,揭示了“不加赋”的实质内容,并着重分析了这一政策在乾隆朝以后面临的严峻挑战及其对当时社会经济的种种消极影响。试图从“不加赋”这个特殊角度,展示从传统向现代变革中的中国社会所处的困境,以及造成这一困境的文化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 经世文编 雍乾之际 《宫中档乾隆朝奏折》 中华书局 文献通考 量入制出 “三饷” 《大清会典事例》 黄遵宪
下载PDF
新版《列宁和哲学》导言 被引量:3
8
作者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 孟登迎 陈越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2003年第1期39-44,共6页
2001年每月评论出版社重版阿尔都塞的《列宁和哲学》,美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弗雷德里克·詹姆逊为此写了新的导言,他从当代新的生存状况出发,认为我们今天正站在重返阿尔都塞著作的地方,并且对它作出了新的评价。 《列宁和哲学... 2001年每月评论出版社重版阿尔都塞的《列宁和哲学》,美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弗雷德里克·詹姆逊为此写了新的导言,他从当代新的生存状况出发,认为我们今天正站在重返阿尔都塞著作的地方,并且对它作出了新的评价。 《列宁和哲学》的英文版最早由每月评论出版社1971年出版,中文版由杜章智译,台北远流1990年版。现将詹姆逊所作导言全文译介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和哲学》 阿尔都塞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意识形态
下载PDF
皮尔士符号学说再评价 被引量:44
9
作者 卢德平 《北方论丛》 2002年第4期99-105,共7页
皮尔士对符号研究的主要贡献 ,就在于发现 :符号之所以成为符号 ,之所以能通过一定的形式系统代替或代表不同于符号自身的其他事物、现象、过程 ,无非是由于符号的解释者依据一定的共同体或社会的规范所作的解释或认知。符号自身无所谓... 皮尔士对符号研究的主要贡献 ,就在于发现 :符号之所以成为符号 ,之所以能通过一定的形式系统代替或代表不同于符号自身的其他事物、现象、过程 ,无非是由于符号的解释者依据一定的共同体或社会的规范所作的解释或认知。符号自身无所谓指称和表达 ,而是人把它作如是观 ,是人这样理解和规定的结果。也正是人赋予符号以生命 ,并以符号为工具发展了人自身。人类文明所经历的漫漫长路 ,可以说就是人运用符号承载文化 ,传递知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尔士 符号学 符号本质 符号分类 人与符号
下载PDF
论符号的分类问题——皮尔斯研究札记 被引量:11
10
作者 卢德平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28,共4页
符号的分类问题是皮尔斯符号学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皮尔斯一生有很大一部分精力倾注在对符号的繁琐分类上。虽然皮尔斯对符号所作的各种细微的分类未必都能在实际生活里找到相应的符号现象与之对应 ,但是透过这些繁琐的分类 ,... 符号的分类问题是皮尔斯符号学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皮尔斯一生有很大一部分精力倾注在对符号的繁琐分类上。虽然皮尔斯对符号所作的各种细微的分类未必都能在实际生活里找到相应的符号现象与之对应 ,但是透过这些繁琐的分类 ,可以更清楚地看到 ,符号现象涉及各种复杂的因素 ,即使对于同一符号现象 ,也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探讨 ,从不同方面去透视符号的本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尔斯 符号学理论 符号的分类
下载PDF
论法律移植与法律融合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文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0-84,共5页
在中外法制史上 ,法律移植与法律融合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是各国法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印度和日本移植外来法的政治、社会、文化条件不同 ,所走的道路也存在较大差异 ,但比较两国移植外来法 ,改造本土法 ,使两者并存融合的过程 ,... 在中外法制史上 ,法律移植与法律融合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是各国法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印度和日本移植外来法的政治、社会、文化条件不同 ,所走的道路也存在较大差异 ,但比较两国移植外来法 ,改造本土法 ,使两者并存融合的过程 ,仍可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共同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法 本土法 法制现代化 法律移植 法律融合
原文传递
联合国四个发展十年战略评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文 《国际论坛》 2001年第3期35-41,共7页
为实施宪章中关于促进发展的宗旨 ,联合国连续实施了四个发展十年战略 ,通过了一系列纲领和行动计划。从第一个十年到第四个十年 ,联合国的发展思想经历了“增长”、“公正”、“人权”和“可持续发展”的变迁 ,为其发展活动和业务的展... 为实施宪章中关于促进发展的宗旨 ,联合国连续实施了四个发展十年战略 ,通过了一系列纲领和行动计划。从第一个十年到第四个十年 ,联合国的发展思想经历了“增长”、“公正”、“人权”和“可持续发展”的变迁 ,为其发展活动和业务的展开建立了思想基础 ,提供了战略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 发展战略 新国际经济秩序 发展权利 可持续发展 社会公正
下载PDF
论“法律社会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文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1-65,共5页
“法律社会化”是法社会学的一个基本理论。对该概念的内涵的阐述包括以下几种学说:“活法论”、“社会行为论”、“社会利益论”、“社会连带关系说”以及“法律社会化阶段说”。它们以各自的学说和不同的论证方式阐述了一个共同的观... “法律社会化”是法社会学的一个基本理论。对该概念的内涵的阐述包括以下几种学说:“活法论”、“社会行为论”、“社会利益论”、“社会连带关系说”以及“法律社会化阶段说”。它们以各自的学说和不同的论证方式阐述了一个共同的观点,法及法的拘束力就是社会生活本身。法律社会化的功能包括实现功能、评价功能、预测功能、教育功能和改革功能。而上述五项功能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就是:法律的重心从“个人本位”转移到“社会本位”。“法律社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 社会化 发生的法社会学 操作的法社会学 社会本位
原文传递
论非政府组织在联合国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文 《国际论坛》 1999年第6期8-12,共5页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联合国体系 理事会 国际组织法 咨询地位 国际法 政府间组织 国际社会 发展趋势 各国政府
下载PDF
英语世界的阿尔都塞研究概述 被引量:3
15
作者 孟登迎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2003年第1期35-38,共4页
在法国,阿尔都塞以其思想的挑战性和富有活力的教学而闻名,他的合作者和追随者将他的思想运用到政治运动和政治理论、语言学、社会学、文化理论的研究当中,促成了所谓“阿尔都塞学派”的诞生。其中以政治哲学家尼克斯·普兰查斯的... 在法国,阿尔都塞以其思想的挑战性和富有活力的教学而闻名,他的合作者和追随者将他的思想运用到政治运动和政治理论、语言学、社会学、文化理论的研究当中,促成了所谓“阿尔都塞学派”的诞生。其中以政治哲学家尼克斯·普兰查斯的《政治权力和社会阶级》①、雅克·朗希若的《论意识形态理论:阿尔都塞的政治学》②、语言学家米歇尔·佩舒的《语言、符号学和意识形态》③和文艺理论家皮埃尔·马歇雷的《文学生产理论》④等最具代表性。本文试图对英语世界的阿尔都塞研究进行综合系统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阿尔都塞 政治理论 政治运动 文化理论 政治哲学 政治斗争
下载PDF
联合国关于非殖民化的机制与实践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文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2001年第6期56-60,共5页
殖民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产物。进入 2 0世纪以来 ,人类社会进入了彻底铲除殖民制度的时代。在推进非殖民化的进程中 ,联合国建立了自治领体系和托管体系 ,把非殖民化纳入国际监督机制 ;设立托管理事会 ,引进法律措施及维和措施 ,在实践上... 殖民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产物。进入 2 0世纪以来 ,人类社会进入了彻底铲除殖民制度的时代。在推进非殖民化的进程中 ,联合国建立了自治领体系和托管体系 ,把非殖民化纳入国际监督机制 ;设立托管理事会 ,引进法律措施及维和措施 ,在实践上将《非殖民化宣言》的“民族自决权”转变为“民族独立和解放”的现实 ;为在 2 0 0 0年以前根除殖民主义作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 非残民化 自治领体系 托管制度 政治独立 殖民主义 民族独立
原文传递
试析郭沫若在大跃进年代的诗歌活动——从《百花齐放》到《红旗歌谣》 被引量:5
17
作者 邢小群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2003年第3期120-124,共5页
《百花齐放》和《红旗歌谣》的创作与编辑是郭沫若在大跃进年代最具代表性的诗歌活动。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处于整体上被改造、文学创作失去自由的环境中。郭沫若虽然有着灵魂的挣扎与困惑,但从他参与的诗歌创作和编辑工作中看,其精神的主... 《百花齐放》和《红旗歌谣》的创作与编辑是郭沫若在大跃进年代最具代表性的诗歌活动。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处于整体上被改造、文学创作失去自由的环境中。郭沫若虽然有着灵魂的挣扎与困惑,但从他参与的诗歌创作和编辑工作中看,其精神的主导面,不是疏离这种严酷的环境,而是顺应和强化着这种严酷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大跃进年代 诗歌活动
原文传递
论符号的分类问题——皮尔士研究札记之二 被引量:4
18
作者 卢德平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53-157,共5页
符号的分类问题是皮尔士符号学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皮尔士一生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消耗在对符号的繁琐分类上。。虽然皮尔士对符号所作的各种细微的分类未必都能在实际生活里找到相应的符号现象与之对应,但是透过这些繁琐的分类,... 符号的分类问题是皮尔士符号学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皮尔士一生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消耗在对符号的繁琐分类上。。虽然皮尔士对符号所作的各种细微的分类未必都能在实际生活里找到相应的符号现象与之对应,但是透过这些繁琐的分类,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符号现象涉及到各种复杂的因素,即使对于同一符号现象,也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探讨,从不同方面去透视符号的本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尔士 符号学理论 符号 分类
下载PDF
大学人文教育的学科特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孟登迎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2001年第6期37-40,共4页
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本应共同成为大学教育的三大知识支柱 ,它是一种渗透在各门学科当中并能联通各门学科的精神价值 ,在本质上与科学精神相互交融。人文学科的教学、研究和管理应该顾及人文学科特性 ,应该努力促进师生对于精... 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本应共同成为大学教育的三大知识支柱 ,它是一种渗透在各门学科当中并能联通各门学科的精神价值 ,在本质上与科学精神相互交融。人文学科的教学、研究和管理应该顾及人文学科特性 ,应该努力促进师生对于精神价值的相互开放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学科 人文教育 科学精神 大学 教学研究 气象 境界 学科特性
原文传递
论陈亮词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玲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90-96,共7页
论陈亮词朱玲一陈亮,南宋思想家,文学家。字同甫,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生于1143年,卒于1194年。青年时代的陈亮积极倡导抗金救国并为之奋斗。ll69年,二十六岁的陈亮,向当时的宋孝宗赵上《中兴五论》,第一次明确... 论陈亮词朱玲一陈亮,南宋思想家,文学家。字同甫,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生于1143年,卒于1194年。青年时代的陈亮积极倡导抗金救国并为之奋斗。ll69年,二十六岁的陈亮,向当时的宋孝宗赵上《中兴五论》,第一次明确表示自己抗击金人,维护社会安定,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亮 婉约词 辛弃疾 政治主张 爱国感情 正心诚意 艺术风格 民族正气 进步思想 隆兴和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