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到手香提取物11种溶剂残留量
1
作者 王丹丹 王莹 +3 位作者 姚令文 刘芫汐 金红宇 马双成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3期295-299,共5页
目的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中药到手香提取物中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甲苯、1,2-二氯乙烷、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氯苯、苯乙烯和二乙烯苯11种溶剂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供试品经顶空进样器85℃平衡45 min,分流比10∶... 目的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中药到手香提取物中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甲苯、1,2-二氯乙烷、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氯苯、苯乙烯和二乙烯苯11种溶剂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供试品经顶空进样器85℃平衡45 min,分流比10∶1(V∶V),采用DB-WAX聚乙二醇为固定相的弹性石英毛细管柱(长30 m,内径0.32 mm,膜厚0.5μm),FID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分析。结果11种挥发性有机物分离效果较好,在0.22~23.86μ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方法定量限为0.0084μg·mL^(-1)≤LOQ≤0.5432μg·mL^(-1);低、中、高水平下各成分的平均回收率为84%~1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10%(n=6),经方法学验证后该方法符合实验要求。3批样品中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及二乙烯基苯有检出,低于定量限,均未超标。结论该方法易于操作,结果可靠,可用于中药到手香提取物中的残留溶剂检测,亦为其他中药提取物中残留溶剂分析提供方法参考,确保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手香 提取物 挥发性化合物 溶剂残留 顶空-气相色谱法 大孔树脂 质量控制 药物警戒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质谱法测定滴通鼻炎水中马兜铃酸Ⅰ、Ⅱ的含量
2
作者 郭日新 肖萌 +2 位作者 刘静 戴忠 马双成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4期386-390,396,共6页
目的测定滴通鼻炎水中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Ⅱ的含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借鉴。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滴通鼻炎水中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Ⅱ的含量。色谱柱采用Waters-ACQUI UPLC HSS T3 C_(18)(2.1 mm×100 m... 目的测定滴通鼻炎水中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Ⅱ的含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借鉴。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滴通鼻炎水中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Ⅱ的含量。色谱柱采用Waters-ACQUI UPLC HSS T3 C_(18)(2.1 mm×100 mm,1.8μm),采用乙腈为流动相A,0.1%甲酸含1 mmol·L^(-1)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以标准曲线法计算含量。结果17批滴通鼻炎水中有9批样品未检出马兜铃酸Ⅰ(检出限0.13 pg),8批样品中检出马兜铃酸Ⅰ,含量在0.41~3.60 ng·mL^(-1)。所有样品中均未检出马兜铃酸Ⅱ(检出限0.41 pg)。结论建立了UPLC-MS/MS同时测定滴通鼻炎水中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Ⅱ含量的方法,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为滴通鼻炎水中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Ⅱ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通鼻炎水 马兜铃酸Ⅰ 马兜铃酸Ⅱ 超高效液相-质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N-亚硝基布美他尼SD大鼠体内致突变性风险研究
3
作者 文海若 黄勤 +6 位作者 韩素芹 姜华 秦超 石皓琨 赵婷婷 耿兴超 汪祺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3期307-312,318,共7页
目的评价布美他尼杂质N-亚硝基布美他尼的体内致突变风险和肝细胞DNA损伤风险。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溶媒对照组(溶媒为0.5%羧甲基纤维素钠),N-亚硝胺布美他尼100、300、1000 mg·kg^(-1)剂量组,阳性对照组1[N-乙基-N-亚... 目的评价布美他尼杂质N-亚硝基布美他尼的体内致突变风险和肝细胞DNA损伤风险。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溶媒对照组(溶媒为0.5%羧甲基纤维素钠),N-亚硝胺布美他尼100、300、1000 mg·kg^(-1)剂量组,阳性对照组1[N-乙基-N-亚硝基脲(ENU),40 mg·kg^(-1)]、阳性对照组2[甲磺酸乙酯(EMS),200 mg·kg^(-1)]。2个阳性对照组均为每组6只动物,其余每组12只动物。大鼠连续14 d经口灌胃给予受试物N-亚硝胺布美他尼。首次给药后约14 d和约28 d后采集外周血用于Pig-a基因突变率检测,末次给药后约3 h取肝细胞开展彗星试验。结果试验期间给予N-亚硝基布美他尼未导致异常临床症状和动物体重及摄食量改变。100、300、1000 mg·kg^(-1)剂量组动物肝细胞平均tail%DNA值(平均数/中位数)分别为2.90±0.38/2.34±0.46、3.58±0.27/2.87±0.51、3.45±0.59/2.21±1.44,与溶媒对照组相应数值相比未见差异,且无明显剂量效应相关性。首次给药后14 d,100、300、1000 mg·kg^(-1)剂量组动物平均RBC^(CD59-)和RET^(CD59-)百万分之发生率(RBC^(CD59-)百万分之发生率/RET^(CD59-)百万分之发生率)分别为2.9±1.6/1.2±0.8、2.8±2.4/1.3±1.5、2.4±1.0/1.3±1.5;首次给药后28 d,100、300、1000 mg·kg^(-1)剂量组动物RBC^(CD59-)百万分之发生率/RET^(CD59-)百万分之发生率分别为5.1±1.5/2.2±0.6、4.3±1.5/3.5±3.6、4.8±2.4/2.5±2.7。上述数值与相同时间点溶媒对照组相比均未见差异,且经统计学分析未见剂量效应相关性。结论连续经口给予N-亚硝基布美他尼14 d,SD大鼠的最大耐受量高于1000 mg·kg^(-1),未检出外周血基因突变风险和肝细胞DNA损伤风险。研究数据可为药品中遗传毒性杂质的合理监管和含N-亚硝基杂质药物的安全使用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亚硝基布美他尼 致突变性 遗传毒性 SD大鼠 Pig-a基因突变试验 彗星试验 灌胃
下载PDF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采集女贞子样品农药残留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高岩 刘薇 +4 位作者 熊慧 薛雪 刘梦楠 李向日 魏锋 《中医药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50-53,共4页
目的:为了解全国范围内女贞子农药残留现状及为女贞子农残含量标准制定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建立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农残测定方法,测定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所收集的48批女贞子样品中的229种农药残留。结果:48... 目的:为了解全国范围内女贞子农药残留现状及为女贞子农残含量标准制定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建立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农残测定方法,测定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所收集的48批女贞子样品中的229种农药残留。结果:48批女贞子样品中有7批检测出农药残留,检出农药为禾草敌(环草丹/草达灭)、异丙甲草胺、毒死蜱、三唑磷和三氟氯氰菊酯。结论:女贞子药材栽培过程中农药使用种类多样,亟需对女贞子药材栽培中的农药使用种类和样品中的残留量进行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子 农药残留 安全评价 资源普查
下载PDF
中药川贝母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薇 张文娟 +2 位作者 程显隆 魏锋 马双成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第2期41-46,共6页
从川贝母化学成分定量、药理活性和质量分析方法等方面对川贝母进行了系统的文献整理和介绍,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有益参考。依据相关文献,总结川贝母中主要成分、生物活性及其分离分析方法进展。现代研究表明,川贝母中主要活性成... 从川贝母化学成分定量、药理活性和质量分析方法等方面对川贝母进行了系统的文献整理和介绍,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有益参考。依据相关文献,总结川贝母中主要成分、生物活性及其分离分析方法进展。现代研究表明,川贝母中主要活性成分为生物碱类化合物,而且药理作用广泛;此外,针对上述活性成分出现较为高效、快速的分离分析方法。为严格控制川贝母质量稳定,保证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推进川贝母资源开发提供了有益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母 现代研究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红参-制何首乌药对抗衰老作用的HT22细胞和秀丽隐杆线虫模型初步研究
6
作者 刘晶晶 徐蓓蕾 +4 位作者 杨建波 王莹 刘越 汪祺 马双成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6期629-633,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不同提取工艺下红参-制何首乌药对对神经细胞的抗衰作用,为红参-制何首乌药对在抗衰及抗阿尔茨海默病(AD)作用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分别制备30%和70%乙醇回流提取物,30%和70%乙醇渗漉提取物和水提取物。通过流式细胞术... 目的初步探讨不同提取工艺下红参-制何首乌药对对神经细胞的抗衰作用,为红参-制何首乌药对在抗衰及抗阿尔茨海默病(AD)作用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分别制备30%和70%乙醇回流提取物,30%和70%乙醇渗漉提取物和水提取物。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提取物对HT22细胞中β-半乳糖苷酶含量的影响,初步筛选红参-制何首乌药对神经细胞抗衰效果最佳的提取物,并通过β-半乳糖苷酶染色直观分析该提取物对神经细胞的抗衰效果,用秀丽隐杆线虫寿命试验及瘫痪实验验证其抗衰及抗AD作用。结果红参-制何首乌药对的不同提取方式均对HT22细胞具有显著的抗衰老作用,其中70%乙醇渗漉提取物效果最佳。对其进行多浓度验证,显示具有剂量依赖性的保护作用。浓度为0.2 mg·mL^(-1)的70%乙醇渗漉提取物对秀丽隐杆线虫的寿命有明显的延长作用,浓度为0.008 mg·mL^(-1)的70%乙醇渗漉提取物具有缓解瘫痪的趋势。结论红参-制何首乌药对的70%乙醇渗漉提取物具有明显抗神经细胞衰老的作用,具有抗衰老延长寿命与治疗AD的潜力,应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参-制何首乌药对 抗衰老 HT22细胞 秀丽隐杆线虫 阿尔默茨海默症 安全性 寿命实验 Β-半乳糖苷酶
下载PDF
UPLC-MS/MS法测定人脑脊液中去甲万古霉素含量不确定度评价
7
作者 王佳庆 汪祺 +2 位作者 张冬婕 梅升辉 宁霄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12期1346-1350,共5页
目的评定UPLC-MS/MS测定人脑脊液中去甲万古霉素(NVCM)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分析UPLCMS/MS法测定人脑脊液中去甲万古霉素含量的不确定度来源,计算不确定度并进行合成和扩展。结果去甲万古霉素在低浓度(3 mg·L^(-1))和高浓度(300 mg... 目的评定UPLC-MS/MS测定人脑脊液中去甲万古霉素(NVCM)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分析UPLCMS/MS法测定人脑脊液中去甲万古霉素含量的不确定度来源,计算不确定度并进行合成和扩展。结果去甲万古霉素在低浓度(3 mg·L^(-1))和高浓度(300 mg·L^(-1))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1.18、70.97 mg·L^(-1)(P=95%,k=2)。结论UPLC-MS/MS法测定人脑脊液中去甲万古霉素含量的不确定度在低含量时主要由曲线拟合、重复性和回收率引入。在高含量时主要由重复性,回收率和基质效应引入。本研究建立的脑脊液中去甲万古霉素含量测定方法,为该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有效的监管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万古霉素 脑脊液 超高效液相质谱色谱法 不确定度评定 含量 安全性
下载PDF
UPLC-MS/MS法测定比格犬血浆中6-巯基嘌呤含量不确定度评定
8
作者 王佳庆 汪祺 +2 位作者 史卫忠 张冬婕 宁霄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12期1321-1325,共5页
目的评定用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UPLC-MS/MS)法测定比格犬中血浆6-巯基嘌呤(6-MP)的不确定度。方法分析用UPLC-MS/MS测定比格犬血浆6-MP浓度中不确定度的来源并进行合成。结果比格犬血浆中6-MP低浓度(15 ng·mL^(-1))和高浓度(375 ng... 目的评定用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UPLC-MS/MS)法测定比格犬中血浆6-巯基嘌呤(6-MP)的不确定度。方法分析用UPLC-MS/MS测定比格犬血浆6-MP浓度中不确定度的来源并进行合成。结果比格犬血浆中6-MP低浓度(15 ng·mL^(-1))和高浓度(375 ng·mL^(-1))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1.04 ng·mL^(-1)和30.14 ng·mL^(-1)(P=95%,k=2)。结论UPLC-MS/MS法测定比格犬血浆中6-MP浓度的不确定度,在低浓度时主要由曲线拟合、回收率及基质效应引入,高浓度时主要来源于回收率、曲线拟合和生物样本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 6-巯基嘌呤 含量测定 不确定度 比格犬 血浆
下载PDF
不同厂家雷公藤多苷片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9
作者 王亚丹 闫建功 +3 位作者 陈明慧 逄瑜 戴忠 马双成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2期146-151,共6页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评价不同厂家生产的雷公藤多苷片质量。方法 采用Waters Cortec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6μm);乙腈-水系统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4mL·min^(-1);检测波长220...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评价不同厂家生产的雷公藤多苷片质量。方法 采用Waters Cortec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6μm);乙腈-水系统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4mL·min^(-1);检测波长220 nm。采用ChemPattern软件建立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进行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同时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共有峰进行鉴定。结果 建立了9个厂家共25批雷公藤多苷片的UPLC指纹图谱,标识51个共有峰,鉴定了其中23个色谱峰的结构,发现多数为生物碱类成分。25批样品的相似度为0.18~0.99,存在不同厂家制剂成分差异较大、部分厂家批次间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9个厂家制剂分为3类,并筛选出3个主要差异性成分。结论 UPLC指纹图谱能够反映不同厂家雷公藤多苷片的成分差异,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为雷公藤多苷片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片 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 相似度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质量评价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鉴别牛黄类药材红外光谱的研究
10
作者 石岩 王晓伟 +1 位作者 魏锋 马双成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2期140-145,156,共7页
目的使用机器学习领域内的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对牛黄、体外培育牛黄和人工牛黄样品红外光谱数据进行区分和鉴别。方法将样品的红外光谱数据进行autoscale处理,然后分别进行非监督分析和监督分析。借助遗传算法研究和探讨最合适的模型类... 目的使用机器学习领域内的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对牛黄、体外培育牛黄和人工牛黄样品红外光谱数据进行区分和鉴别。方法将样品的红外光谱数据进行autoscale处理,然后分别进行非监督分析和监督分析。借助遗传算法研究和探讨最合适的模型类型及相关参数。选取的模型为XY-Fused神经网络,神经元数量为25(5×5),epoch为1000,训练方式为batch,神经元网络选择为有边界形式。然后将43批样品随机选取其中9批样品作为验证集样品,其余34批样品作为校正集用于模型的训练和学习。结果所建立的XY-Fused神经网络模型3次平行训练和学习的交叉验证正确率分别为94.1%、94.1%、94.1%,平均为94.1%;验证集验证正确率分别为100%、83.3%、100%,平均为94.4%。结论建立的XY-Fused神经网络适用于牛黄类药材的红外光谱数据分析和鉴别,对牛黄类药材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黄 红外光谱 机器学习 数据分析 鉴别
下载PDF
HPLC-DAD法测定冠脉宁片中葛根素和丹酚酸B的量及其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宁 何轶 +5 位作者 何玉梅 王栋 王瑞忠 鲁静 戴忠 马双成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58-963,共6页
目的建立冠脉宁片中葛根素和丹酚酸B的量的测定方法,并对其指纹图谱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HPLC-DAD法分别对葛根素和丹酚酸B进行量的测定,并采用此方法对冠脉宁片的指纹图谱进行初步研究。所使用的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柱(250 ... 目的建立冠脉宁片中葛根素和丹酚酸B的量的测定方法,并对其指纹图谱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HPLC-DAD法分别对葛根素和丹酚酸B进行量的测定,并采用此方法对冠脉宁片的指纹图谱进行初步研究。所使用的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和0.5%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葛根素波长为250 nm,丹酚酸B为286 nm。结果葛根素和丹酚酸B分别在0.002 523~0.504 6 mg/m L和0.002 657~0.425 2mg/m 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3%(n=6,RSD=1.5%)和102.2%(n=6,RSD=1.4%)。56批样品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结果为0.25~0.98。结论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用于冠脉宁片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宁片 葛根素 丹酚酸B 指纹图谱
下载PDF
HPLC-QE-MS技术开展注射用腺苷钴胺有关物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郝钢 韩峰 +7 位作者 周刚 颜皓 武星 李旭扬 候海玲 宁霄 汪祺 崔黎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12期1339-1345,共7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开展注射用腺苷钴胺有关物质研究,并对相关杂质进行质谱分析和毒性预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是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色谱柱,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35℃,进样体积10μL,0.01 mol·L^(...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开展注射用腺苷钴胺有关物质研究,并对相关杂质进行质谱分析和毒性预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是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色谱柱,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35℃,进样体积10μL,0.01 mol·L^(-1)酸铵溶液(冰醋酸调剂p H值至4.0)为流动相A,甲醇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采用所建方法对105批注射用腺苷钴胺开展有关物质评价。含量≥0.1%的未知杂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HPLC-QE-MS)扫描并对未知杂质开展基因毒性预测。结果所建方法各杂质峰能与主峰有效分离,检测限为1.497×10^(-4)mg·mL^(-1),对检测方法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符合药典要求。结论所建方法测定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能够有效获得全面的杂质信息,适用于注射用腺苷钴胺的杂质检查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腺苷钴胺 有关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 杂质 方法学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何首乌中87种农药残留
13
作者 刘芫汐 辜冬琳 +4 位作者 汪祺 姚令文 王莹 金红宇 马双成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6期601-608,共8页
目的建立何首乌中87种农药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方法,并应用于53批何首乌样品的农药初步筛查,为何首乌安全性研究提供借鉴。方法样品经乙腈高速匀浆提取,采用LC-MS/MS,基质匹配法进行测定。质谱采用动态多反应监测模式(MRM... 目的建立何首乌中87种农药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方法,并应用于53批何首乌样品的农药初步筛查,为何首乌安全性研究提供借鉴。方法样品经乙腈高速匀浆提取,采用LC-MS/MS,基质匹配法进行测定。质谱采用动态多反应监测模式(MRM)采集数据。结果87种农药及其代谢物共计100个指标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加标回收率实验中全部指标回收率在70.4%~107.4%之间,RSD均小于11.40%,符合痕量测定的要求。53批何首乌样品中共检出3种农药,分别为多菌灵、啶虫脒和吡唑醚菌酯,残留量均低于0.01 mg·kg^(-1)。结论此方法检测指标包括LC-MS/MS检测的绝大多数禁用农药,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应用于何首乌中农药残留的筛查检测,可为基质类似中药材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多菌灵 啶虫脒 吡唑醚菌酯 农药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基质效应 多反应监测 安全性
下载PDF
菊花加工过程中农药残留转移行为及风险评估研究
14
作者 李海亮 刘芫汐 +4 位作者 王赵 昝珂 王莹 金红宇 马双成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11期1228-1233,1255,共7页
目的考察不同加工过程中菊花残留农药的转移行为,探索加工条件和农药的理化性质对转移率的影响,并结合农药残留的转移情况进行风险评估,为制定菊花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和规避使用中的潜在风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菊花样品中农药残留的... 目的考察不同加工过程中菊花残留农药的转移行为,探索加工条件和农药的理化性质对转移率的影响,并结合农药残留的转移情况进行风险评估,为制定菊花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和规避使用中的潜在风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菊花样品中农药残留的筛查检测,选择含高检出农药残留样品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水浸泡、水煎煮及乙醇回流提取等加工条件,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对加工样品中的农药进行测定,使用点评估法对污染农药的菊花样品及加工品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菊花中15种高检出残留农药在加工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转移,水浸泡与水煎煮过程中农药的转移率与温度和时间呈正相关,但随加工次数增加而降低;在乙醇提取过程中残留农药的转移率均在50%以上;加工样品中农药残留的急性风险商均低于5%,表明潜在风险较低。结论通过对菊花加工过程中残留农药转移行为的研究,可为制定菊花中相关农药最大残留量标准和残留风险评估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农药残留 转移 风险评估 加工 水煎煮 乙醇回流提取 水浸泡
下载PDF
LC-MS/MS测定菊花不同加工方式下8种农药的加工因子
15
作者 陆静娴 李文庭 +2 位作者 马双成 王莹 陈碧莲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5期959-963,共5页
目的:通过考察菊花中8种易检出农药在不同加工方式下的加工因子,为菊花服用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菊花农药残留阳性样品,模拟菊花常用的加工方法(水煎煮、冲泡、70%乙醇提取),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加工过程中菊花各阶... 目的:通过考察菊花中8种易检出农药在不同加工方式下的加工因子,为菊花服用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菊花农药残留阳性样品,模拟菊花常用的加工方法(水煎煮、冲泡、70%乙醇提取),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加工过程中菊花各阶段的农药残留量,计算农药转移率和加工因子。结果:采用水煎煮和冲泡法,8种农药的转移率差异较大,呈现与农药的极性正相关的变化规律;而采用70%乙醇提取,8种农药转移至终产品中的残留量均较高。结论:通过对不同加工方式下菊花农药加工因子进行研究,为菊花中农药残留限度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并为科学评估菊花中农药残留风险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农药残留 加工因子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下载PDF
中药监管科学驱动下的四川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策略
16
作者 华桦 方清茂 +3 位作者 李青苗 唐健元 马双成 赵军宁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41-2247,共7页
中药监管科学(TCM regulatory science)作为评估受监管的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等中药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和风险获益综合性能的新兴融合科学,其核心是研发符合中药特点的新工具、新标准和新方法。中药监管科学在建立符合中... 中药监管科学(TCM regulatory science)作为评估受监管的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等中药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和风险获益综合性能的新兴融合科学,其核心是研发符合中药特点的新工具、新标准和新方法。中药监管科学在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科学监管体系,加速中药新兴技术产品转化和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四川作为我国著名的“中医之乡,中药之库”,国家首个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和国家首批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在我国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本文基于中药监管科学新工具、新标准、新方法的最新进展,概述了中药监管科学在提高中药监管效能,加速中药新技术新产品转化应用和助推四川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前景,对于保障和提升中药监管能力和驱动中药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监管科学 川产道地药材 高质量发展 中药产业 四川省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的侗药马卡列丙治疗骨折作用机制研究
17
作者 刘明娟 刘可心 +6 位作者 欧阳敏 朱恋 史思林 李建 喻楷权 杨建波 蔡伟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3年第5期35-40,44,共7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马卡列丙治疗骨折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SymMap、中医百科全书(ETCM)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马卡列丙经皮吸收成分的靶点;在OMIM和GeneCards...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马卡列丙治疗骨折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SymMap、中医百科全书(ETCM)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马卡列丙经皮吸收成分的靶点;在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检索骨折靶点;构建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韦恩图,获取共有靶点;利用STRING和Cytoscape绘制共有靶点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图,通过degree值筛选核心靶点;并对核心靶点运用DAVID进行Gene Ontology(GO)分析和KEGG分析;采用Auto dock Vina软件对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20个经皮吸收成分获得252个靶点,骨折靶点1403个,共有靶点56个,通过网络筛选出25个核心靶点,关键靶点涉及MMP9、SRC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条目114个(P<0.05),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21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马卡列丙中的Tryptophan;3,4-dicaffeoylquinic acid;5-p-coumaroylquinic acid;3-p-coumaroylquinic acid和4,5-dicaffeoylquinic acid结合能力较强,具有潜在治疗骨折的作用。结论:马卡列丙能通过Tryptophan;3,4-dicaffeoylquinic acid;5-p-coumaroylquinic acid;3-p-coumaroylquinic acid和4,5-dicaffeoylquinic acid等成分结合作用于MMP9、SRC、CASP3、PTGS2、ESR1等靶点调节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及TNF、PI3K-Akt、VEGF等信号通路发挥多靶点、多成分、多途径治疗骨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卡列丙 经皮吸收成分 骨折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我国中药材生产中农药使用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39
18
作者 陈君 徐常青 +8 位作者 乔海莉 金红宇 陈建民 李建领 刘赛 徐荣 魏建和 马双成 程惠珍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6年第3期263-270,共8页
食品、药品安全是大众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目前我国中药材生产中农药的使用及管理层面,对中药材病虫害的发生特点、防治现状及相关农药管理法规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希望引起产业、科研及管理部门的关注。
关键词 中药材 农药 现状 思考
下载PDF
2019年国家药品抽验中成药质量状况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刘静 王翀 +2 位作者 朱炯 戴忠 马双成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0年第10期1587-1591,共5页
国家药品抽验是对上市后药品质量总体水平和状态的全面考察,通过标准检验与探索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开展与药品安全性、真实性、有效性和质量均一性相关的研究,可充分揭示中药真实质量,并为中药质量控制和监管提供有力支持。通过对2... 国家药品抽验是对上市后药品质量总体水平和状态的全面考察,通过标准检验与探索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开展与药品安全性、真实性、有效性和质量均一性相关的研究,可充分揭示中药真实质量,并为中药质量控制和监管提供有力支持。通过对2019年国家药品抽验中成药品种的质量报告进行数据分析,总结中成药的整体质量状况,梳理发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源头控制、生产控制及标准控制等合理化建议,以期为推进中成药质量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药品抽验 中成药 质量
下载PDF
人参中五氯硝基苯残留的加工因子测定及其在膳食暴露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莹 李耀磊 +3 位作者 于新兰 王赵 金红宇 马双成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8-373,共6页
目的测定五氯硝基苯(PCNB)在人参Panac ginseng C. A. Mey.不同加工方式下的加工因子,以应用于人参膳食风险评估。方法分别考察水煎煮、水浸泡、75%乙醇提取3种加工方式PCNB的转移率,采用硫酸磺化法进行前处理,GC-ECD法测定10批人参药材... 目的测定五氯硝基苯(PCNB)在人参Panac ginseng C. A. Mey.不同加工方式下的加工因子,以应用于人参膳食风险评估。方法分别考察水煎煮、水浸泡、75%乙醇提取3种加工方式PCNB的转移率,采用硫酸磺化法进行前处理,GC-ECD法测定10批人参药材、1批药液及加工后药渣中PCNB的残留水平。结果 10批人参药材中PCNB的超标率为50%,PCNB最高残留量为14. 0 mg/kg。测得水煎煮、水浸泡、75%乙醇提取3种方式的加工因子分别为0. 002、0. 04、0. 98。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人参药材和含人参中成药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五氯硝基苯 加工因子 膳食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