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智商测验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马文有 于振剑 +4 位作者 马新英 权长庚 谷岩 岳玲梅 刘恩佑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年第2期130-131,共2页
目的研究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智商测验情况及其结果的有效性。方法选择于我院住院和门诊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49例为研究组;住院的非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27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韦氏智力测验。相关变量有脑外伤所致精神... 目的研究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智商测验情况及其结果的有效性。方法选择于我院住院和门诊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49例为研究组;住院的非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27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韦氏智力测验。相关变量有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龄、有无工伤证明、有无意识障碍、受伤时在综合医院住院时间、诊断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距受伤日的时间、神经外科诊断、辅助检查结果、精神科诊断,接受测验时的情况资料。应用SPSS 11.0统计分析。结果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受伤的客观资料不足,意识障碍和辅助检查阳性率低。在时间变量上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产生与脑外伤的相关性下降。在对其智商测验时受主导心理趋势影响,改变了智商测验的成就测验性质,致智商一定程度失真、偏低。结论评估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智力不仅凭智商值低,还应参考其受伤时的诊断、意识情况、辅助检查结果及目前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交能力等综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精神障碍 智商测验 有效性
原文传递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疾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马文有 权长庚 +3 位作者 岳玲梅 刘淑玲 姜涛 苗丽玲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年第4期454-455,共2页
目的总结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疾病的疗效、安全性及相关情况。方法选择精神疾病患者48例,共计193人次。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为美国鹰赛医学技术公司和Som atics公司联合研制。对相关情况登记表进行统计,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 目的总结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疾病的疗效、安全性及相关情况。方法选择精神疾病患者48例,共计193人次。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为美国鹰赛医学技术公司和Som atics公司联合研制。对相关情况登记表进行统计,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有效率89.58%,其中,显进27例(56.25%),好转16例(33.33%);无效5例(10.41%)。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抽搐电休克 精神疾病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精神科与综合内科护士工作压力及心身健康水平对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马新英 王长奇 +5 位作者 王雪利 马文有 牛俊红 刘恩佑 王聪哲 杨惠茹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年第6期758-759,共2页
目的对不同科室护理工作者压力水平进行研究。方法将87例精神科护士作为研究组,92例综合内科护士作为对照组,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护士工作压力量表进行评定,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研究组评定结果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 目的对不同科室护理工作者压力水平进行研究。方法将87例精神科护士作为研究组,92例综合内科护士作为对照组,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护士工作压力量表进行评定,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研究组评定结果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及其他因子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两组之间在压力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精神科护士比综合内科护士工作压力大,心身健康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压力水平 精神科护士 内科护士 症状自评量表
原文传递
煤炭企业管理者主要社会应激源研究
4
作者 马文有 裴华 +3 位作者 张凤阁 张本 陈龙 马新英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年第8期946-947,共2页
目的探讨煤炭企业管理者主要社会应激源状况。方法在开滦10万人口的总样本中,抽取比例为5%,即(10万人×5%=5000人),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法确定管理者样本为1146人。以自制的"社会应激事件调查量表"(Cronbacn信度检验系数为0.... 目的探讨煤炭企业管理者主要社会应激源状况。方法在开滦10万人口的总样本中,抽取比例为5%,即(10万人×5%=5000人),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法确定管理者样本为1146人。以自制的"社会应激事件调查量表"(Cronbacn信度检验系数为0.98)调查管理者主要社会应激源。结果社会应激源的来源,企业经理、中层管理、一般管理居于首位的均是社会环境的改善;企业经理、中层管理居于第二位的均是工作压力,一般管理者居于第二位的是经济压力;企业经理、中层管理居于第三位的均是经济压力;一般管理者居于第三位的是工作压力。企业经理感受压力居首位的是社会环境,其次是工作压力,末位是家庭问题。中层管理感受压力居首位的亦是社会环境,其次是工作压力,末位是家庭问题。一般管理感受压力居首位的亦是社会环境,其次是经济压力,末位是家庭问题。结论管理者更易"先知先觉"企业和社会的变化情况。因各管理群体的社会角色和实践不同,他们对各压力因素的感受不同。各管理群体关注相对较少的第四位均是家庭生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企业 管理者 社会应激源
原文传递
汶川大地震急性应激障碍检出率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本 许瑞芬 +3 位作者 于振剑 王刚 王聪哲 苗丽玲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年第10期1158-1160,共3页
目的调查汶川大地震所致急性应激障碍(ASD)的发生情况及其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修订本中的ASD诊断标准,对经历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进行诊断。结果323名受试者中有164人(50.8%)符合ASD的诊断标准... 目的调查汶川大地震所致急性应激障碍(ASD)的发生情况及其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修订本中的ASD诊断标准,对经历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进行诊断。结果323名受试者中有164人(50.8%)符合ASD的诊断标准。其中135例男性中51例(37.8%)符合ASD的诊断标准;188例女性中有113例(61.1%)符合ASD的诊断标准。结论汶川大地震后ASD发生率高,女性ASD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应激障碍 汶川大地震 地震幸存者
原文传递
维思通治疗青少年分裂症对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马文有 于振剑 +2 位作者 岳玲梅 谷岩 马新英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年第3期210-211,共2页
目的探讨维思通治疗青少年分裂症患者的安全性。方法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一3)选择样本,其中19例患者接受维思通治疗,剂量在3.38mg±0.65mg/日,由其父母签订治疗同意书,为研究组:18例患者接受舒必利治疗,剂量在... 目的探讨维思通治疗青少年分裂症患者的安全性。方法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一3)选择样本,其中19例患者接受维思通治疗,剂量在3.38mg±0.65mg/日,由其父母签订治疗同意书,为研究组:18例患者接受舒必利治疗,剂量在702.78mg±45.10mg/日,为对照组,均治疗8周。入组患者治疗前后每两周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尿素氮、肝功能、心电图、脑电图。疗前疗后分别测查H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BPRS(简明精神病症状评定量表),TESS(副作用症状量表)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疗前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HAS、HDS、BPRS和TESS量表分数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HAS、HDS、BPRS量表分数均较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各种辅助检查结果也无明显差异。结论维思通治疗青少年分裂症患者与舒必利同样有效,且安全性相同,甚至很少有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思通治疗 分裂症 青少年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对照研究 精神病症状评定量表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BPRS量表 对照组 治疗前后 血尿素氮 症状量表 TESS 检查结果 安全性 舒必利 副反应 HAS
原文传递
住院高血压老干部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及二者关系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岳玲梅 姜涛 +1 位作者 许瑞芬 李敏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年第9期1104-1105,共2页
目的研究住院高血压老干部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98名住院高血压老干部进行测试。结果①住院高血压老干部SCL-90因子分中躯体化、抑郁、焦虑及阳性项目数明显高于国... 目的研究住院高血压老干部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98名住院高血压老干部进行测试。结果①住院高血压老干部SCL-90因子分中躯体化、抑郁、焦虑及阳性项目数明显高于国内正常人常模水平(P<0.01),恐怖高于常模水平(P<0.05);②高血压老干部的人格特征倾向外向和不稳定型;③EPQ中N维度与SCL-90中总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恐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及饮食睡眠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敌对、恐怖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高血压老干部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且与其人格特征密切相关,因此应重视其心理护理,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老干部 高血压 人格特征 心理健康 护理对策
原文传递
汶川大地震后儿童急性应激障碍检出率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许瑞芬 张本 +4 位作者 于振剑 王刚 王聪哲 岳玲梅 冯倩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年第7期818-820,共3页
目的调查汶川大地震后所致儿童急性应激障碍(ASD)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美国精神科学会DSM-IV分类与诊断标准中的ASD诊断标准,对经历汶川大地震的幸存儿童进行诊断。结果 137名受试者中有11人(8.03%)符合ASD的诊断标... 目的调查汶川大地震后所致儿童急性应激障碍(ASD)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美国精神科学会DSM-IV分类与诊断标准中的ASD诊断标准,对经历汶川大地震的幸存儿童进行诊断。结果 137名受试者中有11人(8.03%)符合ASD的诊断标准。汶川大地震后儿童ASD发生率较高,女性儿童ASD的发生率高于男性儿童,但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有神经质特点的儿童更容易发生ASD。灾区儿童中ASD及其症状的发生情况比较严重。结论应对灾区儿童进行阶段性随访追踪并提供长期的必要的心理援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大地震 儿童 急性应激障碍 地震幸存者 神经质
原文传递
神经症患者与正常人骨密度对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马文有 孙贺祥 +4 位作者 张本 于振健 张素花 彭精芬 李毅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年第6期448-449,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症患者骨密度情况。方法选择住院神经症患者60例为研究组;正常人60名为对照组。采用SPA-4系列骨矿分析仪,分别测量患者和正常人的骨线密度(BMC)和骨面密度(BMC/BW),测量部位为右前臂桡骨中下1/3交界处。结果神经症患者的骨... 目的探讨神经症患者骨密度情况。方法选择住院神经症患者60例为研究组;正常人60名为对照组。采用SPA-4系列骨矿分析仪,分别测量患者和正常人的骨线密度(BMC)和骨面密度(BMC/BW),测量部位为右前臂桡骨中下1/3交界处。结果神经症患者的骨密度值BMC和BMC/BW均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可能原因有:患者运动时间少,吸烟量高于正常人,与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有关。结论神经症患者的骨密度低于正常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症患者 骨密度 相关因素 对照研究 神经症患者 骨密度值 正常人 对照研究 BMC/BW 测量部位 骨矿分析仪 神经内分泌 骨面密度
原文传递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患者个性对比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秀芳 张淑娟 张顺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32-133,共2页
目的研究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患者气质类型和个性因素的差异,为双相障碍抑郁发作和单向抑郁发作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一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临床上确诊的单相抑郁、双相障碍抑郁发作各60例,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目的研究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患者气质类型和个性因素的差异,为双相障碍抑郁发作和单向抑郁发作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一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临床上确诊的单相抑郁、双相障碍抑郁发作各60例,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评定其个性特点,比较两组患者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的个性因素和气质类型上的差异。结果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在气质类型的分布上主要集中在胆汁质,而单相抑郁患者为胆汁质的仅为1/4,两组患者在气质类型(即EPQ的个性象限)的分布上差异有显著性。在EPQ的各个性因素分析上,单相抑郁患者的内外向因素分、情绪稳定性因素分均显著低于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而掩饰因素分及精神病性因素分的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单相抑郁患者与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在EPQ的个性因素和气质类型上均有显著不同,EPQ测试结果在单相抑郁与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 单相抑郁 气质类型 个性
原文传递
脑外伤综合征患者人格特点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文有 于振剑 +4 位作者 谷岩 马新英 刘松涛 李幼君 于秀萍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年第6期756-758,共3页
目的探讨脑外伤综合征患者性格特点,寻找相对客观的评估其病情的方法。方法以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MMPI)评定患者的人格特点。以自评焦虑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测量情绪状态,以判定患者对量表的理解,间接了解其获益心理和补偿心... 目的探讨脑外伤综合征患者性格特点,寻找相对客观的评估其病情的方法。方法以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MMPI)评定患者的人格特点。以自评焦虑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测量情绪状态,以判定患者对量表的理解,间接了解其获益心理和补偿心理。用SPSS1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MPI各因子分70分以上者Q:1例(3.12%),F:22例(68.75%),K:2例(6.25%),Hs:2例(6.25%),D:10例(31.25%),Hy:21例(65.62%),Pd:12例(37.50%),Mf:5例(15.62%),Pa:15例(46.87%),Pt:16例(50.00%),Sc:5例(15.62%),Ma:2例(6.25%),Si:4例(12.50%);SAS:50分以下:0例,51~62分:15例(46.87%),63~74分:12例(37.50%),75分以上6例(18.75%);SDS:50分以下:0例,51~62分:11例(34.37%),63~74分:16例(50.00%),75分以上6例(18.75%);SAS最小值51,最大值88;SDS最小值56,最大值92。反映主观焦虑抑郁情绪的SAS、SDS分值的升高与MMPI因子F分升高相一致,同时表现在MMPI因子Pa、Pt、Sc、Si分值的升高。结论脑外伤综合征患者有夸大病情的倾向;有许多叙述不清的身体不适;主观焦虑抑郁情绪和精神病症状表现明显;常多疑、敌意和好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综合症 人格特点 夸大病情 获益心理 补偿心理
原文传递
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骨密度对照研究
12
作者 马文有 孙贺祥 +4 位作者 张本 于振剑 张素花 彭精芬 李毅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年第6期451-452,共2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骨密度情况。方法选择住院抑郁症患者60例为研究组;正常人60名为对照组。采用SPA-4系列骨矿分析仪,分别测量患者和正常人的骨线密度(BMC)和骨面密度(BMC/BW),测量部位为右前臂桡骨中下1/3交界处。结果抑郁症患者的骨...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骨密度情况。方法选择住院抑郁症患者60例为研究组;正常人60名为对照组。采用SPA-4系列骨矿分析仪,分别测量患者和正常人的骨线密度(BMC)和骨面密度(BMC/BW),测量部位为右前臂桡骨中下1/3交界处。结果抑郁症患者的骨密度值BMC和BMC/BW均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可能原因:患者运动时间少,吸烟量和饮酒量高于正常人,与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有关。结论抑郁症患者的骨密度低于正常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患者 骨密度 相关因素 对照研究 住院抑郁症患者 骨密度值 正常人 对照研究 BMC/BW 测量部位 骨矿分析仪 神经内分泌 骨面密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