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流媒体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的可供性创新--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凤仙 田小波 《东南传播》 2024年第6期49-52,共4页
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创新传播,对于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主流媒体在探索优秀传统文化的年轻化、互动性、网感化的传播方式,升级内容的媒介可供性的同时,也借力优质内容实现平台化的高质量发展。在用户接入方面,“造船”“借船”两... 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创新传播,对于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主流媒体在探索优秀传统文化的年轻化、互动性、网感化的传播方式,升级内容的媒介可供性的同时,也借力优质内容实现平台化的高质量发展。在用户接入方面,“造船”“借船”两手抓,以优质内容作为平台建设和内容引流的抓手,实现平台与内容互相成就;在内容供给方面,从时间、空间、内容类型三个维度进行可供性拓展,实现内容的持续性、延展性、关联性;在内容消费方面,坚持内容展示与感知的“主客一致”性,常态化地吸纳用户反馈,避免内容供给被忽略和误读,同时开发“情感可供性”,提升民族情感体验和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短视频 媒介可供性 创造性转化 供给侧改革
下载PDF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模式研究
2
作者 张琳 《传播力研究》 2025年第3期7-9,共3页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融合已成为推动新闻传播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其改变了内容的生产、分发与消费方式,更深刻地影响着新闻传播模式的创新与转型。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及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传统新闻传播模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融合已成为推动新闻传播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其改变了内容的生产、分发与消费方式,更深刻地影响着新闻传播模式的创新与转型。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及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传统新闻传播模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基于此,本文聚焦于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模式的深刻变革,探索在新的媒介环境中新闻传播如何借助多平台、多渠道实现内容的快速流通与广泛覆盖,同时保持新闻的真实性与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新闻传播模式 新媒体
下载PDF
提升新媒体财经信息服务能力探析——以央视频为例
3
作者 高跃 《传媒论坛》 2024年第7期98-100,共3页
“四全媒体”建设带来了传媒生态的重大变革。其中,作为央媒内容产品的主流形式,财经报道在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传播媒介变化的过程中,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2019年11月20日... “四全媒体”建设带来了传媒生态的重大变革。其中,作为央媒内容产品的主流形式,财经报道在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传播媒介变化的过程中,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2019年11月20日推出旗舰新媒体平台——央视频,对于财经内容的拓展是其自身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基于央视频财经信息服务,完成媒体传播向信息服务演进的实例研究,将为我国财经媒体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经媒体 经济发展 财经信息服务 央视频
下载PDF
论新媒体编辑的创新途径和智能化发展趋势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天骄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第6期104-106,共3页
文章采用材料分析法、剖析法和逻辑推理法等方法,分析了网络时代新媒体的基本特征、新媒体创新的必要性和创新的多种途径,并对新媒体的智能化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新媒体编辑人员需要不断创新,主动探索新的传播形式和运行策略,不... 文章采用材料分析法、剖析法和逻辑推理法等方法,分析了网络时代新媒体的基本特征、新媒体创新的必要性和创新的多种途径,并对新媒体的智能化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新媒体编辑人员需要不断创新,主动探索新的传播形式和运行策略,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和市场等结论。文章认为,新媒体编辑工作朝着智能化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并且指出智能化趋势主要朝着五个方向演进,具体包括:自动化内容生成、智能化推荐系统、数据分析和挖掘、图像和视频处理、智能化编辑等。这在研究新媒体编辑工作的领域内,属于全新的系统性的探讨,希望能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编辑工作 创新途径 智能化 趋势
下载PDF
技术赋能创新考古发掘报道探索——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三星堆报道为例
5
作者 王未 《电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8-69,共2页
文物考古发掘备受瞩目,主流媒体平台应利用技术赋能内容,打造兼具年轻态、多元化、时代感的“破圈”传播产品。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方法,结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三星堆考古发掘报道经验,探索如何在视听新媒体技术赋能下打造极致视觉效果,并... 文物考古发掘备受瞩目,主流媒体平台应利用技术赋能内容,打造兼具年轻态、多元化、时代感的“破圈”传播产品。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方法,结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三星堆考古发掘报道经验,探索如何在视听新媒体技术赋能下打造极致视觉效果,并通过沉浸式体验感、强交互模式、线下奇观打卡地,实现用户可看可感可参与可分享的传播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赋能 考古发掘 三星堆报道 创新
原文传递
微短剧精品生产 新质未来
6
作者 冯胜勇 陈绍华 +5 位作者 周逵 尚博英 沈玲 杨娜 张良杰 张元 《传媒》 CSSCI 2024年第24期6-7,共2页
2024年8月30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全国微短剧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深圳举行。来自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及微短剧内容创作方、技术研发方、平台方的代表,围绕微短剧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并就微短剧的艺术形式、业务模式、传播方式... 2024年8月30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全国微短剧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深圳举行。来自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及微短剧内容创作方、技术研发方、平台方的代表,围绕微短剧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并就微短剧的艺术形式、业务模式、传播方式等议题发表观点。微短剧行业正朝着“微而精、短而美”的方向持续健康发展,其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未来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会聚更多行业精英,共同推动微短剧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为影视和新媒体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精英 精品生产 新媒体产业 平台优势 视听盛宴 持续健康发展 业务模式 前景广阔
下载PDF
融媒时代的内容创新与主持人IP建设——以央视频的生动实践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旻 《中国视听》 2024年第4期24-27,共4页
2019年11月20日,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央视频融媒体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央视频”)应运而生,这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具体举措,也是打造自主可控平台的生动实践。如何举全台之力建设好这个新媒... 2019年11月20日,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央视频融媒体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央视频”)应运而生,这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具体举措,也是打造自主可控平台的生动实践。如何举全台之力建设好这个新媒体旗舰平台,考验着央视频,也考验着包括主持人在内的每一位总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平台 融媒时代 具体举措 主持人 生动实践 广播电视总台 融媒体发展 视频
下载PDF
主流媒体如何在新媒体平台“圈粉”--以敬一丹《博物馆9分钟》创作为例
8
作者 张涵语 《海河传媒》 2021年第6期65-66,共2页
敬一丹《博物馆9分钟》通过对节目形式创新,用故事化语言讲述博物馆镇馆之宝,采用“一镜到底”的视频呈现,让用户身临其境感受不同小众博物馆的奥秘。敬一丹用亲切的代入感、转场衔接的设计感、视角独特的新颖感,填补总台新媒体领域精... 敬一丹《博物馆9分钟》通过对节目形式创新,用故事化语言讲述博物馆镇馆之宝,采用“一镜到底”的视频呈现,让用户身临其境感受不同小众博物馆的奥秘。敬一丹用亲切的代入感、转场衔接的设计感、视角独特的新颖感,填补总台新媒体领域精品中视频的空白,为主流媒体在新媒体平台赢得更多用户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粉 央视频 一镜到底
下载PDF
生成式AI与影视创作的崭新探索——以《百年前的那次出发》为例
9
作者 张宏涛 《中国视听》 2024年第5期58-61,共4页
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央视频《与你一起走过》见证奥运40年全媒体寻访行动与总台技术局联合推出首部生成式AI微电影《百年前的那次出发》。该片还原了一百年前中国第一次报名参加奥运会的过程... 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央视频《与你一起走过》见证奥运40年全媒体寻访行动与总台技术局联合推出首部生成式AI微电影《百年前的那次出发》。该片还原了一百年前中国第一次报名参加奥运会的过程,讲述了中国与奥运的百年情缘,见证了中国体育的发展巨变。该项目全网播放量超过5000万次,多个话题登上热搜热榜,无论是故事本身还是技术创新,都在业内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加奥运会 影视创作 技术创新 技术局 微电影 广播电视总台 奥运 AI
下载PDF
融媒体原创IP探索——以融媒体直播《乘着大巴看中国|为大自然办场音乐节》为例
10
作者 黄哲颖 《中国视听》 2024年第2期68-71,共4页
本文结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融媒体直播《乘着大巴看中国|为大自然办场音乐节》的创作实践,探索总台融媒体原创IP的打造策略。该融媒体直播以音乐为桥梁,以央地联动为载体,借势地方重大活动,深挖地域特色,将内容表达与... 本文结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融媒体直播《乘着大巴看中国|为大自然办场音乐节》的创作实践,探索总台融媒体原创IP的打造策略。该融媒体直播以音乐为桥梁,以央地联动为载体,借势地方重大活动,深挖地域特色,将内容表达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助推地方文旅高质量发展,传播“美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 打造策略 技术创新 内容表达 广播电视总台 音乐节 国家旅游形象 直播
下载PDF
短视频赋能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新蓝海”
11
作者 许文广 杨娜 《新闻传播学刊》 2024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传播过程中,不仅要面对跨文化背景的受众,还要考虑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问题。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短视频自身所具备的短小、直观、通俗的传播特点成为中华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重要载体。本文结合短视频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传播过程中,不仅要面对跨文化背景的受众,还要考虑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问题。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短视频自身所具备的短小、直观、通俗的传播特点成为中华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重要载体。本文结合短视频中文化符号的“可视性”、现代元素的合理融入、多元文化主体联动的特征,分析短视频在助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未来,内容生产者应基于受众反馈进一步规划选题思路,借助平台算法提高分发效率,利用AI技术强化文化IP赋能,做价值凝练、叙事性强、情感共鸣的内容创作,在国际传播中用好短视频这一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中华传统文化 文化符号 国际传播
下载PDF
彻夜奋战只为最后的精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专访普京侧记
12
作者 蔡一鸣 《新闻战线》 2019年第18期63-65,共3页
"单条微视频播放量破2300万,转赞评论超5万;24小时话题阅读量超7000万。"不到一天时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专访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图文视频刷遍网络。"有一种网红叫普京,有一种记者叫台长",这是普京就任新一... "单条微视频播放量破2300万,转赞评论超5万;24小时话题阅读量超7000万。"不到一天时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专访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图文视频刷遍网络。"有一种网红叫普京,有一种记者叫台长",这是普京就任新一届总统后首次接受国外媒体专访,也是普京首次在克里姆林宫接受中国媒体专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视频 国外媒体 广播电视总台 普京 专访
原文传递
突破媒介视野 赋能人文传播——以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的创作传播为例
13
作者 俞勤 马扬 《新闻战线》 2022年第4期14-18,共5页
回顾年度社会热点、梳理年度建设成就、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从多元融合理念出发,立足使命,守正创新,以科技魅力为方寸舞台提供无限可能,借影像语言联通屏幕内外,展现技术之美、艺术之美和思想之美,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深度挖掘传... 回顾年度社会热点、梳理年度建设成就、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从多元融合理念出发,立足使命,守正创新,以科技魅力为方寸舞台提供无限可能,借影像语言联通屏幕内外,展现技术之美、艺术之美和思想之美,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深度挖掘传统求新意,创新互动讲故事,饱含团圆之思、团聚之情、团结之志,聚焦最具真实感最具感染力的时代新景观,刷新了春晚文艺创作新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视春晚 传统文化 新时代 融合传播
原文传递
VR慢直播的媒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央视频《两神山建医院》慢直播的实践和启示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继红 姜华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12-14,共3页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5G新媒体平台于2019年11月20日正式上线。2020年1月27日晚,央视频正式开启对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建造过程进行慢直播。刚刚上线两个月就推出《两神山建医院》慢直播,多机位对准建设工地,吸引过亿网友化身...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5G新媒体平台于2019年11月20日正式上线。2020年1月27日晚,央视频正式开启对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建造过程进行慢直播。刚刚上线两个月就推出《两神山建医院》慢直播,多机位对准建设工地,吸引过亿网友化身“云监工”,引发轰动效应。央视频的这场举世瞩目的慢直播,彰显了VR慢直播的媒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位 新媒体平台 VR 视频 广播电视总台 直播 轰动效应 建设工地
下载PDF
基于事实信息核查的虚假新闻检测综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昱洲 周杨铭 +3 位作者 应祺超 钱振兴 曾丹 刘亮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6期28-36,共9页
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新闻检测领域内已有许多开创性的方法能通过特征提取与检测的方式进行自动检测假新闻的任务,通常使用预训练模型提取新闻内容的特征,并开发算法使用这些特征进行检测。许多此类方法通过找到假新闻中通行的特征模式(... 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新闻检测领域内已有许多开创性的方法能通过特征提取与检测的方式进行自动检测假新闻的任务,通常使用预训练模型提取新闻内容的特征,并开发算法使用这些特征进行检测。许多此类方法通过找到假新闻中通行的特征模式(例如写作风格、常用词等)来判别假新闻。但模型的高性能严重依赖于大量高质量标注数据的训练。然而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不仅获取、标注数据十分困难,新伪造的虚假新闻往往还会避免采用以往假新闻的写作风格,导致了模型在时间性上缺乏泛化能力。近年来事实核查在虚假新闻检测领域的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基于事实信息的虚假新闻检测提供了更可靠的检测解释性,通过对事件的真实性、描述与事实的匹配程度等的查验,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以往方法依赖文本风格特征所带来的检测偏置。本文从任务和问题、算法策略、数据集等角度出发,对当前基于事实信息的虚假新闻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首先,本文系统性地阐述了基于事实信息的虚假新闻检测的任务定义与核心问题。其次,从算法原理出发,对现有的检测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之后,对领域内的经典与新提出的数据集进行了分析,对各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总结。最后,本文概括性地阐述了现有方法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几个该领域方法可能面临的挑战,并对下一阶段的研究进行展望,期望为领域内的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新闻检测 深度学习 事实核查 谣言检测
下载PDF
《王冠红人馆》融合创新探索
16
作者 高跃 《新媒体研究》 2022年第4期92-95,共4页
当前,加快媒体融合发展,推动多终端全媒体建设,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谁率先掌握新技术手段,谁更坚决打破传统媒体的形态束缚和路径依赖,谁就能在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个“看见广播第一现场”央视频融媒体... 当前,加快媒体融合发展,推动多终端全媒体建设,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谁率先掌握新技术手段,谁更坚决打破传统媒体的形态束缚和路径依赖,谁就能在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个“看见广播第一现场”央视频融媒体产品——《王冠红人馆》,为总台电台节目可视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视频 媒体融合 王冠红人馆 电台节目可视化
下载PDF
广播节目在央视融合发展中的策略
17
作者 张慕言 《传播力研究》 2021年第9期67-68,共2页
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重要议题。第十九届四中全会面向全媒体提出了以内容建设为中心、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传播体系,“如何实现全媒体传播”成为各类媒体节... 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重要议题。第十九届四中全会面向全媒体提出了以内容建设为中心、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传播体系,“如何实现全媒体传播”成为各类媒体节目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中央人民广播电视总台2018年组建,2019年11月“央视频”上线,使得“广播+视频”的模式发展之路更加顺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节目 新媒体 融合发展
下载PDF
共筑微短剧清朗行业生态,加强内容创作引导和管理
18
作者 赵晖 张腾之 +2 位作者 杨娜 覃莉 王天璐 《广播电视网络》 2024年第6期10-19,共10页
主持人:微短剧是一种新兴的文艺形式,具有时长短、投资小、创作快、题材灵活多样等特点,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助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当前,在政策的激励和引导下,其发展迅猛,亟须统筹繁荣发展与规范管理,坚持提正... 主持人:微短剧是一种新兴的文艺形式,具有时长短、投资小、创作快、题材灵活多样等特点,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助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当前,在政策的激励和引导下,其发展迅猛,亟须统筹繁荣发展与规范管理,坚持提正与减负并重,推动微短剧创作向主流化、高品质、多元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形式 主持人 主流化 短剧 行业生态 独特优势 多样化 多元化发展
下载PDF
“村超”IP的传播特点与价值体现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与弛 《传媒》 CSSCI 2024年第11期14-16,共3页
2024年元旦前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与榕江县“村超”、台江县“村BA”正式签署协议,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意味着由民间自发组织并快速火爆出圈的“村超”“村BA”等乡村赛事将与中央媒体在赛事新媒体转播、融媒体节目创新、... 2024年元旦前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与榕江县“村超”、台江县“村BA”正式签署协议,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意味着由民间自发组织并快速火爆出圈的“村超”“村BA”等乡村赛事将与中央媒体在赛事新媒体转播、融媒体节目创新、赛事文旅资源开发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同时,“村超”一词也成功入选“2023十大流行语”,与“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大模型”等热词并列,共同构成了全国人民对过去一年的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深度合作 融媒体 榕江县 台江县 节目创新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广播电视总台
下载PDF
文化微短剧激活“两创”新动能——以央视频出品微短剧为例
20
作者 杨娜 《传媒》 2025年第8期21-23,25,共4页
文化产业发展一直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的重要推力。近年来,微短剧作为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网络新兴文艺形态,日渐成为中国视听产业中覆盖最广的品类之一。其体量灵活的制作优势、不断攀升的... 文化产业发展一直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的重要推力。近年来,微短剧作为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网络新兴文艺形态,日渐成为中国视听产业中覆盖最广的品类之一。其体量灵活的制作优势、不断攀升的用户数量、贴近生活的触达方式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文化宣教工作“文”有余而“化”不足的问题,在推动“两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4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创作的行业优势,推出AI微短剧《中国神话》《美猴王》,文化类微短剧《重回永乐大典》《东坡先生赶考记》等兼具思想内涵、技术创新与艺术追求的文化微短剧,做“两创”的探路者和先行者,为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树立新的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微短剧 央视频 美猴王 两创 永乐大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