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部门化与多元化:中国民族事务治理主体建设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严庆 张莉莉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5-109,共5页
民族事务管理主体的部门化,是与民族事务高位化相适应的。民族事务管理主体的多元化,是社会转型以及民族事务重心下移的要求。伴随着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型,当前我国民族事务治理主体的建设,需走出单一部门化的局限,改变高位民族工... 民族事务管理主体的部门化,是与民族事务高位化相适应的。民族事务管理主体的多元化,是社会转型以及民族事务重心下移的要求。伴随着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型,当前我国民族事务治理主体的建设,需走出单一部门化的局限,改变高位民族工作主体部门化倾向,进一步充实基层民族工作主体,构建起多主体、多层级、高效度的治理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事务 主体 部门化 社会化
下载PDF
践行知行合一: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究——基于5123份有效问卷的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严庆 崔舒怡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0,共10页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一,这既是由我国的多民族国情所决定的,也是增强大学生使命担当的内在要求。课题组以全国211所高校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为调研对象,发放"关于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状况的调查问卷",...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一,这既是由我国的多民族国情所决定的,也是增强大学生使命担当的内在要求。课题组以全国211所高校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为调研对象,发放"关于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状况的调查问卷",通过对回收的5123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大体研判出我国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培养了学生的民族团结进步观念、情感与能力,同时在教育中存在区域不均衡、内容不全面、进步不凸显的问题。有成效、有兴趣、有期待是作为教育客体的大学生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整体看法,重点围绕践行知行合一发力是新时代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整体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新时代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知行合一 教育实践
原文传递
浅谈反对民族分裂的主张与依据 被引量:3
3
作者 严庆 马宝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30,共6页
民族分裂势力是危及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主要威胁,为此中国从法律、政策、民族工作等层面提出反对民族分裂的主张,并将主权理论、中华民族发展史实、民族分裂行径的危害作为主张依据,而多民族国家民族整合理论则是反击民族分裂势... 民族分裂势力是危及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主要威胁,为此中国从法律、政策、民族工作等层面提出反对民族分裂的主张,并将主权理论、中华民族发展史实、民族分裂行径的危害作为主张依据,而多民族国家民族整合理论则是反击民族分裂势力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分裂 民族团结 主权统一 民族整合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空间整合视角 被引量:36
4
作者 严庆 于欣蕾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6,共12页
社会空间整合既是揭示多民族国家建设的理论视角,也是促进多民族国家建设的重要方略。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空间呈现液体化、有机化、折叠化的基本态势,民族因素在社会空间演变过程中呈现流动变迁、嵌合融会、联通易感的特点,这为铸牢中... 社会空间整合既是揭示多民族国家建设的理论视角,也是促进多民族国家建设的重要方略。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空间呈现液体化、有机化、折叠化的基本态势,民族因素在社会空间演变过程中呈现流动变迁、嵌合融会、联通易感的特点,这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良好条件。从社会空间整合的视角分析对口支援与民族教育异地办学政策的效能,为我们进一步在相关政策落实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 空间 新时代社会态势 社会空间整合
原文传递
社会资本视域下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被引量:20
5
作者 严庆 于浩宇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2019年第1期38-47,共10页
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方式是当前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面向,社会资本视域下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探究既是一个新的视角,也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助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践的一种新的思考。社会资本是基于人际网络和行为规范之上的社会普... 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方式是当前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面向,社会资本视域下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探究既是一个新的视角,也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助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践的一种新的思考。社会资本是基于人际网络和行为规范之上的社会普遍信任的程度,能够从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共同发力,影响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践及其深化。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出发,民族团结进步的创建路径可包括社会网络创建、规范约束和认同调控三个方面,具体表现为深化民族交往交流的程度与范围、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的法制保障以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民族团结进步 网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