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晶种法制备3D-TNAs@NH2-MIL-125复合电极及其光电催化性能研究
1
作者 赵越 包芮于 +1 位作者 谢娴 李华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95-998,1004,共5页
以钛丝网为基底制备三维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电极(3D-TNAs),之后通过晶种滴加法将NH2-MIL-125与三维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复合,制备3D-TNAs@NH2-MIL-125复合电极材料。通过调节晶种时间,研究不同制备时间对复合电极表面形貌、物理化学性质... 以钛丝网为基底制备三维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电极(3D-TNAs),之后通过晶种滴加法将NH2-MIL-125与三维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复合,制备3D-TNAs@NH2-MIL-125复合电极材料。通过调节晶种时间,研究不同制备时间对复合电极表面形貌、物理化学性质及光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晶种滴加法合成的3D-TNAs@NH2-MIL-125复合电极具有优异的光电化学性能,其中晶种时间为6 h的复合电极综合性能最好,在模拟太阳光及0.7 V外加偏压的条件下,反应时间为150 min时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可达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 NH2-MIL-125 晶种滴加 光电催化
下载PDF
中枢谷氨酸增多可能是抑郁与吸烟成瘾伴发的原因 被引量:3
2
作者 程红 陈湛 +4 位作者 胡立娜 阿拉木斯 肖云心嫣 金正宇 云妙英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年第7期1115-1120,共6页
目前全球受抑郁和吸烟成瘾影响的人数逐年递增,前期研究显示高抑郁发生率与高吸烟率两大现象之间存在生态学关联,人群队列研究显示抑郁与吸烟成瘾之间可能存在因果关系。但如果抑郁症和吸烟成瘾存在某种共同的致病因素,该致病因素既导... 目前全球受抑郁和吸烟成瘾影响的人数逐年递增,前期研究显示高抑郁发生率与高吸烟率两大现象之间存在生态学关联,人群队列研究显示抑郁与吸烟成瘾之间可能存在因果关系。但如果抑郁症和吸烟成瘾存在某种共同的致病因素,该致病因素既导致吸烟成瘾又导致抑郁,可推测烟瘾与抑郁之间可能并非因果关系,是伴发关系,中枢谷氨酸释放增多可能是抑郁与吸烟成瘾伴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分别从中枢谷氨酸浓度升高如何导致抑郁和吸烟成瘾、导致谷氨酸水平升高的原因、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方向、抑郁与吸烟成瘾的预防及治疗四个方面进行了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通路 抑郁症 吸烟成瘾 预防 治疗
原文传递
TiO_(2)-ACF复合电极制备及光电催化性能研究
3
作者 泰舒芸 包芮于 +3 位作者 陈宸 赵越 马福兰 李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5-88,92,共5页
为有效提高粉末TiO_(2)光电催化活性和分离性,以钛酸异丙酯为钛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通过水热-提拉浸渍法在活性碳毡(active carbon felt,ACF)上负载TiO_(2)制备复合光电极(TiO_(2)-ACF)。利用SEM、XRD、EDS对材料的形貌、晶... 为有效提高粉末TiO_(2)光电催化活性和分离性,以钛酸异丙酯为钛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通过水热-提拉浸渍法在活性碳毡(active carbon felt,ACF)上负载TiO_(2)制备复合光电极(TiO_(2)-ACF)。利用SEM、XRD、EDS对材料的形貌、晶型结构及元素分布进行表征。通过改变二氧化钛前驱液比例和水热反应时间优化TiO_(2)-ACF制备条件,改变电压探究最佳光电催化降解条件。结果表明,锐钛矿晶型TiO_(2)颗粒粒径约为12.84 nm,分布均匀无明显团簇,似薄膜状包覆在碳毡表面。在模拟太阳光及0.8 V电压条件下,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imethyl phthalate,DMP)去除效果显著,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三次再生循环后仍可保持90%的降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活性碳毡 光电催化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原文传递
外源性雌激素与尿道下裂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云妙英 阿德娜依·阿力肯 +3 位作者 秦颖 赵智慧 刘琪 徐刚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1-19,共9页
目的 评价外源性雌激素与尿道下裂发病的关系. 方法 计算机联机检索Medline、Web of Science(ISI)、EMBASE、Cochrane图书馆、EBSCO Host、Elsevier Science Direct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辅以手工查阅北京大... 目的 评价外源性雌激素与尿道下裂发病的关系. 方法 计算机联机检索Medline、Web of Science(ISI)、EMBASE、Cochrane图书馆、EBSCO Host、Elsevier Science Direct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辅以手工查阅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国家图书馆相关书籍、期刊等资源,收集1990年1月至2011年7月关于外源性雌激素与尿道下裂发病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文献.纳入有母亲妊娠前或妊娠期是否暴露于外源性雌激素,有OR值或RR值及其95%CI的外源性雌激素与尿道下裂相关性的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根据非随机对照研究评价量表筛选和评价文献,提取原始数据.采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18篇文献最终纳入本研究,包括病例对照研究文献16篇与队列研究文献(均为己烯雌酚)2篇.纳入的16篇病例对照研究文献的组间异质性有统计学意义(P=0.002),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OR值及其95%CI,总效应值为1.35(1.08-1.70).关于妊娠期暴露于己烯雌酚的病例对照研究共3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异质性检验P=0.250)合并OR值及其95%CI为2.12 (1.18-3.80);3篇口服避孕药研究和3篇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及其衍生物暴露研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异质性检验P值分别为0.450和0.980)进行合并分析,OR值及其95%CI分别为1.01 (0.81-1.27)和1.04(0.61-1.74).植物雌激素和邻苯二甲酸酯的研究各有2篇,随机效应模型(异质性检验P值均为0.020)合并效应OR值及其95%CI分别为1.88(0.52-6.79)和1.68 (0.47-5.94).按欧洲和北美等2个地区划分,5篇北美文献固定效应模型(异质性检验P=0.110)总OR值及其95%CI为1.13(0.86-1.53),欧洲地区11篇文献随机效应模型(异质性检验P=0.002)总OR值及其95%CI为1.51(1.13-2.03),其中3篇荷兰文献的固定效应模型(异质性检验,P=0.400)总OR值及其95%CI为1.47(0.90-2.38),3篇英国文献的随机效应模型(异质性检验,P=0.000)总OR值及其95%CI为2.14(0.74-6.18).2篇队列研究文献合并随机效应模型(异质性检验P=0.002)总RR值及其95%CI为6.19(0.39-99.55).采用漏斗图对纳入文献进行发表偏倚分析,发现阴性研究文献发表少,已发表文献偏向于阳性结果. 结论 尿道下裂与外源性雌激素总效应有关,且显示出地理相关性.母亲妊娠期暴露于己烯雌酚可能增加其子代患尿道下裂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雌激素类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