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美术史系与美术史学——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教研发生纪程 |
曹庆晖
|
《美术大观》
|
2022 |
1
|
|
2
|
对中央美术学院1959至1964年油画工作室教学的浅见 |
曹庆晖
|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3
|
主线、主流及其他——看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北平艺专西画精品想到的 |
曹庆晖
|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4
|
主线、主流及其他 看中央美术学院藏北平艺专西画作品想到的 |
曹庆晖
|
《东方艺术》
|
2013 |
0 |
|
5
|
杨之光与中央美术学院 |
曹庆晖
|
《美术学报》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6
|
近年来汉学视野下中国美术史个案四题 |
郑弌
|
《美术大观》
|
2021 |
0 |
|
7
|
混乱、错误与亲蚕礼:宋人《蚕织图》研究 |
李子衿
|
《美术大观》
|
2024 |
1
|
|
8
|
绘画性及其他:漫步“心影馨香——孙宗慰绘画主题展” |
曹庆晖
|
《美术大观》
|
2024 |
0 |
|
9
|
“国故学”与“中国学术”的纠结--民国时期两种“国学”概念的争执及其语境 |
文韬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10
|
宗教美术史研究方法论的三组主题词 |
郑弌
|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1
|
中国画史的符号化写作考释 |
吴秋野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2
|
早期儒家与《易》之关系述论 |
王浩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3
|
培根的第三条路——吉尔·德勒兹与《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 |
张晨
|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
2015 |
1
|
|
14
|
权力的形象——读坎勒的近作有感 |
邹跃进
|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
2009 |
0 |
|
15
|
王世贞非书画家考——兼论书者与书法家的本质区别 |
杜娟
|
《中国书画》
|
2015 |
0 |
|
16
|
多面审思:谁的新时代——关于管勇的艺术 |
管勇
夏芸
|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
2007 |
2
|
|
17
|
“实境山水画”与“实景山水画”考辨--有关中国古代山水画概念术语的思考 |
杜娟
|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8
|
画如其人——谈吴冰的工笔人物画 |
易水
|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
2010 |
0 |
|
19
|
美术馆为特定藏品策划的研究展之我见 |
曹庆晖
|
《荣宝斋》
|
2021 |
1
|
|
20
|
东京国立博物馆保管十一面观音像(多武峰旧藏)研究(上) |
松田诚一郎
王云(译)
|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