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国故学”与“中国学术”的纠结--民国时期两种“国学”概念的争执及其语境
被引量:
6
1
作者
文韬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46,共16页
"国学"究竟是指中国固有学术还是中国学术,即近现代学术是否应当包括在内,是百余年来数次"国学"论争悬而未决的问题。民国时期有关"国学"究竟是"国故学"的缩写还是"中国学术"的简称...
"国学"究竟是指中国固有学术还是中国学术,即近现代学术是否应当包括在内,是百余年来数次"国学"论争悬而未决的问题。民国时期有关"国学"究竟是"国故学"的缩写还是"中国学术"的简称的争持,透露出了这个问题的内在纠结。由于反对"整理国故"的声浪渐高,支持者中的新派学人强调"国学"的全称应为"国故学","故"字不可省略,以彰显其批判性和进步性;而反对把国学当作没有生命力的古董来看待的学者,则提出"国学"是"中国学术"的简称,不仅包括古代学术,还理应囊括现在与未来,"国学"应当是一个不断生长的开放概念。在反复的辩难中,"国故学"与"中国学术"的概念争持,实际上已经超出了时间的界定和价值的论断,因关乎具体的治学方法和学术理念,而出现互相渗透乃至颠倒的现象,对我们今天的"国学"讨论依旧极具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
国故学
中国学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近代建筑早期转型的三种面相(1910-1928)
被引量:
3
2
作者
郑弌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56,共8页
中国近代建筑转型表现为三种面相:一是科学话语引介,包括引入学科术语,以工程学、材料学、力学为理论基础的建筑学著作;二是制度建设,通过大学专科教育课程及留学培养本土建筑人才,并使建筑经营机构法人化、建筑法规西方化、建筑经营契...
中国近代建筑转型表现为三种面相:一是科学话语引介,包括引入学科术语,以工程学、材料学、力学为理论基础的建筑学著作;二是制度建设,通过大学专科教育课程及留学培养本土建筑人才,并使建筑经营机构法人化、建筑法规西方化、建筑经营契约化等;三是民族话语的兴起,如中山陵。从清末新政到北洋、南京国民政府的多重制度变革,促成了由传统营造向近代建筑转型的第一步。其中所暗含以"科学""进步"为核心的西方话语始终影响着后续建筑师构建"现代中国"这一想象图景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建筑
建筑教育
科学话语
民族话语
中山陵
原文传递
题名
“国故学”与“中国学术”的纠结--民国时期两种“国学”概念的争执及其语境
被引量:
6
1
作者
文韬
机构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讲师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46,共16页
基金
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JQN-120002)
文摘
"国学"究竟是指中国固有学术还是中国学术,即近现代学术是否应当包括在内,是百余年来数次"国学"论争悬而未决的问题。民国时期有关"国学"究竟是"国故学"的缩写还是"中国学术"的简称的争持,透露出了这个问题的内在纠结。由于反对"整理国故"的声浪渐高,支持者中的新派学人强调"国学"的全称应为"国故学","故"字不可省略,以彰显其批判性和进步性;而反对把国学当作没有生命力的古董来看待的学者,则提出"国学"是"中国学术"的简称,不仅包括古代学术,还理应囊括现在与未来,"国学"应当是一个不断生长的开放概念。在反复的辩难中,"国故学"与"中国学术"的概念争持,实际上已经超出了时间的界定和价值的论断,因关乎具体的治学方法和学术理念,而出现互相渗透乃至颠倒的现象,对我们今天的"国学"讨论依旧极具启发。
关键词
国学
国故学
中国学术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近代建筑早期转型的三种面相(1910-1928)
被引量:
3
2
作者
郑弌
机构
中央美术学院
人文学院
美术
史系
出处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56,共8页
文摘
中国近代建筑转型表现为三种面相:一是科学话语引介,包括引入学科术语,以工程学、材料学、力学为理论基础的建筑学著作;二是制度建设,通过大学专科教育课程及留学培养本土建筑人才,并使建筑经营机构法人化、建筑法规西方化、建筑经营契约化等;三是民族话语的兴起,如中山陵。从清末新政到北洋、南京国民政府的多重制度变革,促成了由传统营造向近代建筑转型的第一步。其中所暗含以"科学""进步"为核心的西方话语始终影响着后续建筑师构建"现代中国"这一想象图景的进程。
关键词
近代建筑
建筑教育
科学话语
民族话语
中山陵
分类号
TU-092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国故学”与“中国学术”的纠结--民国时期两种“国学”概念的争执及其语境
文韬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近代建筑早期转型的三种面相(1910-1928)
郑弌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