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个性化设计语言体系——访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时装设计专业创建人、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吕越
1
作者 朱烨 吕越(受访) 《服装设计师》 2022年第12期44-47,共4页
时装艺术作为在美国当代艺术之后新兴的一门艺术,2007年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时装设计专业创建人,学科带头人吕越教授正式引进中国,经过15年的发展,正在被更大的中国市场所熟悉和接受。吕越教授用“两级理论”和“金字塔理论”理论阐... 时装艺术作为在美国当代艺术之后新兴的一门艺术,2007年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时装设计专业创建人,学科带头人吕越教授正式引进中国,经过15年的发展,正在被更大的中国市场所熟悉和接受。吕越教授用“两级理论”和“金字塔理论”理论阐述了设计与艺术的区别和边界:设计是在功能和审美两极之间滑动的,占比不同,设计的效果不同;推动“时装艺术”会促进服装设计的创造力,“时装艺术”能解决服装设计水平中的艺术性。此外,吕越特别强调,设计从业者需要重视内在思考,创建并坚持自己独特的设计语言体系才是设计力成活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装设计 时装艺术 服装设计 中央美术学院 学科带头人 语言体系 个性化设计 创建人
下载PDF
推进面向未来的设计教育--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王敏教授访谈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敏 彭筠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17,共4页
1995年,中央美术学院开始设置设计专业,至2002年,设计学院宣告成立。多年来,中央美院设计学院秉持以“实验性、前瞻性、艺术性”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不断推动和完善设计教育体系的发展与建设。本期《美术研究》杂志专访中央美院设计学院... 1995年,中央美术学院开始设置设计专业,至2002年,设计学院宣告成立。多年来,中央美院设计学院秉持以“实验性、前瞻性、艺术性”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不断推动和完善设计教育体系的发展与建设。本期《美术研究》杂志专访中央美院设计学院院长王敏教授,请他谈一谈设计教育的教学建设、整体发展态势与未来走向。 彭筠(以下简称“彭”):您2003年担任设计学院院长以来,中央美院设计学科呈现一种跨越式发展态势,在学校整体学科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首先请您谈一谈设计学科在高等美术教育体系中的基本定位和学科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美术学院 设计学院 设计教育 院长 面向未来 教授 王敏 《美术研究》
原文传递
作为教学改革的整体或部分——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欣荣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4-25,共2页
2015年,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实施了系列教学改革。五年来,设计学院通过资源整合、结构调整、空间改造、管理机制等有效措施,以多学科融合的意识进行教育结构的新布局,从而助推学生深度学习能力、个人价值整合、战略意识形成以及知识体... 2015年,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实施了系列教学改革。五年来,设计学院通过资源整合、结构调整、空间改造、管理机制等有效措施,以多学科融合的意识进行教育结构的新布局,从而助推学生深度学习能力、个人价值整合、战略意识形成以及知识体系建构。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以课题研究切入,以学科专业划分为工具与方法,构建危机意识主导的全新学科教育架构,全面聚焦应对人类未来生存模式的思考与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美术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 教学改革
原文传递
2018美术学院毕业季工业设计作品——中央美术学院
4
作者 张欣荣 《工业设计》 2018年第8期8-16,共9页
为应对未来社会发展及未来学科建设,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对于学生的要求由技能层面的考核转向以专业为基础的社会探讨和问题思考。未来社会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并能通过设计思维与社会语境进行对接的包容性设计人才。2015年设计学院... 为应对未来社会发展及未来学科建设,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对于学生的要求由技能层面的考核转向以专业为基础的社会探讨和问题思考。未来社会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并能通过设计思维与社会语境进行对接的包容性设计人才。2015年设计学院教学改革在传统本科学课结构上进行了优化整合,打通专业壁垒,实行开环机制,强调专业间的融合发展。现设置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数码媒体艺术设计、摄影艺术、时装艺术设计、首饰艺术设计、交通工具设计、系统设计、社会创新设计及艺术与科技共十个专业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美术学院 设计作品 工业设计 社会发展 艺术设计 毕业 视觉传达设计 设计学院
下载PDF
新兴学科:生态危机设计教学方法的构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学改革之探索 被引量:3
5
作者 景斯阳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5-129,共5页
世界经历着剧烈且深刻的变革,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自2015年启动教学改革以来,创建了4个复合型新学科,其中包括生态危机设计专业。本文从生态危机设计学科的建设背景出发,从学科定义与定位、特色与优势、培养目标几个方面阐述新学科构... 世界经历着剧烈且深刻的变革,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自2015年启动教学改革以来,创建了4个复合型新学科,其中包括生态危机设计专业。本文从生态危机设计学科的建设背景出发,从学科定义与定位、特色与优势、培养目标几个方面阐述新学科构建的过程,并以响应式环境-海洋增强课程为案例探讨新学科的落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危机设计专业 学科定位 培养目标
原文传递
“个人推广设计”课程研究——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本科四年级必修课
6
作者 金日龙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75,共5页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为本科四年级学生第一学期开设的"个人推广设计"必修课程,是顺应社会需求、与国际接轨的一门针对设计专业即将毕业的学生的专业推广课程。该课程引导学生不断深挖自身的设计思维能力和创...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为本科四年级学生第一学期开设的"个人推广设计"必修课程,是顺应社会需求、与国际接轨的一门针对设计专业即将毕业的学生的专业推广课程。该课程引导学生不断深挖自身的设计思维能力和创意思维的应变能力,结合专业的数字多媒体演示与演讲,实现自身对大学三年学习总结性的个人专业推广。由于"个人推广设计"课程在当下的重要性、合理性以及必要性,同时也使该课程开设六年来自身得到了推广,反复对"个人推广设计"课程重要性的强调在于提升设计艺术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理解该课程对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 推广 设计 多媒体设计 过程性总结 演示及应变能力
原文传递
与时代同行,向未来前行——中央美术学院设计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9
7
作者 宋协伟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16,共7页
中央美术学院作为中国近代第一个国立美术学府,是中国现代艺术与设计教育的先行者,也是教育部首批“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本文通过重点梳理自1949年以来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科从发展到变革的历史脉络,... 中央美术学院作为中国近代第一个国立美术学府,是中国现代艺术与设计教育的先行者,也是教育部首批“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本文通过重点梳理自1949年以来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科从发展到变革的历史脉络,旨在呈现其对于中国现代设计和设计教育的持续影响和重要贡献。回顾历史,是为了认清方向,更好前行。在这个新时代、新征程的起点上,不断扩展“大设计”教育新格局,拓新设计教育认知新层级,构建全球设计教育共同体,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学科的使命与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美术学院 设计教育 教学改革 全球设计教育共同体
原文传递
新资源:一种构想与动力——中央美术学院“新资源2002设计节”综述 被引量:4
8
作者 许平 《美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1-47,共7页
2002年10月18日,为期一周的中央美术学院“新资源2002设计节”落下帷幕,这次由中央美院主办的综合性校园学术活动,汇集了11项展演活动及赛事,举办了7项专题论坛、92场学术报告,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院校校长、教授及设计师,以及国... 2002年10月18日,为期一周的中央美术学院“新资源2002设计节”落下帷幕,这次由中央美院主办的综合性校园学术活动,汇集了11项展演活动及赛事,举办了7项专题论坛、92场学术报告,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院校校长、教授及设计师,以及国内30多所专业院校(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美术学院 "新资源2002设计节" 综述 校园学术活动 设计教育 资源概念 "新资源2002论坛" "国际平面设计教育论坛" "建筑教育论坛"
原文传递
艺术设计教育与人文精神——中央美术学院国际校长论坛的一点启示 被引量:6
9
作者 祝帅 《中国美术教育》 2002年第4期39-41,38,共4页
思考缘起 2001年10月18日至19日中央美术学院借新校落成庆典之契机,邀请了部分国内外著名艺术院校的校长代表就“面向21世纪:全球化背景中的艺术教育与艺术交流”举办了“中央美术学院国际校长论坛”(以下简称“校长论坛”)。这是我国... 思考缘起 2001年10月18日至19日中央美术学院借新校落成庆典之契机,邀请了部分国内外著名艺术院校的校长代表就“面向21世纪:全球化背景中的艺术教育与艺术交流”举办了“中央美术学院国际校长论坛”(以下简称“校长论坛”)。这是我国首次承办大规模的国际性美术教育论坛。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接见了校长代表,国内各大媒体对此活动进行了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教育 人文精神 中央美术学院
原文传递
强化理论视域下游戏开箱机制的设计策略
10
作者 孙淑萍 王妍卉 唐一果 《丝网印刷》 2024年第5期107-109,共3页
在剖析开箱机制现状的基础上,探究斯金纳强化理论在其中的具体应用,针对游戏开箱内容的伦理失范与监管漏洞,以强化理论的应用原则为指导,从设计者和教育监管的角度提出设计策略,进而引导游戏行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开箱文化 机制设计 游戏伦理
下载PDF
服装、时尚与设计的外部性--在北京服装学院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11
作者 许平 《饰(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 2009年第1期11-13,共3页
我们借用经济学中的"外部性"这一概念来探讨设计艺术与外部关系的一个命题,研讨一下重视服装艺术设计学术探讨的问题,挖掘和思考这个创造领域独特的理论命题,并且以服装设计的理论认识成果来丰富整个设计艺术理论研究的积累... 我们借用经济学中的"外部性"这一概念来探讨设计艺术与外部关系的一个命题,研讨一下重视服装艺术设计学术探讨的问题,挖掘和思考这个创造领域独特的理论命题,并且以服装设计的理论认识成果来丰富整个设计艺术理论研究的积累、深化与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性 经济 文化 创新
下载PDF
寻古问今 传承经典--评学术专著《造物史话:明代手作农器设计研究》
12
作者 张君 《服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86,共1页
中国传统造物的研究从早期工艺美术到当代设计学,研究对象的采选有“官作”与“民作”之辩。官作,主要是为达官显贵等群体设计服务的作品,其材料以稀缺、珍贵为主,结构以巧思、复杂为上,工艺以精湛、烦琐为佳,目的是凸显作品的奢华,彰... 中国传统造物的研究从早期工艺美术到当代设计学,研究对象的采选有“官作”与“民作”之辩。官作,主要是为达官显贵等群体设计服务的作品,其材料以稀缺、珍贵为主,结构以巧思、复杂为上,工艺以精湛、烦琐为佳,目的是凸显作品的奢华,彰显作品主人的身份与地位。官作作品价格较为昂贵,类似当今的奢侈品。相反,民作,是为普通百姓设计服务的作品,取材方便,结构和工艺简单且易于制作,以实用为目的。民作器物的价格相对低廉,后期维修养护成本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专著 中国传统造物 维修养护 奢侈品 官作 身份与地位 当代设计 工艺美术
下载PDF
从系统创新到系统设计思维的设计视角——评《系统创新时代的设计思维》
13
作者 郝凝辉 梁罗丹 《创意与设计》 2024年第1期97-100,共4页
《系统创新时代的设计思维》(张凌浩著)一书结合当代社会复杂化发展趋势、设计在当下的变化与需求,将系统思维与设计思维整合形成了系统性设计思维,使其兼具了系统性分析视角和设计创新的推理策略、行动方法。并从设计研究到系统性设计... 《系统创新时代的设计思维》(张凌浩著)一书结合当代社会复杂化发展趋势、设计在当下的变化与需求,将系统思维与设计思维整合形成了系统性设计思维,使其兼具了系统性分析视角和设计创新的推理策略、行动方法。并从设计研究到系统性设计思维的发展历程与趋势,从创新框架、流程到创新的系统性,从系统性设计思维概念到具体的创新步骤,包括问题发现、分析与综合、概念探索以及设计实现,逐次展开深入介绍。内容不仅涉及新兴的设计视角、思维与研究前沿,还包含系列创新流程、方法、工具以及具体案例的解析。旨在为设计研究发展提供前沿理论,为当代中国设计实践探索提供新颖的新兴视角、思维、方法与应用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设计思维 设计研究 复杂创新 设计创新方法
下载PDF
漆艺首饰流变与设计实践研究
14
作者 梁由之 张一 +1 位作者 李亚西 庞雄 《艺术科技》 2024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文章探究漆艺首饰的流变和迭代,站在交叉学科研究视角论述漆艺与首饰的跨界融合。方法:详细比较和分析中、日、韩古代漆梳篦的特征,并解读现代漆艺首饰的典型案例。设计实践方面,在彰髹工艺、金箔镶嵌等大漆工艺的基础上,融合金银... 目的:文章探究漆艺首饰的流变和迭代,站在交叉学科研究视角论述漆艺与首饰的跨界融合。方法:详细比较和分析中、日、韩古代漆梳篦的特征,并解读现代漆艺首饰的典型案例。设计实践方面,在彰髹工艺、金箔镶嵌等大漆工艺的基础上,融合金银錾刻、失蜡铸造等金属工艺,同时结合宝石材料与现代设计理念,设计并制作两件首饰作品。结果:文章对漆艺首饰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流变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并在上述调研资料的基础上完成两件原创漆艺首饰的设计与实践。结论:文章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漆工艺的时尚化转型和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可应用于首饰设计的研究视角,也为漆艺与金属工艺、宝石材料及现代设计理念的结合提出了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艺首饰 流变 设计实践
下载PDF
人才识别的变革--以中央美术学院为例谈美术校考如何转向
15
作者 宋协伟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11,共4页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美术校考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最前沿阵地,其转型与变革,是对教育需求的积极应对,是“人才识别”的重要环节。文章以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高考考题变革为例,探讨美术校考转型的必然性、路径和展望,并阐述...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美术校考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最前沿阵地,其转型与变革,是对教育需求的积极应对,是“人才识别”的重要环节。文章以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高考考题变革为例,探讨美术校考转型的必然性、路径和展望,并阐述考题如何面向时代,在专业学理基础上,实现对问题的反馈和价值的导向,以及教育场景的延伸,进而在助推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根植“思辨时代挑战,跨界交叉创新,设计服务人民群众生活福祉”的育人宗旨,以此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贡献研究案例和参考模型,并发出更广泛的教育改革号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校考 设计教育 教学改革
原文传递
《设计艺术学十讲》评介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平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2-13,共2页
诸葛铠先生是长期在图案、工艺美术、设计艺术学领域从事理论耕耘及实践教学的老一辈著名学者,从他早年从事的《图案原理》研究到本次结集出版的“设计艺术学”原理研究,不仅著述丰富,而且他的学术思想、理论成果及教授风范整整影响... 诸葛铠先生是长期在图案、工艺美术、设计艺术学领域从事理论耕耘及实践教学的老一辈著名学者,从他早年从事的《图案原理》研究到本次结集出版的“设计艺术学”原理研究,不仅著述丰富,而且他的学术思想、理论成果及教授风范整整影响了一代人,对于丰富我国的设计艺术理论积累作出了积极的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艺术学 评介 工艺美术 著名学者 实践教学 学术思想 艺术理论 事理论
下载PDF
关于中国设计学主体性话语体系建构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至禹 《服装设计师》 2023年第2期29-30,共2页
设计学以设计为对象:研究与实践我们知道,设计学科的学位点对应调整为一级学科硕博点。设计学类下设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品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九个专业。“科学... 设计学以设计为对象:研究与实践我们知道,设计学科的学位点对应调整为一级学科硕博点。设计学类下设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品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九个专业。“科学也应该研究它自己本身”(贝尔纳、麦凯:《在通向科学学的道路上》)。设计学构建设计的文化灵魂,研究设计的产生、发展、应用与传播,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设计学科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有着不言而喻的作用,设计无处不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对设计学科提出了新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设计学在人类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将会越来越重要,各类需求被纳入到设计学科的各种环节与理论研究中。但设计史论研究和设计实践研究之间的关系始终没有彻底厘清,设计学科亟须独立,回归设计学元问题,反思设计本源、属性和价值,形成自身主体性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并且,我们自问:我们能否重新设计并建造出一个运转良好的社会?这需要设计学研究为设计实践提供方向性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学 设计史论 视觉传达设计 工艺美术 设计学科 公共艺术 回归设计 理论与实践
下载PDF
和实生物:中国设计的经验、观念与系统
18
作者 周博 《创意与设计》 2023年第1期19-22,共4页
本文从“中国设计”的角度,对中国设计学的主体性话语建构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文章认为,要建立中国设计学的主体性,首先,要珍视中国的设计经验,珍视和中国这片土地切实相关的、真实可感的设计经验;其次,中国的设计师和理论家要有能力... 本文从“中国设计”的角度,对中国设计学的主体性话语建构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文章认为,要建立中国设计学的主体性,首先,要珍视中国的设计经验,珍视和中国这片土地切实相关的、真实可感的设计经验;其次,中国的设计师和理论家要有能力提炼、升华中国的设计哲学美学观念,不断地提出和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第三,要同时注重个体和整体性的设计话语系统的建构。最后,从“和实生物”的角度提出,当以“中国设计学”的名义讨论主体性话语建构的时候,要警醒所构建的这个话语系统是否是一个开放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设计 经验 观念 系统 和实生物
下载PDF
海岛旅游的空间叙事性设计研究——以出行为路径
19
作者 杨佳煜 王选政 《设计》 2023年第22期37-40,共4页
研究在发展海洋经济与实现乡村振兴的双重政策加持下海岛旅游出行路径设计,构建当下更为多元的海岛旅游出行体验,从而提升海岛旅游的出行质量,拓展海岛经济收益渠道。分析空间叙事性的内部结构和运行机制,以长山群岛旅游出行为例,通过... 研究在发展海洋经济与实现乡村振兴的双重政策加持下海岛旅游出行路径设计,构建当下更为多元的海岛旅游出行体验,从而提升海岛旅游的出行质量,拓展海岛经济收益渠道。分析空间叙事性的内部结构和运行机制,以长山群岛旅游出行为例,通过调研归纳长山群岛旅游出行路径现存问题,将空间叙事性设计手法应用至长山群岛旅游出行中,对长山群岛旅游出行路径进行系统的设计再优化。得到长山群岛旅游出行路径设计再优化方案,空间叙事性设计使游客在旅游出行路径中获得新的多维体验。该方法可为海岛旅游出行空间设计及空间叙事性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海岛旅游 出行路径 空间叙事 长山群岛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下的社区物流设计方法研究
20
作者 丁福鸿 王选政 《设计》 2023年第13期52-55,共4页
研究在后疫情时代下智能化的社区物流设计,构建符合时代需求更为合理且高效的社区物流设计方法,从而促进物流服务工具的升级,激发后疫情时代的国民经济发展动力。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是设计方法研究过程中的核心,通过调研了解社区居民... 研究在后疫情时代下智能化的社区物流设计,构建符合时代需求更为合理且高效的社区物流设计方法,从而促进物流服务工具的升级,激发后疫情时代的国民经济发展动力。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是设计方法研究过程中的核心,通过调研了解社区居民在疫情时代面临的难题,总结并归纳出社区现存发展问题和居民在疫情下的实际生活需求,结合当下社区物流设计实例分析未来社区物流的发展趋势。探索后疫情时代的新型社区物流设计方法,使社区物流产品以及社区物流体系得到优化升级,研究开发出符合社区居民需求的智能物流产品设计。该方法可为后疫情时代的智慧物流系统设计和产品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社区物流 物流设计 智能自动化 数字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