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4篇文章
< 1 2 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丹参滴丸在眼科临床上的应用报告 被引量:13
1
作者 梁容根 李长海 《中药材》 CAS CSCD 1998年第10期540-540,共1页
复方丹参滴丸是在复方丹参片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药传统理论,采用现代药学新技术研制而成的一种高效、速效的新型纯中药制剂。是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疗效确切的药物。近年来,我院临床医生常将其用于眼科疾病的治疗。现报告如下。1 眼科临床... 复方丹参滴丸是在复方丹参片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药传统理论,采用现代药学新技术研制而成的一种高效、速效的新型纯中药制剂。是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疗效确切的药物。近年来,我院临床医生常将其用于眼科疾病的治疗。现报告如下。1 眼科临床用药情况 据1997年8~12月统计,我院医生用复方丹参滴丸(天津市天使力联合制药公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眼科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对比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闫宏 易长贤 +2 位作者 胡兆科 刘顺英 林少春 《临床眼科杂志》 1999年第3期147-150,共4页
目的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greenangiography,ICGA)探讨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 目的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greenangiography,ICGA)探讨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渗)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特征。方法对21例22眼“中渗”患者同时进行FFA与ICGA检查,并对两种不同的眼底血管造影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2只眼中18眼FFA与ICGA均发现CNV,ICGA显示的CNV较FFA清晰,形态大小始终不变。(2)FFA中4眼未发现CNV,而ICGA造影其中2眼发现CNV。(3)ICGA出现CNV的部位44%在光凝治疗范围,而FFA仅20%。结论ICGA出现的CNV轮廓较FFA清晰,定位准确。FFA不能发现的CNV,ICGA可以发现,给“中渗”患者提供了更可靠和更多的激光治疗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病变 脉络膜 新生血管 吲哚青绿 血管造影
下载PDF
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表现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5
3
作者 易长贤 阎宏 +1 位作者 于强 胡兆科 《眼科学报》 1999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R)的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特征,探讨该病的病理特点及治疗机理。方法:使用海德堡血管造影仪对35例临床诊断为CSCR患... 目的:通过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R)的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特征,探讨该病的病理特点及治疗机理。方法:使用海德堡血管造影仪对35例临床诊断为CSCR患者进行ICGA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同步分析,解释和讨论造影结果。结果:35例病例中,有29例(83%)在ICEA中发现的病灶超过FFA所见病灶数,25例(71.4%)为双眼,所有FFA的病灶处均有ICGA改变,且ICGA所见病灶范围大于FFA病变。结论:脉络膜通透性改变是中浆的早期改变,由此引起其上方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功能失代偿和缺损可能是中浆的主要发病机制。中浆的激光和药物治疗效果和原理需要进一步探讨。眼科学报1999;15:81—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液性脉络膜 视网膜病变 吲哚青绿 血管造影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及其在眼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梅 骆荣江 刘嫣芬 《眼科学报》 1998年第2期116-120,共5页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是近几年始用于临床的新型影象诊断技术。与超声成像等技术不同,它利用光波在生物组织的传播特性并检测反射光的时程延迟,构成组织横断面图象,以观察其微细结构并进行定量分析,纵向分辨力可高达10μm,并具有非...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是近几年始用于临床的新型影象诊断技术。与超声成像等技术不同,它利用光波在生物组织的传播特性并检测反射光的时程延迟,构成组织横断面图象,以观察其微细结构并进行定量分析,纵向分辨力可高达10μm,并具有非接触性、非侵害性等特点。在眼科,它不仅能够对眼前节的结构进行成像,还可以对视网膜各层次结构进行清晰的显像,为多种眼内疾病、特别是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和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眼科学报1998;14:116—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应用 OCT 光学相干 断层成像术
下载PDF
国人15年间在国际上发表的眼科论文统计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开力 余敏斌 李绍珍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1期64-65,共2页
目的 对 15 a来国人在国际上发表的研究眼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方法 应用相关检索词从当今世界上最大、最权威的生物医学数据库—— Medline数据库中检索国人在国际上发表的研究眼的论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国人自 1985年来以第一... 目的 对 15 a来国人在国际上发表的研究眼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方法 应用相关检索词从当今世界上最大、最权威的生物医学数据库—— Medline数据库中检索国人在国际上发表的研究眼的论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国人自 1985年来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上发表论文 16 8篇 ,出自5 2个单位 ,主要是医学院校 (及附属医院 )和中国科学院 ,其中来自眼科的文章为 10 3篇。这些文章发表于 74种期刊。结论  15 a来我国对眼的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论文 国外期刊 中国 医学检索
下载PDF
氩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7
6
作者 金陈进 高汝龙 胡兆科 《眼科学报》 1994年第4期227-231,共5页
应用氩绿激光光凝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36例41只眼。结果视力≥1.0者从术前的17.1%增加到术后的63.5%,而视力≤0.6者从术前的61%降低到术后14.6%,术后1周至1月,多数患眼视网膜下液全部吸收,部分患眼中心凹反光重显。结... 应用氩绿激光光凝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36例41只眼。结果视力≥1.0者从术前的17.1%增加到术后的63.5%,而视力≤0.6者从术前的61%降低到术后14.6%,术后1周至1月,多数患眼视网膜下液全部吸收,部分患眼中心凹反光重显。结果还显示术后视力与病程长短有关,但术后视力与渗漏点的方位、渗漏点中心凹距离以及神经上皮脱离的大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激光 光凝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细胞凋亡与眼科疾病 被引量:6
7
作者 曾明兵 王宁利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3期232-234,共3页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眼科疾病 角膜病 白内障 视网膜疾病
下载PDF
罗哌卡因在眼科局麻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凌洪锋 陈樱 陈倩茹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1年第8期773-775,共3页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在眼科局麻手术应用中的优越性。方法:选择200例需要做眼科手术的病人,由手术医生吸取20mg/mL利多卡因5mL及7.5mg/mL罗哌卡因5mL混和后根据手术要求给病人作球后或球周、眼轮匝肌阻滞及结膜下侵润等局部麻醉。结果:20...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在眼科局麻手术应用中的优越性。方法:选择200例需要做眼科手术的病人,由手术医生吸取20mg/mL利多卡因5mL及7.5mg/mL罗哌卡因5mL混和后根据手术要求给病人作球后或球周、眼轮匝肌阻滞及结膜下侵润等局部麻醉。结果:200例病人均能在局部麻醉下顺利完成手术,术中生命体征监测与术前无明显改变,未出现全身毒性反应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者。术后对受试者就术中疼痛情况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在200例受试者中,其中评为“优”者为181例,“良”者为17例,“可”者为2例。结论:0.75%罗哌卡因在眼科局麻手术应用中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在眼科手术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手术 局部麻醉 罗哌卡因 应用
下载PDF
反义技术在眼科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郭彦 葛坚 《眼科学报》 1998年第2期108-115,共8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基因研究的不断深入,基因调控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显示反义分子对基因有调控作用,以反义技术组建基因工程反义RNA或人工合成反义寡聚核苷酸,特异性地阻断基因的转录、翻译,可作为高度专一性的基因调控...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基因研究的不断深入,基因调控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显示反义分子对基因有调控作用,以反义技术组建基因工程反义RNA或人工合成反义寡聚核苷酸,特异性地阻断基因的转录、翻译,可作为高度专一性的基因调控工具。本文对反义技术的概念及其在眼科领域中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以期对眼科领域的研究有所帮助。眼科学报1998;14:108—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技术 眼科 应用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内窥镜在眼科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秀兰 葛坚 《眼科学报》 1999年第4期257-261,共5页
应用新一代的显微内窥镜进行直视下的眼内多种技术操作,是近年来临床眼科发展的一个新领域。本文就内窥镜在眼科应用的特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作一概述。眼科学报1999;15:257—261。
关键词 内窥镜 眼科疾病 应用 泪器疾病 外科手术
下载PDF
MHC-Ⅱ类抗原在眼科的意义——Ⅱ类抗原异常表达在某些眼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培增 李绍珍 《眼科研究》 CSCD 1991年第4期245-248,共4页
近年来,有关Ⅱ类抗原与眼病关系的研究日益广泛和深入,已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Ⅱ类抗原异常表达在某些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正逐步得以阐明,为这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理论根据。所谓Ⅱ类抗原异常表达有两种情况:一种为正常无Ⅱ类抗原... 近年来,有关Ⅱ类抗原与眼病关系的研究日益广泛和深入,已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Ⅱ类抗原异常表达在某些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正逐步得以阐明,为这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理论根据。所谓Ⅱ类抗原异常表达有两种情况:一种为正常无Ⅱ类抗原表达的细胞,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被诱导表达出Ⅱ类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疾病 MHC-Ⅱ类抗原 角膜移植 免疫排斥反应 角膜溃疡 葡萄膜炎
下载PDF
视觉通道的理论及其在眼科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顾宝文 吴德正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2期156-157,共2页
关键词 视觉通道 眼病 微电极 视神经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眼科各领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思泉 庞友鉴 +1 位作者 张承惠 吴中耀 《眼科学报》 1995年第4期216-220,共5页
目的:探讨MRI对眼部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MRI图像特征对开眶手术入路及合并症的预测性,对眼肿瘤局部控制切除的指导性。方法:对68例患有神经眼科病变、眼眶病变和球内占位病变的患者进行MRI检查,结合临床和病理对比分析。结果:多发性硬... 目的:探讨MRI对眼部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MRI图像特征对开眶手术入路及合并症的预测性,对眼肿瘤局部控制切除的指导性。方法:对68例患有神经眼科病变、眼眶病变和球内占位病变的患者进行MRI检查,结合临床和病理对比分析。结果:多发性硬化、眼眶占位病变、垂体微腺病、脉络膜黑瘤、Rb和Coats病等显示了特异的MRI征象,MRI对开眶手术设计和合并症预测有直接指导意义。结论:MRI对神经眼科病变、眼眶占位病变、眼内病变具有独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成像方法的改进眼眶线圈、顺磁对比剂的应用对眼部病变的定性有一定意义。眼科学报 1995;11:216—2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病 诊断 NMR 成像
下载PDF
知柏八味口服液治疗眼科慢性炎症验案3则 被引量:3
14
作者 甄栋钦 温树东 陈亚发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眼科慢性炎症 中医药疗法 知柏八味口服液
下载PDF
激光在眼科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梁小玲 高汝龙 《自然杂志》 1996年第1期16-21,共6页
1960年,美国的梅曼(Maiman)制成第一台红宝石激光机,开创了激光在眼科的应用.30多年来,眼科用的激光逐步发展到:二氧化碳,氦、氖气体,氩离子,氪离子,准分子,染料,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和半导体激光等等;从治疗一般的眼底病,发展到外... 1960年,美国的梅曼(Maiman)制成第一台红宝石激光机,开创了激光在眼科的应用.30多年来,眼科用的激光逐步发展到:二氧化碳,氦、氖气体,氩离子,氪离子,准分子,染料,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和半导体激光等等;从治疗一般的眼底病,发展到外眼病、青光眼、白内障、眼内恶性肿瘤和近视眼的治疗,改变了某些眼病唯有用手术刀治疗的传统,使许多已往的“不治之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等得到有效治疗;激光对早期眼内肿瘤的治疗使患者免除失去眼球之苦;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更使众多的近视患者免除戴镜之烦.激光在眼科检查上的应用产生了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和激光眼底扫描等眼科必不可少的诊断工具.本文还回顾了激光在眼科应用的发展简史、激光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应用 眼科治疗 眼科诊断
下载PDF
生存质量在眼科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6
作者 于强 《现代康复》 CSCD 2000年第9期1307-1309,共3页
新开发的生存质量量表包括了视功能和症状的现状及其对精神心理、视觉相关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执行情况的影响及对本人生存质量的满意度项目,不仅满足了眼科疾病的特殊要求,还可应用于测量不同眼疾患者医疗干预效果的评价。
关键词 生存质量 视觉 眼病
下载PDF
MHC-Ⅱ类抗原在眼科的意义——与Ⅱ类抗原相关联的眼病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培增 李绍珍 《眼科研究》 CSCD 1991年第3期188-190,共3页
Ⅱ类抗原是由MHC-Ⅱ区基因编码合成的糖蛋白,分布于一定的细胞表面,控制和调节着机体的免疫反应,在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及多种疾病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
关键词 抗原 眼病 病理 免疫遗传学
下载PDF
β-天然胡萝卜素联合中药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向明 谢素梅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0年第4期227-228,共2页
关键词 中浆 β-天然胡萝卜素 知柏地黄汤
下载PDF
超声多普勒在眼科的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华胜 吴中耀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1992年第2期84-88,共5页
超声多普勒是探测运动的脏器(主要是血流)反射回的超声频率的变化和测量血流速度的一种方法。它在眼科中的应用始于八十年代初期。近几年来,双功能和彩色超声多普勒的发展,已成为无损估测颈动脉分支疾病的常规方法,对眼缺血性和血管性... 超声多普勒是探测运动的脏器(主要是血流)反射回的超声频率的变化和测量血流速度的一种方法。它在眼科中的应用始于八十年代初期。近几年来,双功能和彩色超声多普勒的发展,已成为无损估测颈动脉分支疾病的常规方法,对眼缺血性和血管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眼和眼眶的检查,不仅可显示眼眶血管的解剖部位,而且可对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睫状后动脉血流速度进行测定,为研究眼和眼眶血流动力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眼科
下载PDF
基因治疗在眼科的现状和应用前景 被引量:2
20
作者 欧阳洁 王宁利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1998年第2期102-105,共4页
基因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治疗方法,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技术理论体系,并开始应用于临床试验。许多眼部疾病相关的基因已在人类染色体上定位,但目前尚无人类眼病基因治疗的报道,只有涉及眼病的相关技术和动物实验方面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治疗方法,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技术理论体系,并开始应用于临床试验。许多眼部疾病相关的基因已在人类染色体上定位,但目前尚无人类眼病基因治疗的报道,只有涉及眼病的相关技术和动物实验方面基因治疗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基因治疗 靶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