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肠腺瘤S—100^+树突状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思纯 袁世珍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30-331,共2页
用S-100蛋白抗体对54例大肠腺瘤、31例正常大肠粘膜和144例大肠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定量分析显示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组织中S-100+树突状细胞较正常组明显增多(P<0.01)。腺瘤组织DC和组织学类型及不典型... 用S-100蛋白抗体对54例大肠腺瘤、31例正常大肠粘膜和144例大肠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定量分析显示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组织中S-100+树突状细胞较正常组明显增多(P<0.01)。腺瘤组织DC和组织学类型及不典型增生程度有关。提示DC在腺瘤恶变过程中可能识别潜在恶性细胞产生的肿瘤抗原,在局部抗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腺瘤 S-100蛋白 树突状细胞
下载PDF
上消化道出血非手术治疗近况 被引量:1
2
作者 袁世珍 邓志波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1990年第9期390-394,共5页
本文简要介绍几种上消化道出血非手术疗法。着重介绍经纤维内镜止血法的进展情况。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药物 内镜 止血
下载PDF
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定量对结肠腺瘤不典型增生的研究
3
作者 周曾芬 袁世珍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24-28,共5页
95例结肠腺瘤进行银染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定量研究,观察Ag-NORs数量、形态、大小和分布在结肠腺瘤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结果表明:结肠腺瘤不典型增生细胞核内Ag-NORs数量、形态、大小和分布均有不... 95例结肠腺瘤进行银染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定量研究,观察Ag-NORs数量、形态、大小和分布在结肠腺瘤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结果表明:结肠腺瘤不典型增生细胞核内Ag-NORs数量、形态、大小和分布均有不同,随不典型增生1级→2级→3级程度的加重呈现等级性的变化。提示Ag-NORs4项指标定量研究对结肠腺瘤不典型增生分级有辅助诊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细胞增生 核仁形成区 嗜银蛋白 银染法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树突状细胞与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思纯 袁世珍 陈国帧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260-263,共4页
用S-100蛋白抗体ABC免疫组化法定量检测31例正常大肠粘膜、54例大肠腺瘤和144例大肠癌组织的树突状细胞(DC)。结果显示,大肠癌组织DC数量较正常大肠粘膜及腺瘤明显增多(P<0.01),DC数量和大肠癌的大体... 用S-100蛋白抗体ABC免疫组化法定量检测31例正常大肠粘膜、54例大肠腺瘤和144例大肠癌组织的树突状细胞(DC)。结果显示,大肠癌组织DC数量较正常大肠粘膜及腺瘤明显增多(P<0.01),DC数量和大肠癌的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浸润、转移及分期有关,术后生存期≥5年者癌组织DC明显多于(5年者(P<0.001)。表明DC在辅助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中可能起一定作用,癌组织DC数量可作为估计预后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病理学 树突状细胞 蛋白质 预后
下载PDF
大肠癌S-100^+树突状细胞和癌周淋巴细胞反应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思纯 袁世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15-217,共3页
用S-100蛋白质抗体ABC免疫组化法定量检测144例大肠癌组织树突状细胞(DC),同时观察癌周淋巴细胞反应。结果表明DC在癌组织中和淋巴细胞相伴浸润,癌周淋巴细胞反应明显者,癌组织DC数量明显增多,肿瘤侵袭至浆膜层... 用S-100蛋白质抗体ABC免疫组化法定量检测144例大肠癌组织树突状细胞(DC),同时观察癌周淋巴细胞反应。结果表明DC在癌组织中和淋巴细胞相伴浸润,癌周淋巴细胞反应明显者,癌组织DC数量明显增多,肿瘤侵袭至浆膜层及淋巴结转移时DC明显减少。提示DC在辅助淋巴细胞免疫,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力上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S-100蛋白质 树突状细胞 淋巴细胞浸润
下载PDF
大肠癌S—100树突状细胞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思纯 袁世珍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11-213,共3页
用S-100蛋白质抗体对71例不同预后的大肠癌患者原位癌组织进行ABC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术后生存期≥5年者癌组织S-100+树突状细胞DC)数量明显高于术后生存期<5年者(P<0.001)。在具有同一种病理因素的... 用S-100蛋白质抗体对71例不同预后的大肠癌患者原位癌组织进行ABC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术后生存期≥5年者癌组织S-100+树突状细胞DC)数量明显高于术后生存期<5年者(P<0.001)。在具有同一种病理因素的患者中,生存期不同者其癌组织DC数量差异有显著性。揭示癌组织DC数量可作为估计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S-100蛋白 树突状细胞 预后
下载PDF
抗人胰腺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厚德 袁世珍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36-40,共5页
本文报告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出鼠抗人胰腺癌单克隆抗体(mAb)YPC3。ABC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表明,YPC3mAb与32例被检胰腺癌组织中的28例(28/32),87.5%有反应,而与11例正常胰腺组织全部无反应... 本文报告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出鼠抗人胰腺癌单克隆抗体(mAb)YPC3。ABC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表明,YPC3mAb与32例被检胰腺癌组织中的28例(28/32),87.5%有反应,而与11例正常胰腺组织全部无反应。YPC3mAb尚与19种其它肿瘤中的5种(5/19,26.3%)和17种非肿瘤组织中的5种(5/17,29.4%)有反应,但多数反应较弱。YPC3mAb结合抑制性ELISA法测定137例血清相应抗原含量结果表明,31例胰腺癌中的17例(17/31,54.8%)结合抑制率大于65%,其它各组分别为:良性消化系疾病(2/35,5.7%)、非胰消化系癌肿(8/40,20.0%)、正常人(1/31,3.2%)。对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54.8%、89.6%和81.8%。结果提示YPC3mAb对胰腺癌的血清学诊断有一定价值,并可能适用于胰腺癌的导向定位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瘤 单克隆抗体 胰腺肿瘤 制备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原位树突状细胞和结直肠癌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思纯 袁世珍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5年第11期725-727,共3页
用S—100蛋白质抗体对144例结直肠癌组织和31例正常大肠粘膜进行ABC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结直肠癌原位树突状细胞(DC)较正常大肠粘膜明显增多(P<0.01)。随着癌的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原位DC减少。提示DC在... 用S—100蛋白质抗体对144例结直肠癌组织和31例正常大肠粘膜进行ABC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结直肠癌原位树突状细胞(DC)较正常大肠粘膜明显增多(P<0.01)。随着癌的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原位DC减少。提示DC在增强机体抗肿病免疫力以阻止癌的浸润、转移方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淋巴结转移 直肠肿瘤 结肠肿瘤
下载PDF
鞣酸苦参碱片在急性腹泻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詹俊 袁世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9期874-874,共1页
鞣酸苦参碱片在急性腹泻病中的应用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疾病研究室詹俊,袁世珍鞣酸苦参碱片是治疗腹泻病的一种病药,有报道它具有抗菌消炎,克痢止泻,促进肠道收敛作用。本人从1994年1月至今已观察2例病人,现介绍... 鞣酸苦参碱片在急性腹泻病中的应用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疾病研究室詹俊,袁世珍鞣酸苦参碱片是治疗腹泻病的一种病药,有报道它具有抗菌消炎,克痢止泻,促进肠道收敛作用。本人从1994年1月至今已观察2例病人,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腹泻病 腹泻病人 詹俊 抗菌消炎 消化疾病 收敛作用 世珍 临床资料 菌群失调 诊断治疗方案
下载PDF
大肠癌树突状细胞和癌周淋巴细胞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思纯 袁世珍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1996年第4期27-28,共2页
用S-100蛋白质抗体ABC免疫组化法定量检测144例大肠癌组织树突状细胞(DC),同时观察癌周淋巴细胞反应。结果表明DC在癌组织中和淋巴细胞相伴浸润,癌周淋巴细胞反应明显者,癌组织DC数量明显增多,肿瘤浸润至浆膜层... 用S-100蛋白质抗体ABC免疫组化法定量检测144例大肠癌组织树突状细胞(DC),同时观察癌周淋巴细胞反应。结果表明DC在癌组织中和淋巴细胞相伴浸润,癌周淋巴细胞反应明显者,癌组织DC数量明显增多,肿瘤浸润至浆膜层及淋巴结转移者DC明显减少。提示DC在辅助T淋巴细胞免疫,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力方面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树突状细胞 癌周淋巴细胞
下载PDF
尼古丁对大鼠十二指肠溃疡发生及胃十二指肠粘膜保护因素的影响
11
作者 文卓夫 陈国桢 +1 位作者 刘世强 袁世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66-370,共5页
本文研究了尼古丁对SD大鼠十二指肠溃疡(Du)发生及胃十二指肠粘膜保护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尼古丁可明显加强半胱胺的致Du作用,对十二指肠基础碳酸氧盐(HCO_3^-)分泌无明显影响,对酸或前列腺素E(PGE)刺激的HCO_3^-分泌则有不同程度的抑... 本文研究了尼古丁对SD大鼠十二指肠溃疡(Du)发生及胃十二指肠粘膜保护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尼古丁可明显加强半胱胺的致Du作用,对十二指肠基础碳酸氧盐(HCO_3^-)分泌无明显影响,对酸或前列腺素E(PGE)刺激的HCO_3^-分泌则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慢性给予尼古丁对胃壁粘液无影响,对十二指肠粘膜细胞的~3H-TdR标记指数有明显抑制作用。结果指示吸烟可促进Du发生,这可能与其对十二指肠HCO_3^-分泌及粘膜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碱 十二指肠溃疡 吸烟
下载PDF
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定量对结肠癌前病变的监测作用
12
作者 周曾芬 袁世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97-97,共1页
本文对95例结肠腺瘤和29例结肠高分化管状腺癌进行Ag—NOR_s形态定量研究,以探讨该技术对结肠癌前病变的监测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95例结肠晾瘤取自本院1984~1991年结肠镜活检存档蜡块标本。分为(1)管状腺瘤40例(不典型增生Ⅰ级17例,... 本文对95例结肠腺瘤和29例结肠高分化管状腺癌进行Ag—NOR_s形态定量研究,以探讨该技术对结肠癌前病变的监测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95例结肠晾瘤取自本院1984~1991年结肠镜活检存档蜡块标本。分为(1)管状腺瘤40例(不典型增生Ⅰ级17例,Ⅱ级18例和Ⅲ级5例)。(2)绒毛状腺瘤30例(不典型增生Ⅰ级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前病变 管状腺癌 肠镜活检 不典型增生 管状腺瘤 绒毛状腺瘤 蜡块标本 监测作用 规律性变化 连续切片
下载PDF
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形态定量在结肠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13
作者 周曾芬 袁世珍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07-212,共6页
应用银染技术对114例结肠癌,95例结肠腺瘤和10例正常结肠进行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数量、形态、大小和分布的定量研究。结肠癌的Ag-NORs均数/核(7.04 ±2.20)明显高于结肠腺瘤(3.43±0.88,P=0.0000)和正常结肠(1.25±... 应用银染技术对114例结肠癌,95例结肠腺瘤和10例正常结肠进行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数量、形态、大小和分布的定量研究。结肠癌的Ag-NORs均数/核(7.04 ±2.20)明显高于结肠腺瘤(3.43±0.88,P=0.0000)和正常结肠(1.25±0.09,P=0.0000)。结肠癌的异形Ag-NORs均数/100个核(61.39土22.38)明显高于结肠腺瘤(20.74土26.61,P=0.0000)和正常结肠(0,P=0.0000)。结肠癌的小型(<lum)和大型(>2um)Ag-NORs均数/100个核(483.76±242·89和)78.08±23.06)明显高于结肠腺瘤(112.00±47·23和19·49±17.47 P值均=0.0000)和正常结肠(0和0.76土1.16,P值均=0.0000)。结肠癌Ag-NORs颗粒的聚合、分散、核仁内和混合型分布(23.64%、53.20%、9.30%和13.86%)明显不同于结肠腺瘤(77.72%、16.88%、5.46%和0.04%,P值均<0.05)和正常结肠(100%、0、0和0、P值均<0.05)。本研究结果提示Ag-NORs4项定量指标有助于结肠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腺瘤 AG-NORS 正常 结肠癌 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 良恶性病变 形态定量 聚合 分散 异形
下载PDF
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定量对结肠癌预后预测的价值
14
作者 周曾芬 袁世珍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194-199,共6页
应用银染技术对114例结肠癌进行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定量研究,探讨该技术对结肠癌预后预测的价值。结果显示:Ag-NORs与临床预后有密切相关,其数量、大小和分布在死亡组比存活组差异非常显著,在同一组织... 应用银染技术对114例结肠癌进行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定量研究,探讨该技术对结肠癌预后预测的价值。结果显示:Ag-NORs与临床预后有密切相关,其数量、大小和分布在死亡组比存活组差异非常显著,在同一组织类型的死亡病例与存活病例之间不存在交叉重叠。而且与其它影响结肠癌预后的淋巴结转移,以及年龄、组织类型和浸润程度等因素也明显相关。说明Ag-NORs定量分析可作为结肠癌预后预测一项新的、有用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 结肠肿瘤 AGNOR染色
下载PDF
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定量对结肠癌前病变的监测
15
作者 周曾芬 袁世珍 《云南医药》 CAS 1994年第6期402-404,共3页
应用银染技术,对24例结肠腺瘤Ⅲ级不典型增生,30例绒毛状腺瘤,14例绒毛状腺瘤Ⅲ级不典型增生和29例高分化管状腺癌,进行银染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定量研究,观察Ag—NORs数量、形态、大小和分布在结... 应用银染技术,对24例结肠腺瘤Ⅲ级不典型增生,30例绒毛状腺瘤,14例绒毛状腺瘤Ⅲ级不典型增生和29例高分化管状腺癌,进行银染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定量研究,观察Ag—NORs数量、形态、大小和分布在结肠肿瘤交界性病变中的表达。结果表明:(1)高分化管状腺癌比结肠腺瘤Ⅲ级不典型增生Ag—NORs均数/核高,大、小型颗粒数多,两极离散度大,以细小颗粒增多明显。(2)绒毛状腺瘤Ag—NoRs数量、形态、大小和分布的变化显著,接近高分化管状腺癌,二者Ag—NORs均数/核无差异,数量范围上几乎全部重叠。提示Ag—NORs四项指标定量研究对结肠肿瘤,特别是Ⅲ级不典型增生与绒毛状腺瘤之结肠癌前病变有较好的监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癌前病变 AGNOR染色
下载PDF
大肠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树突状细胞的免疫组化观察
16
作者 刘思纯 袁世珍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1998年第S1期27-,26,共2页
用S-100蛋白质抗体对23例大肠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定量分析显示高分化腺癌中S-100蛋白阳性树突状细胞(DC)明显高于低分化腺癌(P<0.05),淋巴结转移灶DC明显多于原位DC(P<0.01)。原位DC和淋巴细胞相伴... 用S-100蛋白质抗体对23例大肠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定量分析显示高分化腺癌中S-100蛋白阳性树突状细胞(DC)明显高于低分化腺癌(P<0.05),淋巴结转移灶DC明显多于原位DC(P<0.01)。原位DC和淋巴细胞相伴浸润形成细胞簇,在转移灶和残存淋巴组织之间可见一密集的DC浸润带。提示DC在防止肿瘤侵犯、转移方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淋巴结转移 树突状细胞
下载PDF
大肠腺瘤与癌变(附508例临床分析)
17
作者 文卓夫 《广州医药》 1993年第5期9-9,12,共2页
大多数学者认为大肠腺瘤是大肠癌的一重要癌前疾病,其癌变率各家报道不一,国内报道较少。为了解广州地区大肠腺瘤恶变情况,现将我院1981~1990年共10年的纤维结肠镜发现的腺瘤资料总结如下。资料与结果 10年镜检共4967例,发现结肠息肉90... 大多数学者认为大肠腺瘤是大肠癌的一重要癌前疾病,其癌变率各家报道不一,国内报道较少。为了解广州地区大肠腺瘤恶变情况,现将我院1981~1990年共10年的纤维结肠镜发现的腺瘤资料总结如下。资料与结果 10年镜检共4967例,发现结肠息肉901例(不包括息肉病,下同),其中病理确定为腺瘤的476例(879颗),腺瘤癌变32例(42颗),癌变率为6.3%,男女癌变率分别为6.7%(21/315)和5.7%(11/193),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40岁、40~59岁、≥60岁各种腺瘤伴有重度不典型增生者顺次为7.0%(10/142)、15.7%(34/217)和24.8%(29/1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肿肿瘤 癌前病变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抗人胰腺癌单克隆抗体介导LAK细胞体外体内抗胰腺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其奎 袁世珍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53-355,共3页
体外4小时51Cr释放试验表明,抗人胰腺癌单克隆抗体(YPC3McAb)能增强LAK细胞对Capan-2人胰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这种LAK细胞的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随YPC3McAb的浓度增加... 体外4小时51Cr释放试验表明,抗人胰腺癌单克隆抗体(YPC3McAb)能增强LAK细胞对Capan-2人胰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这种LAK细胞的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随YPC3McAb的浓度增加而加强,50μg/ml的YPC3McAb增加LAK细胞的杀伤率约60%。而对照抗体无此作用。裸鼠体内实验表明,YPC3McAb和LAK细胞同时使用,能完全阻止Capan-2细胞的生长,优于LAK细胞、脾细胞和YPC3McAb的分别作用。结果提示,YPC3McAb和LAK细胞的联合应用,对胰腺癌治疗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单克隆抗体 LAK细胞 免疫学
原文传递
肝癌患者周围血白蛋白mRNA检测 被引量:8
19
作者 黄智铭 袁世珍 +1 位作者 朱兆华 黄志明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肝细胞性肝癌(HCC)预后差,唯有在HCC转移前行手术切除才为其最佳的治疗选择,而用形态学方法找血中极其微量的HCC细胞是非常困难的。为了更好确定周围血中HCC细胞。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 目的肝细胞性肝癌(HCC)预后差,唯有在HCC转移前行手术切除才为其最佳的治疗选择,而用形态学方法找血中极其微量的HCC细胞是非常困难的。为了更好确定周围血中HCC细胞。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了21例HCC患者和22例对照者的周围血白蛋白mRNA。结果发现晚期HCC患者阳性率高,且与临床分期有关,有肺或门静脉累及者的阳性率较无肝外转移者高(P=0.0032);血清甲胎蛋白(AFP)<200μg/L和>200μg/L的HCC患者阳性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该方法对HCC早期微小转移有预示的可能,对HCC患者预后的评估方面起一定的作用,尤其对血清AFP阴性或低值的HCC患者能起到补充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 肝肿瘤 白蛋白 检测
原文传递
树突状细胞在大肠腺瘤恶变及早期大肠癌中的意义
20
作者 刘思纯 袁世珍 《临床消化病杂志》 1996年第3期97-99,共3页
用S-100蛋白质抗体对31例正常大肠粘膜、54例大肠腺瘤和7例早期大肠癌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发现大肠腺瘤和早期大肠癌组织树突状细胞(DC)较正常大肠粘膜明显增多(P<0.01 ).大肠腺瘤组织内DC和淋巴细胞相伴浸润,在绒毛状腺瘤及... 用S-100蛋白质抗体对31例正常大肠粘膜、54例大肠腺瘤和7例早期大肠癌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发现大肠腺瘤和早期大肠癌组织树突状细胞(DC)较正常大肠粘膜明显增多(P<0.01 ).大肠腺瘤组织内DC和淋巴细胞相伴浸润,在绒毛状腺瘤及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局部癌变的腺瘤DC明显增多.提示DC增多和腺瘤恶变有关,DC可能识别腺瘤恶变过程中产生的肿瘤抗原,在局部抗肿瘤免疫中发挥起始作用.动态定量检测腺瘤DC可能有助于早期大肠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大肠肿瘤 腺瘤 恶变 病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