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雪旺氏细胞分泌的神经营养活性物质的提取及体外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吴波以 朱家恺 +1 位作者 顾熊飞 周晓天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6-19,共4页
雪旺氏细胞(SC)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但SC分泌的各种蛋白质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尚未完全阐明。为此,从成年大鼠瓦勒氏变性坐骨神经中分离出SC,经培养获得SC无血清条件培养液(SC-SFCM)。通过P... 雪旺氏细胞(SC)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但SC分泌的各种蛋白质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尚未完全阐明。为此,从成年大鼠瓦勒氏变性坐骨神经中分离出SC,经培养获得SC无血清条件培养液(SC-SFCM)。通过PM10超滤浓缩、Disc-PAGE和Biotrap电洗脱,从SC-SFCM中分离出D蛋白带,分子量在43~67Kd之间。经MTT检测,D带蛋白在25~50ng/ml浓度时对脊髓前角神经元表现出明显的体外成活作用。D蛋白带可能是一种有别于已知的SC源神经营养物质,其活性浓度达到了神经营养因子分子检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旺氏细胞 神经营养因子 周围神经损伤 再生
下载PDF
备用根大鼠脊髓后角提取液中神经营养活性组分的分离及生物活性测定 被引量:2
2
作者 曾园山 章尧 +1 位作者 郭畹华 罗超权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6-50,共5页
制作备用根大鼠脊髓后角提取液,取其分子量大于10kD的组分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发现手术侧和非手术侧的电泳区带数目大致相同,但手术侧样品的第四条蛋白质区带扫描的吸收峰面积百分比大于非手术侧样品的第四条区带,两者... 制作备用根大鼠脊髓后角提取液,取其分子量大于10kD的组分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发现手术侧和非手术侧的电泳区带数目大致相同,但手术侧样品的第四条蛋白质区带扫描的吸收峰面积百分比大于非手术侧样品的第四条区带,两者在量上可能有差别。将手术侧样品经交联葡聚精G-75凝胶层析,得到两个洗脱峰.第一峰洗脱液有促进体外培养的背根节神经元存活及其突起生长的作用,其电泳分析显示4条主带,分子量在40~80kD之间.实验结果提示部分去传入纤维支配的脊髓后角组织含有神经营养活性物质,该物质的分子量约在40~78kD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后角 备用根模型 细胞培养 神经营养组分
下载PDF
重组DNA技术斑点杂交法检测生物检材的性别
3
作者 杨英浩 罗超权 +3 位作者 伍新尧 姚世平 刘煦文 罗健扬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75-77,共3页
介绍了用斑点杂交技术,以Y染色体特异的3.5kb DNA片段为探针检测人血痕、人的组织碎块、牙齿、头发、羊水等的性别。样本经制备相当于0.1ul新鲜血的血痕,0.05 mg的组织块,带毛囊的头发1根,1/20颗牙齿牙髓质和2ul的羊水经本法检查,均能... 介绍了用斑点杂交技术,以Y染色体特异的3.5kb DNA片段为探针检测人血痕、人的组织碎块、牙齿、头发、羊水等的性别。样本经制备相当于0.1ul新鲜血的血痕,0.05 mg的组织块,带毛囊的头发1根,1/20颗牙齿牙髓质和2ul的羊水经本法检查,均能确定其性别。组织块经用福尔马林固定1周后,同样可以判断其性别,血痕性别的盲测结果全部正确。同时,对9种常见动物的血痕亦作了检查,均未显示阳性反应。本法准确灵敏,操作简单,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染色体 探针 斑点杂交 性别鉴定
下载PDF
保护蛋白──一种新型的抗氧化蛋白及其生物学功能
4
作者 谢丽涛 顾熊飞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80-83,共4页
关键词 保护蛋白(PRP) 抗氧化作用 凋亡
下载PDF
毛叶茶提取物对不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体内协同抗瘤作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刘宗潮 谢冰芬 +5 位作者 潘启超 苏秀容 冯公侃 王理开 张润梅 张宏达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64-167,共4页
应用噻唑兰(MTT)法测得毛叶茶提取物(ECPC)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351.1μg/ml;台盼蓝拒染法(TBE)的IC_(50)为115.2μg/ml;用MTT法测得E... 应用噻唑兰(MTT)法测得毛叶茶提取物(ECPC)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351.1μg/ml;台盼蓝拒染法(TBE)的IC_(50)为115.2μg/ml;用MTT法测得ECPC对人红白血病细胞(K_(562))的IC_(50)>1000μg/ml,TBE法测得其对K_(562)细胞的IC_(50)为81.4μg/ml。ECPC对人胎儿肺纤维细胞(HFLF)和人胎儿肾细胞(HFK)显示促生长作用。在药物浓度为62.5、125.0、250.0、500.0和1000.0μg/ml的培养下,对HFLF细胞的生长促进率分别为—10.47、+15.48、+31.91、+53.02和+83.37%:对HFK细胞的生长促进率分别为+14.18、+26.61、+52.62、+88.13和+103.71%。FCPC分别与阿糖胞苷(Ara—C)、环磷酰胺(CTX)和阿霉素(ADM)合用对网织细胞肉瘤(L_2)的抑瘤率高于各个单药的抑瘤率。加用ECPC后Ara—C可从单用平均抑瘤率38.2%升高到64%;CTX从平均31.3%升高到48.9%;ADM从平均15.2%升高到45.5%,q?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叶茶提取物 增效作用 DNA 抗肿瘤作用
下载PDF
离心机训练对大鼠脑和心脏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梁雪清 刘丽 +2 位作者 王烨 曹颖 罗超权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90-794,共5页
分析离心机训练对大鼠脑和心脏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 ,并从中筛选正加速度 (forwardaccel eration ,+Gz)高耐力相关基因 .雄性SD大鼠在动物离心机上训练 ,刺激G值从 + 7Gz~ + 12Gz ,每天增加 + 0 5Gz ,第 12d重复 + 12Gz刺激 ,第 13d在... 分析离心机训练对大鼠脑和心脏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 ,并从中筛选正加速度 (forwardaccel eration ,+Gz)高耐力相关基因 .雄性SD大鼠在动物离心机上训练 ,刺激G值从 + 7Gz~ + 12Gz ,每天增加 + 0 5Gz ,第 12d重复 + 12Gz刺激 ,第 13d在离心机上通过测定动物的 +Gz耐力筛选出高耐力动物 ,立即断头处死 ,取全脑和心脏组织 ,分离其mRNA .将此mRNA与未处理动物相应组织来源的mRNA进行抑制性消减杂交 (SSH) ,获得的相关EST(expressionsequencetag ,EST)进行序列测定 ,并经BLAST进行计算机分析 .结果获得 88条与离心机训练相关的EST ,其中 4 4条为已知基因的部分序列 ,4 4条为未知基因的部分序列 .提示离心机训练对大鼠脑和心脏组织基因表达有影响 ;这些相关基因可能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机训练 抗荷耐力 基因表达 抑制性消减杂交 脑组织 心肌组织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诱导大鼠胸腺细胞程序性死亡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潘景轩 朱振宇 +1 位作者 李惠玲 李树浓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28-230,共3页
用甲基强的松龙(MPS)与大鼠胸腺细胞共同培养,4h后胸腺细胞超微结构显示胞浆及核固缩,形成大量空泡,而线粒体等细胞器结构变化不大,DNA电泳分析有大量小分子片段,分子量为180bp的整倍数,呈梯状结构。结果提示MP... 用甲基强的松龙(MPS)与大鼠胸腺细胞共同培养,4h后胸腺细胞超微结构显示胞浆及核固缩,形成大量空泡,而线粒体等细胞器结构变化不大,DNA电泳分析有大量小分子片段,分子量为180bp的整倍数,呈梯状结构。结果提示MPS可诱导胸腺细胞程序性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细胞 细胞程序性死亡 DNA 裂解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分析全反式维甲酸和1,25-二羟维生素D_3诱导结肠癌细胞的相关基因 被引量:6
8
作者 郭俊明 陶莎 +2 位作者 庄菁 梁雪清 罗超权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55-261,共7页
为探讨结肠癌细胞诱导分化的机制 ,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 (suppression subtractivehybridization,SSH)研究联合使用全反式维甲酸和 1 ,2 5-二羟维生素 D3诱导分化结肠癌 Lo Vo细胞前、后差异表达的基因 .经比较消减 c DNA文库的序列与基... 为探讨结肠癌细胞诱导分化的机制 ,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 (suppression subtractivehybridization,SSH)研究联合使用全反式维甲酸和 1 ,2 5-二羟维生素 D3诱导分化结肠癌 Lo Vo细胞前、后差异表达的基因 .经比较消减 c DNA文库的序列与基因库的序列 ,发现 :有 1个基因的序列与正常鳞状上皮细胞中的 1个表达序列标签 (expressed sequence tag,EST)高度同源 ,同时发现6个新 EST (基因库登录号为 AW2 66492、AW2 66493、AW2 66494、AW58751 8、AW58751 9和AW58752 0 ) .说明诱导分化涉及到多个基因的表达 ,结肠癌的发生是多基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进一步研究这些基因和 EST的功能对于结肠癌的防治将有重要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1 25-二羟维生素D3 抑制性消减杂交 基因表达 结肠癌细胞 诱导转化
下载PDF
地塞米松诱导裸鼠脾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朱振宇 潘景轩 +2 位作者 赵群 陈瑞君 马涧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3-116,共4页
本文用地塞米松(DEX)与裸鼠脾细胞共培养,发现DEX能有效地诱导脾细胞(包括NK细胞)发生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celldeath,PCD)或凋亡(apoptosis)从而明显抑制脾NK细胞活性。结果... 本文用地塞米松(DEX)与裸鼠脾细胞共培养,发现DEX能有效地诱导脾细胞(包括NK细胞)发生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celldeath,PCD)或凋亡(apoptosis)从而明显抑制脾NK细胞活性。结果表明:(1)常规电镜显示细胞收缩但胞膜完整,核凝缩,呈现典型的PCD特征。(2)加入DEX的脾细胞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特征性梯状图谱,片段大小为180bp或其倍数,(3)脾NK细胞活性测定结果表明DEX浓度在10 ̄(-8)~10 ̄(-6)mol/L范围内可诱导出明显的PCD现象发生;而当浓度太低(10 ̄(-10)mol/L)时则PCD现象不明显;当浓度太高(10 ̄(-4)mol/L)时PCD现象也不明显,呈现特有的剂量效应关系。(4)动力学结果显示(根据电镜及电泳图)在DEX作用12h已开始有典型的PCD现象发生,24h后则以坏死现象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杀伤细胞 脾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效率与肺癌细胞的增殖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芳 伍新尧 +2 位作者 徐平 区敬华 童大跃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 :探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效率与肺癌细胞增殖特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pCMVβ报告基因质粒及自杀基因E .colicd的真核表达载体评价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效率。肺癌细胞增殖特性的检测包括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计算细胞群体倍... 目的 :探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效率与肺癌细胞增殖特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pCMVβ报告基因质粒及自杀基因E .colicd的真核表达载体评价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效率。肺癌细胞增殖特性的检测包括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计算细胞群体倍增时间、流式细胞仪测定肺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结果 :肺癌细胞的类型对脂质介导的基因转染效率具有显著影响。细胞增殖速度越快 ,处于分裂期 (G2 /M)的细胞越多 ,则脂质介导的基因转染效率越高。结论 :脂质介导的基因转染对细胞增殖的依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自杀基因 基因转移 阳离子脂质体 细胞增殖 基因治疗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诱导鼻咽癌CNE-2Z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陈扬超 张月飞 周克元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鼻咽癌CNE2Z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台盼蓝计数法计算As2O3的IC50;CNE-2Z细胞经As2O3处理后,通过流式细胞仪、荧光染色及DNA电泳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测定bcl2和bax阳性细胞百分率;罗丹...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鼻咽癌CNE2Z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台盼蓝计数法计算As2O3的IC50;CNE-2Z细胞经As2O3处理后,通过流式细胞仪、荧光染色及DNA电泳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测定bcl2和bax阳性细胞百分率;罗丹明123染色后进行线粒体膜电位分析。结果:As2O3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CNE2Z细胞生长,其IC50为(1.35±0.30)μmol/L;0.5~2.0μmol/LAs2O3处理CNE2Z细胞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出凋亡峰,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明显的细胞凋亡形态特征,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DNA梯形条带;As2O3对bcl2的表达没有影响(P>0.05),但能显著增加bax的表达(P<0.01)及降低线粒体膜电位(P<0.01)。结论:As2O3在体外可诱导鼻咽癌CNE2Z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x表达和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鼻咽肿瘤 细胞凋亡 CNE-2Z细胞
下载PDF
体外反搏对心肌梗死犬一氧化氮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钱孝贤 郑振声 +4 位作者 吴伟康 陈燕铭 张书刚 高国全 陆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217-1220,共4页
目的 :探讨体外反搏对心肌梗死犬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和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19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组和缺血 +反搏组 (反搏组 ) 3组 ,采用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模型 ,用改良硝... 目的 :探讨体外反搏对心肌梗死犬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和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19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组和缺血 +反搏组 (反搏组 ) 3组 ,采用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模型 ,用改良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心肌缺血前后血清NO含量、以及心肌组织的NO含量和NOS比活性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缺血区心肌组织的NOS亚型即诱导型NOS(iNOS)和内皮型NOS(eNOS)的蛋白合成 ,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构成型NOS(cNOS)信使核糖核酸 (mRNA)的基因表达。结果 :在冠状动脉结扎前和结扎后 6 0min ,3组犬血清NO含量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结扎后 12 0min和 180min时 ,反搏组犬血清NO含量明显高于缺血组 (P <0 0 5 )。正常组和反搏组犬心肌组织NO含量和NOS比活性均大于缺血组 (P <0 0 5 )。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心肌缺血时iNOS蛋白合成增多 ,而eNOS蛋白合成减少 ;体外反搏对iNOS有抑制作用 ,对eNOS有促进作用。此外心肌缺血时cNOS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 ,反搏可促进cNOSmRNA的表达。结论 :体外反搏促进NO的产生可能是其抗心肌缺血性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一氧化氮 体外反搏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飞行(学)员ACE基因的多态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袁栎 刘丽 +3 位作者 王洪波 于立身 罗超权 左龙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84-387,共4页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CE)第 16内含子的插入 缺失多态性与运动员耐力水平有关 .为了解这一多态性与飞行员飞行耐力的关系 ,对不同阶段飞行人员ACE第 16内含子基因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结果显示 ,ACEDD基因型百分率在招飞体检应征人员为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CE)第 16内含子的插入 缺失多态性与运动员耐力水平有关 .为了解这一多态性与飞行员飞行耐力的关系 ,对不同阶段飞行人员ACE第 16内含子基因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结果显示 ,ACEDD基因型百分率在招飞体检应征人员为 12 5 %、基础飞行学院学员 (未飞 )为 11 5 %、飞行学院初教机飞行学员为 10 0 %、歼击机飞行员为 3 0 % .歼击机飞行员组D等位基因频率及DD基因型明显低于其他 3组 (P <0 0 1) ,而后 3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进而观察到 ,飞行员体能测试成绩优者 ,无DD基因型 .提示 ,飞行员体能表现与ACE第 16内含子的插入 缺失多态性有关 ,具有I等位基因者 ,体能较好 ,飞行耐力也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E基因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多态性 飞行员 体能 基因型
下载PDF
顺铂诱导鼻咽癌CNE-2Z细胞凋亡并降低其线粒体膜电位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扬超 周茂华 +1 位作者 周克元 张月飞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887-888,共2页
关键词 顺铂 鼻咽肿瘤 细胞凋亡 线粒体 膜电位
下载PDF
CEA重组痘苗病毒免疫治疗CEA阳性肿瘤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青 陶莎 +1 位作者 杨洁 罗超权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重组痘苗病毒 (rV CEA)治疗癌胚抗原 (CEA)阳性肿瘤的机制。方法 :使用我室构建的rV CEA腹腔接种供体C5 7 BL小鼠后取其脾细胞过继转移给经6 0 Coγ射线亚致死量照射的荷CEA+ HePa肝癌细胞的C5 7 BL小鼠 ,并同时检... 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重组痘苗病毒 (rV CEA)治疗癌胚抗原 (CEA)阳性肿瘤的机制。方法 :使用我室构建的rV CEA腹腔接种供体C5 7 BL小鼠后取其脾细胞过继转移给经6 0 Coγ射线亚致死量照射的荷CEA+ HePa肝癌细胞的C5 7 BL小鼠 ,并同时检测该供体小鼠脾细胞体外杀瘤细胞效应。结果 :接种了rV CEA的供体小鼠的脾细胞过继免疫给受体 ,具有明显抑制CEA阳性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结论 :本研究提示rV CEA对CEA阳性肿瘤的抑制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CEA特异的免疫反应激活T细胞而实现的 ,其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 重组痘苗病毒 免疫治疗 CEA阳性肿瘤
下载PDF
接种CEA重组痘苗病毒对小鼠CEA^+肿瘤抑制作用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青 陶莎 +3 位作者 杨洁 尧宏斌 谢金卫 罗超权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4-327,共4页
目的探讨CEA重组痘苗病毒(rV-CEA)治疗CEA+肿瘤的机制。方法以我室构建的rV-CEA, 腹腔接种供体C57/BL小鼠,取其脾细胞及腹腔巨噬细胞(MΦ),分别过继转移给荷CEA+-HePa肝癌细胞的C57/BL小鼠,检测该供体小鼠脾细胞、腹腔MΦ及相应受... 目的探讨CEA重组痘苗病毒(rV-CEA)治疗CEA+肿瘤的机制。方法以我室构建的rV-CEA, 腹腔接种供体C57/BL小鼠,取其脾细胞及腹腔巨噬细胞(MΦ),分别过继转移给荷CEA+-HePa肝癌细胞的C57/BL小鼠,检测该供体小鼠脾细胞、腹腔MΦ及相应受体的脾细胞体外杀瘤细胞的效应。结果接种rV-CEA的供体小鼠的脾细胞及腹腔MΦ过继免疫给受体小鼠,具有明显抑制受体CEA阳性肿瘤生长的作用。体外实验表明,该供体脾细胞及接种了供体MΦ的受体脾细胞对同一靶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增强,但供体MΦ体外的细胞毒活性无明显增加。结论rV-CEA对CEA+肿瘤的抑制作用,可能主要通过CEA特异性免疫反应激活T细胞而实现。MΦ作为抗原提呈细胞可通过激活T细胞而杀伤肿瘤细胞,具体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 重组痘苗病毒 免疫细胞 CEA阳性肿瘤 肿瘤抑制作用
原文传递
全反式维甲酸和1,25-二羟维生素D_3联合应用对大肠癌细胞的分化诱导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郭俊明 何小洪 +1 位作者 廖异平 罗超权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49-651,共3页
目的 : 观察联合使用全反式维甲酸 (all trans retinoicacid ,ATRA)和 1,2 5 二羟维生素D3 对大肠癌细胞株LoVo的影响。方法 :以MTT法测定细胞生长 ,碱性磷酸酶 (alkalinephosphatases ,ALP)比活性检测细胞分化。结果 :ATAR和 1,2 5 ... 目的 : 观察联合使用全反式维甲酸 (all trans retinoicacid ,ATRA)和 1,2 5 二羟维生素D3 对大肠癌细胞株LoVo的影响。方法 :以MTT法测定细胞生长 ,碱性磷酸酶 (alkalinephosphatases ,ALP)比活性检测细胞分化。结果 :ATAR和 1,2 5 二羟维生素D3 对LoVo生长的抑制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时间浓度依赖关系 ,联合用药时抑制作用增强。经药物作用细胞后肠型ALP逐渐升高。结论 :联合使用ATRA和 1,2 5 二羟维生素D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二羟维生素D3 大肠肿瘤
下载PDF
神经前体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转染 被引量:7
18
作者 庄菁 曾园山 +1 位作者 罗超权 李海标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2-344,I003,共4页
【目的】为替换中枢神经损伤后死亡的神经元提供方便追踪观察的神经前体细胞。【方法】应用含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bFGF)的无血清培养技术 ,从新生大鼠海马组织分离培养神经前体细胞 ,并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这些细胞巢蛋白 (nestin... 【目的】为替换中枢神经损伤后死亡的神经元提供方便追踪观察的神经前体细胞。【方法】应用含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bFGF)的无血清培养技术 ,从新生大鼠海马组织分离培养神经前体细胞 ,并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这些细胞巢蛋白 (nestin)的表达以及细胞分化后神经丝蛋白 (NF)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GFAP)的表达。采用磷酸钙法将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转染目的细胞内。【结果】从海马组织分离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 ,能表达nestin。分化后一些细胞能表达NF ,而另一些细胞则表达GFAP。GFP基因修饰的细胞能发出荧光。【结论】从海马组织分离的细胞能表达nestin ,属于神经前体细胞 ,它们具有明显的增殖能力。有些神经前体细胞已经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GFP基因已成功转染到神经前体细胞内 ,并表达了GF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前体细胞 细胞培养 绿色荧光蛋白 基因转染 巢蛋白 大鼠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弓形虫核酸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韦相才 陈观今 +1 位作者 罗超权 郑焕钦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1994年第2期10-15,共6页
本文通过克隆的RH株弓形虫核酸TGR4片段,设计并合成了一对长度为20bp的寡核苷酸引物,扩增靶序列长度为778bp,建立了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弓形虫核酸的特异敏感方法。检测7株弓形虫株及临床疑似弓形虫病患者样本,均... 本文通过克隆的RH株弓形虫核酸TGR4片段,设计并合成了一对长度为20bp的寡核苷酸引物,扩增靶序列长度为778bp,建立了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弓形虫核酸的特异敏感方法。检测7株弓形虫株及临床疑似弓形虫病患者样本,均出现特异扩增带,而其它8种病原体以及正常人及动物的DNA均未见特异扩增带。扩增产物用地高辛素标记作探针,与以上出现特异扩增带的DNA模板能斑点杂交,而与无扩增带的其余模板DNA无斑点杂交。结果显示,该引物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及特异性。在含105个人白细胞中,可检测到2个弓形虫DNA或1pgDNA。并通过人工感染弓形虫鼠血样品的检测表明,所建立的聚合酶链反应体系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能早期检出弓形虫感染样品,在弓形虫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聚合酶链反应 核酸
下载PDF
广东汉族人载脂蛋白B(apoB)基因3′端VNTR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罗超权 郭俊明 +2 位作者 杨英浩 伍新尧 刘煦文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3年第4期485-489,共5页
随机抽提100例无血缘关系的广东汉族人的血痕DNA,用PCR法扩增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 apoB)基因3′端的VNTR,共检出19个等位基因,片段大小分布在510~1200bp之间,等位基因频率为0.005—0.195,杂合度为88.80%,父权排除率为0.6395,... 随机抽提100例无血缘关系的广东汉族人的血痕DNA,用PCR法扩增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 apoB)基因3′端的VNTR,共检出19个等位基因,片段大小分布在510~1200bp之间,等位基因频率为0.005—0.195,杂合度为88.80%,父权排除率为0.6395,其等位基因数目及频率分布均与英国白种人的有差异。家系分析表明扩增片段按孟德尔方式遗传。本实验证实了apoB基因3′端VNTR的高度多态性和高度杂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类 基因 汉族 遗传多态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