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9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随访工作
1
作者 李可平 《中国肿瘤》 CAS 1992年第2期8-10,共3页
本文总结我院自1964年以来开展肿瘤随访工作的经验体会,提出随访工作在肿瘤临床治疗、科研和肿瘤防治网点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介绍了肿瘤随访的管理和方法。笔者认为:要提高肿瘤治疗后的随访率,关键在于详细收集患者及其亲属的... 本文总结我院自1964年以来开展肿瘤随访工作的经验体会,提出随访工作在肿瘤临床治疗、科研和肿瘤防治网点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介绍了肿瘤随访的管理和方法。笔者认为:要提高肿瘤治疗后的随访率,关键在于详细收集患者及其亲属的工作单位和家庭通讯地址;注重灵活的随访方法;热忱做好咨询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防治
下载PDF
病案扫描系统在肿瘤医院病案管理中的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曹卡加 吴一龙 +2 位作者 马国胜 张秀莲 张江江 《中国肿瘤》 CAS 1998年第4期9-10,共2页
关键词 病案扫描系统 肿瘤医院 病案管理
下载PDF
肿瘤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的设计和运作 被引量:1
3
作者 吴一龙 马国胜 +4 位作者 曹卡加 姚鸣红 罗江安 陈建华 陈巨声 《中国肿瘤》 CAS 1996年第2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肿瘤医院 计算机管理系统 设计
下载PDF
肿瘤专科医院病案的管理与使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吴一龙 马国胜 曹卡加 《中国肿瘤》 CAS 1996年第5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肿瘤 专科医院 病案管理
下载PDF
建设跨世纪的肿瘤医院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汉腾 《中国医院管理》 2000年第2期41-42,共2页
综合医院管理及医院建筑的相关理论,根据近年的工作实践,就现代化医院建设的规划、优化建筑空间与环境设计等问题,进行了论述与探讨。
关键词 医院管理 建筑空间 环境设计 肿瘤医院
下载PDF
肿瘤专科医院表格式住院病历的使用
6
作者 张江江 曹卡加 +3 位作者 马国胜 张秀莲 邓芳 刘奕龙 《中国肿瘤》 CAS 2000年第1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肿瘤 专科医院 表格式住院病历
下载PDF
应用无复发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进行肿瘤预后的评价——附411例鼻咽癌资料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洪明晃 方积乾 +4 位作者 马骏 闵华庆 张恩罴 张锦明 张峰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阐述无复发生存率(FLF)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FDM)在肿瘤预后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411例初次放射治疗的鼻咽癌病例资料纳入研究,以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预后指标,通过COX比例风险... 目的:阐述无复发生存率(FLF)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FDM)在肿瘤预后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411例初次放射治疗的鼻咽癌病例资料纳入研究,以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预后指标,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比较影响鼻咽癌生存、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因素。结果:与生存有关的因素为性别,’92分期,N分期,颈部射线;放射治疗后鼻咽肿瘤残留与鼻咽复发存在密切关系,与远处转移密切相关的因素是N分期。结论:只有应用无复发生存率(FLF)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FDM)为指标,才能明确影响肿瘤复发的因素和转移的因素,这两个指标在评价治疗措施和肿瘤分期研究中均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复发 生存率 无远处转移 预后 鼻咽肿瘤
下载PDF
大剂量MTX联合化疗治疗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和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孙晓非 管忠震 +7 位作者 李苏 廖海 周中梅 何友兼 张力 夏忠军 黄慧强 李宇红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08-710,共3页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 (HD -MTX 3~ 4g/m2 )连续 2 4小时静脉输注 ,第 3 6小时CF解救联合其它化疗药物治疗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耐受性和药动学研究。方法 :分别对 11例淋巴系统恶性肿瘤进行共3 0个疗程大剂量MTX 3~ 4g/m2 连续...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 (HD -MTX 3~ 4g/m2 )连续 2 4小时静脉输注 ,第 3 6小时CF解救联合其它化疗药物治疗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耐受性和药动学研究。方法 :分别对 11例淋巴系统恶性肿瘤进行共3 0个疗程大剂量MTX 3~ 4g/m2 连续 2 4小时静脉输注 ,第 3 6小时CF解救 ,同时行血药浓度监测。其中 2 2个疗程HD MTX在G CSF支持与其它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结果 :一般出现 2~ 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 ,1~ 3级的粘膜毒性。其中 10个疗程伴有一过性转氨酶轻度升高 ,无严重毒副反应发生。 2 4小时血浆MTX浓度为 2× 10 - 4 ~ 5×10 - 5mol/L、48小时为 5× 10 - 6~ 5× 10 - 7mol/L、72小时 2× 10 - 7~ 5× 10 - 8mol/L。结论 :在血药浓度监测下 ,大剂量MTX 3~ 4g/m2 连续 2 4小时静脉输注 ,第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X 血药浓度 淋巴系统 恶性肿瘤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Ⅰ期修复与重建 被引量:9
9
作者 许光普 刘均墀 +8 位作者 曾宗渊 陈福进 巍茂文 伍国号 郭朱明 张诠 杨安奎 宋黎君 钟铁根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282-128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修复方法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Ⅰ期修复与重建中的作用,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1989年1月至1998年12月,我们对258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缺损进行了Ⅰ期修复与重建,患者年龄23~81岁,中位年龄51.3岁,男160例,女98... 目的:探讨不同修复方法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Ⅰ期修复与重建中的作用,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1989年1月至1998年12月,我们对258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缺损进行了Ⅰ期修复与重建,患者年龄23~81岁,中位年龄51.3岁,男160例,女98例。缺损部位包括:头皮62例,颈部40例,口颊部39例,鼻部29例,唇颏部27例,颧颞部22例,下颌骨20例,舌及口底部12例,其它7例。修复方法:局部皮瓣修复75例;局部皮瓣加游离植皮53例;邻近组织瓣修复加游离植皮47例;肌皮瓣18例;肌皮瓣加局部皮瓣或游离植皮25例;游离组织瓣移植30例;游离组织瓣加邻近组织瓣修复3例;组织代用品7例。结果:全组258例病人,共采用276个皮瓣及组织代用品修复。手术成功224例,手术基本成功23例,手术失败11例。结论:头颈部肿瘤术后Ⅰ期修复与重建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功能障碍和畸形,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肿瘤 外科手术 修复术 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肝细胞癌化疗栓塞方法和肿瘤坏死 被引量:22
10
作者 肖恩华 胡国栋 +6 位作者 李锦清 张亚奇 陈敏山 郭荣平 林小军 李升平 李国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512-515,共4页
目的 评价肝细胞癌肿瘤坏死与经动脉化疗栓塞 (TACE)方法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观察 117例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肿块坏死和增长率 ,其中单纯手术 5 8例 ,4种TACE后Ⅱ期手术切除 5 9例。结果 肝细胞癌TACE后坏死较自发坏死严重、范围广(P ... 目的 评价肝细胞癌肿瘤坏死与经动脉化疗栓塞 (TACE)方法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观察 117例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肿块坏死和增长率 ,其中单纯手术 5 8例 ,4种TACE后Ⅱ期手术切除 5 9例。结果 肝细胞癌TACE后坏死较自发坏死严重、范围广(P <0 .0 1) ,坏死程度和肿块体积变化与TACE方法密切相关 (多材料联合栓塞较单材料栓塞、单纯化疗改变明显 ,P <0 .0 1) ,但与TACE和手术切除间期无显著相关 (P >0 .0 5 ) ,坏死程度和体积变化显著相关 (P <0 .0 1) ,多次TACE较单次易引起肿瘤坏死 ,但无统计学意义。本组完全坏死率 2 0 .3 % ,仅见于多材料联合栓塞组。结论 多次、多材料联合栓塞TACE较单次、单材料栓塞、单纯化疗更易引起肝细胞癌坏死及肿块体积缩小 ,有效的TACE早期 ( <1个月 )即可引起肿块广泛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经动脉化学栓塞 病理学 肿瘤坏死
下载PDF
胸壁肿瘤切除后胸壁重建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0
11
作者 龙浩 戎铁华 +3 位作者 黄植蕃 杨名添 吴一龙 林鹏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胸壁肿瘤切除后胸壁重建的方法。方法:从1986-1998年对29例胸壁肿瘤切除后病人采用多种术式进行了胸壁重建,骨性胸壁的修复包括采用自体组织(阔筋膜、肌瓣、大网膜)及人工替代物(金属支架、钛合金片、Dacron、及Dacron... 目的:探讨胸壁肿瘤切除后胸壁重建的方法。方法:从1986-1998年对29例胸壁肿瘤切除后病人采用多种术式进行了胸壁重建,骨性胸壁的修复包括采用自体组织(阔筋膜、肌瓣、大网膜)及人工替代物(金属支架、钛合金片、Dacron、及Dacron十骨水泥十Dacron三文治式复合体)。皮肤软组织层的修复主要用岛状背阔肌皮瓣及乳房瓣。结果:无手术死亡及局部复发,无严重并发症,恶性肿瘤术后5年生存率为52%。结论:骨性胸壁缺损6cmX6cm以上需行胸壁重建,一般可用自体组织,必要时加用金属支架,大面积缺损(10cmx10cm以上)以三文治式修复法为理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可选用岛状背阔肌皮瓣及乳房劈裂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壁肿瘤 外科手术 胸壁重建 骨水泥
下载PDF
国产紫杉醇治疗恶性肿瘤的Ⅲ期临床研究报告 被引量:29
12
作者 吴海鹰 管忠震 何友兼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94-399,共6页
目的考察紫杉醇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紫杉醇单药化疗每次剂量175mg/m2,联合化疗紫杉醇每次剂量135mg/m2,3h静脉输注,每3周重复,在紫杉醇治疗前常规给予地塞米松、苯海拉明和西米替丁预防过敏... 目的考察紫杉醇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紫杉醇单药化疗每次剂量175mg/m2,联合化疗紫杉醇每次剂量135mg/m2,3h静脉输注,每3周重复,在紫杉醇治疗前常规给予地塞米松、苯海拉明和西米替丁预防过敏反应。结果共333例进入了临床研究。167例接受了紫杉醇单药化疗,166例接受了紫杉醇加顺铂或阿霉素或其他药物联合化疗。紫杉醇单药化疗的有效率如下:卵巢癌37%,乳腺癌39%,非小细胞肺癌31%,小细胞肺癌40%,鼻咽癌67%。紫杉醇联合化疗的有效率如下:卵巢癌38%,乳腺癌44%,非小细胞肺癌31%,小细胞肺癌40%,鼻咽癌44%。患者毒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肌肉及关节疼痛、感觉异常和脱发。结论本研究所用的紫杉醇制剂及剂量安全有效,患者能够耐受。紫杉醇可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恶性肿瘤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肿瘤 药物疗法 毒副作用
下载PDF
胸壁肿瘤的大面积切除与缺损的修复 被引量:11
13
作者 戎铁华 刘广森 +3 位作者 黄直凡 杨名添 吴一龙 林鹏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62-365,共4页
本文小结我科自1986年2月至1992年8月间为5例胸壁肿瘤大面积切除并用薄钛合金不锈钢片(titaniumplate)I期修复缺损的体会,并对本术式的适应证、方法和缺损修复材料的的选择等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胸壁肿瘤 切除与修复 钛合金不锈钢片
下载PDF
以病人信息为中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 被引量:23
14
作者 吴一龙 马国胜 +1 位作者 万德森 曹卡加 《中国医院管理》 1998年第1期44-45,共2页
一个好的医院信息系统,必须体现以病人信息为中心的系统思想,系统设计、电子病案、信息集成是建设这一系统的关键。文章结合建设医院信息系统的体会,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医院 电子病案 信息集成 信息管理系统
下载PDF
帕米膦酸二钠与氯甲膦酸二钠治疗晚期肿瘤骨转移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力 管忠震 何友兼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30-432,共3页
目的:为了评价帕米膦酸二钠对骨转移所致高血钙和骨痛的治疗作用。方法:本临床研究为随机化对照研究,共收治有溶骨性骨转移病灶的病人58例。病人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帕米膦酸二钠30mg/天,共用1天;对照组2... 目的:为了评价帕米膦酸二钠对骨转移所致高血钙和骨痛的治疗作用。方法:本临床研究为随机化对照研究,共收治有溶骨性骨转移病灶的病人58例。病人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帕米膦酸二钠30mg/天,共用1天;对照组28例,采用骨磷300mg/天,共用5天。帕米膦酸二钠和骨膦均加入5%的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脉滴注4个小时。血钙下降率和骨痛的缓解率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血钙升高者9例,治疗后第7天8例血钙均降至正常范围,下降率为89%;对照组血钙升高者3例,经治疗后有2例降至正常范围,下降率为66.66%。疼痛的缓解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前均有骨痛,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9例和11例疼痛缓解,疼痛缓解率分别为63.33%和39.2%。治疗组血钙下降率和疼痛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89%比66.66%和63.33%比39.29%),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毒副作用方面,两组病人在用药过程中均未见有严重不良反应,病人耐受良好。结论:帕米膦酸二钠是一种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高血钙和骨痛的有效药物,临床使用方便,病人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米膦酸二钠 氯甲膦酸二钠 骨转移 肿瘤转移
下载PDF
407例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曾灿光 戎铁华 +3 位作者 吴一龙 黄直凡 杨名添 苏晓东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69年1月~1997年12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407例原发性纵隔肿瘤。结果:胸腺瘤184例(45.2%),畸胎瘤99例(24.3%),神经源性肿瘤70例(1.2%),其它54例(1...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69年1月~1997年12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407例原发性纵隔肿瘤。结果:胸腺瘤184例(45.2%),畸胎瘤99例(24.3%),神经源性肿瘤70例(1.2%),其它54例(1.3%);除无手术指征的17例使用放、化疗外,手术探查390例,其中肿瘤完整切除352例,姑息性切除18例,手术切除率94.9%(370/390),探查20例;术后随诊1个月至28年,良性纵隔肿瘤未见复发。恶性胸腺瘤54例中,一年生存率88.8%(48/54),3年64.8%(35/54),5年57.4%(31/54),10年46.3%(25/54)。恶性畸胎瘤14例中,1年生存率50%(7/14),3年28.6%(4/14),5年14.3%(2/14)。结论:本病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X线、CT检查;治疗应以手术为主;对巨大的或手术较困难的纵隔肿瘤的手术治疗应做好充分准备;手术进路视肿瘤的大小和部位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诊断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甲状腺肿瘤术前良恶性估价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许光普 洪明晃 +1 位作者 曾宗渊 陈福进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64-365,共2页
搜集1067例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肿瘤的临床资料,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评价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金标准”用计算机对病史、体征及其它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两者在有无声嘶,肿物质地、活动度、形状,颈淋巴结有无肿大,B超,CT... 搜集1067例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肿瘤的临床资料,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评价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金标准”用计算机对病史、体征及其它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两者在有无声嘶,肿物质地、活动度、形状,颈淋巴结有无肿大,B超,CT检查,术前肿物穿刺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依照病史、体征、B超、细针穿刺,必要时行CT检查的步骤,本组共检出131可疑病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的123例,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11%、991%、9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诊断 多因素分析 手术前
下载PDF
经胸骨正中切口双侧肺肿瘤同期切除术的进一步配对研究─—附5例报告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一龙 黄植蕃 +2 位作者 傅剑华 郭旭 王春梅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59-361,共3页
经胸骨正中切口双肺肿瘤同期切除术5例,配以经典的单侧后外侧切口肺切除术5例,采用PEMS2.0统计软件包,配对比较了两种术式在下述几方面的差异;(1)两种术式对术后连续7天的PO2与PCO2的影响基本一致,主要表现在... 经胸骨正中切口双肺肿瘤同期切除术5例,配以经典的单侧后外侧切口肺切除术5例,采用PEMS2.0统计软件包,配对比较了两种术式在下述几方面的差异;(1)两种术式对术后连续7天的PO2与PCO2的影响基本一致,主要表现在术后第二天PO2的稍微下降,但两组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意义:(2)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生活质量等方面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些结果提示,病人能很好耐受双侧肺同期部分切除术。接受这一术式之后还可再次安全地接受第二次肺手术。本研究组的中位生存期已超过12个月,生存期最长的已超过3年。因此,无论从治疗效果还是从经济角度来看,在治疗双肺多发转移癌上,经胸骨正中切口双肺肿瘤同期切除术值得倡导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正中 切口 肺肿瘤 外科手术 配对分析
下载PDF
介入疗法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应用的初步探讨(附14例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春林 谭道彩 梁立治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9-11,共3页
介入疗法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应用的初步探讨(附14例分析)陈春林,谭道彩,梁立治(510180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介入疗法是近年兴起的一门边缘科学,应用范围日趋广泛,但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应用的报道国内尚... 介入疗法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应用的初步探讨(附14例分析)陈春林,谭道彩,梁立治(510180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介入疗法是近年兴起的一门边缘科学,应用范围日趋广泛,但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应用的报道国内尚少,处于起步阶段。我们自199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疗法 妇科恶性肿瘤 介入放射学 例分析 晚期妇科恶性肿瘤 介入治疗 宫颈癌 灌注化疗 细胞周期 介入导管
下载PDF
广州市越秀区常见恶性肿瘤的早发现及早诊断 被引量:8
20
作者 万德森 戎铁华 +4 位作者 李源 何友兼 柳青 潘志忠 曾楚华 《中国肿瘤》 CAS 2001年第4期212-215,共4页
目的]探索城市社区常见恶性肿瘤防治研究的模式。[方法]以广州市越秀区(纯城市社区)为研究对象。从癌症健康教育和培训肿瘤防治骨干入手 ,以初级保健网为基础建立三级肿瘤防治网和肿瘤登记报告制度 ,通过筛查与基层咨询相结合手段 ,以... 目的]探索城市社区常见恶性肿瘤防治研究的模式。[方法]以广州市越秀区(纯城市社区)为研究对象。从癌症健康教育和培训肿瘤防治骨干入手 ,以初级保健网为基础建立三级肿瘤防治网和肿瘤登记报告制度 ,通过筛查与基层咨询相结合手段 ,以求早期发现常见癌瘤。实施的方法经质量评估 ,以求总结出一套可行的社区肿瘤防治模式。[结果]建立了三级肿瘤防治网和肿瘤登记制度 ;培养了一批肿瘤防治骨干 ;设立了七个肿瘤监测中心和监测站 ,并开展了早诊早治工作 ;居民接受防癌健康教育后积极参与肿瘤筛查 ;总结经验撰写《社区肿瘤学》并正式出版发行。[结论]城市肿瘤防治必须立足于社区 ,在初级保健网的基础上建立肿瘤防治网 ,开展肿瘤三级预防 ,以达到“三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 肿瘤 预防 控制 诊断 广州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