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髂-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在阴茎癌治疗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詹友庆 朱少立 李国材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79-80,68,共3页
髂-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iliac-inguinallymph node dissection,ILND)是清除下肢、躯干下部、肛门及其周围、会阴及外阴部恶性肿瘤转移性淋巴组织的有效术式。较晚期的阴茎癌常有髂-腹股沟淋巴结(ILN)转移。现就本文资料对该术式在阴茎... 髂-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iliac-inguinallymph node dissection,ILND)是清除下肢、躯干下部、肛门及其周围、会阴及外阴部恶性肿瘤转移性淋巴组织的有效术式。较晚期的阴茎癌常有髂-腹股沟淋巴结(ILN)转移。现就本文资料对该术式在阴茎癌的应用作一初步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腹股沟 淋巴结清除术 阴茎癌
下载PDF
肿瘤患者血清铁蛋白临床意义
2
作者 朱少立 李锦清 +1 位作者 黄育昌 陈建清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76-78,共3页
铁蛋白是网状内皮系统的铁贮备,正常人血清中铁蛋白含量甚微。近年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逐步了解正常血清铁蛋白(SF)含量,并发现某些疾患SF明显增高。为进一步了解正常人SF含量及某些良、恶性肿瘤患者的SF水平,我们于1985年~1988年作了如... 铁蛋白是网状内皮系统的铁贮备,正常人血清中铁蛋白含量甚微。近年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逐步了解正常血清铁蛋白(SF)含量,并发现某些疾患SF明显增高。为进一步了解正常人SF含量及某些良、恶性肿瘤患者的SF水平,我们于1985年~1988年作了如下检测分析工作,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血清 铁蛋白
下载PDF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长期随访结果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万德森 李国材 +3 位作者 张亚奇 陈敏山 马国胜 梁文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11-115,共5页
我院1964年4月~1976年12月根治性切除结直肠癌363例,且随访满10年以上,随访率为97.2%。本组包括结肠癌140例,直肠癌223例。根据Dukes分期法,A期1.7%,B期63.1%,C期35.2%。全部病例均施行根治性切除术,手术死亡率为0.8%(3例)。根治... 我院1964年4月~1976年12月根治性切除结直肠癌363例,且随访满10年以上,随访率为97.2%。本组包括结肠癌140例,直肠癌223例。根据Dukes分期法,A期1.7%,B期63.1%,C期35.2%。全部病例均施行根治性切除术,手术死亡率为0.8%(3例)。根治术后5年,10年,15年和20年生存率分别为61.5%,51.9%,48.6%和38.9%。本文对363例结直肠癌进行了临床分析,并将术后生存10年以上的180例和10年内死亡的183例进行比较,以求发现影响术后长期生存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患者年龄、癌瘤部位、病期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远期疗效最重要的因素。此外,作者通过对治疗失败的原因分析,提出几点提高疗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切除 疗效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的二步切除(附13例报告) 被引量:6
4
作者 元云飞 李锦清 +4 位作者 张亚奇 陈敏山 郭荣平 林小军 李国辉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58-361,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获得二步切除的途径和围手术期的特点。方法:1989年1月至1996年9月,我科二步切除经治疗的原发性肝癌13例。术中肝固有动脉结扎(HAL)和肝肿瘤无水酒精注射(EIT),术后放疗1例;术中多模式...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获得二步切除的途径和围手术期的特点。方法:1989年1月至1996年9月,我科二步切除经治疗的原发性肝癌13例。术中肝固有动脉结扎(HAL)和肝肿瘤无水酒精注射(EIT),术后放疗1例;术中多模式治疗,即OAE,HAL,EIT和微波固化1例。11例经导管或术中肝动脉化疗栓塞(TAE)治疗1~5次。结果:此13例肝癌治疗后,肿瘤最大径从10.6±1.5cm缩小为6.6±1.8cm;2例AFP降为正常,其中1例仍发现存活的肝癌细胞。手术方法均为不规则肝切除术。手术死亡1例,其余12例中,术后4例并发肝功能不全。结论:TAE是肝癌获得二步切除重要的途径,二步切除较易并发肝功能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步切除 肝肿瘤 原发性
下载PDF
广州地区肝细胞癌与HCV、HBV感染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范小玲 周元平 +3 位作者 彭文伟 姚集鲁 李国辉 郭荣平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28-330,共3页
在肝细胞癌(HCC)中度流行区广州地区,对64例HCC患者抗-HCV和HBsAg状况按性别、年龄配对和1:2数量比设对照组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HCC组抗-HCV和HBsAg阳性率分别为18.75%(12/6... 在肝细胞癌(HCC)中度流行区广州地区,对64例HCC患者抗-HCV和HBsAg状况按性别、年龄配对和1:2数量比设对照组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HCC组抗-HCV和HBsAg阳性率分别为18.75%(12/64)和84.38%(54/64),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4%(3/128,P<0.001)和14.06%(18/128,P<0.001)。与抗-HCV、HBsAg双阴性组比较,仅抗-HCV阳性,仅HBsAg阳性时发生HCC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46.71和43.79,二者双阳性时上升至70.07。显示HCV、HBV均与HCC显著相关,两者重叠感染具有协同致癌作用。作者提出预防和控制HBV、HCV感染对降低HCC发病率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癌 肝肿瘤
下载PDF
肝动脉插管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4
6
作者 万德森 李国材 +2 位作者 陈建清 马国胜 梁文胜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31-133,共3页
我院于1964年4月至1986年12月间,以肝动脉插管化疗为主治疗原发性肝癌87例,随访至1988年12月,全部病例均已死去。治疗后半年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25.28%和9.19%。肝大程度、血清硷性磷酸酶、组织学分类和有无肝硬变是影响半年生存率的最... 我院于1964年4月至1986年12月间,以肝动脉插管化疗为主治疗原发性肝癌87例,随访至1988年12月,全部病例均已死去。治疗后半年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25.28%和9.19%。肝大程度、血清硷性磷酸酶、组织学分类和有无肝硬变是影响半年生存率的最重要因素。本文还结合文献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插管 肝肿瘤 药物疗法
下载PDF
甲胎蛋白阴性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锦清 李国辉 +2 位作者 张亚奇 郭荣平 林小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65-268,共4页
本文总结原发性肝癌甲胎蛋白阴性76例,甲胎蛋白阳性281例及误诊为肝癌25例的不同特点,着重讨论甲胎蛋白阴性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问题。结果表明:甲胎蛋白阴性与阳性的原发性肝癌,除了甲胎蛋白外,其它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仍以... 本文总结原发性肝癌甲胎蛋白阴性76例,甲胎蛋白阳性281例及误诊为肝癌25例的不同特点,着重讨论甲胎蛋白阴性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问题。结果表明:甲胎蛋白阴性与阳性的原发性肝癌,除了甲胎蛋白外,其它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仍以上腹胀痛,肝肿块为主要临床症状,有肝炎病史较多,r-GT异常率较高,B超及CT有较高的诊断率。对于有肝炎病史,r-GT异常者,定期B超检查能早期发现肝癌。对于甲胎蛋白阴性的肝内肿块,诊断要慎重,往往难与肝内良性肿瘤,病变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诊断 肝肿瘤
下载PDF
肝细胞癌与HCV、HBV感染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元平 彭文伟 +5 位作者 姚集鲁 吕凌 李国辉 黄洁夫 彭宝刚 陈青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45-49,共5页
对来自广东、广西、海南104例肝细胞癌(HCC)患者抗-HCV和HBsAg状况按年龄、性别配对和1:2的数量比设对照组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HCC组抗-HCV和HBsAg阳性率分别为12.50%(13/104... 对来自广东、广西、海南104例肝细胞癌(HCC)患者抗-HCV和HBsAg状况按年龄、性别配对和1:2的数量比设对照组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HCC组抗-HCV和HBsAg阳性率分别为12.50%(13/104)和86.54%(90/104),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4%(3/208),P<0.005)和13.46%(28/208,P<0.001)。与抗-HCV、HBsAg双阴性组比较,仅抗-HCV阳性、仅HB-sAg阳性以及两者均阳性时发生HCC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48.82、50.07和81.36,显示HCV、HBV均与HCC强相关,两者重叠感染时有协同致癌作用,作者提出预防和控制HBV、HCV感染对减少HCC发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例对照 肝细胞癌 肝炎病毒
下载PDF
肠造口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被引量:137
9
作者 万德森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95-196,共2页
肠造口术是外科最常施行的手术之一,往往是挽救、延续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美国每年结肠造口约10万人,至今已有肠造口75万人;英国每年结肠造口亦有10万人之多,回肠造口约1万人;香港约有7000~8000例结肠... 肠造口术是外科最常施行的手术之一,往往是挽救、延续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美国每年结肠造口约10万人,至今已有肠造口75万人;英国每年结肠造口亦有10万人之多,回肠造口约1万人;香港约有7000~8000例结肠造口患者;我国估计每年新增加永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肛门 肠造口 并发症 预防 控制
下载PDF
体表复发性软组织肉瘤预后的有关因素及再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威 詹友庆 李国辉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80-282,共3页
目的:为了探讨影响体表复发性软组织肉瘤预后的有关因素及再治疗问题。方法:收集我院1975~1985年间经病理证实的复发性体表软组织肉瘤患者共141例,加予整理、分析,其中包括10个病理类型,治疗上采用单纯手术或手术加... 目的:为了探讨影响体表复发性软组织肉瘤预后的有关因素及再治疗问题。方法:收集我院1975~1985年间经病理证实的复发性体表软组织肉瘤患者共141例,加予整理、分析,其中包括10个病理类型,治疗上采用单纯手术或手术加放疗和/或化疗为主。结果:3、5年生存率分别为57.45%(81/141)和51.77%(73/141)。结论:绝大多数复发性体表软组织肉瘤,综合治疗仍是最有效的措施。同时表明复发性肿瘤的预后还与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发病部位、病期早晚及治疗方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 体表软组织肉瘤 预后 再治疗
下载PDF
肠腔灌注5-氟尿嘧啶后肠系膜静脉和周围静脉血药浓度测定 被引量:3
11
作者 万德森 李国材 +2 位作者 张亚奇 赵香兰 苏秀容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59-61,共3页
15例大肠癌切除术中并用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简称5-Fu)肠腔化疗,同时测定肠系膜静脉血和周围静脉血液中的5-Fu浓度。肠腔灌注5-Fu 15分钟和30分钟肠系膜静脉血药浓度分别为222±79μg/ml和110±26μg/ml,而在周围静脉血除... 15例大肠癌切除术中并用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简称5-Fu)肠腔化疗,同时测定肠系膜静脉血和周围静脉血液中的5-Fu浓度。肠腔灌注5-Fu 15分钟和30分钟肠系膜静脉血药浓度分别为222±79μg/ml和110±26μg/ml,而在周围静脉血除2例检测出极低的药物浓度外,其余13例均未能检出5-Fu。结果表明肠腔灌注5-Fu后,很快就被肠壁吸收,使局部静脉血液内抗癌药在短时间内达到高浓度,可以杀灭术中脱落的癌细胞,并阻止其经血道转移,而周围静脉血药浓度几乎为零,不致引起全身毒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脲嘧啶 化疗 大肠癌 血药浓度
下载PDF
根治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詹友庆 李威 +4 位作者 周志伟 石明 秦自科 连俊彦 万德森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36-38,共3页
总结506例Ⅰ、Ⅱ期乳腺癌手术治疗的近期效果。对照比较310例行根治术患者与196例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两种术式清除腋淋巴结的数量,术后复发率、远处转移以及术后1、3、5年生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手术并发... 总结506例Ⅰ、Ⅱ期乳腺癌手术治疗的近期效果。对照比较310例行根治术患者与196例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两种术式清除腋淋巴结的数量,术后复发率、远处转移以及术后1、3、5年生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手术并发症则改良根治术组明显少于根治术组,平均住院时间也短于根治术组。作者主张用改良根治术作为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常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外科学 乳房切除术 根治性 改良根治性
下载PDF
高剂量动脉灌注化疗加药物滤过治疗局部晚期复发性直肠癌 被引量:2
13
作者 万德森 李国材 +5 位作者 朱少立 管忠震 张亚奇 陈隆慧 李锦清 黄育昌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54-155,共2页
高剂量动脉灌注化疗加药物滤过治疗局部晚期复发性直肠癌万德森,李国材,朱少立,管忠震,张亚奇,陈隆慧,李锦清,黄育昌(中山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腹科;广州,510060)关键词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滤过,晚期直肠癌中图号R7... 高剂量动脉灌注化疗加药物滤过治疗局部晚期复发性直肠癌万德森,李国材,朱少立,管忠震,张亚奇,陈隆慧,李锦清,黄育昌(中山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腹科;广州,510060)关键词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滤过,晚期直肠癌中图号R735.37虽然外科技术已有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灌注 药物疗法 直肠肿瘤 复发
下载PDF
小肝癌37例临床分析
14
作者 朱少立 李国材 +4 位作者 李国辉 李锦清 詹友庆 林奕中 许国兴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3期66-67,共2页
本院自1964年3月至1987年3月共收治原发性肝癌1,329例。在剖腹探查的581例中,肿块为单个结节≤5cm或二个结节不超过5×5×5cm(以下简称为肝癌)37例,其中手术切除33例,肿块大于5cm者544例,其中手术切除136例。本文拟分析小肝癌... 本院自1964年3月至1987年3月共收治原发性肝癌1,329例。在剖腹探查的581例中,肿块为单个结节≤5cm或二个结节不超过5×5×5cm(以下简称为肝癌)37例,其中手术切除33例,肿块大于5cm者544例,其中手术切除136例。本文拟分析小肝癌临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肝癌临床 原发性肝癌 肝癌病人 肝癌切除 门静脉癌栓 第二肝门 肝楔形切除术 肝炎病史 肝细胞癌
下载PDF
肝脏非寄生虫性囊肿
15
作者 詹友庆 朱少立 李国材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3期68-69,共2页
肝囊肿比较少见,近年随着各种诊断技术的发展,本病似有所增加。自1952年Brodi首次描述单发性肝囊肿后,本病陆续有人报道。我院24年间收治NPHC 23例,现报道如下,并对本病的发病情况及诊疗方法加以探讨。
关键词 非寄生虫性囊肿 单发性肝囊肿 开窗术 诊断技术 肝包虫病 先天性肝囊肿 多囊肝 中位病程 肝切除术 压迫症状
下载PDF
小肠平滑肌肉瘤17例临床分析
16
作者 林秉勋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17-418,共2页
小肠平滑肌肉瘤是一种少见的肠道恶性肿瘤,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0.6%。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有效的辅助诊断措施,术前难确诊。本文就我院25年来收治的17例,对其临床资料作出报告并加以讨论。
关键词 小肠肿瘤 平滑肌肉瘤 诊断
下载PDF
直肠癌根治术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4
17
作者 潘志忠 万德森 周志伟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分析我院直肠癌根治术后远期效果和影响手术疗效的各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1964年4月~1989年12月根治性切除直肠癌638例资料。用生命表法计算生存率,生存曲线用Gehan方法作显著性检验。结果:全组手术死亡... 目的:分析我院直肠癌根治术后远期效果和影响手术疗效的各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1964年4月~1989年12月根治性切除直肠癌638例资料。用生命表法计算生存率,生存曲线用Gehan方法作显著性检验。结果:全组手术死亡率0.8%,随访率98.8%。术后5、10、15、20、25年生存率为58.7%、49.8%、48.0%、47.3%和44.2%。结论:直肠癌术后生存率与年龄、肿瘤部位、大小、侵占肠腔周径、大体和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病期等有关。其中,淋巴结转移和病期是影响术后生存率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根治术 远期疗效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直肠内超声在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黎剑 万德森 陈孝岳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7期555-556,共2页
关键词 直肠癌 直肠内超声 TRUS 诊断
下载PDF
C-erbB-2/neu基因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9
19
作者 万因森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20-124,共5页
报告31例结直肠癌用c-erbB-2/neu单克隆抗体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率高达93.5%,其中强用性61.3%(19/31)。呈强阳性的19例中,5年内死亡47.4%(9/19),中位数(M)生存期仅24个月,... 报告31例结直肠癌用c-erbB-2/neu单克隆抗体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率高达93.5%,其中强用性61.3%(19/31)。呈强阳性的19例中,5年内死亡47.4%(9/19),中位数(M)生存期仅24个月,而呈阴性的2例分别于术后5年半和6年半仍健在。结合长期随访分析,c-erbB-2/neu基因表达的水平与病者术后生存期有明显的负相关,可以作为推测结直肠癌病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 结肠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术前肝储备功能评估对原发性肝癌手术的价值 被引量:32
20
作者 元云飞 李国辉 +3 位作者 李锦清 张亚奇 郭荣平 林小军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77-380,共4页
为评估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储备功能,对122例经剖腹探查的肝癌病人作术前检测吲哚靛青绿15min潴留率(ICGR15)及常规肝功能试验。根据术后肝功能代偿情况分为三组:肝功能代偿良好组87例,轻度不全组24例,重度不全组... 为评估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储备功能,对122例经剖腹探查的肝癌病人作术前检测吲哚靛青绿15min潴留率(ICGR15)及常规肝功能试验。根据术后肝功能代偿情况分为三组:肝功能代偿良好组87例,轻度不全组24例,重度不全组11例。术前按Pugh评分,三组之间评分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其它常规肝功能检查项目包括谷丙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及碱性磷酸酶,三组值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ICGR15值三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作者根据LGR15值分为A、B、C三组,A组ICGR15<10.0%;B组ICGR15为10.0%~20.0%,C组ICGR15>20.0/。三组肝功能不全发生率分别为6.5%、27.8%及76.5%,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果表明:ICGR15值越高,术后肝功能代偿不全发生率亦越高,提示ICGR15是评估肝癌患者术前肝储备功能较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外科手术 肝功能试验 吲哚靛青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