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07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山大学科技期刊出版史略(1866—2024)
1
作者 张冰 詹拔群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共27页
本文力图较为完整地展现中山大学100多年的科技期刊出版历史全貌,在明晰中山大学办学源流的基础上将其前身各校的科技期刊出版情况纳入梳理,整理统计出中山大学及其前身各校在正式建校前(1866—1923年)出版科技期刊25种、建校后的民国时... 本文力图较为完整地展现中山大学100多年的科技期刊出版历史全貌,在明晰中山大学办学源流的基础上将其前身各校的科技期刊出版情况纳入梳理,整理统计出中山大学及其前身各校在正式建校前(1866—1923年)出版科技期刊25种、建校后的民国时期(1924—1948年)出版科技期刊87种,共和国时期(1949—2024年)出版科技期刊60种,共计172种,并对代表性刊物进行简要介绍。中山大学的科技期刊出版以医学类期刊的贡献最为突出,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这些科技期刊从科研学术角度记录了中山大学的学科发展历史,同时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大学 科技期刊 出版史 校史
下载PDF
中山大学数学学科百年发展历程
2
作者 阮映东 魏鹏娟 胡建勋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数学系是中山大学创校时最早系之一,也是国内高校较早开办的几个数学系之一。筹办初就延揽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数学家担任教职并主导数学学科的建设及发展,高起点发展并形成了先进的数学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像李国平、李华宗、周绍... 数学系是中山大学创校时最早系之一,也是国内高校较早开办的几个数学系之一。筹办初就延揽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数学家担任教职并主导数学学科的建设及发展,高起点发展并形成了先进的数学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像李国平、李华宗、周绍棠等杰出数学家。著名数学家姜立夫长期引领中山大学数学学科的建设,形成了完整的现代数学人才培养体系,先后培养出了陆启铿、叶叔华、黄华华等杰出校友。中山大学数学学科形成了自己的优势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众多前沿研究成果。改革开放之后,中山大学数学学科在国家教学名师邓东皋的带领下通过引进和培养大力充实师资队伍,为中山大学数学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新时代,基础数学教师团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山大学数学学科目前形成了包括数学基地班、拔尖人才计划2.0、强基计划、博士生和硕士生在内的多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山大学数学学科近年来在科学研究上取得喜人成绩,有7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在四大国际顶尖基础数学杂志上发表论文5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 学科建设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中山大学
下载PDF
以整体搬迁为契机,推动化学实验教学中心高质量发展——以中山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赖瑢 李洁 +6 位作者 许先芳 胡水 陈滔 李厚金 胡谷平 陈洪燕 朱芳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4期33-39,共7页
为配合学校“三校区五校园”办学格局的整体部署,中山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积极推进整体搬迁,在学校和化学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新的空间布局和实验室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了综合实力。中心搬迁调整历时2年,硬件条件得到了飞... 为配合学校“三校区五校园”办学格局的整体部署,中山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积极推进整体搬迁,在学校和化学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新的空间布局和实验室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了综合实力。中心搬迁调整历时2年,硬件条件得到了飞跃式提升,并结合学校新形势、新布局,与时俱进,构建简洁高效科学的管理系统,推动实验教学中心持续发展,开创了中心“高质量办学”新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搬迁 持续发展 实验教学体系
下载PDF
守正创新 勇担时代使命——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70周年(1955—2024)
4
作者 詹拔群 张冰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9,共12页
本文介绍《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的创刊与源流,分为创刊初期(1955—1966)、首批复刊(1973—1978)、改革开放后(1979—2012)和迈进新时代(2013—2023)四个时间段回顾该刊70年的办刊历程,着重介绍了在各个时期为该刊的发展壮... 本文介绍《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的创刊与源流,分为创刊初期(1955—1966)、首批复刊(1973—1978)、改革开放后(1979—2012)和迈进新时代(2013—2023)四个时间段回顾该刊70年的办刊历程,着重介绍了在各个时期为该刊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中山大学学者及其发表的成果,展现中山大学与该刊在推动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进步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新时代以来,自然科学版致力于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成效。该刊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采取了策划组织大型专题专辑、变更期刊文种为中英文、实施稿件质量提升计划、不断完善数字化出版等重要办刊举措,大力推进国际化高水平科技期刊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重要作者 数字化出版
下载PDF
中山大学探索一站一窗式服务新模式
5
作者 吴丹 何海涛 《中国教育网络》 2024年第2期80-82,共3页
近年来,为更好满足师生的服务需求,国内各高校纷纷利用信息手段建设师生服务大厅或学生一站式服务中心,据了解,大多高校普遍采取的都是各职能部门进驻的“一站多窗式”建设模式。中山大学在“十三五”期间根据学校“三校区五校园”的办... 近年来,为更好满足师生的服务需求,国内各高校纷纷利用信息手段建设师生服务大厅或学生一站式服务中心,据了解,大多高校普遍采取的都是各职能部门进驻的“一站多窗式”建设模式。中山大学在“十三五”期间根据学校“三校区五校园”的办学模式,采用线上服务平台和五校园线下办事大厅相结合的运行模式,成立大学服务中心(University ServiceCenter,简称USC),挂靠校长办公室管理,旨在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五校园师生获得无差异、同质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长办公室 一站式服务中心 中山大学 信息化手段 办学模式 运行模式 办事大厅
下载PDF
过敏性疾病共病和多病多学科诊疗模式——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过敏科为例
6
作者 周琪琳 谭静芊 +18 位作者 粟静 成昀 熊国威 周敏 郑瑞 张昆 戴敏 张萍萍 黎雅婷 黄雪琨 石照辉 张雅娜 甘照宇 陶金 许成芳 周宇麒 冯佩英 陈壮桂 杨钦泰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757-763,共7页
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多系统过敏性疾病往往共同并发于同一患者身上,如何高质高效、合理规范地进行综合诊疗十分重要。多学科诊疗为复杂难治的过敏性疾病共病和多病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是对传统分科诊疗模式的有效补充,也是过... 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多系统过敏性疾病往往共同并发于同一患者身上,如何高质高效、合理规范地进行综合诊疗十分重要。多学科诊疗为复杂难治的过敏性疾病共病和多病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是对传统分科诊疗模式的有效补充,也是过敏性疾病诊疗发展的趋势。目前国内外有关过敏性疾病共病和多病多学科诊疗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体系和运行模式。文章结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过敏性疾病专家团队的临床探索和实践经验,从实施目标、组织结构、基本要求、运行模式、步骤流程、制度保障、质量控制等方面阐述过敏性疾病共病和多病多学科诊疗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从而提高过敏性疾病共病和多病多学科诊疗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 过敏性疾病共病和多病 多学科诊疗 过敏管理
下载PDF
综合性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质量同质化管理模式的探索——以中山大学为例
7
作者 李晶 黄玲娟 +5 位作者 青永红 朱琳 梁立阳 田琦硕 莫承强 王淑珍 《医学教育管理》 2024年第4期389-394,共6页
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临床教学是医学生获取临床技能和经验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本文梳理了临床教学同质化的难点和原因,并以中山大学为例,阐述了学校在构建临床教学统筹管理体系、推进全链条管理模... 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临床教学是医学生获取临床技能和经验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本文梳理了临床教学同质化的难点和原因,并以中山大学为例,阐述了学校在构建临床教学统筹管理体系、推进全链条管理模式、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方面实践探索的过程和成效,为建立科学、合理的临床教学质量同质化保障体系,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教学质量 教学同质化 管理模式 医学人才培养
下载PDF
“五育并举”视角下的高校非正式学习空间使用特征及优化策略——以中山大学东校园和南校园为例
8
作者 薛德升 张启航 +3 位作者 许浩铭 王波 柳意云 刘立欣 《大学教育》 2024年第20期1-8,共8页
合理的学习空间是落实新时代“五育并举”对高校育人要求的重要载体,而已有研究对此类空间在该背景下的使用情况关注较少。文章以中山大学东校园和南校园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法探讨学生视角下的高校“五育”活动与空... 合理的学习空间是落实新时代“五育并举”对高校育人要求的重要载体,而已有研究对此类空间在该背景下的使用情况关注较少。文章以中山大学东校园和南校园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法探讨学生视角下的高校“五育”活动与空间使用特征,分析现有空间与“五育并举”育人要求间的不适配情况,并结合“五育并举”内涵以及正式学习空间与非正式学习空间分类,以非正式学习空间营造为主要抓手提出适应新时代“五育并举”育人要求的高校学习空间优化策略,主要包括优化现有空间、增设多元空间、叠合弹性空间三项措施,从而为高校校园空间优化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并举” 问卷调查 非正式学习空间 空间优化策略
下载PDF
国内高校科考船党建工作创新模式研究——以“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为例
9
作者 叶玮茵 朱晓丹 杨清华 《海洋世界》 2024年第5期82-93,共12页
高等院校在推进海洋强国建设中扮演着多重重要角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海洋科研和教育领域开始积极投入,打造自己的科考船,科考船在科研支撑、人才培养、科学普及、国家安全和国际合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性,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实... 高等院校在推进海洋强国建设中扮演着多重重要角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海洋科研和教育领域开始积极投入,打造自己的科考船,科考船在科研支撑、人才培养、科学普及、国家安全和国际合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性,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和推动海洋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普及 海洋强国战略 海洋科研 科考船 高等院校 人才培养 党建工作创新 中山大学
下载PDF
中山大学生物学学科百年发展史(1924—2024)
10
作者 冯双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85,共18页
中山大学生物学学科从1924年至今已走过百年历程,历史悠久,成绩斐然,涌现出陈焕镛、罗宗洛、朱洗、蒲蛰龙、陈心陶、张宏达、林浩然等杰出科学家、教育家。经历了创业初期的不易、高校内迁的艰辛、院系调整岭大生物学科并入的受益,也经... 中山大学生物学学科从1924年至今已走过百年历程,历史悠久,成绩斐然,涌现出陈焕镛、罗宗洛、朱洗、蒲蛰龙、陈心陶、张宏达、林浩然等杰出科学家、教育家。经历了创业初期的不易、高校内迁的艰辛、院系调整岭大生物学科并入的受益,也经历了陈焕镛和植物研究所调出的削弱、蒲蛰龙调入的补强。改革开放后,屈良鹄、徐安龙等一批学人归国创业,学科梯队建设成效明显。生物学科研究人员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科研需求和国际科学发展前沿,紧密围绕关键问题,在寄生虫研究与实践、生物防治、植物区系与分类、水产养殖、作物育种、RNA组学、生物多样性等多个学科领域开展了创新性研究与实践,为我国科学事业发展与进步作出了贡献。动物学、昆虫学、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先后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017年开始,中大生物学和生态学均成为“双一流”建设学科,进入学科建设国家梯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学科 生物学 生态学 学科建设 中山大学
下载PDF
中山大学化学学科百年发展史(1924—2024)
11
作者 冯双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50,共18页
中山大学化学学科由原中山大学化学学科和岭南大学化学学科合并而成,已走过百年征程。在陈宗南、富伦、龙康侯、林尚安、曾汉民、计亮年、陈小明等院系负责人和科学家的努力下,克服艰难险阻,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绩,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无... 中山大学化学学科由原中山大学化学学科和岭南大学化学学科合并而成,已走过百年征程。在陈宗南、富伦、龙康侯、林尚安、曾汉民、计亮年、陈小明等院系负责人和科学家的努力下,克服艰难险阻,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绩,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无机化学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化学成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培养出梁栋材、黄维垣、江元生、苏锵、姜中宏、黄翠芬院士等一批学界翘楚。化学学科在建设与发展上,始终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搭平台,聚人才,重交叉,促进学产研用结合,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大批科研成果走向应用,为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化学成为“双一流”建设学科,进入学科建设国家梯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学科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无机化学 学科建设 中山大学
下载PDF
中山大学地质学的百年学科发展
12
作者 郑卓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67,共17页
孙中山先生1924年创办国立广东大学时,理科学系就有地质学科。地质学系成立初期就以高水平建设为起点和聚焦岭南地区为特色,引进了诸多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校任教。1927年成立两广地质调查所,极大提高了野外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起点的学科... 孙中山先生1924年创办国立广东大学时,理科学系就有地质学科。地质学系成立初期就以高水平建设为起点和聚焦岭南地区为特色,引进了诸多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校任教。1927年成立两广地质调查所,极大提高了野外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起点的学科设置和一流师资,以及具有国际视野的地质学理论在中国南方的早期应用形成了融入欧洲学派和具有岭南地域特色的学科特点。中山大学地质学高等教育在近代史民主革命时期具有领先地位,创造了辉煌的历史。解放后,中山大学地质学科经历了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以及多次艰难的专业复办和调整过程。尽管如此,地质学科结合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先后创办了地质工程、宝玉石与矿物材料、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等新兴学科培养方向。自2002年再次成为独立建制的地球科学系之后,在国家改革开放良好的区位条件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下,地质学科重新走强,目前已建设成地质学、地球物理、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的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现在位于珠海校区的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崭新的面貌和高水平的科研教学平台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地质学科优秀学子和国内外科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大学 地质学科 百年校庆 两广地质调查所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下载PDF
中山大学物理学学科百年发展史(1924—2024)
13
作者 王军 赵福利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2,共21页
中山大学物理学学科与中山大学同龄,至今已历一个世纪,期间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教育家、科学家,以及周誉侃、高兆兰、李华钟、郭硕鸿、莫党、张纯祥、张进修、余振新、罗蔚茵等一批物理学家及教学名师。经历了民国初期的以科学化人为核... 中山大学物理学学科与中山大学同龄,至今已历一个世纪,期间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教育家、科学家,以及周誉侃、高兆兰、李华钟、郭硕鸿、莫党、张纯祥、张进修、余振新、罗蔚茵等一批物理学家及教学名师。经历了民国初期的以科学化人为核心的创系阶段、高校内迁的艰辛跋涉阶段、院系调整后面向国家专业人才培养分立学科发展阶段,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物理学学科布局。拥有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首批物理学博士点等。21世纪以来,物理学发展壮大,孵化出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微电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2015年后,逐步形成物理学科三校区同质办学错位发展布局。中山大学物理学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均为国家一流专业,成为国家重要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中山大学天琴中心、广东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等专业研究机构和高能直接几何非弹性中子散射飞行时间谱仪等大型设备共同支撑中山大学物理学科在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等离子体物理、天文学等学科方向为我国科学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学 学科建设 中山大学
下载PDF
专科医院手术室双冷源全生命周期节能性探讨与实践——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手术室为例
14
作者 包海峰 黄俊彰 +2 位作者 吴勋锦 何俊 梁芷华 《现代医院》 2024年第6期918-920,共3页
专科医院可根据其特殊的负荷特性,选择最优的手术室冷源对全生命周期进行节能。文章从理论分析论证了专科手术室采用水冷与风冷双冷源的系统形式的节能性,并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手术室为例,以眼科手术室双冷源的实际改造建设情况及... 专科医院可根据其特殊的负荷特性,选择最优的手术室冷源对全生命周期进行节能。文章从理论分析论证了专科手术室采用水冷与风冷双冷源的系统形式的节能性,并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手术室为例,以眼科手术室双冷源的实际改造建设情况及不同季节与不同水温运维能耗数据给出分析,提出在过渡季或冬季时,针对改造过的双冷源系统,采用集中冷源供冷未必比利用风冷式机组更加节能,并提出双机组出水应考虑垂直温升冷损,为国内专科手术室双冷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手术室 节能 双冷源 全生命周期
下载PDF
医学图书馆与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图书馆为例
15
作者 王海芳 黄铿 +1 位作者 任毅 林世铎 《医院与医学》 2024年第1期31-35,共5页
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提供医学信息服务和传播医学知识的医学图书馆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尤其是许多历史悠久的百年老院,见证着整个医学文明的发展史。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为例,是中国第一家西医医... 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提供医学信息服务和传播医学知识的医学图书馆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尤其是许多历史悠久的百年老院,见证着整个医学文明的发展史。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为例,是中国第一家西医医院,中国西医学和西医教育的发源地,其图书馆珍藏着许多古老的医学文献,这些人类瑰宝培育着一代代的医学大家,悬壶济世,不断攀登医学高峰,只为造福人类。因此,保护好这些医学文化瑰宝,探讨医学图书馆与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管理体系,对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图书馆 医学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 数字记录 个性化服务
下载PDF
人类学研究的传承与扩展——纪念中山大学人类学博士培养四十年
16
作者 周大鸣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9-27,59,共10页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是中国人类学的一面旗帜,自1981年人类学学科恢复重建以来,构建了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国内最早的人类学博士、硕士和学士三级学位授予单位。截至今日,已培养了近两百名博士。通过博士学位论文这一视角回顾...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是中国人类学的一面旗帜,自1981年人类学学科恢复重建以来,构建了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国内最早的人类学博士、硕士和学士三级学位授予单位。截至今日,已培养了近两百名博士。通过博士学位论文这一视角回顾、透析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乃至中国人类学的发展历程,颇具意义,亦可为中国人类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思考的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博士论文 学科发展 研究领域 问题导向
下载PDF
围绕三重维度聚焦课程特色的专业课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以中山大学海洋环境地质学课程为例
17
作者 谷曼 刘维亮 《大学教育》 2024年第10期84-88,105,共6页
高校课程思政是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的具体举措,专业课是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目前部分高校思政课在取得成果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与课程特色契合度不够、同课程应用的结合度不足等问题。文章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 高校课程思政是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的具体举措,专业课是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目前部分高校思政课在取得成果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与课程特色契合度不够、同课程应用的结合度不足等问题。文章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要求,提出围绕信念、情怀、担当三重思政教育维度,聚焦内容特色和课程应用两个方面的课程特色开展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内容设计,介绍了该思路在中山大学海洋环境地质学本科专业课的具体实践及其效果,同时建议专业课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思政素养并与思政课教师开展合作,促进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大学专业课 课程特色 思政维度 海洋环境地质学
下载PDF
中山大学工会元宵节慰问“中山大学”号科考船员工
18
作者 《中国教工》 2024年第3期39-39,共1页
2月24日,中山大学工会副主席黎晓天、兼职副主席莫德林一行登上“中山大学”号科考船,慰问坚守岗位的科考队员和船员,并与相关科研人员座谈交流。座谈会由大气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郑慧主持。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于卫东介绍海洋科学考察中心... 2月24日,中山大学工会副主席黎晓天、兼职副主席莫德林一行登上“中山大学”号科考船,慰问坚守岗位的科考队员和船员,并与相关科研人员座谈交流。座谈会由大气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郑慧主持。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于卫东介绍海洋科学考察中心和科考船相关工作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会副主席 大气科学 科研人员 科考船 学院党委书记 中山大学 元宵节
原文传递
肿瘤专科医院的多院区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实践与探讨——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派毅 温天朗 +6 位作者 邵子杰 张馨 关础怀 宿延斌 周峰 韦玮 陈举达 《现代医院》 2024年第6期857-862,共6页
目的 总结国内外多院区医院管理难点,梳理多院区医务管理经验,结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实践,提出“中肿”多院区医务管理模式,供国内同行参考和借鉴。方法 采取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法,通过关键人物访谈、专家咨询等方式,总结凝练多... 目的 总结国内外多院区医院管理难点,梳理多院区医务管理经验,结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实践,提出“中肿”多院区医务管理模式,供国内同行参考和借鉴。方法 采取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法,通过关键人物访谈、专家咨询等方式,总结凝练多院区医务管理经验,提出政策建议。结果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通过垂直与属地管理相结合的组织体系、学科集群与特色专科布局、多渠道引流措施、医疗资源动态调整、医疗质量同质化、信息手段助力运营六大措施,进行多院区医务管理。实现各专科错位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医疗服务同质增量、信息系统运行流畅、新业务稳步有序开展的高质量发展目标。结论 国内公立专科医院可通过精简组织架构提高管理效率,优化专科布局实现各专科错位发展,严控标准保障医疗质量,以动态调整为指挥棒引导各专科有序竞争,借力信息系统服务于多院区同质化建设等手段,逐步实现多院区的同质化管理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多院区管理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