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剧本的生成与分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宋俊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1-26,共6页
该文主要探讨中国古代剧本的生成与分化问题,指出:作为服务于戏剧扮演角色的一种记录,剧本是人类角色装扮需要与记录能力相结合的产物。在表演复杂化、审美倾向分化和记录方式多元化等因素合力作用下,剧本发生了口述本与书面本,提纲本... 该文主要探讨中国古代剧本的生成与分化问题,指出:作为服务于戏剧扮演角色的一种记录,剧本是人类角色装扮需要与记录能力相结合的产物。在表演复杂化、审美倾向分化和记录方式多元化等因素合力作用下,剧本发生了口述本与书面本,提纲本与全本,场上本与案头本,关目本、穿关本、曲谱本与动作本,全本与折子本,文人剧本与艺人剧本等多元、多层次的分化。剧本生成与分化研究是古代戏剧形态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纠正“剧本就是戏剧文学”、“剧本,一剧之本”等偏颇观点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剧本 形态 生成 分化
下载PDF
纪念王季思、董每戡百年诞辰暨中国传统戏曲国际学术研讨会
2
作者 康保成 黎国韬 《国际学术动态》 2006年第4期11-14,共4页
“纪念王季恩、董每戡百年诞辰暨中国传统戏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3月25-26日在广东省佛山市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中文系主办。来自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地的专家学者共计9... “纪念王季恩、董每戡百年诞辰暨中国传统戏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3月25-26日在广东省佛山市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中文系主办。来自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地的专家学者共计9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与会的国内外著名学者有邓绍基、李修生、洛地、宁希元、张燕瑾、黄克、黄天骥、吴国钦、郭英德、康保成、黄仕忠、刘祯、傅谨、孙崇涛、吴书荫、曾永义、田仲一成(日本)、金文京(日本)、佐藤晴彦(日本)、李庆(日本)、梁会锡(韩国)、郑元祉(韩国),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传统戏曲 广东 佛山市 中山大学 专家学者 研究中心 文化遗产 中国大陆
下载PDF
《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标点商兑 被引量:1
3
作者 康保成 《文化遗产》 CSSCI 2015年第1期38-41,共4页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开头一段的标点进行讨论,指出:一、"孟子书"不是书名而是人名,"张廷叟、孟子书主张"指的就是张廷叟与孟子书担任杂剧中的末泥色;二、"教坊减罢并温...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开头一段的标点进行讨论,指出:一、"孟子书"不是书名而是人名,"张廷叟、孟子书主张"指的就是张廷叟与孟子书担任杂剧中的末泥色;二、"教坊减罢并温习"指的是宋钦宗"罢教坊额外人"之后教坊艺人在民间恢复演出,而薛子大等六人原本就是民间的杂剧艺人;三、这批艺人的活动时间很可能是在1126年2月至9月间。本文还对既有的学术成果被忽略感到遗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京梦华录 京瓦伎艺 标点 孟子书 教坊减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