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1
作者 向秋玲 信文君 《基础医学教育》 2018年第7期613-613,共1页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是由国家一级教授、著名生理学家林树模于1953年在三校(中山大学医学院、岭南大学医学院和光华医学院)合并成为华南医学院(中山大学北校区的前身)时创建,课程开设至今已经六十余年历史。
关键词 中山大学 生理学家 医学院 教研室 课程开设
下载PDF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2
作者 谭红梅 《基础医学教育》 2017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是我国医学院校首批获准成立的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之一,是由内科学教授汤泽光和病理学教授秦光煜等于1955年创立,拥有汤泽光、秦光煜、杜传书、简志翰、侯灿、李树浓、吴伟康等优秀的老一辈病理生理...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是我国医学院校首批获准成立的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之一,是由内科学教授汤泽光和病理学教授秦光煜等于1955年创立,拥有汤泽光、秦光煜、杜传书、简志翰、侯灿、李树浓、吴伟康等优秀的老一辈病理生理学家。教研室坚持“三基、三早、三严”的优良教学传统,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疾病诊治和预防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依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家 中山大学 医学院校 教研室 课程建设 疾病诊治 学科建设 病理学
下载PDF
中山大学医学通识课程的教学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雷俊霞 王湘君 吴忠道 《基础医学教育》 2013年第6期655-656,共2页
近来大学通识教育愈来愈受到重视,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高质量通识课程的设立都是关键环节。医学因涉及生命科学、医学思维、人文关怀等,非常符合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为此中山大学面向全校非医科生开设了基础医学导读通识课程,并就多层次... 近来大学通识教育愈来愈受到重视,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高质量通识课程的设立都是关键环节。医学因涉及生命科学、医学思维、人文关怀等,非常符合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为此中山大学面向全校非医科生开设了基础医学导读通识课程,并就多层次的教学内容以及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平台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索,以期引导学生自觉维护身心健康,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医学思维和人文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教学实践 教学方法
下载PDF
中山大学医科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对其科研能力影响的调研 被引量:1
4
作者 谢蕴灵 罗海丹 +3 位作者 陶心琢 汪雪兰 周花 杨惠玲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8年第5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中山大学医科学生单纯完成"探索性实验"课程与经"科研强化训练"在人文和科研素养方面的差异。方法随机抽取部分经"科研强化训练"(即在完成"探索性实验"必修课程基础上再经"学生科... 目的探讨中山大学医科学生单纯完成"探索性实验"课程与经"科研强化训练"在人文和科研素养方面的差异。方法随机抽取部分经"科研强化训练"(即在完成"探索性实验"必修课程基础上再经"学生科研"训练)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分别调查他们在单纯完成"探索性实验"课程后(简称"探索性实验"组)和经"科研强化训练"后(简称"科研强化训练"组)人文和科学素养方面的差异,并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与"探索性实验"组相比,"科研强化训练"组在文献检索与阅读综合、选题能力、论文书写与发表三个部分对学生科研素养的提升更具优势(P <0.001),而"探索性实验"组则在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方面更胜一筹(P <0.001)。结论 "探索性实验"课程是学生了解科研的基础课程,为人文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而"科研强化训练"体系则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两者相辅相成,在创新性人才培养中发挥协同的作用。本研究提示普惠与个体化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或许是不可多得的高素质创新性学生培养的新模式,值得深入探索及改进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强化训练 探索性实验 科学素养 人文素养
下载PDF
基于转化医学理念与临床深度融合的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 被引量:13
5
作者 陆立鹤 王蔚东 +1 位作者 陈小湧 张小敏 《基础医学教育》 2022年第5期315-318,共4页
中山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基于转化医学理念,从“请进来”与“走出去”两方面在五年制医学本科生中开展基础与临床深度融合教学模式的实践,在培养医学生转化医学意识,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中山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基于转化医学理念,从“请进来”与“走出去”两方面在五年制医学本科生中开展基础与临床深度融合教学模式的实践,在培养医学生转化医学意识,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转化医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病理生理学基础结合临床CBL+PBL+TBL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11
6
作者 谭红梅 庄晓东 +6 位作者 那晓东 刘岗 谭卫平 蒋兰萍 林耿鹏 李辉雁 陈小湧 《基础医学教育》 2017年第6期408-410,共3页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建立基础与临床深度融合的病理生理学CBL+PBL+TBL教学模式,引入临床医生直接参与CBL+PBL+TBL教学全过程。由临床医生和基础老师共同参与选择、设计CBL病例,同时让临床医生与基础老师共同参与课堂教学,发扬基础和临床...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建立基础与临床深度融合的病理生理学CBL+PBL+TBL教学模式,引入临床医生直接参与CBL+PBL+TBL教学全过程。由临床医生和基础老师共同参与选择、设计CBL病例,同时让临床医生与基础老师共同参与课堂教学,发扬基础和临床老师各自的长处,拓展教学内容,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实用性与互动性,提高了CBL+PBL+TBL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教学改革 CBL PBL TBL
下载PDF
TBL教学模式在生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7
7
作者 徐静婷 张亚星 +2 位作者 王玲 孙鹏 王庭槐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3年第3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团队学习(Team-Based Leaning,TBL)的教学模式在生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2012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7班共144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学生共分为37个小组。在生理学泌尿系统的学习单元中采用TBL教学... 目的探讨基于团队学习(Team-Based Leaning,TBL)的教学模式在生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2012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7班共144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学生共分为37个小组。在生理学泌尿系统的学习单元中采用TBL教学方法,并在学习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了解TBL的教学效果以便为日后的推广提供客观依据。结果学生积极发言、讨论热烈,课堂气氛活跃;个人测试及格率为76%;100%的学生对TBL教学方法、主讲教师满意,99%的同学对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满意;97%学生认为TBL,教学有必要推广。结论 TBL教学是适合生理学课程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团队的学习 生理学 问卷调查 团队合作
下载PDF
因材施教在病理生理学精品课程建设中的运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陆立鹤 那晓东 吴伟康 《基础医学教育》 2012年第9期647-648,共2页
病理生理学是联系基础和临床的一门重要桥梁学科。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是病生教师的工作重点。中山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针对学科特点,因材施教,于2010年成功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称号,文章旨在总结并与同行分享交... 病理生理学是联系基础和临床的一门重要桥梁学科。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是病生教师的工作重点。中山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针对学科特点,因材施教,于2010年成功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称号,文章旨在总结并与同行分享交流教研室在学科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部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精品课程 教学方法
下载PDF
《病理生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7
9
作者 李艳 那晓东 吴伟康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年第10期86-89,共4页
本文认真总结了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在创建校级精品课程—《病理生理学》中的经验和体会。作者认为在建设精品课程中应该坚持在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开发精品课程,坚持将教学内容创新放在首位,坚持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积... 本文认真总结了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在创建校级精品课程—《病理生理学》中的经验和体会。作者认为在建设精品课程中应该坚持在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开发精品课程,坚持将教学内容创新放在首位,坚持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积极搞好网络课程建设,提升精品课程服务。建设和应用不协调、精品课程网站的可持续发展有难度、缺乏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等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精品课程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的协调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品课程 网络课程 学科建设
下载PDF
新疆少数民族班生理学教学的探讨和实践 被引量:3
10
作者 蒋萍 魏媛媛 +4 位作者 李俊红 王丽凤 蒙克嘎勒 吴桂霞 王庭槐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3年第2期19-22,共4页
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为照顾少数民族的发展,对少数民族高考长期实行优惠政策。一方面,这一举措促进了少数民族高端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偏低及文化课基础普遍偏薄弱,这对专业课的教学提出了挑战。生理学是基... 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为照顾少数民族的发展,对少数民族高考长期实行优惠政策。一方面,这一举措促进了少数民族高端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偏低及文化课基础普遍偏薄弱,这对专业课的教学提出了挑战。生理学是基础医学学科与临床医学的桥梁之一,是理论性和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教与学两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对民族学生而言尤其如此。本文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现状和特点,就寻找保证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生理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学 民族教学 教学法研究
下载PDF
临床病例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谭红梅 《基础医学教育》 2017年第1期30-32,共3页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主要探讨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教学中通过临床病例的应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临床的能力以及科学思维能力。文章就临床病例应用的目的、导入的时机以及...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主要探讨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教学中通过临床病例的应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临床的能力以及科学思维能力。文章就临床病例应用的目的、导入的时机以及临床病例的选择,介绍了在病理生理学教学运用中的一些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教学改革 临床病例
下载PDF
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特殊群体学生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探讨
12
作者 陆立鹤 《基础医学教育》 2013年第6期574-576,共3页
随着多民族文化交流的深入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医学院中少数民族学生和外国留学生的比例逐年升高。因此教师需要在原本针对汉族学生群体特点设计的教学模式上改革教学方法,以兼顾不同来源的学生的特点,达到更好的群体教学效果。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教学方法 特殊群体
下载PDF
情景模拟在病理生理学CBL+TBL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3
作者 谭红梅 邢象斌 +4 位作者 刘岗 庄晓东 陈小湧 王蔚东 那晓东 《基础医学教育》 2019年第3期199-202,共4页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将情景模拟应用于CBL+TBL病例讨论教学中,通过创设接近真实的临床情境,对疾病发生发展的环境、过程进行模拟,让医学生参与其中,进而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增进情感体验。通过两年的情景模拟教学实践,极...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将情景模拟应用于CBL+TBL病例讨论教学中,通过创设接近真实的临床情境,对疾病发生发展的环境、过程进行模拟,让医学生参与其中,进而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增进情感体验。通过两年的情景模拟教学实践,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实用性与互动性,实现了理论与临床的有机结合;同时也培养了医学生医患沟通的能力和技巧,实现了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提升医学生从业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情景模拟 CBL TBL 教学方法
下载PDF
CBL联合形成性评价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1
14
作者 戴惠如 李婷炜 +4 位作者 李学莹 刘敏灵 廖杰豪 汪波 方烁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2年第6期751-757,共7页
目的 探索CBL联合形成性评价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中山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7级一大班和二大班共21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一大班的学生为对照组(n=107),二大班的学生为试验组(n=112)。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 目的 探索CBL联合形成性评价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中山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7级一大班和二大班共21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一大班的学生为对照组(n=107),二大班的学生为试验组(n=112)。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试验组采用CBL联合形成性评价的教学实践创新模式。通过比较分析两组3次测试成绩和学生满意度,评价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3次测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以及对照组第1次测试成绩分别为(54.68±15.99)分、(51.29±11.51)分,第2次测试成绩分别为(62.58±15.81)分、(53.61±13.19)分,章节测试成绩分别为(71.63±13.53)分、(70.95±10.10)分,其中第2次测试成绩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学生对新模式的教学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模式。结论 CBL联合形成性评价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以及掌握病理生理学理论知识,而且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临床思维、交流协作能力等都有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CBL 医学本科教学 病理生理学
下载PDF
启发式教学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林进国 刘甘泉 魏润民 《西北医学教育》 2006年第6期693-695,共3页
针对生理学课程理论抽象、实验操作复杂等特点,阐述了启发式教学方法取代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的必然性。因生理学教学难度大、实验操作条件高,故着重介绍了问答式、讨论式、演绎式、归纳式、直观式等五种启发式教学方法在生理学教学中... 针对生理学课程理论抽象、实验操作复杂等特点,阐述了启发式教学方法取代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的必然性。因生理学教学难度大、实验操作条件高,故着重介绍了问答式、讨论式、演绎式、归纳式、直观式等五种启发式教学方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 生理学 应用研究
下载PDF
基于学生视角的教学设计推进病理生理学课程教与学共鸣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小湧 谭红梅 《基础医学教育》 2023年第12期1033-1037,共5页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功能和代谢改变规律及其机制的学科,作为桥梁学科连接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因涉及学科多、逻辑性强、抽象难懂等特点,容易造成教与学存在差距,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从学生角度出发是教育的核心理念,...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功能和代谢改变规律及其机制的学科,作为桥梁学科连接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因涉及学科多、逻辑性强、抽象难懂等特点,容易造成教与学存在差距,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从学生角度出发是教育的核心理念,注重学情分析,立足于学生视角,反向设计教学,是实现教与学共鸣的根本路径。文章以病理生理学为例,立足学生已有知识版图,由浅入深、从已知探索未知,推进知识融会贯通并激发学习潜力;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临床情景与生活实际,促进知识情感交融并唤起学习动力;充分考虑学生的领悟能力,适当借助信息科学技术再现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实现知识可视化且提升学习效率;多管齐下、有的放矢,提供可知、可感、可视的沉浸式学习之旅,实现病理生理学课程教与学共鸣,助力新医科背景下的课程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临床融合 课程改革 学生视角 教学共鸣 知识拓展
下载PDF
聚焦前沿,交叉融通——病理生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改革实践 被引量:2
17
作者 陆立鹤 王蔚东 +5 位作者 陈小湧 李春凌 张小敏 黄潋滟 赵萌 徐春亮 《解剖学研究》 CAS 2023年第5期488-490,共3页
中山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充分利用病理生理学的桥梁学科特点,通过聚焦前沿,独辟蹊径的教学设计和共性导向,交叉融通的教学内容,将硕士研究生的病理生理学学位课程打造为开发启迪学生科研思维的方法课,旨在通过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让... 中山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充分利用病理生理学的桥梁学科特点,通过聚焦前沿,独辟蹊径的教学设计和共性导向,交叉融通的教学内容,将硕士研究生的病理生理学学位课程打造为开发启迪学生科研思维的方法课,旨在通过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接受到学术思维、科研能力和研究方法的教育,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实现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有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学位课程 病理生理学 研究生教育 学术型硕士
原文传递
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脑科学技术》课程的探索
18
作者 张小敏 黄潋滟 《解剖学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507-511,共5页
目的通过为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设计并实施《脑科学技术》课程,探索“医学+X”的教学模式及其对研究生学习交叉学科意愿的影响。方法该课程将脑科学研究的核心技术及其涉及的交叉学科内容通过理论讲解、操作演示及研究生实操等方式授课... 目的通过为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设计并实施《脑科学技术》课程,探索“医学+X”的教学模式及其对研究生学习交叉学科意愿的影响。方法该课程将脑科学研究的核心技术及其涉及的交叉学科内容通过理论讲解、操作演示及研究生实操等方式授课给研究生。利用问卷评估研究生对课程的评价,调查课程前后研究生对脑科学和交叉学科认知变化。结果研究生对课程的设置普遍满意,对课程安排合理度,教师评价满意度分别达87.5%和90.7%。授课后研究生对脑科学的认知显著加深,对构建交叉学科知识体系的认同感明显提升。结论通过《脑科学技术》课程教学可有效促进研究生对脑科学的深入理解与交叉学科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医学+X 脑科学技术 交叉学科 临床医学 硕士研究生
原文传递
医学研究生课程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晓爱 邓宇斌 《西北医学教育》 2008年第6期1098-1099,共2页
针对传统博士生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办法缺乏创新性、灵活性和吸引力等问题,在多种学习模式理论的启发下,在博士生《干细胞研究进展与实验技术》课程设计时灵活、合理地进行优势整合,倡导自主学习、发现学习、体验学习和合作学习。
关键词 教学模式 学习模式 研究生课程改革 考试改革
下载PDF
从期前收缩实验谈实验生理科学中经典实验的教学
20
作者 向秋玲 林桂平 +1 位作者 王淑珍 王庭槐 《科园月刊》 2010年第23期122-123,共2页
实验生理科学是将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三门课程的实验课有机融合而成的一门新型独立课程。实验生理科学分为经典实验、综合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三个阶段,其中经典实验的教学是后两个阶段的基础。本文以期前收缩实验为例,结合作... 实验生理科学是将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三门课程的实验课有机融合而成的一门新型独立课程。实验生理科学分为经典实验、综合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三个阶段,其中经典实验的教学是后两个阶段的基础。本文以期前收缩实验为例,结合作者自身教学实践体会,探讨在实验生理科学经典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并采用多种教学策略、方法和手段丰富整个教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生理科学 经典实验 期嵛收缩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