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国精英工程师培养模式中高等数学考核新法探究——以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留伟 《高教学刊》 2017年第20期4-6,共3页
传统的高等数学评价模式存在评价方式单一,评价的诊断、导向和激励功能弱化,忽视沟通和表达能力的评价,与社会对高校毕业生能力认同不一致等诸多不足。测、考、评相结合的新的成绩评价模式,结合国际合作办学模式下高等数学课程的特点,... 传统的高等数学评价模式存在评价方式单一,评价的诊断、导向和激励功能弱化,忽视沟通和表达能力的评价,与社会对高校毕业生能力认同不一致等诸多不足。测、考、评相结合的新的成绩评价模式,结合国际合作办学模式下高等数学课程的特点,能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向和激励功能,是新形势下高等数学考核方式的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师教育 预科 高等数学 考核方式
下载PDF
核工业教育在地国际化办学典范--记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被引量:1
2
作者 袁岑溪 马显峰 +2 位作者 刘李云 王为 徐瑶 《军工文化》 2022年第12期64-67,共4页
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能力的工程化卓越人才,解决我国高端技术人才缺口的结构性矛盾,中山大学在教育部和法国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与法国民用核能工程师教学联盟于2010年共建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作为国内核领域第一个也是至... 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能力的工程化卓越人才,解决我国高端技术人才缺口的结构性矛盾,中山大学在教育部和法国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与法国民用核能工程师教学联盟于2010年共建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作为国内核领域第一个也是至今唯一一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院经过了数十年的人才培养实践,取得了令国内外业界瞩目的人才培养成果。2016年,法国政府公布学院通过了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CTI)的认证,认证有效期为6年(为最长期限,一般通过认证的有效期为3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卓越人才 中山大学 结构性矛盾 核工程 教学联盟 竞争能力
下载PDF
基于中法工程师关键能力培养模式的法语课程体系探析——以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法语课程设置为例
3
作者 卞莱特 倪木一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1期5-8,共4页
课程设置在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的课程设置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也是满足社会需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不仅有助于加强学科内知识的整合,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还可以建立与其他学科之间的... 课程设置在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的课程设置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也是满足社会需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不仅有助于加强学科内知识的整合,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还可以建立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作为课程建设者,需要着眼课程建设的多元化和特色化。以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为例,解析工程师学生的关键能力和法语课程的设置,探索服务中法工程师关键能力培养的法语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法工程师 关键能力 法语教学 课程设置
下载PDF
中外合作办学对我国工程教育的借鉴意义——以中法合办核学院为例
4
作者 潘大为 袁岑溪 +1 位作者 徐瑶 王为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59,共6页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种代表性形态。本文以某研究型大学的中法合办核学院为例,从教育模式、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主权”三方面对该学院的合作办学实践进行全面考察,系统揭示中法双方对工程教育本质理解的异同。中法核...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种代表性形态。本文以某研究型大学的中法合办核学院为例,从教育模式、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主权”三方面对该学院的合作办学实践进行全面考察,系统揭示中法双方对工程教育本质理解的异同。中法核学院从办学早期“原汁原味的法式精英工程师教育”到“中法融合”的探索,可为我国工程教育高质量发展、尤其是正确理解“工科理科化”倾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 新工科 核能 工科理科化
原文传递
HL-2A托卡马克装置等离子体参数剖面诊断数据集成分析研究进展——中山大学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联合研究团队成果
5
作者 王志斌 陈嘉宏 杨勇濠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2023年第2期84-85,共2页
中国环流器二号A(HL-2A)是中国首个具有偏滤器位形的大型托卡马克装置,HL-2A的研究对新一代先进磁约束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的设计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是等离子体的重要参数,在HL-2A上安... 中国环流器二号A(HL-2A)是中国首个具有偏滤器位形的大型托卡马克装置,HL-2A的研究对新一代先进磁约束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的设计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是等离子体的重要参数,在HL-2A上安装有多套诊断系统以获得它们在运行时的参数分布。目前,各套实验诊断系统可以单独给出各自诊断结果,为研究人员获取相关实验数据奠定了基础。然而,目前的处理方法并没有将这些诊断系统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框架内,通过选取各个系统的高精度部分获得综合考虑所有诊断数据后精度更高的诊断结果。在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的支持下,中山大学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简称“核西物院”)的联合研究团队基于贝叶斯推断,在HL-2A上的4套主要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诊断系统的数据集成分析方面取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卡马克装置 等离子体参数 磁约束聚变 磁约束核聚变 诊断系统 数据集成 贝叶斯推断 偏滤器位形
原文传递
中国医学物理学科的建设与探索专家共识
6
作者 殷芳芳 杨振宇 +51 位作者 蔡璟 柏森 陈敏斌 陈明 陈牧 戴安伟 单国平 邓小武 葛云 耿建华 耿立升 胡春洪 胡鹏 胡伟刚 黄晓延 蒋承峰 金献测 黎田 李左峰 刘蔓居 卢晓明 倪昕晔 潘玉藤 秦颂兵 秦文健 邱杰 全红 沈定刚 王大江 王辉东 王建良 王理 王石 王为 温宁 吴锦昌 杨益东 姚毅 尹勇 于金明 俞家华 张红志 张雷 张艺宝 赵维 赵旭娜 郑志鸿 周超 周光明 周凌宏 卓维海 朱玉春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397-403,共7页
本共识围绕医学物理学科的教育现状、专业方向建设、课程设计、实习要求及研究生毕业标准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医学物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以应对社会对健康与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及医疗设备国产化的挑战。目前,中国医学物理教育面临教育途径... 本共识围绕医学物理学科的教育现状、专业方向建设、课程设计、实习要求及研究生毕业标准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医学物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以应对社会对健康与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及医疗设备国产化的挑战。目前,中国医学物理教育面临教育途径多样性、课程设计差异性、师资短缺等问题,在此,讨论了整合国际经验,构建全面、规范化的医学物理学科体系的策略,体系涵盖放射治疗物理、医学影像物理、核医学物理、放射防护物理、放射生物物理及放射工程物理等方向,并强调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以提高诊疗的准确性和效率。此外,还探讨了医学物理研究生教育的改进,包括师资和教学环境建设、专业课程设置等;还需建立教学质量评估机构,确保教育内容与国际标准一致,反馈学生和雇主的需求。本共识提倡全面提升医学物理学科的规模和影响力,提升教育质量和专业水平,实现教育的精细化和精英化,并加强国内外合作,以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支撑“健康中国2030”政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物理 学科建设 教育体系 临床应用 国际合作
下载PDF
基于POD方法的EPR燃料棒流致振动特性分析
7
作者 闵光云 冯琳娜 姜乃斌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9-669,共11页
EPR(European pressurized reactor)燃料棒相比M310燃料棒的棒长更长,导致其频率降低、幅值增大,在冷却剂的作用下,会加剧格架与棒束之间微动磨损(grid-to-rod fretting,GTRF),进而造成放射性物质的泄漏.将EPR燃料棒简化为3D梁模型,将... EPR(European pressurized reactor)燃料棒相比M310燃料棒的棒长更长,导致其频率降低、幅值增大,在冷却剂的作用下,会加剧格架与棒束之间微动磨损(grid-to-rod fretting,GTRF),进而造成放射性物质的泄漏.将EPR燃料棒简化为3D梁模型,将刚凸和弹簧对燃料棒的约束等效为弹性约束,将带格架的燃料棒简化为多跨连续简支梁模型,然后基于ANSYS-APDL建立了EPR燃料棒的有限元模型.阐述了湿模态分析和湍流激振响应分析的基本原理,整理了12个格架失效工况,系统地研究了格架失效对湿模态和湍流激振响应的影响.针对EPR燃料棒流致振动问题,提出了采用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原理分析EPR燃料棒流致振动特性的方法,通过对快照矩阵进行POD分解生成投影子空间,将湍流激振响应投影到子空间进行模型降阶,最后在物理空间快速地重构湍流激振响应.结果表明:格架失效会导致频率降低,且湍流激振响应的幅值会在格架失效处增大;当格架失效使得EPR燃料棒模型成为悬臂梁结构时,湍流激振响应最大;前2阶POD降阶模型基本能快速重构燃料棒的湍流激振响应,且误差非常小.文章的研究将有助于核反应堆工程的优化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致振动 POD方法 EPR燃料棒 模态分析 格架失效
下载PDF
四代光源储存环磁铁支撑设计及仿真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晴晴 杨振 +2 位作者 罗涛 齐志军 苗学策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8,共9页
储存环机械支撑的静力变形、调节精度决定各物理元件的定位精度,其动态响应特性间接影响着束流的稳定性,机械支撑是各物理元件的安装基础,保证磁铁、真空室、束测元件正确的安装、运行,发挥出相应的物理性能。主要从支撑的静力变形和固... 储存环机械支撑的静力变形、调节精度决定各物理元件的定位精度,其动态响应特性间接影响着束流的稳定性,机械支撑是各物理元件的安装基础,保证磁铁、真空室、束测元件正确的安装、运行,发挥出相应的物理性能。主要从支撑的静力变形和固有频率两个方面对机械支撑进行优化设计。以深圳产业光源(SILF)共架支撑为例,利用SolidWorks和Ansys软件对储存环磁铁机械支撑进行设计、拓扑优化。详细阐述了储存环机械支撑设计、优化的过程,并将最终优化完成的支撑模型与磁铁模型进行装配,在尽量接近真实工况的基础上对整体支撑进行仿真计算,以确保支撑整体能够达到设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支撑设计 仿真分析 静力分析 模态分析 拓扑优化
下载PDF
运行工况下固态堆芯基体的高温力学响应
9
作者 梁立创 田俊 +2 位作者 苏东川 李辉 姜乃斌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107,共13页
热管冷却反应堆是核反应堆电池的首选堆芯之一,热管堆固态堆芯高温膨胀的力学性能需要引起重视。为了获得热管冷却反应堆316H不锈钢基体在高温下的力学变化,以MegaPower作为分析对象,采用开源蒙特卡罗程序(OpenMC)和商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 热管冷却反应堆是核反应堆电池的首选堆芯之一,热管堆固态堆芯高温膨胀的力学性能需要引起重视。为了获得热管冷却反应堆316H不锈钢基体在高温下的力学变化,以MegaPower作为分析对象,采用开源蒙特卡罗程序(OpenMC)和商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 Mechanical,对反应堆满功率运行工况进行了热力耦合分析。结果表明:1)在满功率运行水平,堆芯基体会产生显著的温度集中和热应力集中,燃料和基体的峰值温度分别为1 023 K和970 K,基体的最大热应力为49.5 MPa;2)在高温蠕变的效应下,基体的应力会显著降低,应力分布趋于均匀;3)在堆芯运行过程中,基体等效总应变只有微小变化,而等效弹性应变的减少和等效蠕变应变的增加几乎是同步且等量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堆芯 高温 316H不锈钢 蠕变
下载PDF
热蒸发沉积法制备硫化锌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林佳纯 熊宸玮 +3 位作者 陶克文 马德才 林少鹏 王彪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42,共6页
硫化锌作为Ⅱ—Ⅵ族直接跃迁的宽带隙半导体发光材料,具有较大的禁带宽度、丰富的发光色彩和优异的红外透过性,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太阳能电池、红外窗和光催化降解,在光电传感、核辐射探测和医疗影像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热蒸发... 硫化锌作为Ⅱ—Ⅵ族直接跃迁的宽带隙半导体发光材料,具有较大的禁带宽度、丰富的发光色彩和优异的红外透过性,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太阳能电池、红外窗和光催化降解,在光电传感、核辐射探测和医疗影像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热蒸发沉积法是一种重要的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其灵活多样的实验条件为制备优良性能的纳米硫化锌提供了可能。对热蒸发沉积法制备硫化锌纳米材料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主要介绍热蒸发沉积法的反应和生长机制,阐述了原料、衬底和催化剂种类,以及载气类型和流速等重要实验条件对硫化锌纳米材料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最后,对当前热蒸发法制备硫化锌纳米材料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硫化锌材料制备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锌纳米材料 热蒸发沉积法 光电特性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贮存环共架支撑上磁铁单元安装位置仿真研究
11
作者 黄晴晴 杨振 +4 位作者 罗涛 朱东辉 刘中林 李晓月 唐健雄 《现代应用物理》 2024年第1期77-81,87,共6页
以深圳产业光源(SILF)贮存环共架支撑为例,在参考国内外同类装置共架支撑设计的基础上,对贮存环共架支撑结构进行了初步设计和仿真模拟,计算出共架支撑横梁在形变量最小时支点的分布位置。将磁铁模型按照物理Lattice布局进行拼装,并将... 以深圳产业光源(SILF)贮存环共架支撑为例,在参考国内外同类装置共架支撑设计的基础上,对贮存环共架支撑结构进行了初步设计和仿真模拟,计算出共架支撑横梁在形变量最小时支点的分布位置。将磁铁模型按照物理Lattice布局进行拼装,并将拼装完成的磁铁单元放置在共架支撑上,利用SolidWorks Simulation优化磁铁在共架支撑上的安装位置,以共架支撑与磁铁单元的整体静力形变量最小和一阶固有频率最大为目标,得出了磁铁单元在共架支撑上的最佳安装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代光源 共架支撑 仿真分析 磁铁安装位置
下载PDF
基于NI myDAQ的积木式磁滞回线实验设计与教学实践
12
作者 穆翠玲 马波 +3 位作者 朱信成 林少鹏 朱凡 何振辉 《物理实验》 2024年第4期12-18,共7页
传统的磁滞回线教学实验仪使用的变压器铁磁材料和线圈都已固定,不利于比较硬磁材料和软磁材料的磁性质,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磁滞现象与磁材料物性的关系.结合多层次实验教学规范,设计了“积木式”磁滞回线实验装置,可更换磁性材料,通过... 传统的磁滞回线教学实验仪使用的变压器铁磁材料和线圈都已固定,不利于比较硬磁材料和软磁材料的磁性质,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磁滞现象与磁材料物性的关系.结合多层次实验教学规范,设计了“积木式”磁滞回线实验装置,可更换磁性材料,通过用NI myDAQ采集次级线圈电压后,用数值积分获得磁感应强度,并使测量更准确、更直观,可加深学生对测量物理过程的理解.在教学上拓展到广义力(磁场强度)和广义位移(磁感应强度)概念,测量磁滞损耗(广义功)及其与磁场强度或磁感应强度之间的相位差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滞回线 铁磁材料 磁滞损耗 实验教学 积木式装置
下载PDF
综合实验试题C:永磁铁通过金属管所产生的涡旋电流损耗功率及累计损耗测量
13
作者 穆翠玲 杨莉莉 +1 位作者 林少鹏 何振辉 《物理实验》 2024年第3期25-31,共7页
第9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珠海赛区综合实验试题C为测量永磁铁通过金属管所产生的涡旋电流损耗功率及累计损耗.选手需设计并搭建光电门测量装置,测量磁铁下落速度,计算出能量损耗.本文给出了详细的试题设计和参考解答,并结合选手成... 第9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珠海赛区综合实验试题C为测量永磁铁通过金属管所产生的涡旋电流损耗功率及累计损耗.选手需设计并搭建光电门测量装置,测量磁铁下落速度,计算出能量损耗.本文给出了详细的试题设计和参考解答,并结合选手成绩和竞赛调研的统计结果,分析出选手的知识薄弱点和不足能力,为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与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楞次定律 涡旋电流损耗 能量守恒 电磁感应
下载PDF
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本土化过程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比较与思考
14
作者 韩东梅 康明亮 黄希哲 《广东化工》 CAS 2019年第12期166-167,共2页
就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下化学实验教学中法教学模式的不同进行了比较和探讨,提出了思考和展望,以期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和探索国际化合作办学模式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法国工程师 化学实验教学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均匀化处理工艺对镍基GH4061高温合金热加工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胥国华 段然 +2 位作者 王磊 刘杨 孟凡强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792-1802,共11页
针对镍基GH4061高温合金凝固过程复杂、铸态组织偏析严重、枝晶间生成的大量低熔点第二相、严重降低合金的热加工性能的问题,采用OM、SEM、EPMA和TEM系统研究均匀化处理温度和时间对GH4061合金枝晶偏析、低熔点Laves相等回溶行为及合金... 针对镍基GH4061高温合金凝固过程复杂、铸态组织偏析严重、枝晶间生成的大量低熔点第二相、严重降低合金的热加工性能的问题,采用OM、SEM、EPMA和TEM系统研究均匀化处理温度和时间对GH4061合金枝晶偏析、低熔点Laves相等回溶行为及合金热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合金中发生严重的枝金偏析,Nb、Ti和Mo元素枝晶间偏析系数分别高达2.435、1.346和1.200。经1160℃保温20 h均匀化处理后,枝金偏析得到充分消除,Nb元素枝晶间偏析系数降低到1.098;同时,Laves和δ相基本回溶,且无晶界熔化现象;提高热处理温度显著加速成分均匀化与低熔点第二相的回溶速度。高温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两级均匀化热处理能够有效地提高合金热加工塑性至1150℃;断口分析表明,低熔点的Laves相和δ相的回溶降低了裂纹萌生与断裂的几率,提高了合金的塑性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061高温合金 枝晶偏析 LAVES相 热加工性能
下载PDF
天然气智能调度计算机平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6
作者 邓盛男 罗太宇 +6 位作者 黄静才 任玉清 宋伟 苏畅 雷立黎 胡光辉 徐红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912-918,共7页
天然气是一种高效的绿色能源,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天然气将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在天然气的开采和利用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目前面临管网运行监控及优化调度难度日益增大的困难。为此,结合大数据和模拟仿真... 天然气是一种高效的绿色能源,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天然气将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在天然气的开采和利用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目前面临管网运行监控及优化调度难度日益增大的困难。为此,结合大数据和模拟仿真等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介绍了一个正在开发研制的天然气智能调度计算机平台系统。该系统采用browser/server(B/S)模式的体系结构,主要包含管网运行信息监控模块、计划检修调度方案模块和方案库管理模块。利用一个典型的实例对其核心功能(即智能调度优化方案研究)加以说明和验证。该系统有利于天然气管网智能调度和控制的实现,不仅可发挥天然气管网的最大产能,还可节约相关人力和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管网 智能调度 计算机平台系统 整数线性规划
下载PDF
正比计数器探测效率的蒙卡模拟及测量研究
17
作者 汤显强 吴金杰 +5 位作者 朱伟峰 熊涛 赵瑞 马向壮 李梦宇 鲁平周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51-1457,共7页
正比计数器是一款广泛应用于低能光子测量领域的气体探测器。为进一步研究正比计数器的辐射探测特性,利用Geant4程序模拟了正比计数器在2~90 keV能量段低能光子的探测效率,并利用正比计数器对标准放射源129 I、152 Eu和241 Am进行能谱测... 正比计数器是一款广泛应用于低能光子测量领域的气体探测器。为进一步研究正比计数器的辐射探测特性,利用Geant4程序模拟了正比计数器在2~90 keV能量段低能光子的探测效率,并利用正比计数器对标准放射源129 I、152 Eu和241 Am进行能谱测量,得到能量刻度曲线和探测效率。探测效率的实验测量结果与模拟结果最大偏差为2.29%,符合较好,验证了模拟能量段29.67~59.54 keV探测效率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利用Geant4建立的正比计数器模型与实际情况相吻合,为后续使用Geant4研究正比计数器辐射特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正比计数器 GEANT4 低能光子 探测效率 蒙卡模拟
下载PDF
铀酰叠氮离子化合物的质谱分析与理论计算
18
作者 洪静 韩昌财 +6 位作者 费泽杰 唐圆圆 刘艳成 周露露 刘洪涛 熊孝根 董常武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66-476,共11页
铀的多配位化学不仅在新型锕系化合物的结构研发中具有重要地位,也对环境和核废料处理问题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报道了激光溅射U靶在N_(2)O载气中冷却膨胀生成[UO_(2)(N_(3))_(n)]+(n=0-4)的质谱结果,并结合理论计算对所生成离子的稳定... 铀的多配位化学不仅在新型锕系化合物的结构研发中具有重要地位,也对环境和核废料处理问题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报道了激光溅射U靶在N_(2)O载气中冷却膨胀生成[UO_(2)(N_(3))_(n)]+(n=0-4)的质谱结果,并结合理论计算对所生成离子的稳定结构和成键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N 3以自由基的形式与UO_(2)^(+)配位,且第一个N_(3)配体与UO_(2)^(+)存在成键相互作用。此外,进一步的定域化分子轨道分析表明,体系中存在多中心轨道离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锕系配位化学 铀酰化合物 计算化学 叠氮自由基化合物
下载PDF
新型钴基高温合金长期时效组织演化研究
19
作者 胥国华 黄瑾 +3 位作者 刘诗梦 刘杨 孟凡强 王磊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新型钴基高温合金具有比镍基高温合金更高的γ′强化相稳定温度,其有望替代镍基高温合金应用于涡轮盘等服役环境苛刻的工程部件。为了解决钴基高温合金长期服役环境下的组织稳定性,对两种不同C含量的新型钴基高温合金进行900℃长期时效... 新型钴基高温合金具有比镍基高温合金更高的γ′强化相稳定温度,其有望替代镍基高温合金应用于涡轮盘等服役环境苛刻的工程部件。为了解决钴基高温合金长期服役环境下的组织稳定性,对两种不同C含量的新型钴基高温合金进行900℃长期时效研究,系统解析了铸造态和固溶时效2种处理条件下γ′相和碳化物的尺寸、分布、成分和形貌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钴基高温合金中γ′相的粗化均遵循LSW熟化理论,固溶时效态合金中γ′相的粗化速率高于铸态合金;含C钴基高温合金中的碳化物形貌和尺寸在长期时效过程中未见明显变化,当时效时间达到5000 h后,碳化物周围出现无析出区,并且固溶时效态合金中碳化物周围的无析出区面积更大,这主要是Ta、Ti等元素扩散降低了γ′相的热稳定性并发生溶解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基高温合金 长期时效 组织演变 粗化行为 碳化物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的流固共轭传热程序开发验证
20
作者 苏庆吉 李万爱 刘骁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8-115,共8页
为实现对共轭传热问题的仿真研究,本文基于有限元算法在MOOSE平台下开发一套用于流固共轭传热问题的计算程序。该程序采用传统连续伽辽金有限元法求解固体区域的结构传热问题,引入SUPG/PSPG稳定算法以解决流体对流-扩散方程中因对流占... 为实现对共轭传热问题的仿真研究,本文基于有限元算法在MOOSE平台下开发一套用于流固共轭传热问题的计算程序。该程序采用传统连续伽辽金有限元法求解固体区域的结构传热问题,引入SUPG/PSPG稳定算法以解决流体对流-扩散方程中因对流占主导造成的振荡问题以及速度压力失耦问题,采用k-ω湍流模型进行湍流流动求解。对于全场的共轭传热问题,程序采用全耦合隐式格式进行求解。通过与文献中实验及理论结果对比,证明了该程序对于基本流动以及共轭传热问题计算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程序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DNS等结果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本研究开发的程序具备不可压流动换热、固体传热、共轭传热等问题的计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传热 有限元方法 多物理场耦合 湍流模型 验证与确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