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用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何淑华 静进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54-758,共5页
目的 分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患儿与正常儿童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WCST)中各指标成绩的差异。方法 复习国外 14篇有关文献 ,对ADHD患儿和正常儿童WCST的 4个指标 (持续性错误数、分类完成数、非持续性错误数和持续性反应数 ... 目的 分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患儿与正常儿童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WCST)中各指标成绩的差异。方法 复习国外 14篇有关文献 ,对ADHD患儿和正常儿童WCST的 4个指标 (持续性错误数、分类完成数、非持续性错误数和持续性反应数 )进行meta分析。结果 ADHD和正常对照组在WCST的持续性错误数、完成分类数和非持续性错误数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且可靠性较好。两组的持续性反应数也有统计学意义 ,但其可靠性较差。ADHD患儿的平均持续错误数比正常儿童高 0 4 6倍标准差。正常儿童的平均完成分类数比ADHD组高 0 37倍标准差。ADHD患儿的平均非持续性错误数比正常儿童高 0 37倍标准差。ADHD患儿的平均持续性反应数比正常儿童高 0 30倍标准差。 4个指标的效应尺度均在小至中的范围。结论 WCST值得推广应用于ADHD患儿 ,较敏感的指标包括持续性错误数、完成分类数和非持续性错误数。ADHD患儿可能存在前额叶功能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小儿 前额叶功能 敏感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