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8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共谋发展的实践探索——基于福田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与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产学研合作案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洁予 《科教导刊》 2012年第20期3-4,共2页
企业与高校进行校企合作并回报社会,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益实践和重要举措。梳理产学研已有的理论,记录及分析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成功案例,希望能进一步推广和深化该项合作。
关键词 产学研 人才培养 企业 高校
下载PDF
以整体搬迁为契机,推动化学实验教学中心高质量发展——以中山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赖瑢 李洁 +6 位作者 许先芳 胡水 陈滔 李厚金 胡谷平 陈洪燕 朱芳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4期33-39,共7页
为配合学校“三校区五校园”办学格局的整体部署,中山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积极推进整体搬迁,在学校和化学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新的空间布局和实验室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了综合实力。中心搬迁调整历时2年,硬件条件得到了飞... 为配合学校“三校区五校园”办学格局的整体部署,中山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积极推进整体搬迁,在学校和化学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新的空间布局和实验室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了综合实力。中心搬迁调整历时2年,硬件条件得到了飞跃式提升,并结合学校新形势、新布局,与时俱进,构建简洁高效科学的管理系统,推动实验教学中心持续发展,开创了中心“高质量办学”新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搬迁 持续发展 实验教学体系
下载PDF
中山大学化学学科百年发展史(1924—2024)
3
作者 冯双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50,共18页
中山大学化学学科由原中山大学化学学科和岭南大学化学学科合并而成,已走过百年征程。在陈宗南、富伦、龙康侯、林尚安、曾汉民、计亮年、陈小明等院系负责人和科学家的努力下,克服艰难险阻,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绩,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无... 中山大学化学学科由原中山大学化学学科和岭南大学化学学科合并而成,已走过百年征程。在陈宗南、富伦、龙康侯、林尚安、曾汉民、计亮年、陈小明等院系负责人和科学家的努力下,克服艰难险阻,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绩,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无机化学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化学成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培养出梁栋材、黄维垣、江元生、苏锵、姜中宏、黄翠芬院士等一批学界翘楚。化学学科在建设与发展上,始终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搭平台,聚人才,重交叉,促进学产研用结合,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大批科研成果走向应用,为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化学成为“双一流”建设学科,进入学科建设国家梯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学科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无机化学 学科建设 中山大学
下载PDF
实验室安全环保意识的调查与分析——以中山大学化学类专业学生为例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周 赖瑢 +6 位作者 彭敏 郑赛利 李莲云 朱可佳 许先芳 陈六平 石建新 《大学化学》 CAS 2018年第10期39-44,共6页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小组对中山大学化学类专业新生的实验室安全环保意识开展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实验室安全环保意识比较薄弱。分析了其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认为培养学生的...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小组对中山大学化学类专业新生的实验室安全环保意识开展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实验室安全环保意识比较薄弱。分析了其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认为培养学生的实验室安全环保意识应该从学校层面高度重视和要求、实验教学过程持续渗透和实操训练、营造良好的实验室安全环保文化氛围、提供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环保设施保障等多个方面着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获取实验室安全环保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实验室安全环保行为习惯,提高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安全 实验室环保 实验教学 意识
下载PDF
熔盐电沉积稀土金属及其合金的研究——中山大学电化学研究工作介绍 被引量:16
5
作者 杨绮琴 《电化学》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17-124,共8页
熔盐电沉积稀土金属及其合金的研究——中山大学电化学研究工作介绍①杨绮琴(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州510275)稀土金属及其合金具有许多优异的特殊性能,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是发展现代高新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 熔盐电沉积稀土金属及其合金的研究——中山大学电化学研究工作介绍①杨绮琴(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州510275)稀土金属及其合金具有许多优异的特殊性能,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是发展现代高新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材料,例如磁性、磁光、超导、贮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熔盐电沉积 稀土金属 稀土合金 电沉积
下载PDF
“2012年度广东省分析化学青年学者论坛”在中山大学成功召开
6
作者 肖小华 李攻科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9-99,共1页
2012年12月19日,由广东省化学学会、广州市化学化工学会联合主办,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共同承办的"2012年度广东省分析化学青年学者论坛"在中山大学(南校区)成功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 2012年12月19日,由广东省化学学会、广州市化学化工学会联合主办,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共同承办的"2012年度广东省分析化学青年学者论坛"在中山大学(南校区)成功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分析化学学科庄乾坤主任莅临论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中山大学 青年学者 广东省 论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化工学会 工程学院
下载PDF
中山大学生物学学科百年发展史(1924—2024)
7
作者 冯双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85,共18页
中山大学生物学学科从1924年至今已走过百年历程,历史悠久,成绩斐然,涌现出陈焕镛、罗宗洛、朱洗、蒲蛰龙、陈心陶、张宏达、林浩然等杰出科学家、教育家。经历了创业初期的不易、高校内迁的艰辛、院系调整岭大生物学科并入的受益,也经... 中山大学生物学学科从1924年至今已走过百年历程,历史悠久,成绩斐然,涌现出陈焕镛、罗宗洛、朱洗、蒲蛰龙、陈心陶、张宏达、林浩然等杰出科学家、教育家。经历了创业初期的不易、高校内迁的艰辛、院系调整岭大生物学科并入的受益,也经历了陈焕镛和植物研究所调出的削弱、蒲蛰龙调入的补强。改革开放后,屈良鹄、徐安龙等一批学人归国创业,学科梯队建设成效明显。生物学科研究人员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科研需求和国际科学发展前沿,紧密围绕关键问题,在寄生虫研究与实践、生物防治、植物区系与分类、水产养殖、作物育种、RNA组学、生物多样性等多个学科领域开展了创新性研究与实践,为我国科学事业发展与进步作出了贡献。动物学、昆虫学、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先后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017年开始,中大生物学和生态学均成为“双一流”建设学科,进入学科建设国家梯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学科 生物学 生态学 学科建设 中山大学
下载PDF
从第5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看当前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25
8
作者 陈六平 邹世春 +4 位作者 石建新 刘鹏 杨洋溢 易菊珍 童叶翔 《大学化学》 CAS 2007年第1期14-22,共9页
介绍由中山大学承办的第5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的情况,对实验笔试和实验操作考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化学实验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实验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实验技术和化学研究方法应为实验教... 介绍由中山大学承办的第5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的情况,对实验笔试和实验操作考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化学实验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实验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实验技术和化学研究方法应为实验教学的重点;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实验教学应体现持续性,实验项目设置需有巩固基本操作技能的内容,因此需合理安排实验教学;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都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逐渐积累而形成的,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实验教学,尤其要强化实验教学过程,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使科学的指导全面到位,使学生在科学的氛围中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实验教学 大学生 操作技能训练 科学思维 基础实验教学 教学过程 中山大学 操作考试
下载PDF
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和措施初探 被引量:143
9
作者 张树永 张剑荣 陈六平 《大学化学》 CAS 2009年第4期24-28,共5页
对过去10多年我国高等学校化学及相关专业的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工作和重要成果进行了总结,对当前依然存在的一些主要困难和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我国今后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教学建设的重点和措施达成的一些共识进行... 对过去10多年我国高等学校化学及相关专业的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工作和重要成果进行了总结,对当前依然存在的一些主要困难和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我国今后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教学建设的重点和措施达成的一些共识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改革 大学化学 高等学校 教学建设
下载PDF
“三因一选”模式--新时代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4
10
作者 贾建华 李莲云 +2 位作者 李淑君 石建新 朱芳 《大学化学》 CAS 2020年第12期132-137,共6页
人才发展是强国利器。对综合型人才培养而言,本科化学实验教学意义重大。本文针对大学化学实验课程提出"三因一选"的教学模式,即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和自选课题实验。"三因一选"模式旨在将本... 人才发展是强国利器。对综合型人才培养而言,本科化学实验教学意义重大。本文针对大学化学实验课程提出"三因一选"的教学模式,即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和自选课题实验。"三因一选"模式旨在将本科各专业的特色与具体实验内容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化学实验 教改探索 人才培养
下载PDF
2-苯基吲哚的合成——推荐一个大学有机化学实验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厚金 朱可佳 +1 位作者 郑赛利 陈六平 《大学化学》 CAS 2014年第5期75-78,共4页
采用Fischer合成法,以苯肼和苯乙酮为原料,在醋酸催化下缩合生成苯乙酮苯腙,苯乙酮苯腙在多聚磷酸催化下,经加热重排、环化后消除一分子氨,得到目标产物2-苯基吲哚。实验操作包括回流、控温、重结晶、干燥、熔点测定、薄层色谱、红外光... 采用Fischer合成法,以苯肼和苯乙酮为原料,在醋酸催化下缩合生成苯乙酮苯腙,苯乙酮苯腙在多聚磷酸催化下,经加热重排、环化后消除一分子氨,得到目标产物2-苯基吲哚。实验操作包括回流、控温、重结晶、干燥、熔点测定、薄层色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图谱的解析等。该实验合成路线成熟,产物收率高,产品易于纯化,并结合了分子结构的波谱解析,对于学生有机合成实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加深对波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 2-苯基吲哚 Fischer合成法 有机合成
下载PDF
黄酮化合物的合成——推荐一个大学有机化学实验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厚金 朱可佳 陈六平 《大学化学》 CAS 2013年第5期47-50,共4页
以苯酚为原料,采用Baker-Venkataraman重排法合成黄酮化合物2-苯基苯并吡喃酮。实验内容包括成酯反应、Fries重排、Claisen缩合,实验操作包括水蒸气蒸馏、减压蒸馏、重结晶、熔点测定、薄层色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图谱的解析等。该实... 以苯酚为原料,采用Baker-Venkataraman重排法合成黄酮化合物2-苯基苯并吡喃酮。实验内容包括成酯反应、Fries重排、Claisen缩合,实验操作包括水蒸气蒸馏、减压蒸馏、重结晶、熔点测定、薄层色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图谱的解析等。该实验合成路线成熟,产物收率高,产品易于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 Baker-Venkataraman重排法 有机合成
下载PDF
谈大学化学实验的创新与改革探索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海峰 曾晖 《广州化工》 CAS 2009年第7期207-208,共2页
大学化学实验的创新应该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革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理论知识运用能力、实验技能和实验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大学化学实验 改革 研究型实验 创新
下载PDF
大学《物理化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实 被引量:1
14
作者 余向阳 刘冠昆 +4 位作者 莫缵华 陈六平 车冠全 童叶翔 古喜兰 《现代计算机》 1997年第5期57-58,共2页
本文介绍在Windows环境下开发的物理化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主要功能、系统结构及主要特点。该软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复习与练习的学习环境,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教学经验积累库、题库和方便的出题工具。可供大学本科化学化... 本文介绍在Windows环境下开发的物理化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主要功能、系统结构及主要特点。该软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复习与练习的学习环境,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教学经验积累库、题库和方便的出题工具。可供大学本科化学化工类以及生物、药学等系科的《物理化学》课程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 化学 软件开发 CAI 教学软件 高校
下载PDF
对第5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实验A的一点补充说明
15
作者 乔正平 黄华珍 毛宗万 《大学化学》 CAS 2008年第2期25-26,共2页
针对第5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的"氨基酸铜配合物的模板合成"实验中部分学生未得到产品的问题,从化学原理上加以分析,指出第一步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综合控制是实验的关键。
关键词 化学实验 大学生 模板合成 铜配合物 化学原理 综合控制 一步反应 氨基酸
下载PDF
浅析信息化技术与大学化学课程整合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16
作者 封科军 余慧娟 胡辉 《广东化工》 CAS 2014年第24期137-138,共2页
信息化技术与课程整合有利于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教与学新模式,是近年来教学改革研究的热门话题。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新模式具有许多显著的优点。结合个人的教学经历,作者浅析了当前信息化技术与大学化学课程整合中... 信息化技术与课程整合有利于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教与学新模式,是近年来教学改革研究的热门话题。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新模式具有许多显著的优点。结合个人的教学经历,作者浅析了当前信息化技术与大学化学课程整合中的优势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促进信息化技术与大学化学课程有效整合的若干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技术 大学化学课程 整合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高校化学学院(系)办公室招生公关谈
17
作者 任丽凡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9年第2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化学学科 招生 化学专业 高校管理体制 公关工作 教职工 中学生 公室 学院 体制改革
下载PDF
广藿香精油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抗菌活性(Ⅱ) 被引量:80
18
作者 张广文 蓝文键 +3 位作者 苏镜娱 曾陇梅 杨得坡 王发松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 对广藿香 Pogostemon cablin全草中精油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及抗菌活性研究以筛选天然抗菌新药。方法 水蒸气蒸馏提取精油 ,用 GC- MS对其进行成分分析 ,并利用培养基药物浓度稀释法进行体外抗菌实验。结果 鉴定出该精油... 目的 对广藿香 Pogostemon cablin全草中精油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及抗菌活性研究以筛选天然抗菌新药。方法 水蒸气蒸馏提取精油 ,用 GC- MS对其进行成分分析 ,并利用培养基药物浓度稀释法进行体外抗菌实验。结果 鉴定出该精油成分中的 18个化合物 ,占精油总量的 94 .87%。主要成分为广藿香醇 (31.4 7% )、α-愈创木烯 (19.78% )、δ-愈创木烯 (17.4 7% )、α-广藿香烯 (7.5 1% )、丁香烯 (3.4 1% )。对 5种致病真菌、6种条件致病真菌和 5种细菌的体外抗菌实验表明该精油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 ,其最低抑菌浓度 (MIC)为 0 .2~ 1.0 m L / L。结论 广藿香精油具有一定的抑制真菌和细菌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 广藿香 精油 GC/MS 抗真菌 抗细菌
下载PDF
中药山芝麻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被引量:18
19
作者 郭新东 安林坤 +2 位作者 徐迪 马林 古练权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2-55,共4页
从山芝麻Heliicteres angustifolia Linn.根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为:葫芦素E,小麦黄素,2,6-二氧基对醌,乌苏酸,3.O-[β-D-吡喃葡萄糖]-谷甾-5-烯-3β-醇甙和麦角甾醇。
关键词 中药 山芝麻 化学成分 葫芦素E 小麦黄素 2 6-二甲氧基对醌 乌苏酸 麦角甾醇
下载PDF
广藿香精油化学成分分析与抗菌活性研究(Ⅰ) 被引量:41
20
作者 苏镜娱 张广文 +3 位作者 李核 曾陇梅 杨得坡 王发松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4-205,共2页
关键词 中药 广藿香精油 化学成分 抗菌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