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0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世纪高校人文地理学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山大学的探索 被引量:34
1
作者 刘云刚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6-160,共5页
学科发展的根本在于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的基石是课程体系。目前中国约有150多所高校开设了人文地理学专业,由于学科背景不同,形成了多种人文地理学教学课程体系,由此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也千差万别。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中山大学实施人... 学科发展的根本在于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的基石是课程体系。目前中国约有150多所高校开设了人文地理学专业,由于学科背景不同,形成了多种人文地理学教学课程体系,由此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也千差万别。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中山大学实施人文地理学本科教学改革和教学计划调整的研究实践,在对比探讨国内外各代表院校人文地理学专业学科课程设置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就业形势、历史传统、师资情况,提出了以"宽基础、强专业、重实践"为基本导向,以"突出精品、减量增效、资源共享、彰显个性、完善体系"为基本原则的课程改革计划,对人文地理学的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提出了基于实践的规范建议。希望此经验有助于国内各院校人文地理学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也为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和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地理学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教学改革 课程体系 中山大学
下载PDF
中山大学地理学的学术创新、学术风格和社会贡献 被引量:3
2
作者 司徒尚纪 许桂灵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6-77,共12页
作为基础科学之一的地理学,在我国长期隶属于文科。成立于1929年的中山大学地理系,归入理科,自此开创了中国近代地理学新历史和新格局。文章发端于此,阐述地理学在中山大学以学科性质、研究方向、课程设置和各类专题地理研究为标志的一... 作为基础科学之一的地理学,在我国长期隶属于文科。成立于1929年的中山大学地理系,归入理科,自此开创了中国近代地理学新历史和新格局。文章发端于此,阐述地理学在中山大学以学科性质、研究方向、课程设置和各类专题地理研究为标志的一系列学术创新,由此反映地理学岭南学派所具有的博采包容、长于野外考察、为社会服务的务实学术风格,指出其对推动中国地理学前进,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重大贡献,并以此彪炳于中国地理学史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创新 学术风格 社会贡献 中山大学地理学
下载PDF
基于博士生培养视角看中国人文地理学的未来——以中山大学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保继刚 朱竑 《世界地理研究》 2007年第4期36-40,共5页
以中山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点为例,通过对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学术贡献有限、研究空洞、缺乏一手数据、重复型明显等相关问题的分析,从学术贡献的角度探讨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 人文地理学 博士生 学术贡献 中山大学
下载PDF
对城市规划专业教学的思考——以中山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为例 被引量:11
4
作者 袁媛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3年第4期312-315,共4页
城市规划专业(简称城规专业)是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新办的重要专业,学科特点决定了本科教育是以综合性、全面性为主。立足于地理学科优势的中大城规专业,是在系统传授理论知识和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全面理解城市规划的运作体... 城市规划专业(简称城规专业)是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新办的重要专业,学科特点决定了本科教育是以综合性、全面性为主。立足于地理学科优势的中大城规专业,是在系统传授理论知识和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全面理解城市规划的运作体系、熟悉各种层次规划的特点和性质、熟练掌握各种类型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针对我们教学体系中比较薄弱的环节“规划设计技能”,文章在课程设置和教学顺序两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教学特点 课程设置 教学顺序
下载PDF
中山大学与香港大学联合举行城市规划教育研讨会
5
作者 魏清泉 《城市规划》 1983年第6期44-44,共1页
中山大学地理系与香港大学城市研究及城市规划中心联合举办的城市规划教育研讨会,从九月十日至十五日在广州中山大学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外学者七十多人。
关键词 城市规划教育 中国城市规划 中山大学 香港大学 研讨会 城市研究 地理系 人材培养 参加会议 主任
下载PDF
经济地理学与产业规划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探索
6
作者 沈静 《高教学刊》 2024年第8期38-41,共4页
经济地理学与产业规划是面向国土空间规划教学改革的创新课程,作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课程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该文介绍在该课程实践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方式中所做的创新探索工作,在课程组织可分为实习准备、实地考察... 经济地理学与产业规划是面向国土空间规划教学改革的创新课程,作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课程实践教学在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该文介绍在该课程实践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方式中所做的创新探索工作,在课程组织可分为实习准备、实地考察、报告撰写和规划编制四个阶段开展教学工作,在教学方法上运用“CBL+PBL+TBL”的三轨教学方式,并强调做好师生互动在实践教学中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地理学与产业规划 课程实践 教学组织 CBL+PBL+TBL 教学方式
下载PDF
粤港两地地理学本科教育之比较与借鉴——以中山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为例
7
作者 罗明 林丽洁 《高教学刊》 2021年第32期33-37,共5页
文章从地理学学科发展视角,以中山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为例,探究粤港两地地理学本科教育的异同。办学规模上,中山大学更具优势,而香港高校在世界大学地理专业排名较前。课程设置上,两地高校各具特色,中山大学注重将思政元素融入地理专业... 文章从地理学学科发展视角,以中山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为例,探究粤港两地地理学本科教育的异同。办学规模上,中山大学更具优势,而香港高校在世界大学地理专业排名较前。课程设置上,两地高校各具特色,中山大学注重将思政元素融入地理专业教学实践中,而香港中文大学始终贯彻“两文三语”的教育政策,注重提升学生对所居城市及地区的认识和理解,开设课程充分彰显地方文化与区域特色。教学实践上,香港高校较内地高校更加注重学生参与和贡献。研究结果有助于厘清两地地理高等教育特点,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地理高等教育融合发展,为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 本科教育 粤港 中山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下载PDF
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以中山大学为例 被引量:170
8
作者 李丽梅 保继刚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4期45-49,54,共6页
利用今年四月中旬对中山大学 40 0名本科生的抽样调查数据 ,对大学生旅游行为进行解释分析 。
关键词 大学生 旅游行为 旅游动机 旅游态度 旅游偏好 出游率 中山大学
下载PDF
广州高校旅游的客源市场研究——以中山大学(南校区)为例 被引量:13
9
作者 丁健 姚因全 周永章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3期71-75,共5页
根据2003年3月15日至4月30日对中山大学(广州南校区)93名游客的抽样调查资料,同时结合其他资料,初步分析了广州高校旅游的客源市场特征,并对发展广州高校旅游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高校旅游 客源市场 广州 中山大学
下载PDF
对“中山大学-珠海”办学模式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阎小培 胡敏 《中国发展》 2002年第3期63-69,共7页
“中山大学——珠海”办学模式对中山大学和珠海的社会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从总结“中山大学——珠海”办学模式的特点入手,客观分析了该模式对中山大学和珠海发展带来的影响,找出了该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 “中山大学——珠海”办学模式对中山大学和珠海的社会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从总结“中山大学——珠海”办学模式的特点入手,客观分析了该模式对中山大学和珠海发展带来的影响,找出了该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模式的发展方向和途径进行了理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学模式 中山大学 珠海市 中国 发展方向 广东
下载PDF
多校区馆藏合理布局探讨——以中山大学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志芳 杜国明 《图书馆界》 2012年第4期40-42,共3页
通过选取相关专业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学校合并后图书馆馆藏与各校区需求是否匹配的问题进行调研,并对如何提高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率、调整纸质资源馆藏等问题提出对策,使图书馆的馆藏布局发展规划能顺应学校合并后的变化,使藏、知、用... 通过选取相关专业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学校合并后图书馆馆藏与各校区需求是否匹配的问题进行调研,并对如何提高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率、调整纸质资源馆藏等问题提出对策,使图书馆的馆藏布局发展规划能顺应学校合并后的变化,使藏、知、用能高效完美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校区 馆藏布局 资源建设 大学图书馆
下载PDF
中山大学校园传统建筑风格评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洋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年第3期1-12,共12页
本文研究对象为现存于广州中山大学(南校区)校园内建于1936年以前传统建筑。通过对这些建筑的分析,根据建筑风格的不同将中山大学传统建筑分为两个时期:折衷主义时期(1904~1928)和古典复兴主义时期 (1928~1936),对这两个时期的建筑风... 本文研究对象为现存于广州中山大学(南校区)校园内建于1936年以前传统建筑。通过对这些建筑的分析,根据建筑风格的不同将中山大学传统建筑分为两个时期:折衷主义时期(1904~1928)和古典复兴主义时期 (1928~1936),对这两个时期的建筑风格分别进行概括,并列举了一些代表性的建筑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大学 传统建筑风格 折衷主义 古典复兴主义 大学校园 古典复兴 建筑实例 校区
下载PDF
中山大学南校区校前区空间特征分析及建议
13
作者 林琳 林敏慧 《现代城市研究》 2008年第7期58-64,共7页
本文以中山大学南校区的4个校前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语义差别法(SD法)和直接观察法等对各个校前区空间的现状特点和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分析位于校园不同功能区的校前区使用者及其行为差异,以及不同的行为特征对空间的需求差异,对不同主导... 本文以中山大学南校区的4个校前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语义差别法(SD法)和直接观察法等对各个校前区空间的现状特点和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分析位于校园不同功能区的校前区使用者及其行为差异,以及不同的行为特征对空间的需求差异,对不同主导功能的校前区空间提出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前区 语义差别法 行为
下载PDF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简介
14
作者 闫小培 《人文地理》 CSSCI 1995年第3期80-80,共1页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简介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是中山大学的重点研究中心之一。主要任务是从事城市和区域,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研究,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城市和区域规划及有关的咨询工作。中心现有成员15人,其中教授...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简介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是中山大学的重点研究中心之一。主要任务是从事城市和区域,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研究,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城市和区域规划及有关的咨询工作。中心现有成员1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博士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与区域 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 城市规划 硕士研究生 计算机辅助制图 地理专业 城市和区域规划 城市地理 珠江三角洲地区
下载PDF
基于语义细分法的校园声景评价因子提取——以中山大学南校区为例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竹颖 林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85-288,共4页
目前,声景研究的区域大多为城市公园、园林等公共开敞空间,对于封闭空间或半封闭空间的声景研究较为欠缺,对于校园声景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研究以中山大学南校区为例,运用语义细分法,选取涵盖声景物理属性、社会属性和个人属性的17对... 目前,声景研究的区域大多为城市公园、园林等公共开敞空间,对于封闭空间或半封闭空间的声景研究较为欠缺,对于校园声景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研究以中山大学南校区为例,运用语义细分法,选取涵盖声景物理属性、社会属性和个人属性的17对语义指标对校园声景进行五级尺度评价,发现影响校园声景评价的3个主要因子为生活、交流与空间感,这三个因子对总变量的覆盖率仅为60%左右,但其对于校园声景的分析与评价是普遍适用的,因此也显示出校园声景的复杂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声景 评价因子 语义细分 中山大学南校区
下载PDF
原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园建筑及整体布局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立欣 《广东科技》 2018年第11期56-60,共5页
0引言 原国立中山大学(后复名为中山大学)的前身是孙中山先生创立的国立广东大学,1924年创办至今,经历了4个发展时期,分别是国立广东大学时期(1924至1933年)、石牌新校时期(1933至1937年)、抗战时期(1937至1945年)、新时期... 0引言 原国立中山大学(后复名为中山大学)的前身是孙中山先生创立的国立广东大学,1924年创办至今,经历了4个发展时期,分别是国立广东大学时期(1924至1933年)、石牌新校时期(1933至1937年)、抗战时期(1937至1945年)、新时期(1945年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大学 整体布局 校园建筑 抗战时期 孙中山 广东
下载PDF
“旅游产业化国际论坛”在中山大学举行
17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旅游产业化 中山大学 国际论坛 广东省人民政府 国家旅游局 国外发达国家 发展经验 发展进程 强国战略 中国
下载PDF
“遗产与旅游”国际研讨会在中山大学举行
18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国际研讨会 中山大学 旅游 遗产
下载PDF
“机器代人”时代的新型智能产业空间需求与规划响应——以中山北部产业园规划设计为例
19
作者 魏成 陈赛男 +2 位作者 邱可盈 沈静 朱江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4-31,共8页
在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下,各先进制造业地区加速以“机器代人”为表征的智能制造发展,由此引发诸多产业空间新现象的出现。捕捉“机器代人”背景下产业结构与产业空间发展的新趋势,认为“机器代人”将从新业态推动空间功能多元化、... 在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下,各先进制造业地区加速以“机器代人”为表征的智能制造发展,由此引发诸多产业空间新现象的出现。捕捉“机器代人”背景下产业结构与产业空间发展的新趋势,认为“机器代人”将从新业态推动空间功能多元化、新劳动力结构促进环境提升、新设施引发智能载体的出现、新生产组织改变用地构成等方面驱动产业空间变革。基于中山北部产业园规划设计实践,从产业结构升级、智造载体供给、智慧物流引进和宜业环境营造等方面提出“机器代人”时期的规划响应策略,以期为我国未来产业空间的有序布局与规划建设提供前瞻性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代人 生产变革 产业空间 规划响应
下载PDF
略论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融合发展
20
作者 保继刚 翁时秀 《热带地理》 CSCD 2024年第1期24-27,共4页
21世纪以来,中国地理学者发表的论文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但社会影响力并未随之高涨。相反,在面对重大科学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时,地理学家的声音日趋微弱。出现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以论文和纵向研究项目数量为导向的学术评价体系... 21世纪以来,中国地理学者发表的论文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但社会影响力并未随之高涨。相反,在面对重大科学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时,地理学家的声音日趋微弱。出现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以论文和纵向研究项目数量为导向的学术评价体系严重阻碍了中国地理学的融合发展,使得地理学者——尤其是年轻一代学者——在远离地理学主干的细枝末节上越走越远,逐渐淡忘了地理学解决重要问题时所倚赖的“综合性”和“区域性”。为加强地理学解决重要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学科地位和社会地位,中国地理学应走融合发展道路。应加强地理学综合教育,尽快建立中国地理学的引领性问题体系,围绕问题体系,指明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走向融合的具体路径,并发挥“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等评选活动的引导作用,借此传播地理学融合发展的方式、机制和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学科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