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寄生虫学简介 被引量:5
1
作者 吴忠道 余新炳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49-351,共3页
关键词 分子寄生虫学 研究内容 疫苗 基因组 蛋白质组 功能基因组
下载PDF
网络型多媒体CAI课件的特性及其在人体寄生虫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玲 郑小英 +2 位作者 詹希美 潘实清 吴瑜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498-500,共3页
目的探讨网络型多媒体课件在教学应用中的特性以及《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网页的制作方法。方法利用Dreamweaver4.0创作开发网页;用AdobePhotoshop6.0对图片进行优化处理;用Fireworks4.0和Flash5.0制作动画。结果制成了讲解《人体寄生虫... 目的探讨网络型多媒体课件在教学应用中的特性以及《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网页的制作方法。方法利用Dreamweaver4.0创作开发网页;用AdobePhotoshop6.0对图片进行优化处理;用Fireworks4.0和Flash5.0制作动画。结果制成了讲解《人体寄生虫学》中昆虫蛛形纲各虫种的网络型多媒体CAI课件,同时配有练习题和答疑以帮助学生复习。结论布局合理是网页设计的关键,其次还应注意文字排版、图片的应用和色彩的设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CAI课件 网页 人体寄生虫学
下载PDF
ScFv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寄生虫学上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侯俊然 何蔼 詹希美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5年第4期187-189,共3页
随着蛋白组学时代的到来,对目的抗体的需求量的增加,噬菌体抗体库技术获得抗体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该文主要介绍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的重要一种ScFv(单链抗体)噬菌体抗体库技术。从理想ScFv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可溶性表达、液体和固体... 随着蛋白组学时代的到来,对目的抗体的需求量的增加,噬菌体抗体库技术获得抗体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该文主要介绍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的重要一种ScFv(单链抗体)噬菌体抗体库技术。从理想ScFv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可溶性表达、液体和固体筛选的优缺点及其在寄生虫学的应用等几个方面对此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FV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 研究进展 寄生虫学 可溶性表达
下载PDF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的特点及其在寄生虫学上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海 胡少敏 +1 位作者 吴忠道 余新炳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4年第4期176-179,共4页
杆状病毒载体表达系统使用一个或多个启动子 ,将外源目的基因插入到启动子下游 ,获得重组病毒 ,这种重组病毒在昆虫细胞或虫体内复制的同时 ,使外源基因得到表达。随着杆状病毒分子生物学和表达载体研究的不断深入 ,作为真核表达载体 ,... 杆状病毒载体表达系统使用一个或多个启动子 ,将外源目的基因插入到启动子下游 ,获得重组病毒 ,这种重组病毒在昆虫细胞或虫体内复制的同时 ,使外源基因得到表达。随着杆状病毒分子生物学和表达载体研究的不断深入 ,作为真核表达载体 ,该系统区别于其他表达系统的特点更为突出 ,主要表现在目的基因容量、表达效率、目的蛋白活性、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 病毒表达载体系统 寄生虫学 BEVS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RNA干扰技术在人体寄生虫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吕刚 余新炳 吴忠道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872-873,865,共3页
关键词 RNA干扰技术 人体寄生虫 α微管蛋白 分子生物学 疟原虫
下载PDF
寄生虫乳酸脱氢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吕刚 胡旭初 余新炳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35-138,共4页
寄生虫的能量主要来源于无氧糖酵解,乳酸脱氢酶(LDH)是糖酵解途径的末端酶,催化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及乳酸氧化为丙酮酸的可逆反应。对有关寄生虫LDH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以及虫体药物实验的结果提示,寄生虫LDH是良好的诊断分子及潜... 寄生虫的能量主要来源于无氧糖酵解,乳酸脱氢酶(LDH)是糖酵解途径的末端酶,催化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及乳酸氧化为丙酮酸的可逆反应。对有关寄生虫LDH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以及虫体药物实验的结果提示,寄生虫LDH是良好的诊断分子及潜在的药物作用靶标,吡喹酮、蒿甲醚等重要的抗寄生虫药物可能作用于该分子。此外,LDH也是研究分子进化较好的模式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 乳酸脱氢酶 诊断 抗寄生虫药
下载PDF
杆状病毒作为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胡少敏 王海 吴忠道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4年第5期222-226,共5页
杆状病毒载体表达系统已被广泛用于在受纳昆虫细胞中大量表达外源蛋白。近年的研究发现 ,这种表达载体还可用来介导外源基因投送至各种哺乳动物细胞 ,并且通过哺乳动物启动子的驱动使外源蛋白得到高效稳定的表达 ,而其自身基因组并不复... 杆状病毒载体表达系统已被广泛用于在受纳昆虫细胞中大量表达外源蛋白。近年的研究发现 ,这种表达载体还可用来介导外源基因投送至各种哺乳动物细胞 ,并且通过哺乳动物启动子的驱动使外源蛋白得到高效稳定的表达 ,而其自身基因组并不复制和表达。同时 ,经过适当的修饰或预处理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还可介导外源基因在哺乳动物体内表达。由于这种载体的容量大 ,感染、表达效率高 ,生物安全性好 ,因而在基因治疗、疫苗开发、药物筛选等医学各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 介导 表达载体 哺乳动物细胞 杆状病毒 体内表达 药物筛选 外源蛋白 外源基因 表达系统
下载PDF
寄生虫及其宿主协同进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王丽 吴忠道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5年第6期258-261,共4页
该文对寄生虫及其宿主协同进化的相关概念、研究模型、研究方法、内在机制以及与免疫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协同进化 寄生虫 宿主 免疫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乳酸脱氢酶(SjLDH)结构与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吕刚 余新炳 +4 位作者 黄灿 徐劲 吴忠道 陈守义 胡旭初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预测日本血吸虫乳酸脱氢酶(SjLDH)氨基酸序列的结构与功能。方法应用NCBI、Expasy等在线生物信息学网站及Vector NTI、PCgene等软件包分析SjLDH与其他物种的同源序列,进行多序列同源比对,分析相同的保守位点...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预测日本血吸虫乳酸脱氢酶(SjLDH)氨基酸序列的结构与功能。方法应用NCBI、Expasy等在线生物信息学网站及Vector NTI、PCgene等软件包分析SjLDH与其他物种的同源序列,进行多序列同源比对,分析相同的保守位点及催化活性位点,构建分子进化树;预测二级结构、拓扑结构;同源模建预测三级结构;预测主要抗原表位等。结果SjLDH与其他物种的同源序列含相同的保守位点及催化活性位点,与华支睾吸虫LDH(CsLDH)同源性最高为75%,与阴道毛滴虫LDH(TvLDH)同源性最低为17%,与人LDH(HsLDH-A,-B,-C)的同源性为58%~60%;SjLDH与果蝇(DmLDH)的进化距离较秀丽隐杆线虫(CeLDH)为近,3种人LDH中与HsLDH-B、-C的进化距离较HsLDH-A为近;该蛋白具有3个跨膜区域,3个高亲水性区域,主要的线性表位98aa ̄106aa位于膜外,与原虫LDH相同区域差异显著,而与其他LDH有1~3个氨基酸的差异,关键催化位点之一及底物丙酮酸结合区域位于该区域,蛋白质同源模建分析表明该区域位于蛋白表面形成环状结构,3个关键催化位点位于该区域或在其附近。结论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提示LDH是研究物种分子进化理想的分子;SjLDH可能是免疫诊断、药物作用及疫苗潜在的靶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乳酸脱氢酶 生物信息学 结构 功能
下载PDF
家蝇拟除虫菊酯抗药性的分子生物学监测 被引量:8
10
作者 江毅民 黄炯烈 吴瑜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81-283,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可以早期检测昆虫拟除虫菊酯抗药性的方法 ,以利于抗药性的控制。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特异引物 ,对昆虫的钠离子通道基因进行扩增。结果 共检测敏感家蝇和溴氰菊酯抗性家蝇各 2 0只 ,在所有... 目的 建立一种可以早期检测昆虫拟除虫菊酯抗药性的方法 ,以利于抗药性的控制。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特异引物 ,对昆虫的钠离子通道基因进行扩增。结果 共检测敏感家蝇和溴氰菊酯抗性家蝇各 2 0只 ,在所有抗性家蝇的钠离子通道基因中均扩增出特定大小基因片段 ( 183bp) ,表明基因发生了抗性突变。而在所有敏感家蝇的钠通道基因中均未扩增出该基因片段 ,表明未发生基因突变。结论 PCR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昆虫拟除虫菊酯抗性的检测 ,为早期监测昆虫对拟除虫菊酯的抗药性提供了快速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拟除虫菊酯 抗药性 分子生物学 钠离子通道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SjCa8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吕志跃 杨琳琳 +9 位作者 胡旭初 周何军 王丽 张双民 孙希 胡斐 郑焕欣 曹爱莲 余新炳 吴忠道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8-481,共4页
目的表达和纯化日本血吸虫钙结合蛋白(SjCa8),研究其免疫学特征。方法重组质粒pET32a (+)-SjCa8经诱导表达后,获取纯化蛋白SjCa8,利用ELISA、Western-blot和动物保护性实验检测SjCa8的免疫学特征。结果成功获取了纯化蛋白SjCa8,该蛋白... 目的表达和纯化日本血吸虫钙结合蛋白(SjCa8),研究其免疫学特征。方法重组质粒pET32a (+)-SjCa8经诱导表达后,获取纯化蛋白SjCa8,利用ELISA、Western-blot和动物保护性实验检测SjCa8的免疫学特征。结果成功获取了纯化蛋白SjCa8,该蛋白能免疫识别血吸虫感染小鼠血清和血吸虫病患者血清。SjCa8免疫Balb/c小鼠可获得较高滴度的特异性抗体,诱导宿主产生35.31%的减虫率和35.68%的减卵率。结论纯化蛋白SjCa8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具有作为血吸虫病免疫诊断和疫苗候选分子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 日本 钙结合蛋白 重组 免疫学试验
下载PDF
机会致病原虫动物模型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瑞琳 曹爱莲 +4 位作者 郑小英 何蔼 潘实清 梁炽 吴忠道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76-177,193,共3页
目的探讨机会性致病原虫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卡氏肺孢子虫为机会致病原虫的代表虫种,Wistar大鼠为实验动物。实验课中给实验动物口服免疫抑制剂,学生按时观察实验动物的生理状态变化,并称体重后记录。至第3周取卡氏肺孢子... 目的探讨机会性致病原虫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卡氏肺孢子虫为机会致病原虫的代表虫种,Wistar大鼠为实验动物。实验课中给实验动物口服免疫抑制剂,学生按时观察实验动物的生理状态变化,并称体重后记录。至第3周取卡氏肺孢子虫肺组织匀浆,经右胸注入部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体内。第6周解剖大鼠观察肺部病理变化,并取肺组织制片检查病原体。结果实验组大鼠口服免疫抑制剂醋酸地塞米松,5周后一般状态较差,有明显的脱毛,咳喘等现象;体重由原来的160~180g下降至120~140g;肺组织印片查到卡氏肺孢子虫。对照组大鼠在实验过程中体重逐渐增加,由原来的160~180g增至190~210g;一般情况良好,肺印片镜检未发现卡氏肺孢子虫。学生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了观察和检查结果,对机会性致病原虫的致病特点有深刻认识。结论有效的实验操作是保证教学质量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致病原虫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华支睾吸虫组织蛋白酶Cathepsin L1样基因全长序列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旭初 李艳文 +3 位作者 徐劲 胡凤玉 赵俊红 余新炳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7期508-513,共6页
目的预测华支睾吸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中cs002d09号EST序列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及编码蛋白的应用前景。方法利用NCBI和ExPaSy等生物信息学网站在线分析工具和Vector NTIsuite及PcGene等软件包,分析华支睾吸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中cs002d09号... 目的预测华支睾吸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中cs002d09号EST序列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及编码蛋白的应用前景。方法利用NCBI和ExPaSy等生物信息学网站在线分析工具和Vector NTIsuite及PcGene等软件包,分析华支睾吸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中cs002d09号EST序列及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与功能特征。结果BLASTx分析该ESF序列是组织蛋白酶Cathepsin L1的同源基因,全序列长为1458bp,包含完整的编码区80~1191,编码371个氨基酸,前18个氨基酸是分泌信号肽,蛋白的理化性质较稳定。该蛋白有2个空间构象相对独立功能域:N端的抑制功能域和C端的活性功能域,抑制功能域含有3个线性B细胞抗原表位,同源性较低;C端活性功能域同源性较高,Cys177,His318和Asn338组成催化中心,位于底物结合裂缝的底部。结论华支睾吸虫Cathepsin Ll基因与多个物种的Cathepsin L1基因同源,编码蛋白可能是重要的虫体分泌排泄抗原成分,在华支睾吸虫病的免疫诊断和疫苗研究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 CATHEPSIN L1 生物信息学 免疫诊断 疫苗
下载PDF
2690名献血员血清学检测指标的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叶冬青 郝加虎 +1 位作者 黄芬 余新炳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4-456,共3页
目的 了解合格献血员其它常见病原体的感染状况 ;为提高血液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ELISA法检测HAV -IgM、抗 -HBc、HBeAg和抗 -HBe;用EIA法检测抗 -EBVIgA、抗 -HCMV ,用间接血凝法检测弓形虫。结果 第一阶段研究中 ,HAV、HBeAg... 目的 了解合格献血员其它常见病原体的感染状况 ;为提高血液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ELISA法检测HAV -IgM、抗 -HBc、HBeAg和抗 -HBe;用EIA法检测抗 -EBVIgA、抗 -HCMV ,用间接血凝法检测弓形虫。结果 第一阶段研究中 ,HAV、HBeAg、抗 -HBe、抗 -HBc、HCMV、EBV ,弓形虫 7项中至少有一项阳性者为30 7% ,第二阶段HBeAg、抗 -HBe、抗 -HBc、HCMV、EBV 5项中至少有 1项阳性者为 4 3 2 %。表明献血员血液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HAV、HBV、HCMV、EBV、弓形虫的感染。结论 对于献血员除要检测常规项目外 ,有必要检测HBeAg、抗 -HBc、抗 -HCMV、抗 -EBV和弓形虫抗体等血清学指标 ,特别是对输给孕妇、免疫功能低下者、婴幼儿、恶性肿瘤、器官移植患者的血液 ,以减少输血后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员 血清学 检测指标
下载PDF
Toll样受体与寄生原虫感染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斌 詹希美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195-198,共4页
Toll样受体为机体的一种模式识别受体,可识别外来病原体的结构成分以及病原相关的分子模式,提示外来病原体的存在,激发机体的天然免疫系统发挥抗感染作用,并影响机体获得性免疫的发生、发展。在寄生原虫的感染中,Toll样受体同样发挥着... Toll样受体为机体的一种模式识别受体,可识别外来病原体的结构成分以及病原相关的分子模式,提示外来病原体的存在,激发机体的天然免疫系统发挥抗感染作用,并影响机体获得性免疫的发生、发展。在寄生原虫的感染中,Toll样受体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Toll样受体和原虫感染关系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原虫病的检测、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病原相关的分子模式 天然免疫 寄生原虫感染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p50亲免素基因的扩增及其免疫学特性
16
作者 李孜 余新炳 +2 位作者 吴忠道 徐劲 胡旭初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目的扩增日本血吸虫(Sj)p50亲免素(IP)基因全长cDNA和DNA序列,进行原核克隆和研究其免疫学特性。方法从Sj成虫RNA中RT-PCR扩增Sjp50亲免素基因完整的编码阅读框,从Sj成虫基因组中扩增其DNA序列,对其cDNA序列和DNA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寻找... 目的扩增日本血吸虫(Sj)p50亲免素(IP)基因全长cDNA和DNA序列,进行原核克隆和研究其免疫学特性。方法从Sj成虫RNA中RT-PCR扩增Sjp50亲免素基因完整的编码阅读框,从Sj成虫基因组中扩增其DNA序列,对其cDNA序列和DNA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内含子。将其cDNA序列克隆入pET30a(+)体中,原核表达并纯化表达产物,Western-blot比较重组蛋白与Sj体内相应天然蛋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间接免疫荧光法对p50亲免素进行组织定位。结果Sjp50IP基因DNA序列与cDNA相比,有6个内含子;重组p50IP与Sj体内的天然蛋白具有相同的免疫学特性,该蛋白位于Sj成虫的被膜上。结论成功扩增得到了Sjp50IP基因的全长编码区的cDNA序列和DNA序列,其DNA序列中有6个内含子;重组Sjp50IP的免疫学特性支持将该基因作为疫苗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中国大陆株 p50亲免素 免疫学特性
下载PDF
棉子酚、吡喹酮、蒿甲醚对重组日本血吸虫乳酸脱氢酶的作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吕刚 胡旭初 +5 位作者 黄灿 谢红艳 徐劲 陈守义 吴忠道 余新炳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01-405,共5页
目的检测棉子酚、吡喹酮、蒿甲醚对重组日本血吸虫乳酸脱氢酶(rSjLDH)活性的影响。方法在已建立的rSjLDH标准酶活性测定体系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棉子酚(0~0.10mmol/L)、吡喹酮(0~0.20mmol/L)及蒿甲醚(0~0.10mmol/L),以相应药物溶剂... 目的检测棉子酚、吡喹酮、蒿甲醚对重组日本血吸虫乳酸脱氢酶(rSjLDH)活性的影响。方法在已建立的rSjLDH标准酶活性测定体系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棉子酚(0~0.10mmol/L)、吡喹酮(0~0.20mmol/L)及蒿甲醚(0~0.10mmol/L),以相应药物溶剂作对照,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对rSjLDH活性的影响。用SPSS13.0软件统计结果,计算药物对酶活性的相对抑制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0.04mmol/L棉子酚对rSjLDH催化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及乳酸氧化为丙酮酸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59.1%和34.4%(P<0.01),0.10mmol/L棉子酚分别为91.3%和89.1%(P<0.01);0.06mmol/L吡喹酮分别为5.77%和41.4%(P<0.05),0.20mmol/L吡喹酮分别为83.8%和72.2%(P<0.01)。0.10mmol/L蒿甲醚对rSjLDH则无抑制作用(P>0.05)。结论棉子酚及吡喹酮对rSjLDH活性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SjLDH可能是吡喹酮的分子靶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乳酸脱氢酶 重组蛋白 棉子酚 吡喹酮 蒿甲醚
下载PDF
广州市褐云玛瑙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孟锦绣 詹希美 +9 位作者 程梅 梁瑜 李素丽 甘明 徐贵峰 李卓雅 余细勇 蒋文玲 李运雄 何蔼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1-194,共4页
目的对广州市褐云玛瑙螺(Achatina fulica)感染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第Ⅲ期幼虫的情况进行调查和比较,填补广州市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分别于2000年7月和2004年7月对广州市天河区、海珠区和越秀区... 目的对广州市褐云玛瑙螺(Achatina fulica)感染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第Ⅲ期幼虫的情况进行调查和比较,填补广州市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分别于2000年7月和2004年7月对广州市天河区、海珠区和越秀区褐云玛瑙螺进行采样收集,消化法分离第Ⅲ期幼虫,计算感染率和感染度并与过去及国内其它地区进行比较,用灌胃法构建大鼠和小鼠动物模型,检测脑部和心肺晚期虫体。结果广州市褐云玛瑙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2000年为44.2%(57/129),感染度401条/螺,而2004年为27.3%(33/121),感染度为72条/螺,2次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χ2=7.5,P<0.01),各区褐云玛瑙螺的感染率差异较大,最高达65.9%。褐云玛瑙螺的感染率与其螺重呈正比。用分离的第Ⅲ期幼虫构建了小鼠和大鼠动物模型,分别从脑部和心肺检出较晚期虫体。结论广州市褐云玛瑙螺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和感染度2004年较2000年有明显下降,2004年感染率低于曾发生过广州管圆线虫病暴发流行的地区;小鼠适于构建广州管圆线虫第Ⅳ、Ⅴ期模型,大鼠适于构建第Ⅴ期和成虫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褐云玛瑙螺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白蚊伊蚊经卵传递登革2型病毒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宋秀玲 黄炯烈 +3 位作者 郑小英 吴瑜 王玲 潘实清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证明白蚊伊蚊亲代能够经卵传递登革2型病毒给子代,并且在传递过程中病毒毒力呈逐渐增强趋势。方法采用套式PCR分批检测感染雌蚊的子一代至子四代卵内登革病毒结合C6/36细胞培养分离病毒及TCID50法滴定病毒滴度。结果白蚊伊蚊能经卵... 目的证明白蚊伊蚊亲代能够经卵传递登革2型病毒给子代,并且在传递过程中病毒毒力呈逐渐增强趋势。方法采用套式PCR分批检测感染雌蚊的子一代至子四代卵内登革病毒结合C6/36细胞培养分离病毒及TCID50法滴定病毒滴度。结果白蚊伊蚊能经卵传递DEN-2,至少可传四代以上;且在传代中病毒毒力有增强的趋势。结论实验证明白蚊伊蚊对登革2型病毒有较大的媒介效能,且在维持登革病毒的自然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蚊伊蚊 登革2型病毒 经卵传递 登革病毒毒力
下载PDF
华支睾吸虫成虫全长基因表达文库的构建和基因表达谱的建立 被引量:20
20
作者 徐劲 胡旭初 +4 位作者 应康 吴忠道 陈守义 谢毅 余新炳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3-386,393,共5页
目的 获得尽可能多的华支睾吸虫UNIGENE及全长基因 ,建立成虫基因表达谱 ,为华支睾吸虫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的规律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构建 pBluescriptⅡSK全长cDNA质粒文库 ,先对 5’端进行随机EST大量测序 ,生物信息... 目的 获得尽可能多的华支睾吸虫UNIGENE及全长基因 ,建立成虫基因表达谱 ,为华支睾吸虫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的规律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构建 pBluescriptⅡSK全长cDNA质粒文库 ,先对 5’端进行随机EST大量测序 ,生物信息分析后归并UNIGENE ,并对归并的结果进行了 3’端的序列测定 ,根据 3’端测序结果 ,再次进行UNI GENE归并 ,对能够拼接上的克隆进行了序列拼接。对预测为完整基因且未测通的序列 ,进行了引物设计 ,walking反应测序 ,将得到的UNIGENE用点样法制备基因芯片。结果 获得 5’端有效EST序列 4 0 6 6个 ,测序结果UNIGENE分析 ,归并获得1775个UNIGENE ,5’端预测的全长基因为 377个。共获得测通的cDNA序列 2 77个 ,其中全长基因 198个。目前制备的华支睾成虫基因表达谱芯片含有 1775个基因。结论 所构建的华支睾吸虫成虫全长cDNA文库质量较好 ,采用的技术路线获取全长基因建立基因表达谱的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 基因表达谱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