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未分化疾病如何与全科医学同频共振? 被引量:6
1
作者 潘琦 任菁菁 +9 位作者 张萌 尹朝霞 何权 姚晨姣 吴静怡 李开军 杨凯超 徐佳玙 朱兰 王箴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3877-3883,共7页
我国全科医学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与国际全科医学发展水平间仍存在差距,这种差距尤为体现在学科建设水平和高质量科研产出方面,故全科同仁需在反思中前行。基于此,本刊特开辟“问道全科”栏目,针对全科医学领域研究前沿及我国全科... 我国全科医学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与国际全科医学发展水平间仍存在差距,这种差距尤为体现在学科建设水平和高质量科研产出方面,故全科同仁需在反思中前行。基于此,本刊特开辟“问道全科”栏目,针对全科医学领域研究前沿及我国全科医学发展面临的热/难点问题组织专家开展研讨,以期助力全科医学行业发展。未分化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问题,作为健康“守门人”,在首诊时正确识别和科学处理常见未分化疾病是每位全科医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但当前全科医学领域工作者、研究者对未分化疾病的认识程度不一,针对未分化疾病的诊疗规范尚未形成,与未分化疾病相关的科学研究相对薄弱。因此,本期“问道全科”栏目特邀任菁菁教授作为版主,就“全科医学与未分化疾病管理”这一当前我国全科领域亟须优先解决的问题开展研讨,希望本次研讨可以激发出更加深入且具体的全科医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分化疾病 全科医学 教育 医学 科学研究 县域卫生发展 医患沟通
下载PDF
乳腺癌全科慢病管理模式的探讨
2
作者 金小岩 刘淑琼 罗淑娟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3年第3期238-241,251,共5页
目的建立综合医院有全科特色的乳腺癌全程管理流程,探索乳腺癌全科慢病管理模式。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乳腺癌诊治、管理相关文献,参考我院乳腺专科的疾病管理流程,构建适合全科的乳腺癌全程管理流程。结果流程第一步,通过危险因素查找,... 目的建立综合医院有全科特色的乳腺癌全程管理流程,探索乳腺癌全科慢病管理模式。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乳腺癌诊治、管理相关文献,参考我院乳腺专科的疾病管理流程,构建适合全科的乳腺癌全程管理流程。结果流程第一步,通过危险因素查找,进行个体化生活方式教育;第二步,治疗期间预防和治疗相关并发症、副作用、坚持规范治疗;第三步,出院后随访,预防复发、管理远期副作用、伴随疾病。结论体现全科理念的乳腺癌标准流程管理,有效实现了乳腺癌全人全程慢病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慢病管理 全科
下载PDF
肠-肺微生物群在免疫系统构建和调节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萌 杨正飞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1-179,共9页
微生物与人体免疫系统的互动一直是生物医学研究的焦点。新一代测序发现不仅肠道,呼吸道也存在着微生物群,且肠-肺微生物群之间通过免疫细胞及其活性因子等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网络。本综述旨在探讨肠道和肺部微生物群如何调节免疫应答... 微生物与人体免疫系统的互动一直是生物医学研究的焦点。新一代测序发现不仅肠道,呼吸道也存在着微生物群,且肠-肺微生物群之间通过免疫细胞及其活性因子等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网络。本综述旨在探讨肠道和肺部微生物群如何调节免疫应答,包括其在局部和全身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同时,解析肠-肺轴之间的免疫联系,对深入理解微生物在免疫系统的作用及探索新的疾病诊疗策略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呼吸道微生物 肠-肺轴 免疫系统 免疫应答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对非三阴型乳腺癌预后的影响
4
作者 吴文霞 张萌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4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份对非三阴型乳腺癌(non⁃TNBC)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30日本单位入院的新诊断的non⁃TNBC患者。收集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进行为期3年随访。Kaplan⁃Meier法探讨MS及其组份与患者生存预后...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份对非三阴型乳腺癌(non⁃TNBC)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30日本单位入院的新诊断的non⁃TNBC患者。收集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进行为期3年随访。Kaplan⁃Meier法探讨MS及其组份与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索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总入选194名患者,MS者有12人,非MS为168人(14人部分数据存在缺失)。MS组有2人死亡,3年生存率为81.8%;非MS组2人死亡,3年生存率为98.8%(P<0.05)。合并MS的患者死亡风险增高(HR=62.788,95%CI:1.342~2937.323,P<0.05)。同时合并高血压、血糖异常和血脂异常中的2项及以上的患者死亡风险比只存在一项或无异常的患者高(HR=23.397,95%CI:1.918~285.405,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增加非三阴型乳腺癌患者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非三阴型乳腺癌 预后
下载PDF
鸢尾素通过上调Wnt/β-catenin通路对肌少症小鼠的保护作用
5
作者 张璟璐 吴一平 +2 位作者 周文宇 郑慧婷 金奕安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29-533,共5页
目的探讨鸢尾素治疗肌少症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PF级野生C57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鸢尾素组、鸢尾素+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通路抑制剂组(鸢尾素+XAV939组),每组28只。采用抓力检测、抓绳时间及游泳实验检测各组小... 目的探讨鸢尾素治疗肌少症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PF级野生C57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鸢尾素组、鸢尾素+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通路抑制剂组(鸢尾素+XAV939组),每组28只。采用抓力检测、抓绳时间及游泳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行为学指标水平。比较各组腓肠肌湿重比;HE染色观察各组腓肠肌病理学形态改变。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Ⅰ)和通路相关蛋白(Wnt、β-catenin)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线粒体分裂融合相关基因动力相关蛋白1(Drp1)、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及视神经萎缩蛋白1(Opa1)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小鼠腓肠肌组织排列整齐,无炎症细胞浸润及水肿坏死情况;模型组小鼠腓肠肌组织结构受损严重,组织排列紊乱,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及肌纤维溶解情况;鸢尾素组小鼠腓肠肌组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鸢尾素+XAV939组与模型组相似。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抓力、Beclin1、LC3Ⅱ/Ⅰ、Drp1 mRNA、Wnt、β-catenin表达降低(P<0.05),抓绳和游泳时间、腓肠肌湿重比减少(P<0.05),Mfn2、Opa1 mRNA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鸢尾素组上述指标得以递转(P<0.05);与鸢尾素组相比,鸢尾素+XAV939组上述指标变化同模型组趋势(P<0.05)。结论鸢尾素可能通过上调Wnt/β-catenin通路改善肌少症小鼠自噬,促进线粒体分裂,抑制线粒体融合,从而起到一定的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素 WNT/Β-CATENIN通路 肌少症 小鼠
下载PDF
T淋巴细胞在脓毒症大鼠血清及肺部的分布特征
6
作者 赵继伟 陈彤桦 +2 位作者 麦皓尘 陈雪茹 张萌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5期443-448,共6页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在脓毒症大鼠血清及肺部的分布特征。方法2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24 h、Sham 48 h、脓毒症组(CLP)24 h和CLP 48 h。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建立脓毒症模型。分别在造模...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在脓毒症大鼠血清及肺部的分布特征。方法2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24 h、Sham 48 h、脓毒症组(CLP)24 h和CLP 48 h。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建立脓毒症模型。分别在造模后24、48 h留取各组大鼠外周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并进行CD3^(+)T及CD4^(+)T淋巴细胞流式检测。留取肺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并行肺损伤病理评分。结果与Sham组相应时间点比较,CLP组血清CD3^(+)T及CD4^(+)T淋巴细胞比例在CLP后24 h及48 h均减低(均P<0.05);Sham组和CLP组血清CD3^(+)及CD4^(+)T淋巴细胞在CLP后48 h较24 h均有不同程度增生,但CLP组增生程度较Sham组减低(均P<0.05)。与Sham 24 h比较,CLP 24 h大鼠BALF中CD3^(+)及CD4^(+)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减低(均P<0.05);与CLP 24 h比较,CLP 48 h BALF中CD3^(+)及CD4^(+)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病理观察显示,各组大鼠均有不同程度肺损伤改变,CLP 24 h组大鼠肺损伤评分更高(P<0.05),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间质充血水肿、肺泡出血等改变。结论大鼠血清及肺部T淋巴细胞在脓毒症中后期增生被抑制;血清CD3^(+)及CD4^(+)T淋巴细胞水平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肺组织水平;脓毒症肺脏损伤情况越重,BALF中T淋巴细胞增生趋于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大鼠 肺泡灌洗液 T淋巴细胞 CD3^(+) CD4^(+)
下载PDF
基线老年营养风险指数对糖尿病足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血管腔内治疗后临床结局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吴文霞 陈桂珊 +3 位作者 刘兴州 尤丽丽 刘丹 严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6期4496-4501,4508,共7页
背景目前接受下肢血管腔内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的死亡率仍较高,预后较差。利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评估的营养不良对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GNRI评估的基线营养不良对糖尿病足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血管... 背景目前接受下肢血管腔内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的死亡率仍较高,预后较差。利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评估的营养不良对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GNRI评估的基线营养不良对糖尿病足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血管腔内治疗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足合并下肢动脉病变并接受下肢血管腔内治疗的9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随访2年。根据患者的营养状态即GNRI将95例患者分为三组:营养正常组(43例)、轻度营养不良组(31例)、中-重度营养不良组(21例)。收集患者的基线GNRI和其他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体质指数(BMI)、合并疾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足分级、血压(收缩压、舒张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红蛋白、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HbA_(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白蛋白、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临床结局主要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次要终点事件为大截肢。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讨糖尿病足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95例糖尿病足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中营养不良52例(54.7%)。三组患者BMI、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血红蛋白、TG、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内16例患者死亡,其中10例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5例患者接受了大截肢手术治疗。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营养正常组、轻度营养不良组、中-重度营养不良组2年生存率分别为92.1%、75.6%、50.1%;三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χ^(2)=10.812,P=0.004)。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NRI≤98是糖尿病足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3.937,95%CI(1.070,13.942),P=0.037〕。结论营养正常(GNRI>98)患者2年生存率高于营养不良(GNRI≤98)患者;基于GNRI评估的营养不良可能是接受血管内治疗的糖尿病足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评估和调节此类患者营养状态可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 营养不良 下肢动脉病变 血管腔内治疗 临床结局 生存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线血脂水平对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吴文霞 张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6期3316-3322,共7页
背景血脂异常是乳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目前研究发现血脂代谢水平还可能与乳腺癌分期、病理特点、无病生存期(DFS)及总生存期(OS)紧密相关,但多项研究结果存在争议。目的探讨基线血脂代谢水平对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2... 背景血脂异常是乳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目前研究发现血脂代谢水平还可能与乳腺癌分期、病理特点、无病生存期(DFS)及总生存期(OS)紧密相关,但多项研究结果存在争议。目的探讨基线血脂代谢水平对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2021年3月检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电子病历系统中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202例,均无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病史。收集其一般资料〔包括年龄、绝经状态、高血压史、体质指数(BMI)〕;空腹血标本检验血糖、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E(APO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病理结果包括肿瘤大小(T分期)、淋巴结转移(N分期)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组织分级。将患者按照肿瘤分期进行分组,即乳腺癌分期Ⅰ~Ⅱ期为组1,Ⅲ期为组2。记录患者DFS和OS。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DFS和OS的生存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血脂对乳腺癌OS及DFS的影响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结果组2 TG水平高于组1,而HDL-C水平低于组1(P<0.05)。TG和HDL-C预测肿瘤分期Ⅲ期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39 mmo/L〔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26,95%CI(0.562,0.690)〕和1.14 mmol/L〔AUC为0.599,95%CI(0.531,0.668)〕。TG≥1.39 mmol/L和HDL-C<1.14 mmol/L患者Ⅲ期比例高于TG<1.39 mmol/L和HDL-C≥1.14 mmol/L者(P<0.05)。TG≥1.39 mmol/L患者淋巴结转移比例高于TG<1.39 mmol/L者(P<0.05)。HDL-C<1.14 mmol/L患者肿瘤T分期高于HDL-C≥1.14 mmol/L者(P<0.05)。HDL-C≥1.14 mmol/L患者总生存率(98.1%)高于HDL-C<1.14 mmol/L患者(90.9%)(χ2=4.669,P=0.031);HDL-C<1.14 mmol/L患者无病生存率(77.4%)低于HDL-C≥1.14 mmol/L患者(89.8%)(χ2=3.859,P=0.049)。矫正绝经状态、BMI、血压和血糖水平后,基线HDL-C<1.14 mmol/L为复发转移〔HR=2.907,95%CI(1.024,8.255),P=0.045〕和死亡〔HR=8.718,95%CI(1.148,66.198),P=0.036〕的影响因素。结论HDL-C<1.14 mmol/L是非三阴性乳腺癌临床预后差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非三阴性乳腺癌 三阴性乳腺癌 无病生存 总生存期 血脂水平 预后
下载PDF
SLC7A11在KRAS突变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张萌 刘旭明 +1 位作者 麦皓尘 曾志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3125-3128,3134,共5页
目的了解SLC7A11在KRAS突变胰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并探讨其与胰腺癌分化、转移、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入住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手术病理确诊为胰腺癌、完成了KRAS基因检测且具备完整临床资料及... 目的了解SLC7A11在KRAS突变胰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并探讨其与胰腺癌分化、转移、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入住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手术病理确诊为胰腺癌、完成了KRAS基因检测且具备完整临床资料及后续随访条件的54例患者,其中KRAS突变27例,设为实验组;无KRAS突变27例,设为对照组。全部病例均检测手术病理组织的SLC7A11表达,并收集其一般情况、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疾病分期及生存期临床资料。比较两组胰腺癌SLC7A11表达的阳性率,并采用卡方检验分析SLC7A11的表达与上述研究因素的关系。结果KRAS突变胰腺癌肿瘤组织中的SLC7A11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2),且其与SLC7A11的阳性表达与更晚的疾病分期(P<0.001)、更差的组织学分级(P=0.003)、更多的淋巴结转移(P=0.038)、更短的生存期(P<0.001)相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KRAS突变的胰腺癌组织的SLC7A11阳性表达率高,对于基因检测提示KRAS突变的病例应进一步检测SLC7A11的表达;SLC7A11的阳性表达与更差的疾病预后相关,SLC7A11抑制剂极可能是胰腺癌的潜在靶向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SLC7A11 KRAS SLC7A11抑制剂
下载PDF
2019冠状病毒病相关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婷 张璟璐 江山平 《临床肺科杂志》 2021年第6期811-814,830,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s 2019,COVID-19)疫情形势严峻。根据WHO的数据,截止至2021年2月22日,全球已有超过1.1亿确诊的COVID-19病例,超过251万人死于COVID-19及其并发症,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s 2019,COVID-19)疫情形势严峻。根据WHO的数据,截止至2021年2月22日,全球已有超过1.1亿确诊的COVID-19病例,超过251万人死于COVID-19及其并发症,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继发感染等[1]。重型/危重型COVID-19病例通常合并严重的基础疾病,治疗过程中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机械通气等措施,均导致继发真菌感染的风险增加。因此,临床应高度警惕COVID-19继发真菌感染。2020年1月我国学者首次报道COVID-19合并真菌感染:99例COVID-19患者中有4例痰标本/气管内吸出物真菌培养阳性,其中1例培养出黄曲霉菌[2]。但目前对COVID-19相关侵袭性肺曲霉菌病(COVID-19 associated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CAPA)的认识有限,因此,本文对近来国内外报道的CAPA的发病率、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等进行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感染 冠状病毒病 免疫调节剂 黄曲霉菌 继发真菌感染 糖皮质激素 危重型 系统综述
下载PDF
不同肺功能状态下多发肠息肉老年患者进行无痛肠镜的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根保 张萌 +4 位作者 彭学强 朱小兵 欧阳赋斌 郑少康 吴论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9年第3期365-368,共4页
目的探讨简易肺功能测定对老年无痛肠镜下多发息肉切除的评估意义。方法行肠镜息肉切除并能配合简易肺功能测定的老年患者180例,根据术前肺功能检测结果将其分为肺功能正常组A(n=108)108例、肺功能轻中度异常组B组(n=47)及肺功能重度异... 目的探讨简易肺功能测定对老年无痛肠镜下多发息肉切除的评估意义。方法行肠镜息肉切除并能配合简易肺功能测定的老年患者180例,根据术前肺功能检测结果将其分为肺功能正常组A(n=108)108例、肺功能轻中度异常组B组(n=47)及肺功能重度异常组C组(n=25)。比较给药前(T1)、置入肠镜时(T2)、治疗开始10min(T3)、退镜时(T4)、离开手术室(T5)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及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后恢复室(PACU)的停留时间、术中麻黄碱、阿托品、丙泊酚的应用量,不良反应,包括呼吸抑制、低血压、体动等。结果T2与T1时点比较,A组和B组患者MAP、SpO2和HR降低,C组患者时点MAP、SpO2、HR及RR均降低(P<0.05);在T2、T3时间点C组显著低于A组和/或B组(P<0.01);与A、B组比较,C组患者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延长(P<0.01);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应用血管活性药比较,C组患者与A、B组比较,血压下降、呼吸抑制发生率升高,阿托品、麻黄素使用增加(P<0.01)。结论简易肺功能测定对老年无痛肠镜下多发息肉切除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重度肺功能不全患者行无痛肠镜下息肉切除术不良反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功能测定 老年 肠镜
下载PDF
31例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分析
12
作者 金小岩 覃延翔 +1 位作者 刘淑琼 吴畏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年第5期547-550,共4页
目的总结本院收治的来自华南地区男性乳腺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为男性乳腺癌的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0日来我院诊治的乳腺癌的男性病人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31例患者平均年龄55.87±2.22岁,超重、... 目的总结本院收治的来自华南地区男性乳腺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为男性乳腺癌的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0日来我院诊治的乳腺癌的男性病人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31例患者平均年龄55.87±2.22岁,超重、肥胖人数占比为41.9%,77.4%病理类型为浸润导管癌,90.3%激素受体表达阳性,治疗上均行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术,并与内分泌治疗、放化疗综合应用,5年生存率为80.6%。结论就当前31例来自华南的男性乳腺患者而言,年纪较轻(中位年龄56岁)及肥胖可能是其临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乳腺癌 回顾性研究 临床特点
下载PDF
伴有心房颤动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3例临床分析
13
作者 张萌 曾志芬 周天恩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9年第5期548-551,共4页
目的分析13例伴有心房颤动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AMAE)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近十年住院的心房颤动并发AMA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检索到150006例心房颤动患者,有13例发生了AMAE... 目的分析13例伴有心房颤动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AMAE)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近十年住院的心房颤动并发AMA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检索到150006例心房颤动患者,有13例发生了AMAE,占比0.087%;其中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46~87岁,平均(65.5±5.3)岁。共检索到AMAE患者41例,其中伴有房颤者占比31.7%(13/41)。13例患者均以腹痛为首发症状,早期体征不明显,检验指标无特异性提示,由就诊到确诊的平均时间为47.9小时。13例患者总死亡率为46.15%(6/13),其中8人接受手术治疗,死亡3人;5人保守治疗,死亡3人。13例患者中仅2人服用抗凝药物,1人为华法令,1人为拜瑞妥,但凝血指标均未达标。结论 AMAE是房颤的少见并发症,但房颤是AMAE的重要危险因素;发病年龄大、体征和检验指标缺乏特异性导致临床诊断周期长、死亡率高。及时完善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检查尽早确诊、准确判断病情作出恰当的治疗决策、规范应用抗凝药物是降低伴有房颤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心房颤动 抗凝
下载PDF
ALP、肿瘤标志物和免疫炎症指标对乳腺癌骨转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雪玲 李青 +1 位作者 许永潜 蔡贞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92-601,共10页
目的:探讨碱性磷酸酶(ALP)、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53、CYFRA21-1)和炎症免疫指标(NLR、PLR、LMR、SII、SIRI)在乳腺癌骨转移风险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初次确诊的乳腺癌患者... 目的:探讨碱性磷酸酶(ALP)、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53、CYFRA21-1)和炎症免疫指标(NLR、PLR、LMR、SII、SIRI)在乳腺癌骨转移风险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初次确诊的乳腺癌患者150例,其中发生骨转移的患者50例,未出现骨转移的患者100例。收集患者治疗前的临床资料及血清ALP、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53、CYFRA21-1)和外周血炎症免疫指标(NLR、PLR、LMR、SII、SIRI)检测结果,比较出现与未出现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各指标的差异。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各指标与乳腺癌骨转移分级的相关性。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有效的指标,以预测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各个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乳腺癌骨转移组与非骨转移组的组织学分类、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内脏转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骨转移组的ALP、CEA、CA125、CA153、CYFRA21-1、NLR、PLR、SII、SIRI水平显著高于乳腺癌非骨转移组,而LMR水平明显低于乳腺癌非骨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CEA、CA125、CA153、CYFRA21-1、NLR、PLR、SII、SIRI水平均与乳腺癌骨转移分级呈正相关(P<0.05),而LMR水平与乳腺癌骨转移分级呈负相关(P<0.05)。内脏转移,ALP、CEA、CYFRA21-1及NLR升高是乳腺癌骨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ALP、CEA、CYFRA21-1和NLR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4、0.746、0.845和0.718,4项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0.915)大于其他单一指标,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0%和89.0%。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LP、CEA、CYFRA21-1和外周血NLR水平在乳腺癌骨转移的风险预测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可协助早期发现和判断乳腺癌患者的骨转移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骨转移 碱性磷酸酶(ALP) 肿瘤标志物 免疫炎症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