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坦度螺酮治疗伴有焦虑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熊小强 陈焕清 +1 位作者 李楚强 陈其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22期3273-3275,共3页
目的观察坦度螺酮治疗伴有焦虑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消化专科门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以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ASA)进行筛选,积分达50分以上的57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予曲美布丁... 目的观察坦度螺酮治疗伴有焦虑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消化专科门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以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ASA)进行筛选,积分达50分以上的57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予曲美布丁加潘妥拉唑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共治疗6周。根据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和ASA积分变化判断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2%。结论坦度螺酮治疗伴有焦虑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度螺酮 功能性消化不良 焦虑
下载PDF
内科医师培训中虚拟病例联合Semina教学法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赖宇 梁伟玲 +1 位作者 叶义标 张殷殷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35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虚拟病例联合Seminar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6月在本院消化内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40名住院医师,由计算机编号,按照单双数分为两组各20名,对照组(n=20)实施传统教学,观察组(n=20)... 目的探讨虚拟病例联合Seminar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6月在本院消化内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40名住院医师,由计算机编号,按照单双数分为两组各20名,对照组(n=20)实施传统教学,观察组(n=20)实施虚拟病例联合Seminar教学法,比较两组考核成绩评分、调查问卷反馈。结果观察组各项考核成绩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调查问卷反馈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实施虚拟病例联合Seminar教学法,可明显改善住院医师专业知识掌握情况以及临床操作技巧,提高其对培训方法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科 虚拟病例 SEMINAR教学法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考核成绩评分 调查问卷反馈结果 教育
下载PDF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儿的临床与内镜特点分析
3
作者 黄花荣 钟英强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UGH)患儿的临床特点和内镜表现。方法:分析65例急性UGH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UGH以学龄前及学龄期男孩多见,以黑便、呕血及腹痛为主要表现,可并发幽门梗阻和出血性休克,常见的诱因为应激和服用非甾体消炎...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UGH)患儿的临床特点和内镜表现。方法:分析65例急性UGH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UGH以学龄前及学龄期男孩多见,以黑便、呕血及腹痛为主要表现,可并发幽门梗阻和出血性休克,常见的诱因为应激和服用非甾体消炎药,主要的病因为应激、消化性溃疡和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放射性核素计算机断层扫苗(ECT)诊断的阳性率为17%,钡餐为63%,而胃镜可达90%。内镜主要表现为胃窦及十二指肠球部的活动性炎症或溃疡,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率为9%。结论:急性UGH患儿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和内镜表现,胃镜对活动性出血和病因的诊断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临床特点 内镜表现 儿童
下载PDF
tRNA来源的非编码小RNA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蓝偲桦 屈均池 张世能 《胃肠病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35-239,共5页
转移核糖核酸(tRNA)来源的非编码小RNA(tsRNAs)由成熟或前体tRNA在不同位点特异性剪切生成,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转录组,是一类新的基因表达调控分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tsRNAs参与应激反应、蛋白质翻译、核糖体生物合成以及... 转移核糖核酸(tRNA)来源的非编码小RNA(tsRNAs)由成熟或前体tRNA在不同位点特异性剪切生成,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转录组,是一类新的基因表达调控分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tsRNAs参与应激反应、蛋白质翻译、核糖体生物合成以及调节免疫反应等生理和病理过程,其表达失调与人类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本文就tsRNAs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核糖核酸 非编码小RNA 消化系统肿瘤 诊断
下载PDF
胃大弯侧外生性浆膜层下钙化性纤维性肿瘤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常琰 王修远 +4 位作者 胡玉秋 陈广成 李森茂 金少文 罗兴喜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3期385-388,共4页
钙化性纤维性肿瘤(calcifying fibrous tumor,CFT)是一种以钙化、沙砾小体等为特征性表现的良性间充质病变,其主要成分为胶原化的纤维结缔组织。CFT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相对好发于女性,其发病部位有胸膜、胃肠道、纵隔、心脏、肺部、颈... 钙化性纤维性肿瘤(calcifying fibrous tumor,CFT)是一种以钙化、沙砾小体等为特征性表现的良性间充质病变,其主要成分为胶原化的纤维结缔组织。CFT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相对好发于女性,其发病部位有胸膜、胃肠道、纵隔、心脏、肺部、颈部、背部、腹股沟、四肢等。其中发生于胃部的病例较少,以病例报道为主。目前对胃CFT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以及治疗和预后的探索也并不深入。本例胃CFT的特殊性在于肿瘤发生在胃体大弯侧浆膜层下,并呈外生性发展,与胃壁间有蒂相连,早期可能不在胃囊内形成明显隆起,难以被常规胃镜检查检出,与目前报道较多的内生性CFT有明显区别。本病例报道能为具有类似临床表现的胃CFT患者的诊断方向及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提示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性纤维性肿瘤 外生性 浆膜层下
下载PDF
难治性克罗恩病肛瘘合并严重感染的成功管理经验总结(1例报告)
6
作者 阮剑敏 李永洁 +1 位作者 林洁梅 刘莉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4年第3期199-205,共7页
目的总结1例克罗恩病肛瘘合并肛周脓肿的重症患者的治疗与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内科收治1例克罗恩病肛瘘合并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患者经内科治疗与护理65天后情况好转出院。结论克罗恩病合... 目的总结1例克罗恩病肛瘘合并肛周脓肿的重症患者的治疗与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内科收治1例克罗恩病肛瘘合并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患者经内科治疗与护理65天后情况好转出院。结论克罗恩病合并肛瘘、肛周脓肿,临床治疗棘手,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多学科联合治疗及个体化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肛瘘 肛周脓肿 肛瘘冲洗
下载PDF
基于竞争风险模型探索术前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比值在胃癌中的预后价值
7
作者 马明哲 袁庶强 闵筱辉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4年第6期347-353,共7页
背景胆红素,尤其是间接胆红素,除了作为一种代谢废物外,由于其内在的抗氧化特性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也有一定影响。胆红素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在许多肿瘤中已有相应研究报道,但其在胃癌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方法回顾性地收集2008~2023年在中山... 背景胆红素,尤其是间接胆红素,除了作为一种代谢废物外,由于其内在的抗氧化特性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也有一定影响。胆红素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在许多肿瘤中已有相应研究报道,但其在胃癌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方法回顾性地收集2008~2023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接受根治性或姑息性胃切除术的1245名胃癌患者,并使用Fine和Gray竞争风险模型评估临床病理因素和胆红素相关指标的预后意义。结果除了常规的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外,建立了一个新的预后指标,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ITR),以预测接受根治性或姑息性手术的胃癌患者预后。结果显示ITR大于0.69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HR=0.72,95%CI:0.61-0.84;P<0.01)。结论本研究表明术前ITR可作为胃癌患者新的预后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 胃癌 预后 竞争风险模型
下载PDF
血清中抗体水平检测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对了解患者免疫反应程度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黄秋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10-0114,共5页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7月我院疑似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90例;确定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为实验组,未感染者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血清抗体水平、细胞因子水平及免疫细胞计数的检测方法,以了解血清中抗体水平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免...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7月我院疑似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90例;确定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为实验组,未感染者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血清抗体水平、细胞因子水平及免疫细胞计数的检测方法,以了解血清中抗体水平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免疫反应程度。结果 两组间的基本情况不存在差异(P>0.05);实验组幽门螺杆菌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免疫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清中抗体水平检测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可更准确地了解患者免疫反应程度,从而提高感染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中抗体水平检测 幽门螺杆菌感染 患者免疫反应程度 应用价值 胃部感染。
下载PDF
瑞巴派特对阿司匹林诱导的小鼠小肠上皮屏障损伤的修复 被引量:12
9
作者 石柳 夏忠胜 +5 位作者 赖宇 王思仪 毕文婷 刘雨 于涛 陈其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69-1675,共7页
目的:探讨瑞巴派特能否通过促进肠道上皮屏障结构和功能的修复改善阿司匹林导致的小肠黏膜损伤。方法:本研究利用BALB/c小鼠,使用阿司匹林(200 mg·kg^(-1)·d^(-1))连续5 d灌胃的方法制作小肠损伤模型,并根据是否诱导小肠损伤... 目的:探讨瑞巴派特能否通过促进肠道上皮屏障结构和功能的修复改善阿司匹林导致的小肠黏膜损伤。方法:本研究利用BALB/c小鼠,使用阿司匹林(200 mg·kg^(-1)·d^(-1))连续5 d灌胃的方法制作小肠损伤模型,并根据是否诱导小肠损伤及接受瑞巴派特(320 mg·kg^(-1)·d^(-1))的处理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瑞巴派特对照组及瑞巴派特治疗组。通过透射电镜、免疫组化、q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在不同时点系统地观察瑞巴派特对阿司匹林所致的小鼠小肠黏膜损伤模型中小肠黏膜结构及屏障功能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阿司匹林所致的小肠黏膜损伤小鼠,经瑞巴派特(320 mg·kg^(-1)·d^(-1))连续5 d处理后,小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的损害明显减轻,小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ZO-1及occludin在mRNA及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环氧化酶2(COX-2)和增殖相关信号分子β-catenin、c-Myc的表达也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匀浆中前列腺素E_2浓度显著增加(P<0.05),而COX-1的表达在治疗组中无明显改变。同时,治疗组血清中的D-乳酸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瑞巴派特能够通过上调COX-2的表达,促进阿司匹林所致的小鼠小肠黏膜损伤的修复,改善肠屏障的结构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巴派特 阿司匹林 小肠黏膜损伤 Β-CATENIN 环氧化酶2
下载PDF
lncRNA-MALAT1通过靶向下调miR-570-3p促进胃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15
10
作者 侯婧瑛 凌辉 +3 位作者 金小岩 罗信 李楚强 王凌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45-2152,共8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lncRNA-MALAT1)是否可通过靶向下调微小RNA-570-3p(miR-570-3p)促进胃癌细胞增殖。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si-MALAT1组和si-MALAT1 NC组,其中空白对照组为单纯的SGC7...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lncRNA-MALAT1)是否可通过靶向下调微小RNA-570-3p(miR-570-3p)促进胃癌细胞增殖。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si-MALAT1组和si-MALAT1 NC组,其中空白对照组为单纯的SGC7901细胞株,si-MALAT1组和si-MALAT1 NC组分别转染lncRNA-MALAT1 siRNA及其阴性对照。MTS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RT-qPCR检测单纯的SGC7901细胞株培养不同时点的miR-570-3p及不同组别lncRNA-MALAT1和miR-570-3p的表达情况。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RegRNA预测获取lncRNA-MALAT1与miR-570-3p潜在的互补结合位点。将MALAT1及其突变体克隆到萤光素酶载体psiCHECK-2中,构建MALAT1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并采用酶切和测序方法鉴定psi CHECK-2-MALAT1载体是否构建成功。将MALAT1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分别与miR-570-3p模拟物、miR-570-3p抑制剂、miR-570-3p模拟物阴性对照、miR-570-3p抑制剂阴性对照在293T细胞中共转染,收集细胞后通过双萤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不同组别的萤光素酶活性,从而对lncRNA-MALAT1与miR-570-3p的靶向调节关系进行验证。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si-MALAT1NC组相比较,si-MALAT1组在不同时点(24、48和72 h)的A490值显著降低(P <0. 01)。在单纯的SGC7901细胞株中,随着时间的推移,miR-570-3p的表达量逐渐下降(P <0. 05)。si-MALAT1组lncRNA-MALAT1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miR-570-3p表达显著升高(P <0. 01)。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显示,与miR-570-3p模拟物阴性对照组相比,miR-570-3p模拟物组MALAT1野生型报告基因的萤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P <0. 01),而miR-570-3p抑制剂组MALAT1野生型报告基因的萤光素酶活性较miR-570-3p模拟物组明显增高(P <0. 01); miR-570-3p模拟物、miR-570-3p抑制剂、miR-570-3p模拟物阴性对照及miR-570-3p抑制剂阴性对照对MALAT1突变型的表达均无明显影响。结论:lncRNA MALAT1能够通过靶向结合并下调miR-570-3p促进胃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MALAT1 微小RNA-570-3p 胃癌 细胞增殖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抗体融合蛋白和美沙拉嗪对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疾病活动指数与组织损伤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新环 黄花荣 +2 位作者 钟英强 叶小研 王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84-789,共6页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抗体融合蛋白(TNFRⅡ-IgG)和美沙拉嗪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与组织损伤指数(TDL)的影响。方法:MSCs应用含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TN...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抗体融合蛋白(TNFRⅡ-IgG)和美沙拉嗪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与组织损伤指数(TDL)的影响。方法:MSCs应用含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TNBS/乙醇灌肠诱导SD大鼠结肠炎模型。81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15,A组)、结肠炎组(n=15,B组)、MSCs治疗1组(3×106MSCs,n=15,C组)、MSCs治疗2组(5×106MSCs,n=15,D组)、TNFRⅡ-IgG治疗组(n=6,E组)和美沙拉嗪治疗组(n=15,F组)。采用DAI描述大鼠的表现,大体CMDI描述肠道的肉眼下表现,TDI评价肠道组织学改变。结果:MSCs经过3次传代后可纯化。B组大鼠各时点DAI、CMDI和TDI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第6天除A组外各组大鼠评分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第9天C组、D组和F组各评分均低于B组(P<0.05),C组评分与D组无显著差异(P>0.05);第14天C、D、E和F组评分均低于B组(P<0.05),其中F组评分最高(P<0.05),E组次之(P<0.05),D组评分最低(P<0.05)。结论:MSCs、TNFRⅡ-IgG和美沙拉嗪灌肠液可显著改善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第14天的DAI、CMDI和TDI指标,其中效果最好的是MSCs,其次是TNFRⅡ-IgG,美沙拉嗪灌肠液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抗体融合蛋白 美沙拉嗪 炎症性肠病 大鼠
下载PDF
氟尿嘧啶类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小肠癌的回顾性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凌云 张乐 +9 位作者 邓燕明 王风华 冯芬 陈永昌 陈翠 王德深 李聪 安欣 徐瑞华 李宇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99-403,共5页
目的:小肠癌是一种少见的消化道肿瘤,多数患者初诊时已无法手术切除或出现远处转移,因此化疗在小肠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研究旨在评价FOLFOX和XELOX方案治疗晚期中国小肠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4年1月~2010年1月期间,在... 目的:小肠癌是一种少见的消化道肿瘤,多数患者初诊时已无法手术切除或出现远处转移,因此化疗在小肠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研究旨在评价FOLFOX和XELOX方案治疗晚期中国小肠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4年1月~2010年1月期间,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等3个中心所有接受过FOLFOX或XELOX方案化疗的34例晚期小肠癌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方案的有效率(RR),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以及化疗相关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病例34例,其中28例接受了FOLFOX治疗,6例接受了XELOX方案治疗。客观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分别为32.3%和61.7%。中位PFS和OS分别为6.3和14.2个月。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可耐受,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其中1~2级纳差(58.8%)、恶心(47.1%)、外周神经毒性(41.2%)是最常见的反应。结论:本研究在国内首次报道了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方案治疗晚期小肠癌疗效,结果显示FOLFOX或XELOX方案治疗晚期小肠癌安全有效,该方案仍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LFOX XELOX奥沙利铂 氟尿嘧啶晚期小肠癌化疗
下载PDF
应用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淘选大鼠CCR5膜外第一、二胞外环特异性结合的活性拮抗肽与初步鉴定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思雪 胡梅 +2 位作者 叶小研 黄花荣 钟英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25-1230,共6页
目的:利用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淘选与大鼠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膜外第一、二胞外环特异性结合的短肽,并鉴定其与CCR5的结合能力。方法:在蛋白质数据库中查得大鼠CCR5第一、二胞外环的氨基酸序列,合成相应的线性短肽作为淘选的靶分子... 目的:利用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淘选与大鼠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膜外第一、二胞外环特异性结合的短肽,并鉴定其与CCR5的结合能力。方法:在蛋白质数据库中查得大鼠CCR5第一、二胞外环的氨基酸序列,合成相应的线性短肽作为淘选的靶分子,利用噬菌体展示7肽文库进行3~4轮淘选,用ELISA法鉴定所选肽与靶分子的结合,并测定其与浓度的关系。结果:与CCR5第一、二胞外环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展示的短肽序列分别为GHWKVWL和HYIDFRW,ELISA鉴定呈阳性反应,且短肽与靶分子的结合具有浓度依赖性和可饱和性。结论: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成功获得了2条CCR5特异性结合的短肽,并在体外证明其可与CCR5第一、二胞外环具有结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趋化因子受体5 拮抗肽 噬菌体展示
下载PDF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神经阻滞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4
作者 周朴 陈乃招 +2 位作者 尧新华 鲁义 黎贤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075-2077,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标志和异感法来进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观察组采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坐... 目的观察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标志和异感法来进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观察组采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治疗前后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完成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逐渐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疗效综合评定观察组有效率为10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腰腿痛疗效显著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刺激仪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丛神经坐骨神经
下载PDF
文拉法辛缓释片与匹维溴铵治疗无明显情绪障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钟英强 夏忠胜 +21 位作者 吴新环 叶小研 徐秀英 迟晶 王颖 敖然 陈玉龙 王进 褚艳君 李白云 金永日 朴风顺 朴熙绪 金海亮 高原 王红 冯小彤 周丽英 贺莉 黄旻 任权 唐戈 《胃肠病学》 2013年第11期658-662,共5页
背景:目前对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可用于治疗伴抑郁或焦虑状态的肠易激综合征(IBS)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关于SSRIs治疗无明显情绪障碍IBS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评价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文拉法辛缓释片与匹维溴... 背景:目前对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可用于治疗伴抑郁或焦虑状态的肠易激综合征(IBS)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关于SSRIs治疗无明显情绪障碍IBS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评价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文拉法辛缓释片与匹维溴铵对无明显情绪障碍、长期反复发作腹泻型IBS(IBS-D)的治疗作用。方法:本临床研究协作组前期关于文拉法辛缓释片与匹维溴铵治疗IBS-D的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中,376例患者完成观察。23例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为无明显抑郁、焦虑状态者中,对照组7例(口服匹维溴铵8周),试验组16例(口服文拉法辛缓释片与匹维溴铵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和HAMD、HAMA评分以及总有效率。结果:服药1周后起,试验组腹痛、腹泻评分和症状总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服药4周后起,试验组HAMD、HAMA评分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体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7.5%对28.6%,P<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片与匹维溴铵可改善无明显情绪障碍IBS-D患者的核心症状和不良情绪因子,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匹维溴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文拉法辛 匹维溴铵 情绪障碍 抑郁 焦虑
下载PDF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胆舒胶囊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源性腹痛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钟英强 黄花荣 +1 位作者 昝慧 曾志勇 《胃肠病学》 2010年第10期591-594,共4页
背景:胆源性腹痛(BTP)是造成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的主要原因,目前主要采取药物治疗.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胆舒胶囊治疗胆囊切除术后BTP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72例BTP患者随机分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胆舒胶囊治... 背景:胆源性腹痛(BTP)是造成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的主要原因,目前主要采取药物治疗.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胆舒胶囊治疗胆囊切除术后BTP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72例BTP患者随机分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胆舒胶囊治疗组(A组,36例)和胆舒胶囊治疗组(B组,36例),选取20例无症状胆囊切除术后患者(C组)和40例正常体检者(D组)分别作为疾病对照和正常对照.以B超测量胆总管(CBD)直径,腹痛评分评估药物治疗的疗效.结果:BTP组和C组的平均CBD直径明显大于D组,BTP组又明显大于C组,BTP组中CBD直径〉10 mm者的比例高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A、B组平均CBD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A组的平均CBD直径明显缩小(P〈0.01),B组较治疗前略有缩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腹痛缓解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88.9%对58.4%,P〈0.01),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7%对13.9%,P〉0.0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胆舒胶囊治疗BTP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胆舒胶囊,术后扩张的CBD明显缩小,且不良反应较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布汀 胆舒胶囊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胆源性腹痛 治疗
下载PDF
外周血甲胎蛋白mRNA和白蛋白mRNA在评估肝癌微小转移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智慧 詹俊 +3 位作者 邓庆丽 周雨迁 邵静 黄志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59-261,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外周血甲胎蛋白mRNA(AFPmRNA)和白蛋白mRNA(ALBmRNA) ,作为肝癌微小转移标志物的特异性。方法 提取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RNA ,进行RT PCR ,扩增产物再进行Southern杂交。结果 原发性肝癌 (HCC)组...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外周血甲胎蛋白mRNA(AFPmRNA)和白蛋白mRNA(ALBmRNA) ,作为肝癌微小转移标志物的特异性。方法 提取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RNA ,进行RT PCR ,扩增产物再进行Southern杂交。结果 原发性肝癌 (HCC)组外周血AFPmRNA的检出率为 4 1.4 % ,对照组为 0 % ,差异显著 (P <0 .0 5 ) ;HCC组外周血ALBmRNA的检出率为4 4 .8% ,对照组为 2 9.2 % ,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作为肝癌微小转移的标志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甲胎蛋白 mRNA 白蛋白 肝癌 微小转移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Southem杂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