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BL联合LBL在神经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
作者 杨炼红 刘淑琼 +2 位作者 许冰 叶晋豪 陶恩祥 《基础医学教育》 2013年第3期287-290,共4页
为探讨团队基础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联合传统授课(lecture-based leaning,LBL)教学方法在神经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采用TBL+LBL教学体系进行教学,并与传统授课学习教学方法、单纯TBL教学法对照,通过出科考核及问卷调查的... 为探讨团队基础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联合传统授课(lecture-based leaning,LBL)教学方法在神经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采用TBL+LBL教学体系进行教学,并与传统授课学习教学方法、单纯TBL教学法对照,通过出科考核及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TBL联合LBL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其满意度较高。LBL教学法目前仍不可或缺,TBL联合LBL教学可使学生成绩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TBL联合LBL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学 教学方法 临床见习
下载PDF
研究式教学+LBL在神经科八年制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杨炼红 李艺 +3 位作者 肖颂华 闫振文 刘中霖 陶恩祥 《基础医学教育》 2014年第9期730-733,共4页
为探讨研究式教学+LBL双轨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八年制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将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临床实习的八年制医学生60人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研究式教学+LBL教学体系(A组)、研究式教学法(B组)和LBL教学方法(C组),通过出科考核... 为探讨研究式教学+LBL双轨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八年制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将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临床实习的八年制医学生60人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研究式教学+LBL教学体系(A组)、研究式教学法(B组)和LBL教学方法(C组),通过出科考核及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提示双轨教学组在考试的总分和基础理论知识的得分、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度上均高于单独教学组。该双轨教学模式值得在八年制医学教育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学 临床实习 八年制医学教育
下载PDF
神经科护士腰背痛相关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8
3
作者 陈燕 沈韵 翁雪玲 《航空航天医药》 2009年第3期33-34,共2页
目的:研究和分析神经科护士腰背痛相关因素,探讨相应的对策,以促进神经科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对我院50名神经科护士进行腰背痛的问卷调查。结果:神经科护士腰背痛总发病率为80.0%,其中工作〈3年的护士为68.4%... 目的:研究和分析神经科护士腰背痛相关因素,探讨相应的对策,以促进神经科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对我院50名神经科护士进行腰背痛的问卷调查。结果:神经科护士腰背痛总发病率为80.0%,其中工作〈3年的护士为68.4%,3。6年的护士为80.0%,≥7年的护士为90.5%(P〈0.05)。结论:神经科护士是患腰背痛的高危人群。通过加强工作技能培训,坚持体育锻炼,合理的组织管理等对策,能够降低神经科护士腰背痛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科护士 腰背痛 对策
下载PDF
脑涨落图检测脑梗死患者神经递质功率变化的特点 被引量:9
4
作者 曾志芬 张国华 +2 位作者 陈建平 陈庆喻 陶恩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2505-2509,共5页
背景:脑涨落图分析技术是近几年来中国首创的一种无创伤性的脑功能检测方法,可通过测定脑电波中优势超慢波的功率,反映脑内神经递质含量。目的:利用脑涨落图机观察脑梗死患者发病早期神经递质功率变化的特点。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对... 背景:脑涨落图分析技术是近几年来中国首创的一种无创伤性的脑功能检测方法,可通过测定脑电波中优势超慢波的功率,反映脑内神经递质含量。目的:利用脑涨落图机观察脑梗死患者发病早期神经递质功率变化的特点。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对照分析,于2005-08/2006-03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完成。对象:纳入脑梗死患者30例,病程3h~2d;以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受试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方法:应用脑涨落图机收集30例脑梗死患者发病第1,3天、第六七天的神经递质功率信息,与健康体检者的脑电功率进行比较,分析脑梗死患者神经递质功率的变化特点。主要观察指标:对照组和脑梗死组发病后不同时间脑涨落图中各神经递质功率、运动指数、兴奋抑制指数、血管舒缩指数及熵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患者脑内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谷氨酸、兴奋递质3、5-羟色胺、乙酰胆碱、兴奋递质6、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抑制递质13的功率在发病第1天均显著降低(P<0.05)。发病第3天,脑梗死患者脑内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与谷氨酸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递质功率与总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发病第六七天,脑梗死患者脑内所有神经递质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γ-氨基丁酸及谷氨酸功率在脑梗死早期有一急剧升高再降至正常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涨落图 神经递质 脑梗死
下载PDF
AADC和NURR1基因联合c17.2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军 李庆军 +4 位作者 周道友 肖颂华 杨淞然 杨炼红 邢诒刚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60-462,i0016,共4页
目的研究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AADC)基因和NURR1基因联合c17.2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后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人类神经元性AADC基因和NURR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分别转染至c17.2神经干细胞内。将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 目的研究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AADC)基因和NURR1基因联合c17.2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后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人类神经元性AADC基因和NURR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分别转染至c17.2神经干细胞内。将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予以脑内毁损侧纹状区移植含空质粒的c17.2神经干细胞(A组),pCDNA3-AADC转染后的c17.2神经干细胞(B组),pCDNA3-NURR1转染后的c17.2神经干细胞(C组)以及含有pCDNA3-AADC和pCDNA3-NURR1转染后的c17.2 神经干细胞(D组)。观察其病理性旋转行为的改善,采用酪氨酸羟化酶(TH)的免疫组化方法研究脑内多巴胺含量的变化,并用荧光示踪方法观察c17.2细胞在PD模型脑内的移行。结果各组动物脑内移植后动物旋转行为较前均有改善(P<0.05),尤以D组改善最为明显,其行为学最大改善达73.7%,且同A、B、C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免疫组化可见各组移植TH阳性细胞明显增多,TH染色的神经元树突或轴突密集,体内TH阳性区域明显较PD模型组扩大,其中尤以D组病理学改善最为明显。荧光示踪观察c17.2神经干细胞有突触形成,并与临近的细胞建立突触联系。结论 AADC基因联合NURR1基因共转染c17.2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后改善了动物的旋转行为,增加了脑内多巴胺的表达,且植入的神经干细胞可同宿主神经元形成突触联接,为研究多基因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基因 NURR1基因 C17.2神经干细胞 帕金森病 基因治疗
下载PDF
氯沙坦对离体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缺糖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江瑛 闫振文 +1 位作者 张素平 尹义臣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9期984-987,共4页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离体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缺糖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取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分为3组:对照组、氯沙坦低剂量组、氯沙坦高剂量组。通过建立缺糖缺氧培养条件的细胞损伤模型,观察氯沙坦对细胞凋...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离体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缺糖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取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分为3组:对照组、氯沙坦低剂量组、氯沙坦高剂量组。通过建立缺糖缺氧培养条件的细胞损伤模型,观察氯沙坦对细胞凋亡的拮抗作用。Tunel染色检测神经元凋亡细胞,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方法观察Caspase-3蛋白表达改变。结果:缺糖缺氧环境可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预先加入不同剂量氯沙坦进行处理后,活性Caspase-3蛋白水平降低,神经元凋亡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P<0.05)。结论:氯沙坦预处理能够减少脑缺血缺氧损伤所致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呈剂量依赖性,其作用机制与Caspase依赖性途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缺糖缺氧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神经妥乐平对H2O2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方文丽 范胜诺 +3 位作者 廖旺 郑雨秋 廖劭伟 刘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6期771-785,共15页
目的 探索神经妥乐平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氧化损伤的发生、细胞内活性氧的生成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qRT-P... 目的 探索神经妥乐平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氧化损伤的发生、细胞内活性氧的生成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qRT-PCR 测定 Caspase-3、Bax 和 Bcl-2 mRNA 的表达。结果 PC12 细胞存活率随 H2O2 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其中,450μM H2O2 处理细胞 24 h 后细 胞存活率、凋亡率、坏死率明显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表达明显升高;线粒体膜电位JC-1红/绿荧光比值下降;Bax 和 Caspase-3 的 mRNA 表达升高,而 Bcl-2 的 mRNA 表达下降,以上指标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而预先给予 0.01 UN/ml 的 NTP 处理细胞 12 h 可明显提高细胞存活率,降 低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减少细胞内活性氧生成并提高线粒体膜电位,抑制Bax和Caspase-3的mRNA表 达,促进 Bcl-2 mRNA 的表达,以上指标与 H2O2 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 NTP 能抑 制H2O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其神经细胞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维持线粒体膜电位的高能状态和抑制促凋亡基因表达、促进抗凋亡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妥乐平 PCI2细胞 氧化应激损伤 线粒体膜电位 凋亡
下载PDF
43例不典型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及神经肌电图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韦映梅 谷贝贝 +4 位作者 廖旺 方文丽 郑雨秋 肖颂华 刘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年第24期3719-3727,共9页
目的总结分析不典型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神经肌电图改变及治疗方法,为临床诊治积累经验。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4年2月于本院诊治的43例不典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不典型腕管综合征患者中,最常见的症... 目的总结分析不典型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神经肌电图改变及治疗方法,为临床诊治积累经验。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4年2月于本院诊治的43例不典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不典型腕管综合征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为一侧上肢麻木,还可出现上肢胀痛、乏力,大鱼际肌萎缩;易误诊为颈椎病、末梢神经炎等;以优势手发病多见,常可累及双侧;神经肌电图检查显示正中神经感觉纤维最常受累,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运动纤维损害。结论不典型腕管综合征仅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往往造成误诊、漏诊,神经肌电图检查是诊断腕管综合征的最常用辅助检查,该病早期治疗效果较好,首选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可考虑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神经肌电图 治疗
下载PDF
高镁对体外培养原代神经干细胞分化命运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廖旺 金聪丽 +4 位作者 李梅 范胜诺 方文丽 郑雨秋 刘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年第11期1515-1519,共5页
目的探索高镁对神经发生过程中神经干细胞分化命运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从C57/BL6胎鼠大脑中分离神经干细胞,通过添加硫酸镁(MgSO4)调节培养基镁离子浓度并诱导分化,第6天通过免疫细胞化学荧光染色观察成熟神经元标记物β-Ⅲtu... 目的探索高镁对神经发生过程中神经干细胞分化命运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从C57/BL6胎鼠大脑中分离神经干细胞,通过添加硫酸镁(MgSO4)调节培养基镁离子浓度并诱导分化,第6天通过免疫细胞化学荧光染色观察成熟神经元标记物β-Ⅲtubulin(Tuj1)和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阳性细胞比例,Westernblot检测ERK1/2表达,qPCR检测Tujl、GFAP的mRNA水平。结果高镁组(0.8mM和1.0mM)相比于对照组(0.6mM),Tuj1阳性细胞的比例增加,GFAP阳性细胞比例减少,Tuj1表达上调,GFAP表达下调,pERK/ERK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镁组添加ERK抑制剂PD0325901后,以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镁可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抑制其向神经胶质细胞分化,其作用可能与ERK1/2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离子 神经干细胞 神经发生 分化命运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下载PDF
神经病学八年制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炼红 许冰 +2 位作者 肖颂华 刘军 陶恩祥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4年第2期1-4,共4页
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针对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特点,神经病学教研室制定了规范的科研能力训练模式,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求知精神和对科研工作的兴趣。经过正规科研训练,学生们... 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针对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特点,神经病学教研室制定了规范的科研能力训练模式,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求知精神和对科研工作的兴趣。经过正规科研训练,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更高,查阅文献、科研实践操作、论文撰写等各方面能力都有明显提高,交流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学 八年制 医学教育 科研能力
下载PDF
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具神经保护潜能药物的研究进展及相关争议
11
作者 曾志芬 陶恩祥 《新医学》 2009年第10期684-686,共3页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以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以多巴胺的替代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但该疗法并不能延缓病程。长期以来,人们致力于寻找能延缓或阻止该病进展的神经保护药物,随着对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不少药...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以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以多巴胺的替代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但该疗法并不能延缓病程。长期以来,人们致力于寻找能延缓或阻止该病进展的神经保护药物,随着对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不少药物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中均显示出有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但质疑和争议亦随之而来,迄今为止,尚无一种抗帕金森药被公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该文就一些研究得最多同时也是争议最大的药物作出论述,对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药物的研发概况和各家见解作简单的介绍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神经保护治疗 兴奋性毒性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后抑制小胶质细胞TLR9激活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彭晴霞 杨碧莹 +3 位作者 潘经锐 王鸿轩 黎祥喷 王艺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3-408,共6页
目的:观察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OGDR)后小胶质细胞BV-2 Toll样受体9(TLR9)激活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对BV-2细胞或TLR9-siRNA转染的BV-2细胞进行OGDR处理4 h后,将细胞上清添加至OGDR处理4 h的小鼠原代皮层神经元中,继续正常培养24 h... 目的:观察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OGDR)后小胶质细胞BV-2 Toll样受体9(TLR9)激活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对BV-2细胞或TLR9-siRNA转染的BV-2细胞进行OGDR处理4 h后,将细胞上清添加至OGDR处理4 h的小鼠原代皮层神经元中,继续正常培养24 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元形态变化,TUNEL染色检测神经元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神经元caspase-3蛋白的表达。实验分为正常BV-2组、negative control-siRNA组、TLR9-siRNA组、OGDR组、OGDR+NC-siRNA组、OGDR+TLR9-siRNA组和对照组(神经元OGDR后不添加BV-2细胞上清)。结果:OGDR后神经元胞体肿胀,折光性下降,出现空泡样变,轴突变细、扭曲、断裂。TUNEL染色各组均可见绿染凋亡小体。与对照组比较,其它组的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正常BV-2组比较,OGDR组和TLR9-siRNA组的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OGDR+TLR9-siRNA转染组与TLR9-siRNA转染组和OGDR组比较,caspase-3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OGDR后BV-2细胞TLR9激活致神经元凋亡增多,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抑制TLR9表达后,神经元损伤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 小胶质细胞 神经元 TOLL样受体9
下载PDF
神经妥乐平对LPS刺激后小胶质细胞炎症因子及Toll样受体表达的干预效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雨秋 廖旺 +5 位作者 范胜诺 方文丽 熊鹦 廖劭伟 李怡 刘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年第9期1311-1317,共7页
目的探讨神经妥乐平(NTP)对脂多糖(LPS)刺激后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干预效应及其潜在机制.方法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实时荧光逆转录PCR测定IL-1β、iNOS、TLR2、TLR4、TLR6和MyD88基因的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TLR4和My... 目的探讨神经妥乐平(NTP)对脂多糖(LPS)刺激后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干预效应及其潜在机制.方法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实时荧光逆转录PCR测定IL-1β、iNOS、TLR2、TLR4、TLR6和MyD88基因的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TLR4和MyD88的蛋白表达.结果-定浓度范围内的LPS(100,1000ng/ml)和NTP(0.001,0.01,0.1NU/ml)处理细胞活力影响不大,与细胞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S刺激12h后小胶质细胞炎症因子(IL-1β、iNOS)和Toll样受体(TLR2、TLR4、TLR6)及其下游基因MyD88的mRNA表达上调,TLR4和MyD88蛋白表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预先用NTP(0.1NU/ml)处理细胞12h可明显抑制IL-1β、iNOS、TLR2、TLR4、TLR6、MyD88基因的mRNA表TLR4、MyD88的蛋白表达,以上指标与LPS处理组(1000ng/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TP可抑制LPS诱导的BV-2细胞的炎症因子表达上调,其作用可能与NTP抑制Toll样受体及其下游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妥乐平 LPS 小胶质细胞 炎症因子 TOLL样受体
下载PDF
尤瑞克林对H2O2诱导的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廖劭伟 胡雅纯 +3 位作者 李怡 余群 范胜诺 刘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8期1182-1185,共4页
目的 研究尤瑞克林(urinary kallindinogenase,UK)对海马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H2O2干预HT22细胞构建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模型,CCK-8法检测UK对H2O2损伤后HT22细胞活力的影响,H2DCF-DA法测定UK对H2O2损伤后HT22细胞内活性... 目的 研究尤瑞克林(urinary kallindinogenase,UK)对海马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H2O2干预HT22细胞构建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模型,CCK-8法检测UK对H2O2损伤后HT22细胞活力的影响,H2DCF-DA法测定UK对H2O2损伤后HT22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UK对H2O2损伤后HT22细胞ERK的磷酸化水平、Cleaved-Caspase 3表达的影响.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随着H2O2浓度升高,HT22活力逐渐下降(P<0.05),ROS水平升高(P<0.05),ERK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Cleaved-Caspase 3表达上调(P<0.05);UK在较高浓度范围内(≤500 nM)对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P>0.05);而H2O2与UK共孵育时,HT22细胞活力随着UK浓度升高而逐渐改善(P< 0.05),ROS水平显著下降(P<0.05),ERK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5),Cleaved-Caspase 3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 UK对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与ERK通路的参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瑞克林 H2O2 氧化应激 ERK
下载PDF
神经妥乐平对H2O2诱导小鼠C17.2神经干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怡 郑雨秋 +4 位作者 胡雅纯 范胜诺 熊鹦 肖颂华 刘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第5期600-605,共6页
目的探索神经妥乐平(Neurotropin,NTP)对H2O2(Hydrogen peroxide)诱导的C17.2神经干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并用qPCR检测p53、Bax、bcl-2的mRNA表达。结果C17.... 目的探索神经妥乐平(Neurotropin,NTP)对H2O2(Hydrogen peroxide)诱导的C17.2神经干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并用qPCR检测p53、Bax、bcl-2的mRNA表达。结果C17.2神经干细胞的活力随H2O2的浓度增加而下降。用1000μM H2O2处理干细胞2 h后细胞的活力明显降低,细胞内活性氧生成增加,p53、Bax的mRNA表达升高,bcl-2的mRNA表达下降,上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用神经妥乐平(NTP)预处理24 h则可以明显改善由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损伤,提高细胞活力,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减低,并且抑制p53、Bax的mRNA表达,上调bcl-2的mRNA表达,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2O2能诱导C17.2神经干细胞凋亡,而神经妥乐平(NTP)能改善这种损伤,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p53、Bax基因表达、促进bcl-2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妥乐平 C17.2神经干细胞 凋亡
下载PDF
神经妥乐平对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胡雅纯 李怡 +2 位作者 余群 范胜诺 刘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16期2652-2655,共4页
目的 研究神经妥乐平(Neurotropin,NTP)对HEK293-APP细胞、HEK293-Tau细胞中阿尔茨海默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CCK-8法检测一定浓度NTP对HEK293细胞活力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NTP处理后HEK293-APP细胞中Aβ、BACE1的表达以及HEK29... 目的 研究神经妥乐平(Neurotropin,NTP)对HEK293-APP细胞、HEK293-Tau细胞中阿尔茨海默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CCK-8法检测一定浓度NTP对HEK293细胞活力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NTP处理后HEK293-APP细胞中Aβ、BACE1的表达以及HEK293-Tau细胞中Tau蛋白、GSK3β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0.001NU/ml、0.01NU/ml、0.05NU/ml、0.1NU/ml浓度的NTP对HEK293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EK293细胞比较,HEK293-APP细胞Aβ及BACE1表达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K293-Tau细胞中Tau磷酸化水平显著增高、GSK3β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使用0.01NU/ml浓度NTP孵育24h后,HEK293-APP细胞Aβ及BACE1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K293-Tau细胞Tau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而GSK3β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NTP可以显著降低AD相关蛋白Aβ的表达、Tau的过度磷酸化,可能与下调BACE1表达及抑制GSK3β的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妥乐平 TAU GSK3Β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我国双侧延髓内侧梗死139例临床分析
17
作者 方文丽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5期2096-2101,共6页
目的探讨我国双侧延髓内侧梗死(bilateral 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BMMI)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治疗及转归情况,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BMMI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2022年国内期刊公开报道的BMMI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 目的探讨我国双侧延髓内侧梗死(bilateral 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BMMI)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治疗及转归情况,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BMMI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2022年国内期刊公开报道的BMMI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诊治经过及预后情况。结果本文共纳入72篇文献,139例BMMI患者被纳入分析,其年龄范围为24~94岁,男女比例约为3∶1。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不同程度的肢体乏力[96%(133/139)]。影像学结果显示患者延髓病灶主要呈“Y”型、“心”型等改变。71%(78/110)患者存在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只有3例患者进行了溶栓治疗。25%(31/124)患者无明显好转,5%(6/124)患者死亡。BMMI早期误诊率达12%(17/139),最易被误诊为吉兰-巴雷综合征。结论BMMI临床表现多样,易被误诊、漏诊,且预后差,头颅MRI有助于早期诊断。临床医师应提高对BMMI的认识,促使患者得到及时诊治,积极处理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延髓内侧梗死 临床表现 影像学特点 预后
下载PDF
超高龄脑梗死患者超早期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62
18
作者 钟建斌 沈庆煜 +4 位作者 陈炽邦 张世军 史丽 钟思敏 潘丽师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58-1060,共3页
目的:探讨发病3~4.5 h内超高龄脑梗死患者超早期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超高龄脑梗死患者超早期治疗效果,其中溶栓组25例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48例未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 目的:探讨发病3~4.5 h内超高龄脑梗死患者超早期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超高龄脑梗死患者超早期治疗效果,其中溶栓组25例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48例未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14、90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90 d后应用改良Rankin′s评分量表(m RS)评估患者综合生活能力,同时记录出血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溶栓组NIHSS评分于溶栓后第1和14天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而第90天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更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后90 d m R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溶栓组的总出血率明显增加(P<0.05),但颅内出血率未见增加(P>0.05)。结论:超高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是安全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超高龄患者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下载PDF
《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艺 彭英 +2 位作者 吴逊(点评) 王鲁宁(点评) 陈海波(点评)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共4页
2018年发表的《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结合我国国情,在广泛征求临床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定义和现状、临床表现和特点、影像学和病理学表现进行总结,推荐临床筛查和评价量表,制定治疗... 2018年发表的《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结合我国国情,在广泛征求临床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定义和现状、临床表现和特点、影像学和病理学表现进行总结,推荐临床筛查和评价量表,制定治疗方案。本文基于该病临床诊断与治疗中遇到的问题,对共识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解读,并对一些存有争议而未纳入共识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疾病 酒精中毒 中国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