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害植物金钟藤的隔离带式化学控制研究初报 被引量:6
1
作者 乔保勇 李鸣光 +3 位作者 粟娟 王玥 孙云 钟填奎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9年第3期7-14,共8页
有害植物治理是生态学面临的重要难题.为控制危害广州市龙眼洞林场的大型木质藤本金钟藤(Merremia boisiana van Ooststr),本研究进行了治理技术的探索.通过比较大面积化学除莠、人工清除和隔离带式化学控制3种方法对金钟藤及环境的影响... 有害植物治理是生态学面临的重要难题.为控制危害广州市龙眼洞林场的大型木质藤本金钟藤(Merremia boisiana van Ooststr),本研究进行了治理技术的探索.通过比较大面积化学除莠、人工清除和隔离带式化学控制3种方法对金钟藤及环境的影响,阐明了各种方法的利与弊.大面积化学除莠和人工清除虽能清除金钟藤,但都造成了地表长期大面积裸露,从而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同时前者还引起环境污染.隔离带式化学控制既能在较长时期内有效遏制金钟藤的扩散,为林地由外到内恢复创造条件,又避免了水土流失.隔离带式化学控制试用了斩荒(草甘膦-乙羧氟草醚混剂)、国产草甘膦、农达、2-甲-4-氯4种农药,综合控制效果以斩荒最优,有效控制时间180 d以上,第180 d对地上部分、绿枝条和老茎鲜重的抑制率分别为85.8%、99.7%和70.0%,明显高于单一使用草甘膦.国产草甘膦与进口农达无显著差异.金钟藤老茎占地上部分近一半的鲜重,老茎受抑制率低、抗药性强,是金钟藤抗除草剂能力强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钟藤 隔离带式化学控制 草甘膦-乙羧氟草醚混剂
下载PDF
利用MODIS遥感数据反演广州市气溶胶光学厚度 被引量:49
2
作者 肖钟湧 江洪 +2 位作者 陈健 张秀英 彭少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7-584,共8页
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数据和NASA的V5.2气溶胶业务反演算法,对广州市进行了高空间分辨率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反演,并应用地面太阳光度计(CE-318)观测的气溶胶光学厚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MODISL1B数据进行高分辨率气溶胶光学... 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数据和NASA的V5.2气溶胶业务反演算法,对广州市进行了高空间分辨率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反演,并应用地面太阳光度计(CE-318)观测的气溶胶光学厚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MODISL1B数据进行高分辨率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结果精度较高.利用反演结果分析2008~2009年冬季广州市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变化特征,2008年12月的气溶胶光学厚度较低,平均大约为0.65,随后气溶胶光学厚度逐渐增大,到2009年2月,气溶胶光学厚度平均大约为1.35.广州市气溶胶光学厚度空间差异显著,在0.1~1之间变化,呈东北低西南高的空间分布特征.即森林覆盖率比较高的地区气溶胶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气体订正 气溶胶光学厚度 太阳分光光度计
下载PDF
4株球孢白僵菌对红火蚁毒力的生物测定 被引量:23
3
作者 杨佳后 孙钒 +3 位作者 廖坤宏 邬文静 庞虹 庞义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6-51,共6页
在室内筛选了对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敏感的4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分别为Bb1501,5974,pr1-6和prl::chi,通过生物测定研究了它们对红火蚁的毒力。实验采用喷雾法并在25±1℃和12L:12D条件下饲养观察10d。实验结... 在室内筛选了对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敏感的4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分别为Bb1501,5974,pr1-6和prl::chi,通过生物测定研究了它们对红火蚁的毒力。实验采用喷雾法并在25±1℃和12L:12D条件下饲养观察10d。实验结果表明,所选的4株白僵菌对红火蚁都有较强的毒力,红火蚁的死亡率随着所用白僵菌浓度的加大而升高。所得实验数据输入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模拟的模型均可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异质性检验,表明模型拟合良好。由模型得到各个菌株的时间效应和浓度效应互相相关,即菌株浓度越高,所用的杀虫时间就越短;而随时间的延长,所需要的致死中浓度(LC50)就越来越低。取模型输出的第10d的LC50值,将所选4株白僵菌的毒力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pr1-6、pr1::chi、5974和Bb1501。它们的LC50分别为:3.16×105、8.01×105、2.4×106和1.57×107孢子/mL。这4株菌在红火蚁的生物防治中具有一定的潜力。其中,菌株5974的致死速度最快,综合考虑时间效应和浓度效应,该菌株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为生物农药并用于红火蚁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球孢白僵菌 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 生物测定 毒力 生物防治
下载PDF
不同光照强度对入侵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和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28
4
作者 魏巍 侯玉平 +3 位作者 彭少麟 陈鹏东 梁希平 张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6021-6028,共8页
外来植物入侵严重威胁着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引发巨大经济损失,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光是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植物生长最重要的限制性资源之一,对光的捕获和利用直接影响植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存和适合度。... 外来植物入侵严重威胁着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引发巨大经济损失,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光是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植物生长最重要的限制性资源之一,对光的捕获和利用直接影响植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存和适合度。本研究以华南地区危害严重的入侵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和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为研究对象,对比二者生长、生物量分配及叶片特征对光照强度变化的响应,从而验证假设:外来植物入侵力受有效光辐射的限制,光照是影响不同演替阶段林型具有不同可入侵性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结果表明,3%—60%全光照下两种外来植物均可存活,并显示较灵活的生物量分配策略,可见其对光照具有广适性,为其广泛分布提供生态学基础。低光严重抑制了两种外来植物的生物量积累,这可能是导致演替后期季风林入侵现象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比两种植物叶片特征对光照强度变化的响应,高光下薇甘菊SLA降低,LAR、LARMR减小,叶片变小变厚,有利于植株保持强光下的水分平衡;低光下薇甘菊增加SLA和LAR,叶片变薄变大,增大对光的截获面积,以实现对光强减弱的适应。相比薇甘菊,3种光照处理对飞机草的SLA、LAR、LARMR无显著影响。以上结果提示:(1)光照影响所在群落对外来植物入侵的抵抗力;(2)攀援植物薇甘菊较丛生型草本飞机草对变化的光环境在叶片水平上具有更高的形态可塑性,有效寻觅光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演替 入侵植物 比叶面积 生物量分配 光强 群落可入侵性
下载PDF
低浓度毒死蜱对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和食物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唐文成 孙虹霞 +2 位作者 舒迎花 周强 张古忍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7-142,共6页
毒死蜱(chlorpyrifos,CPF)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有机磷杀虫剂,多以低浓度形式长期存在于自然环境中。通过在标准人工饲料中添加低浓度毒死蜱,研究其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生长发育和食物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毒死蜱... 毒死蜱(chlorpyrifos,CPF)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有机磷杀虫剂,多以低浓度形式长期存在于自然环境中。通过在标准人工饲料中添加低浓度毒死蜱,研究其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生长发育和食物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毒死蜱能刺激昆虫生长,显著增加幼虫和蛹的体重,10μg/kg处理第3d幼虫体重和化蛹后重量分别比对照增加86.4%和20%;低浓度毒死蜱也能加快昆虫的生长速度,缩短幼虫发育历期,10μg/kg处理幼虫发育历期低于对照1.1±0.02d。低浓度毒死蜱对5龄幼虫的食物利用影响不明显,但可显著增加6龄幼虫相对生长率、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化率,10μg/kg处理分别比对照增加56%,29%和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毒死蜱 低浓度 生长发育 食物利用
下载PDF
冬虫夏草寄主蒲氏钩蝠蛾的生物学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峻锋 邹志文 +1 位作者 刘昕 张古忍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5-202,共8页
蒲氏钩蝠蛾Thitarodes pui是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的寄主昆虫种类之一,分布在西藏色季拉山海拔4100~4650m的高寒灌丛草甸和高寒草甸。采用野外调查和人工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蒲氏钩蝠蛾的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蒲氏... 蒲氏钩蝠蛾Thitarodes pui是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的寄主昆虫种类之一,分布在西藏色季拉山海拔4100~4650m的高寒灌丛草甸和高寒草甸。采用野外调查和人工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蒲氏钩蝠蛾的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蒲氏钩蝠蛾的世代发育需要3~4年历时约1095~1460d。卵历期41~47d,环境条件变化影响孵化率;幼虫世代重叠,历期约990~1350d,7~9龄,7龄幼虫化蛹产生雄虫,9龄幼虫化蛹产生雌虫,8龄幼虫化蛹可产生雌、雄成虫;老熟幼虫在4月底至5月初化蛹,蛹期35~41d;成虫6月下旬至7月上旬羽化,寿命3~8d,雄雌性比为1.5∶1,每雌平均产卵量768±206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蒲氏钩蝠蛾 生物学 世代发育
下载PDF
大头金蝇的生物学及其在法医昆虫学上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时燕薇 刘小山 +1 位作者 汪海洋 张润杰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z1期70-76,共7页
大头金蝇Chrysomya megacephala(Fabricuis)是一种重要法医昆虫、媒介昆虫、传粉昆虫和资源昆虫。综述了大头金蝇的生物学、生态学特点,包括大头金蝇在国内外总体分布情况,各虫态形态特征、发育历期和环境因子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重点... 大头金蝇Chrysomya megacephala(Fabricuis)是一种重要法医昆虫、媒介昆虫、传粉昆虫和资源昆虫。综述了大头金蝇的生物学、生态学特点,包括大头金蝇在国内外总体分布情况,各虫态形态特征、发育历期和环境因子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重点综述了大头金蝇在法医昆虫学中推断死后间隔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 PMI)的应用,包括种类鉴定,生长发育中日龄指标的选定。另外,简要回顾了其作为媒介昆虫、传粉昆虫和资源昆虫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头金蝇 生物学 生态学 法医昆虫学
下载PDF
小油桐生物活性成分与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兆玉 林敬明 徐增富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32-1336,共5页
综述小油桐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在抗菌、抗病毒、杀虫、抗肿瘤等方面药用价值的研究进展,为综合开发利用能源植物小油桐资源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油桐 药用价值 能源植物
下载PDF
赤眼蜂种质资源的描述规范及重要指标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唐斌 汪延生 +1 位作者 周强 张文庆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59-63,共5页
根据国家战略需求,本文制定了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螟黄赤眼蜂、甘蓝夜蛾赤眼蜂、广赤眼蜂、卷叶蛾赤眼蜂和稻螟赤眼蜂共7种赤眼蜂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质量控制标准,并按照规范对40个赤眼蜂品系(地理种群)进行了标准化整... 根据国家战略需求,本文制定了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螟黄赤眼蜂、甘蓝夜蛾赤眼蜂、广赤眼蜂、卷叶蛾赤眼蜂和稻螟赤眼蜂共7种赤眼蜂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质量控制标准,并按照规范对40个赤眼蜂品系(地理种群)进行了标准化整理和数字化表达。描述和测定了赤眼蜂种质资源的护照信息、标记信息、基本特征特性描述信息、图像信息、种质保存信息和共享方式共100多项指标,并对雌成虫寿命、羽化率、性比、产卵历期和产卵量(寄生能力)等重要指标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赤眼蜂各品系的上述指标均有比较明显的差异。这为筛选优良赤眼蜂品系提供了重要依据,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眼蜂 种质资源 描述规范 质量控制 品系
下载PDF
桫椤生态系统生物量与生产力 被引量:7
10
作者 马元丹 江洪 +6 位作者 余树全 周国模 王彬 彭少麟 彭长辉 常杰 魏晓华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94-1300,共7页
活化石植物是最接近于化石物种的现存相似种,并且具有一定的生态学保守性。利用活化石植物生态系统来估算陆地生态系统碳固存能力的进化趋势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该研究中利用标准地-标准木法调查了活化石物种树蕨桫椤(Alsophila spinulo... 活化石植物是最接近于化石物种的现存相似种,并且具有一定的生态学保守性。利用活化石植物生态系统来估算陆地生态系统碳固存能力的进化趋势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该研究中利用标准地-标准木法调查了活化石物种树蕨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与现存的裸子植物为优势种的生态系统和被子植物为优势种的生态系统相比,桫椤的生物量(36.151±8.159MgC·hm–2)和生产力(2.535±0.174MgC·hm–2·a–1)都比较小。与植物化石调查方法相比,活化石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生产力数据在描述古生态系统碳固存能力进化趋势方面提供了一种有意义的手段,并且有助于进一步的理解全球碳平衡演变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石 桫椤 碳固存能力
下载PDF
昆虫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文庆 汪延生 +1 位作者 王娟 郑小霞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357-360,共4页
昆虫是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类群。本文综述了昆虫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主要包括支撑家蚕和蜜蜂产业,服务绿色种植产业,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以及缓解蛋白资源短缺等方面。
关键词 昆虫资源 社会经济 产业
下载PDF
华南地区三点金种质资源调查及形态学变异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岳茂峰 辛国荣 冯莉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3-267,共5页
调查三点金(Desmodium triflorum (L.) DC.)野生居群在华南地区的分布,并研究其分布区气候及土壤、生境类型、群落组成及其形态学变异。结果表明:三点金分布在低海拔、靠近沿海的热带亚热带地区酸性土壤中,对养分要求不严,其主要生境是... 调查三点金(Desmodium triflorum (L.) DC.)野生居群在华南地区的分布,并研究其分布区气候及土壤、生境类型、群落组成及其形态学变异。结果表明:三点金分布在低海拔、靠近沿海的热带亚热带地区酸性土壤中,对养分要求不严,其主要生境是路边草地、人工草坪和河边草地等。伴生群落可分为两类:在南部地区,主要以地毯草(Axonopus compressus (Swartz) Beauv.)和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L.) Pars.)为主;而在北部地区则以草坪类的台湾草(Zoysia tenuifolia Willd. ex Trin.)为主。12个野生居群的三点金植株形态差异较小,但各测量指标在12居群中均有显著差异。其中植株高度和叶柄的长度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14.35%和15.49%。对三点金居群进行聚类分析发现,12个三点金居群可以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组,其形态在经度上有区域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点金 分布 生境 形态学变异
下载PDF
广东红壤坡地的农业利用问题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美艳 肖辉林 +1 位作者 彭少麟 梁玉清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14-1316,共3页
论述了广东红壤坡地的自然条件、土壤性质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其农业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其对策有如下几方面:(1)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利用;(2)加强水土流失的治理;(3)改良坡耕地土壤,提高土地生产力;(4)发挥地域优势,注重质量效益,推... 论述了广东红壤坡地的自然条件、土壤性质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其农业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其对策有如下几方面:(1)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利用;(2)加强水土流失的治理;(3)改良坡耕地土壤,提高土地生产力;(4)发挥地域优势,注重质量效益,推进坡地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坡地 广东 农业 可持续利用
下载PDF
应用能量利用特性对外来植物入侵潜力的判别分析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宋莉英 彭少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82-585,共4页
判别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中判断研究对象所属类型的一种重要方法。以华南地区5种主要入侵植物及其伴生或近缘的本地种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它们的生物量建成成本(construction cost,CC)和比叶面积(special leafarea,SLA),并以此作为判别因... 判别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中判断研究对象所属类型的一种重要方法。以华南地区5种主要入侵植物及其伴生或近缘的本地种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它们的生物量建成成本(construction cost,CC)和比叶面积(special leafarea,SLA),并以此作为判别因子尝试建立入侵种和本地种的判别模型。结果表明,入侵种和本地种之间的平均CC和SLA存在显著差异。以CC和SLA作为判别因子建立的判别模型进行回代检验,总的预测正确率为82.6%,判别效果较好。其中CC的判别函数系数较大,表明它在判别分析中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进一步证明了植物的能量利用特性是影响外来种入侵潜力的重要因素。利用此判别模型可以根据任何一种外来植物的CC和SLA来定量判断该物种入侵潜力的大小,为有效评价外来植物入侵潜力提供了新的定量方法;但由于所获得数据的不全面,该模型还存在不足,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植物 入侵潜力 判别分析 生物量建成成本 比叶面积
下载PDF
广西龟石水库鱼类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凌志 陈石娟 +3 位作者 卢薛 罗渡 王贺 李桂峰 《广西科学》 CAS 2010年第4期391-395,共5页
为了解龟石水库鱼类资源现状,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通过实地调查和采集标本的方法,调查龟石水库的鱼类资源,统计分析渔获量。结果调查得知,龟石水库共有鱼类37种,隶属于6目13科32属,其中鲤形目最多,共2科19属22种,占总种数的59.46%... 为了解龟石水库鱼类资源现状,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通过实地调查和采集标本的方法,调查龟石水库的鱼类资源,统计分析渔获量。结果调查得知,龟石水库共有鱼类37种,隶属于6目13科32属,其中鲤形目最多,共2科19属22种,占总种数的59.46%;渔获物以中小型鱼类为主,主要经济鱼类渔获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与历史资料相比,渔获量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资源 调查 龟石水库
下载PDF
冬虫夏草寄主蒲氏钩蝠蛾实验种群生命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峻锋 张古忍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6-389,共4页
蒲氏钩蝠蛾Thitarodes pui是分布在西藏色季拉山的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种类之一,海拔分布范围4100~4650m,完成一个世代需要3~4年,其中幼虫期漫长,经过7~9次蜕皮、历时990~1350d才能完成发育,环境条件变化及天敌因子等都对蒲氏钩蝠蛾的... 蒲氏钩蝠蛾Thitarodes pui是分布在西藏色季拉山的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种类之一,海拔分布范围4100~4650m,完成一个世代需要3~4年,其中幼虫期漫长,经过7~9次蜕皮、历时990~1350d才能完成发育,环境条件变化及天敌因子等都对蒲氏钩蝠蛾的种群稳定产生重要影响。采用分段饲养幼虫的方法,构建了蒲氏钩蝠蛾试验种群生命表,并分析了种群增长趋势。结果表明,蒲氏钩蝠蛾的世代总存活率为2.6%,种群趋势指数为7.95,下代数量将是当代数量的7.95倍。因此,低存活率仍能维持蒲氏钩蝠蛾实验种群的稳定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蒲氏钩蝠蛾 实验种群 生命表
下载PDF
家蝇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及其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汪延生 唐斌 张文庆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2-458,共7页
家蝇Musca domesticaL.既是卫生害虫,又是重要的资源昆虫。根据家蝇的生物学性状特性以及利用价值,制定了家蝇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为家蝇种质资源的评价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在全国18省、市和自治区收集了54个家蝇地理种群... 家蝇Musca domesticaL.既是卫生害虫,又是重要的资源昆虫。根据家蝇的生物学性状特性以及利用价值,制定了家蝇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为家蝇种质资源的评价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在全国18省、市和自治区收集了54个家蝇地理种群,建立了国内最大的家蝇种质资源库,为家蝇优良品系的选育提供了资源。按照家蝇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对54个家蝇地理种群进行了标准化整理和数字化描述,描述和测定了家蝇种质资源的护照信息、标记信息、基本特征特性描述信息、图像信息、种质保存信息和共享方式共100多项指标,并对家蝇的产卵量、卵孵化率、老熟幼虫体重、幼虫发育历期等12个重要指标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家蝇各个地理种群的指标均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并利用DTOPSIS方法对上述家蝇种质资源进行了评价,其中优秀种群10个,良好种群33个,较差种群11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种质资源 评价
下载PDF
马尔萨斯“警醒”与中国人口的国家干预政策 被引量:2
18
作者 钟晓青 《生态科学》 CSCD 2011年第4期459-464,共6页
1958~1979我国明显处于马尔萨斯"诅咒"或"陷阱"时期,谷底在1960年。1949年以来的实践证明"警醒"或"陷阱"最主要作用是促进"政府干预"性质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的诞生... 1958~1979我国明显处于马尔萨斯"诅咒"或"陷阱"时期,谷底在1960年。1949年以来的实践证明"警醒"或"陷阱"最主要作用是促进"政府干预"性质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的诞生和实施。本文利用总和生育率(TFR)模型P_n=(TFR/2)P_(n-1)计算了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从1949年起政策支持TFR=6.0的生育水平,相对2008年的实际总人口13.28亿,四大政策减少出生了132.52亿人;如果保持TFR=5.0的生育水平,减少出生了71.095亿人。如果保持TFR=4.0的生育水平,减少出生了29.92亿人。如果保持TFR=3.0的生育水平,减少出生了4.945亿人。四大宏观调控政策"调控人口"是成功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萨斯陷阱 计划生育 总和生育率(TFR) 宏观调控政策
下载PDF
关于发展我国海洋微生物学及微生物技术的若干思考与实践
19
作者 艾云灿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0-84,共5页
综合介绍近10年来中国海洋微生物学及微生物技术发展策略的思考与实践。内容涉及:(1)学科内涵与外延;(2)近海与远海研究定位策略;(3)全局性几个关键科学问题;(4)近岸关键区域示范的选择与实践;(5)海洋生物技术产业化与生物安全及生态安... 综合介绍近10年来中国海洋微生物学及微生物技术发展策略的思考与实践。内容涉及:(1)学科内涵与外延;(2)近海与远海研究定位策略;(3)全局性几个关键科学问题;(4)近岸关键区域示范的选择与实践;(5)海洋生物技术产业化与生物安全及生态安全策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微生物学 海洋微生物技术 发展战略 生物安全 生态安全
下载PDF
增温对入侵植物马缨丹生物量分配和异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7
20
作者 张桥英 彭少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6670-6676,共7页
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外来入侵植物随着温度升高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响应,采取有效策略来扩大入侵范围,造成更大的危害。以世界性杂草马缨丹(Lantana camara)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温度处理下(22、26℃和30℃)的生长和分配特征及构型效应... 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外来入侵植物随着温度升高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响应,采取有效策略来扩大入侵范围,造成更大的危害。以世界性杂草马缨丹(Lantana camara)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温度处理下(22、26℃和30℃)的生长和分配特征及构型效应进行对比研究,并借助异速生长分析方法,对不同温度下马缨丹幼株各构件生长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马缨丹幼株减少了对地下生物量的分配,地上部分生物量投资的增加主要表现在对茎的投资上,并利用有限的叶生物量投资扩大叶面积,即在高度和广度两方面都增加了对光能的获取。这些响应有利于其同化作用的增强从而提高竞争力,表明温度增加会增强马缨丹的入侵力,这也是马缨丹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扩大其分布范围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入侵 全球变暖 马缨丹 异速生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