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1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DTA改性CaAl-LDH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袁慧慧 秦兴 +5 位作者 孙钰璇 叶建雄 陈梦竹 吴芳 蔡渝新 余林文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78-1588,共11页
本文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作为改性剂,通过焙烧还原法成功制备出改性CaAl-LDHs阻锈剂(CaAl-EDTA LDH),并探明了CaAl-EDTA LDH对水泥基材料宏观性能(流动度、凝结时间、力学性能)及微观性能(产物组成、水化热、孔结构)的影响规律。此外,成... 本文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作为改性剂,通过焙烧还原法成功制备出改性CaAl-LDHs阻锈剂(CaAl-EDTA LDH),并探明了CaAl-EDTA LDH对水泥基材料宏观性能(流动度、凝结时间、力学性能)及微观性能(产物组成、水化热、孔结构)的影响规律。此外,成型了内埋钢筋的砂浆试件,设置了两种腐蚀模式(内掺氯盐+干湿循环、干湿循环),模拟测试不同掺量(0%、0.5%、1.0%、2.0%、4.0%,质量分数)CaAl-EDTA LDH对实际钢筋混凝土体系的防护效果。结果表明,掺量为0.5%和1.0%的CaAl-EDTA LDH会促进水泥矿物溶解,提高水化放热量,使砂浆早期强度提升。但是EDTA自身具有缓凝效果,当CaAl-EDTA LDH掺量为4.0%时,砂浆水化放热量及早期水化产物生成量严重降低,而28 d净浆总孔隙率增加了4%左右。腐蚀试验结果表明干湿循环模式下CaAl-EDTA LDH未表现出阻锈性能,而在双重腐蚀模式下,CaAl-EDTA LDH在经历90次干湿循环后仍对砂浆中的钢筋存在优异的防腐效果,但掺量应控制在1.0%~2.0%。本文开发的新型阻锈剂对延长钢筋混凝土寿命、提高结构耐久性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改性 阻锈剂 钢筋混凝土 氯盐
下载PDF
大学生材料竞赛与自主实验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能力培养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曰理 蒋婷婷 +2 位作者 欧阳红群 阳生红 蒋志洁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7年第23期70-71,77,共3页
大学生材料竞赛和自主实验与材料科学理论及实验教学对创新能力培养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学生材料竞赛、自主实验,发现问题和不足,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和深化材料科学理论及实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为培育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科学创新意... 大学生材料竞赛和自主实验与材料科学理论及实验教学对创新能力培养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学生材料竞赛、自主实验,发现问题和不足,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和深化材料科学理论及实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为培育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科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材料竞赛 自主实验 创新能力
下载PDF
功能材料研究生课程融合思政教育的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于耀光 张小雨 都娟娟 《化工高等教育》 2023年第2期53-57,共5页
培养材料类新工科创新型研究生人才,要求培养体系涵盖理想信念、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内容,而研究生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内容模块是有效融合上述内容的重要切入点。文章以功能材料课程为例,剖析了专业课程融合思政教育过程中尚待解决... 培养材料类新工科创新型研究生人才,要求培养体系涵盖理想信念、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内容,而研究生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内容模块是有效融合上述内容的重要切入点。文章以功能材料课程为例,剖析了专业课程融合思政教育过程中尚待解决的问题,从思政元素、能力培养和教学成效三个方面介绍了功能材料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及实施过程,可为其他高校材料类新工科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新工科教育 功能材料 研究生教育
下载PDF
功能材料通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于耀光 张小雨 崔清 《高教学刊》 2023年第11期9-12,共4页
材料类通识课程是理工类及综合性高等学校通识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对材料类通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探讨有助于提升该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是一项有意义的教学活动。该文以无处不在的功能材料通识课程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 材料类通识课程是理工类及综合性高等学校通识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对材料类通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探讨有助于提升该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是一项有意义的教学活动。该文以无处不在的功能材料通识课程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为例,剖析传统功能材料通识课程课堂的教学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介绍无处不在的功能材料通识课程建设过程中注重思政内容的思想性引领,兼顾通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趣味性,以成果和学习兴趣牵引学习内驱力的教学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课程 功能材料 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 教学内容
下载PDF
拓扑量子材料用于能源转化与存储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余沛峰 梁英 +5 位作者 王康旺 曾令勇 李宽 张超 李龙夫 罗惠霞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3年第5期886-901,共16页
拓扑量子材料具有非平庸的拓扑表面态,并且对于材料的杂质、缺陷或无序具有很高的鲁棒性,因此在能源转化与存储领域中备受关注。简要介绍了拓扑量子材料的分类及相应的能带结构,同时结合近十年来拓扑量子材料在能源转化与存储领域中的... 拓扑量子材料具有非平庸的拓扑表面态,并且对于材料的杂质、缺陷或无序具有很高的鲁棒性,因此在能源转化与存储领域中备受关注。简要介绍了拓扑量子材料的分类及相应的能带结构,同时结合近十年来拓扑量子材料在能源转化与存储领域中的应用发展,阐述了拓扑量子材料在水分解、电池、超级电容器和乙醇氧化等应用领域中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拓扑量子材料在能源转化与存储领域中现存的挑战,并对未来的新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量子材料 拓扑表面态 水分解 电池 超级电容器 乙醇氧化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贮箱内压和低温承载行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佳音 邓智鹏 +2 位作者 张健 陈文多 江大志 《宇航总体技术》 2023年第1期46-52,共7页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的优异特性,是液氢液氧燃料贮箱的理想材料。然而液氢液氧燃料贮箱在服役时要承受极低温度载荷,复合材料贮箱箱体的低温结构可靠性尚未可知。开展了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缠绕贮箱结构在温度和内压...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的优异特性,是液氢液氧燃料贮箱的理想材料。然而液氢液氧燃料贮箱在服役时要承受极低温度载荷,复合材料贮箱箱体的低温结构可靠性尚未可知。开展了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缠绕贮箱结构在温度和内压载荷下的变形及损伤研究,分别进行了常温/低温抗渗漏测试,结合应变测量、声发射监测、氦质谱检漏等方法分别研究了内压以及低温工况对复合材料贮箱的应变分布及损伤泄漏状态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封头与圆筒区域交界处易产生应变集中,低温载荷导致复合材料局部小幅度基体损伤及纤维/基体界面脱粘,但并未影响贮箱箱体承压性能和气密性。本研究可为未来大型航天器减质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贮箱 碳纤维复合材料 气密性 损伤 声发射
下载PDF
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设计策略——固态离子学视角
7
作者 傅焰鹏 朱昌宝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26,共17页
钠离子电池是目前最有前景及可行性的新兴储能候选体系。对于钠离子电池而言,如何实现其电极材料的理性设计及构筑,是重要的科学问题。本文立足于钠离子/电子输运这一核心问题,从固态离子学视角探讨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设计策略。首先... 钠离子电池是目前最有前景及可行性的新兴储能候选体系。对于钠离子电池而言,如何实现其电极材料的理性设计及构筑,是重要的科学问题。本文立足于钠离子/电子输运这一核心问题,从固态离子学视角探讨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设计策略。首先,对于体相电极材料,输运特性的明晰、调控以及缺陷化学模型的建立,是传统电极材料开发的关键。其次,对于纳米电极材料,随着尺寸的减小,电极材料的热力学性质、动力学特性以及钠离子微观储输机制都会发生相应变化,因此从纳米离子学视角,以尺寸效应调控电极材料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及现实意义。最后,无论对于体相材料还是纳米材料,从材料的本征输运特性出发,通过电化学电路的设计和构筑来优化电极动力学,可以为钠电电极材料的理性设计及可控制备提供理论指导。我们相信,通过本文系统地对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设计策略的梳理,必将对钠离子电池的开发,提供有意义的指导,并为最终的产业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离子学 纳米离子学 钠离子电池 电极材料 输运特性 缺陷化学 尺寸效应 电化学电路
下载PDF
Fe_(7)S_(8)/C材料电催化处理有机废水的综合实验设计
8
作者 肖娟 王毅 宋树芹 《化工管理》 2023年第20期65-68,共4页
针对日益严峻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将电催化水处理技术融入到本科实验教学中,设计了Fe_(7)S_(8)/C材料制备及电催化处理有机污染物的综合实验。采用罗丹明B为目标污染物,结合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表征技... 针对日益严峻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将电催化水处理技术融入到本科实验教学中,设计了Fe_(7)S_(8)/C材料制备及电催化处理有机污染物的综合实验。采用罗丹明B为目标污染物,结合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表征技术,研究了Fe_(7)S_(8)/C复合材料的物化性能,系统探究了其电催化降解性能。该实验涉及材料制备、表征和性能评价等多个环节,涵盖了材料学、环境化学、分析化学、电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通过该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科研思维,提高相应的科研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等,实现了科研反哺教学,有效促进科教融合,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电催化 电芬顿 罗丹明B 实验设计
下载PDF
剑麻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37
9
作者 卢珣 章明秋 +2 位作者 容敏智 杨桂成 曾汉民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6,共6页
剑麻是一种价廉质轻、具有高比强度和比模量的天然纤维 ,可用作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本文作者总结了近年来剑麻 /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剑麻的结构与性能、表面改性方法及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等 。
关键词 增强 剑麻纤维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纤维改性 结构 性能 表面改性
下载PDF
金属纤维/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谭松庭 章明秋 +2 位作者 容敏智 曾汉民 黎宝恩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15-17,共3页
以铜纤维和不锈钢纤维为导电填料,分别填充ABS、HIPS和PP树脂基体,制得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金属纤维含量及工艺条件对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工艺条件以保证金属纤维有较大的长径比并在... 以铜纤维和不锈钢纤维为导电填料,分别填充ABS、HIPS和PP树脂基体,制得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金属纤维含量及工艺条件对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工艺条件以保证金属纤维有较大的长径比并在树脂中有良好的分散状态,是制造性能优良的导电复合材料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纤维 聚合物 导电 复合材料 性能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填充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和动态流变行为 被引量:24
11
作者 李文春 沈烈 +2 位作者 孙晋 郑强 章明秋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9-273,共5页
对多壁碳纳米管/高密度聚乙烯(MWNTs/HDPE)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和动态流变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复合材料的复数粘度η^*随MWNTs含量φ的增大而增大.当φ〉3wt%时,η^*发生突变,在低ω区域表现为非牛顿流体行为,出现强烈的剪切... 对多壁碳纳米管/高密度聚乙烯(MWNTs/HDPE)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和动态流变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复合材料的复数粘度η^*随MWNTs含量φ的增大而增大.当φ〉3wt%时,η^*发生突变,在低ω区域表现为非牛顿流体行为,出现强烈的剪切变稀现象.将其称为流变渗流现象,对应的填料含量即渗流阈值φc.在动态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与频率(ω)关系曲线上,随φ增加出现“第二平台”,第二平台的出现表明MWNTs与MWNTs之间、MWNTs与聚合物之间存在相互缠结形成网络的结构.同时发现,在tanδ—ω曲线上的低ω区出现凹谷.认为这是由于MWNTs长链结构在低ω时伸长/收缩,MWNTs与MWNTs相互接触形成了次级网络造成的.经过不同时间热处理后的ω扫描以及动态间扫描的结果证实了这种结构的存在.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流变渗流阈值与电渗流阈值相一致(均在3%~5%之间),动态流变行为与导电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高密度聚乙烯 导电性 动态流变行为 渗流
下载PDF
纳米SiO_2表面接枝聚合改性及其聚丙烯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64
12
作者 吴春蕾 章明秋 容敏智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1-67,共7页
 分别用苯乙烯和丙烯酸乙酯对纳米SiO2进行辐照接枝聚合改性,通过两步熔融共混工艺与聚丙烯(PP)共混制备了SiO2/PP复合材料。研究了SiO2添加量和表面接枝不同聚合物的SiO2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改性的SiO2对PP有较...  分别用苯乙烯和丙烯酸乙酯对纳米SiO2进行辐照接枝聚合改性,通过两步熔融共混工艺与聚丙烯(PP)共混制备了SiO2/PP复合材料。研究了SiO2添加量和表面接枝不同聚合物的SiO2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改性的SiO2对PP有较好的增强增韧效果;拉伸断面观察显示复合材料韧性的提高主要由基体剪切屈服所致。对断面上个别较大团聚体分析发现,经辐照接枝聚合改性的纳米粒子团聚体的结构变得更加紧凑、结实,且随粒子表面聚合物的性质不同,团聚体与基体树脂的界面粘结也随之不同,导致其拉伸破坏形状有所差异,但与基体树脂的界面粘结都得到较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接枝 聚合改性 力学性能 聚丙烯 纳米SIO2 复合材料 辐照接枝 二氧化硅
下载PDF
屏蔽 EMI 用导电性高分子复合材料 被引量:38
13
作者 谭松庭 章明秋 曾汉民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6-9,共4页
介绍了屏蔽EMI用导电性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特点和制造方法(表面导电膜形成法和导电填料分散复合法)。重点讨论了导电填料的种类、形态、填充量及不同复合工艺对复合材料屏蔽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 导电性 高分子 复合材料 电磁屏蔽 EMI
下载PDF
FPP对Al(OH)_3/PP复合材料的流动性、阻燃性和结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麦堪成 李政军 +1 位作者 裘翌昕 曾汉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0-154,共5页
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不同接枝率的官能团化聚丙烯 (FPP) ,研究了 FPP对 Al(OH) 3 / PP复合材料的流动性、阻燃性和结晶与熔融行为等物性的影响。FPP加入使 Al(OH) 3 / PP的熔融指数增加 ,流动性与填料分散性改善 ,氧指数提高和结晶与熔... 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不同接枝率的官能团化聚丙烯 (FPP) ,研究了 FPP对 Al(OH) 3 / PP复合材料的流动性、阻燃性和结晶与熔融行为等物性的影响。FPP加入使 Al(OH) 3 / PP的熔融指数增加 ,流动性与填料分散性改善 ,氧指数提高和结晶与熔融行为改变。探讨 FPP在 Al(OH) 3 / PP复合材料中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能团化 聚丙烯 氢氧化铝 FPP Al(OH)3/PP复合材料 流动性 阻燃性 结晶行为
下载PDF
炭黑/聚合物气敏导电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董先明 符若文 +1 位作者 章明秋 容敏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18,共5页
综述了炭黑/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作为气敏传感材料的研究,并按未处理炭黑/聚合物复合材料和接枝炭黑/聚合物复合材料进行分类,分别从结构组成、有机溶剂或蒸汽对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炭黑 聚合物 导电复合材料 气敏传感材料 有机溶剂 蒸汽 导电性能
下载PDF
原位接枝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聚丙烯复合材料 Ⅰ:结构表征 被引量:18
16
作者 周彤辉 阮文红 +2 位作者 王跃林 容敏智 章明秋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1-76,共6页
以熔融原位接枝的方式,制得聚丙烯酸丁酯(PBA)接枝改性纳米SiO2/聚丙烯复合材料,并利用转矩流变、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电镜和动态力学分析等技术研究了原位接枝的机理以及相应复合材料的结构。结果表明:熔融共混... 以熔融原位接枝的方式,制得聚丙烯酸丁酯(PBA)接枝改性纳米SiO2/聚丙烯复合材料,并利用转矩流变、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电镜和动态力学分析等技术研究了原位接枝的机理以及相应复合材料的结构。结果表明:熔融共混过程中PBA通过化学键的形式接枝到纳米SiO2的表面,促使其在聚丙烯基体中得到较好的分散,而且粒子表面的接枝聚合物分子链和基体大分子链相互缠结,这样的结构加强了纳米粒子和基体间界面相互作用,将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二氧化硅 原位接枝聚合 微观结构
下载PDF
剑麻纤维与玻纤混杂增强PVC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杨桂成 曾汉民 +1 位作者 简念保 李家驹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9-82,共4页
本文介绍采用短麻纤维(SF)和短玻纤(GF)混杂增强PVC基体,测定了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无缺口冲击强度以及耐水浸泡性能,并探讨了这一复合材料在水浸泡前后的力学性能及其界面行为.结果表明,此种复合材料在弯曲模量和无缺口冲... 本文介绍采用短麻纤维(SF)和短玻纤(GF)混杂增强PVC基体,测定了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无缺口冲击强度以及耐水浸泡性能,并探讨了这一复合材料在水浸泡前后的力学性能及其界面行为.结果表明,此种复合材料在弯曲模量和无缺口冲击强度上存在正的混杂效应,而弯曲强度存在负的混杂效应;经水浸泡后,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摸量和冲击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对于纯PVC基体,水浸泡后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反而有所提高,因此可以认为,水浸泡对纯PVC基体在弯曲性能方面无不良影响,水分主要对纤维与基体的界面产生不良作用,导致复合材料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麻纤维 玻璃纤维 聚氯乙烯 复合材料 性能
下载PDF
原位接枝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聚丙烯复合材料Ⅱ:性能测试 被引量:13
18
作者 周彤辉 阮文红 +2 位作者 王跃林 容敏智 章明秋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51,共7页
通过熔融共混过程中原位接枝的方法制得聚丙烯酸丁酯接枝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聚丙烯(SiO2-g-PBA/PP)复合材料,探讨了材料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结晶性能、微观形貌以及动态黏弹行为。结果表明,少量纳米粒子(体积... 通过熔融共混过程中原位接枝的方法制得聚丙烯酸丁酯接枝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聚丙烯(SiO2-g-PBA/PP)复合材料,探讨了材料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结晶性能、微观形貌以及动态黏弹行为。结果表明,少量纳米粒子(体积分数≤1.36%)的加入即可对PP起到同时增强增韧的作用,制备SiO2-g-PBA/PP的适宜工艺条件为熔融共混温度180℃,共混时间10 min,转子转速60 r/min。对复合材料结晶行为的研究表明,纳米粒子的成核效应使PP的结晶速率加快。微观形态观察表明,纳米粒子与聚合物基体间具有良好的界面结合,这一点从对材料动态黏弹行为的研究中得到进一步证明,从而阐明了纳米粒子增韧增强聚合物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二氧化硅 原位接枝 聚丙烯酸丁酯 增韧增强
下载PDF
生物降解聚甲基乙撑碳酸酯/聚乳酸共混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7
19
作者 陈卫丰 肖敏 +2 位作者 王拴紧 闻立时 孟跃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2-145,共4页
利用熔融共混制备了可以完全生物降解的聚甲基乙撑碳酸酯/聚乳酸共混复合材料(PPC/PLA),通过万能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热重分析仪(TG)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相容性、结晶性、热稳定性及... 利用熔融共混制备了可以完全生物降解的聚甲基乙撑碳酸酯/聚乳酸共混复合材料(PPC/PLA),通过万能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热重分析仪(TG)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相容性、结晶性、热稳定性及微观形态。结果表明,PLA的引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热稳定性,复合材料是相容性较好的两相体系,二组分的比例对复合材料的熔点和结晶度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乙撑碳酸酯 聚乳酸 生物降解 增强改性
下载PDF
纳米TiO_2材料的合成与特性 被引量:13
20
作者 周歧发 伍尚华 +1 位作者 林光明 张进修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2期32-36,共5页
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得了纳米晶的TiO2粉未,采用热分析、X射线、透射电镜及红外吸收光谱技术研究了材料的结构及尺寸形貌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TiO2干凝胶粉未在350℃热处理后晶态锐钛矿结构开始形成,而... 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得了纳米晶的TiO2粉未,采用热分析、X射线、透射电镜及红外吸收光谱技术研究了材料的结构及尺寸形貌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TiO2干凝胶粉未在350℃热处理后晶态锐钛矿结构开始形成,而粉末的粒径增长缓慢;TEM显示平均颗粒大小为22nm.当热处理温度高于550℃时,TiO2晶粒迅速长大,并出现金红石结构的TiO2到750℃时,样品中所有的晶粒均转变为金红石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超细粉末 合成 纳米材料 二氧化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