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4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命科学类通识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
1
作者 何素敏 崔隽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37期52-55,共4页
通识课是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进完善通识课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探讨生命科学类通识课课程体系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构建跨学科、综合性... 通识课是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进完善通识课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探讨生命科学类通识课课程体系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构建跨学科、综合性和前沿性相结合的生命科学类通识课课程体系,采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和提高思辨能力为主要目的的灵活教学模式,以及通过慕课建设、名师培养和教学成果总结推广等提高生命科学类通识课教学质量的措施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科学 教学改革 通识课 交叉学科课程
下载PDF
本科毕业生质量跟踪分析--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
2
作者 何素敏 项辉 崔隽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7期161-164,共4页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高校教育的目的,人才培养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的依据,质量监控是持续改进,多维度、多视角监测评价专业教学质量状况的重要手段。多年来,对毕业生跟踪是学校的一项薄弱环节,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对跟...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高校教育的目的,人才培养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的依据,质量监控是持续改进,多维度、多视角监测评价专业教学质量状况的重要手段。多年来,对毕业生跟踪是学校的一项薄弱环节,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对跟踪环节的管理,切实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学院对毕业生信息采用问卷等方式收集并进行数据分析,对本科生质量进行科学跟踪分析。学院创建数据化动态毕业生质量监控跟踪体系,针对发现的各项问题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生 人才培养 本科毕业生 质量监控
下载PDF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99级博士吴立宏的email
3
作者 吴立宏 《当代外语研究》 2001年第6期49-49,共1页
尊敬的编辑部老师: 您好,您辛苦了! 《科技英语学习》伴随我已四个春秋,从一个普通的高校教师到一名博士研究生,她对我的帮助确实太大了。例如98年底参与的有关千年虫问题翻译大赛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翻译的苦与乐。如今我与她感情笃深,她... 尊敬的编辑部老师: 您好,您辛苦了! 《科技英语学习》伴随我已四个春秋,从一个普通的高校教师到一名博士研究生,她对我的帮助确实太大了。例如98年底参与的有关千年虫问题翻译大赛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翻译的苦与乐。如今我与她感情笃深,她早已成为我的朋友并成为我床头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科学学院 中山大学 EMAIL 英语学习 高校教师 千年虫问题 博士研究生 编辑部 过学习 “易”
原文传递
中山大学开设生命伦理学课程的调研、分析与探讨
4
作者 郑凌伶 贺竹梅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2年第3期8-11,I0001-I0003,共7页
生命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伴随产生了一系列生命伦理问题。高校开设生命伦理学相关课程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进行相关课程建设,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本文对中山大学修读生命伦理学课程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及数据分... 生命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伴随产生了一系列生命伦理问题。高校开设生命伦理学相关课程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进行相关课程建设,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本文对中山大学修读生命伦理学课程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及数据分析,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进行了探讨,并比较了本科生、研究生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学生们对于新兴的生物技术及生命伦理问题的关注度较高,但缺乏有效的专业科技信息获取途径;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及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修读生命伦理学课程后普遍增强了科技伦理意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伦理 科技伦理 教学研究 调研分析
下载PDF
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中山大学“逸仙试验班”8年回眸 被引量:7
5
作者 王金发 邓少芝 +3 位作者 陈慧 吴晓枫 何素敏 徐小梅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1-24,31,共5页
2006年中山大学组建了逸仙试验班,探索优秀本科生培养的新机制。2006—2010年先后招收5届本科生,至2014年6月,5届试验班学生毕业。在试验班的8年教学探索中,尝试了一系列的新做法,如本—(硕)博贯通培养、弹性选课、导师—导学制、弹性... 2006年中山大学组建了逸仙试验班,探索优秀本科生培养的新机制。2006—2010年先后招收5届本科生,至2014年6月,5届试验班学生毕业。在试验班的8年教学探索中,尝试了一系列的新做法,如本—(硕)博贯通培养、弹性选课、导师—导学制、弹性选专业等,为中山大学相关学科的拔尖学生培养提供了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逸仙试验班 拔尖学生 人才培养 导学-导师制 弹性选课
下载PDF
中山大学“生物学野外实习”课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17
6
作者 项辉 廖文波 +2 位作者 陆勇军 余世孝 张雁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5年第1期36-40,共5页
"生物学野外实习"是生命科学学院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为满足每年近三百人规模的学生实习,学院大力建设了黑石顶、大亚湾和珠海三个实习基地,并且根据三地的区域特点安排实习内容,较好完成了生物学野外实习课程的实施,近年更... "生物学野外实习"是生命科学学院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为满足每年近三百人规模的学生实习,学院大力建设了黑石顶、大亚湾和珠海三个实习基地,并且根据三地的区域特点安排实习内容,较好完成了生物学野外实习课程的实施,近年更是加强了此课程的国际交流。作者也客观反映了本课程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提高实习效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 实践教学 黑石顶基地 大亚湾基地 珠海基地
下载PDF
中山大学生态学本科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探索 被引量:9
7
作者 辛国荣 胡文武 +1 位作者 余世孝 陆勇军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4年第1期38-42,共5页
生态学专业的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要以社会需要、学生能力发展和学科优势为导向,根据学校自身现状和优势,明确本专业的培养需求,进而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近年来,中山大学生态学专业依托区域自然资源和学科的科研与教学条件优势,着力于... 生态学专业的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要以社会需要、学生能力发展和学科优势为导向,根据学校自身现状和优势,明确本专业的培养需求,进而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近年来,中山大学生态学专业依托区域自然资源和学科的科研与教学条件优势,着力于培养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验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全面的生态学专业本科生,专业课程建设则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优势学科发展和实际应用出发,加强特色课程、实验和野外实习课程、跨学科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同时配以教学方式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本科 专业建设 课程体系
下载PDF
校园木本植物的调查及其教学应用——以中山大学为例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春妹 于润贤 +3 位作者 周松岩 刘莹 廖文波 周仁超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10期79-80,共2页
对中山大学南校区木本植物进行实地调查、定位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山大学南校区木本植物自然丰富,共有64科196属285种(竹种标本园的竹不做统计),其中乔木的数量达9280棵以上,于此同时编制中山大学南校区木本植物名录,构建中山大学南... 对中山大学南校区木本植物进行实地调查、定位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山大学南校区木本植物自然丰富,共有64科196属285种(竹种标本园的竹不做统计),其中乔木的数量达9280棵以上,于此同时编制中山大学南校区木本植物名录,构建中山大学南校区木本植物形态结构特征图集。根据调查结果制定三条最优的校园植物认种路线,组织学生开展校园植物认种活动,更好地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植物调查 木本植物 校园植物认种活动
下载PDF
鱼类生理学、鱼类毒理学和渔业管理国际学术会议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
9
作者 林浩然 《水生生物学报》 CAS 1988年第4期385-386,共2页
由加拿大动物学会、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美国水产学会、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山大学等单位联合发起与赞助的鱼类生理学、鱼类毒理学和渔业管理国际学术会议于1988年9月14-1... 由加拿大动物学会、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美国水产学会、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山大学等单位联合发起与赞助的鱼类生理学、鱼类毒理学和渔业管理国际学术会议于1988年9月14-16日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生理学 养殖鱼类 渔业管理 资源管理 国际学术会议 毒理学 毒物学 基础医学 中山大学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广州 广东
下载PDF
本科生知识竞赛参赛“三部曲”实践与探索——以中山大学生物学科为例
10
作者 何素敏 项辉 崔隽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37期93-96,共4页
学科竞赛的开展有助于本科生巩固所学专业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组织好学科竞赛,建立有效的管理实施方法,真正做到学研相长,促进学习与竞赛融会贯通是达成上述目标的关键所在。近年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积极组织鼓励本... 学科竞赛的开展有助于本科生巩固所学专业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组织好学科竞赛,建立有效的管理实施方法,真正做到学研相长,促进学习与竞赛融会贯通是达成上述目标的关键所在。近年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积极组织鼓励本科生参加各类专业知识竞赛,取得了明显效果。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和全过程定性分析等方法对竞赛活动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引兴趣、爱实践”为前提,“建思路、强创新”为手段,“引思考、重管理”为终极要义的大学生专业知识竞赛组织管理“三部曲”实践模式,以期为兄弟院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生知识竞赛 生物学科 三部曲
下载PDF
改革创新 争创一流——中山大学生物化学名牌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11
作者 叶克难 苏应娟 徐安龙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1年第5期20-23,共4页
关键词 中山大学 生物化学 课程 教学
下载PDF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12
作者 廖文波 李筱菊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1年第5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 实验教学 生物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中山大学校园5种乔木树皮上原生动物群落的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叶欣 廖庆玉 徐润林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z1期77-84,共8页
研究报道了中山大学校园内5种乔木树皮上原生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类群、丰度、相似性系数、多样性指数等,结合原生动物的食性对各种类的功能营养类群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与中国典型地带土壤原生动物做了比较。结果共观察到原生动物7纲,16... 研究报道了中山大学校园内5种乔木树皮上原生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类群、丰度、相似性系数、多样性指数等,结合原生动物的食性对各种类的功能营养类群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与中国典型地带土壤原生动物做了比较。结果共观察到原生动物7纲,16目37属78种。统计学结果表明:5种树皮上原生动物群落的相似性系数表现为从中等不相似到极不相似;桃金娘科植物柠檬桉、白千层树皮上的原生动物多样性普遍较低,而大王椰树皮上的原生动物多样性似乎是最高的。结合原生动物的食性,结果显示5种树皮上食菌和碎屑者组成第一大功能营养类群,食藻者的种类数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动物 群落特征 树皮 气生藻类 地衣 食性
下载PDF
中山大学东校区野生草地植被群落多样性研究
14
作者 姜景鹤 贾戌禹 臧作鹏 《价值工程》 2018年第22期288-290,共3页
为了调查和实践物种多样性以及种群优势度等生态学特征,我们在中山大学东校区利用样方法对一块野生草地植被进行了统计和研究。调查样地面积为49m2,我们所记录的全部植物有31种,29属,25科。为了对群落种类组成进行多样性数量分析,我们... 为了调查和实践物种多样性以及种群优势度等生态学特征,我们在中山大学东校区利用样方法对一块野生草地植被进行了统计和研究。调查样地面积为49m2,我们所记录的全部植物有31种,29属,25科。为了对群落种类组成进行多样性数量分析,我们采用物种丰度,群落均匀度指数(E),物种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H),生态优势度Simpson指数(D)来分析样方草地中各物种在自然群落中的一般结构、组成及其特点。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菊科构成了样方内野生植物区系的主要成分,优势现象明显。画眉草,鸡矢藤和三叶草占据着较高的地位,它们为该群落贡献出了最大的作用。东校区野生草地植物物种多样性较高,并且有较稳定的群落结构,已初步具有生态稳定性且能够发挥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杂草 中山大学东校区 多样性分析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贺竹梅 李华平 +2 位作者 李宝健 李志芳 黄定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3-46,共4页
近年来,随着水母Aequoreavictoria来源的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在各种异源细胞,如细菌、霉菌、线虫、酵母、果蝇、昆虫细胞、哺乳动物细胞及植物细胞中的表达,G... 近年来,随着水母Aequoreavictoria来源的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在各种异源细胞,如细菌、霉菌、线虫、酵母、果蝇、昆虫细胞、哺乳动物细胞及植物细胞中的表达,GFP作为一种新型的报告物在生物学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应用 基因表达 基因定位 病原物
下载PDF
生命科学学科如何实现科教融合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旭凌 陈笑霞 陈红英 《高等理科教育》 2019年第4期33-38,共6页
科研与教学关系常处于一种非此即彼的状态,科教融合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现阶段,由于学科排名方法,政府和产业的利益驱动,高校内部不同行政部门的掣肘,管理模式不当,教学方式落后、教学内容陈旧,以及平台兼容共享不足等原因,导致生命科... 科研与教学关系常处于一种非此即彼的状态,科教融合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现阶段,由于学科排名方法,政府和产业的利益驱动,高校内部不同行政部门的掣肘,管理模式不当,教学方式落后、教学内容陈旧,以及平台兼容共享不足等原因,导致生命科学学科科研与教学失衡。我们应在认识到高校科研与教学是统一体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科教融合”的理念,健全评价机制,变革教学方式,改革教学内容,开发与利用实验室,加强本科生科研训练及质量监控等措施,实现生命科学学科的科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合 生命科学 高校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展望21世纪的生命科学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李宝健 《生命科学》 CSCD 2000年第1期37-40,43,共5页
对本世纪以来发展迅猛异常的生物科学的概况,特别是对近二三十年来,在分子生物学的带动下,生命科学在结构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及其后的生物学细节研究;基因表达、调控和发育生物学;基因组计划和应用生物学及生物技术的发展;宏观... 对本世纪以来发展迅猛异常的生物科学的概况,特别是对近二三十年来,在分子生物学的带动下,生命科学在结构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及其后的生物学细节研究;基因表达、调控和发育生物学;基因组计划和应用生物学及生物技术的发展;宏观生物学等方面讨论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和特点,并从四个主要方面对21世纪生命科学(包括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以达到综览生命科学全局,明确今后发展方向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科学 结构分子生物学 基因组计划 生物技术
下载PDF
创建本科教学新体系,培养21世纪生命科学创新人才 被引量:2
18
作者 龙天澄 何建国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1年第5期125-135,共11页
关键词 本科 教学 生命科学 创新人才
下载PDF
小学期实验技能课整合毕业设计促进生命科学本科培养的改革初探
19
作者 黄燕 黄军就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7年第1期49-53,共5页
生命科学是实践性学科。为了提高本科培养质量,促进科研发展,以适应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需求,本改革以小学期实验技能课为起点,挖掘一批对科研感兴趣的本科人才,进一步整合毕业设计,使本科生提早进入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文献阅读、实验计... 生命科学是实践性学科。为了提高本科培养质量,促进科研发展,以适应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需求,本改革以小学期实验技能课为起点,挖掘一批对科研感兴趣的本科人才,进一步整合毕业设计,使本科生提早进入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文献阅读、实验计划和项目实施中,促进本科人才的系统培养。同时科研项目得到加速孵化,实现人才激励和教学科研双赢。经笔者4年实践,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为教学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期 实验技能课 毕业设计 科研 人才激励
下载PDF
生命科学植物分子生物学发展链
20
作者 李宝健 《国际学术动态》 1998年第5期60-67,共8页
1 本世纪生命科学(包括生物技术)发展概况回顾本世纪生命科学发展史饶有兴味,恰好于1900年,在将近100年以前,德·弗里斯、科伦斯和切尔马克三位科学家,几乎同时证明了孟德尔发现的遗传学的基本定律。此后,近代遗传学和育种学才有基... 1 本世纪生命科学(包括生物技术)发展概况回顾本世纪生命科学发展史饶有兴味,恰好于1900年,在将近100年以前,德·弗里斯、科伦斯和切尔马克三位科学家,几乎同时证明了孟德尔发现的遗传学的基本定律。此后,近代遗传学和育种学才有基础发展起来。 1900年后的生物学大致分为两个发展阶段:一是1900~1953年,实验生物学阶段;二是1953~2000年,以分子生物学为主线的阶段。前者,以1910年发表摩尔根的果蝇性连锁遗传的论文为标志。它带动了细胞遗传学、实验胚胎学、发育生物学、生物进化学(含分类系统学)的发展,成为当时生物学前沿的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科学 植物 分子生物学 发展链 细胞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